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米尔帕耕作法 |
释义 | 玛雅人和其他四大文明不同,不是产生在大河流域,而是崛起在贫瘠的火山高地和茂密的热带雨林之中。玛雅人以玉米和豆类为主食,肉食相对较少,没有小麦,农作物主要有,棉花,烟草,番茄,可可等。 玛雅文明虽然是城市文明,却建立在玉米农业的根基之上。这是米尔帕耕作法得背景。 方法介绍自古以来,玛雅农民采用一种极原始的“米尔帕”耕作法:先把树木统统砍光,过一段时间干燥以后,在雨季到来之前放火焚毁,以草木灰作肥料,覆盖住贫瘠的雨林土壤(刀耕火种)。烧一次种一茬,其后要休耕1-3年,有的地方甚至要长达6年,待草木长得比较茂盛之后再烧再种。 当古典期文明繁盛、人口大增时,农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更多地毁林开荒,同时把休耕时间尽量缩短,然而这样一来,土壤肥力下降,玉米产量越来越少。玛雅文明在人口大发展之后,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生活资源枯竭的严重问题,作为人口主体的农民食不果腹,社会状况一落千丈。 玛雅崩溃之谜当西班牙人在14世纪抵达的时候,玛雅世界和几个世纪之前已完全不同。南部几个大型都市中心早已被废弃,而北部的玛雅城市大多已经衰落。肯定的是,西班牙编史学家记录了许多复杂农业社会的存在,它们有以高耸庙宇和整齐安置的广场为标志的人口密集的城镇,但是他们的描述明显与古典玛雅壮观的考古遗迹不合。古典玛雅城市与1500年代初西班牙人见到的城镇的巨大差异,一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之谜。玛雅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其文明产生如此巨大的“崩溃”? 玛雅学者戴维·韦伯斯特认为,一种玛雅社会绝对和突然解体的看法是错误的。他指出,事实上玛雅社会巨大崩溃并非突然,而就玛雅历史而言,也绝不是在意料之外。古典玛雅崩溃的最早迹象可以上溯到公元8世纪中叶,而在大约公元950年也非彻底解体。而且,这种解体基本上是一种地理学上的局部现象,主要集中在玛雅疆域的西部低地。最后,正如韦伯斯特所显示的,巨大崩溃只不过是一系列较小的戏剧性崩溃和复苏,反映了玛雅历史根本的历史轮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