词条 | 绵5优151 |
释义 | 品种简介品种审定编号:闽审稻2004005 品种名称:绵5优151 选育单位:四川绵阳市农科所 引进单位:福建省种子总站 品种来源:绵5A×江恢151 特征特性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6天左右,比汕优63迟熟5天。分蘖力较强,株高110厘米,穗长25厘米,平均每穗粒数170粒,结实率80%,千粒重29克,植株整齐,株型适中,后期转色好,丰产性好。稻米品质经福建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测试,糙米率82%、精米率73%、整精米率35%、粒长7.3毫米、长宽比3.4、垩白率30%、垩白度5.0%、透明度1级、碱消值2.0级、胶稠度4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蛋白质7%。其中糙米率、精米率、粒长、长宽比、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六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垩白度、胶稠度二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经两年福建全省抗稻瘟病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福建省省中稻组区试,平均每亩产535.9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8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2年继试,平均每亩产521.24公斤,比汕优63增产6.7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栽培要点适时早播,培育壮秧单季稻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进行稀播、匀播,并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多蘖壮秧,秧龄40天左右。 合理密植采用宽窄行插秧,每亩插1.2-1.6万丛,保证插足4-5万基本苗。 科学肥水管理高产栽培大田每亩施用纯N12公斤左右,N、P、K比例以1:0.5:1为宜,N肥施用以前中期为主,一般是基肥60%、蘖肥20%、穗肥20%,做到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后期施足穗肥,使其迅速建成繁茂的营养体,确保单位面积上有足够的穗数(每亩有效穗达17-18万),同时提高其穗总粒数,以充分发挥其大穗优势,达到增粒、增产的目的;水管上够苗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发生,改善中后期受光姿态,达到根旺秆壮。 防治病虫害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病虫情的预测,及时进行采用低毒高效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制种要点1、适期播种,调整好父母本播差期,确保盛花期相遇。恢复系江恢151在绵阳3月底4月上旬播种,播抽历期112天,绵5A在4月中旬播种,播抽历期93天左右,播差期约19天,将盛花期安排在7月中旬较为理想。 2、适时适量喷施“九二O”,提高制种产量。不育系绵5A包颈较重,对“九二O”不够敏感,喷施时间比一般不育系要早,要求在大多数穗子破口、少数主穗抽出剑叶叶鞘1厘米时即每亩用“九二O”2克打微动,第三天每亩用6克,第四天每亩用8克打大剂量。 3、科学施肥。绵5A对氮肥较敏感,因此要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 审定意见绵5优151属中籼三系杂交水稻组合。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6天,比汕优63迟熟5天,分蘖力较强,熟期转色好,茎秆粗壮,丰产性好,感稻瘟病,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栽培上应注意防治稻瘟病。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品种审定规定,通过审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