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蒙古帝国 |
释义 | 蒙古帝国(1206~1635),是一个历史上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为原大蒙古国的延伸,也是世界历史上版图第二大的帝国。蒙古帝国最大疆域的面积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东到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达黑海沿岸(鼎盛时达匈牙利),南至南海。占了世界土地面积的22%,超越了五分之一,为20世纪时苏联的1.5倍,现今俄罗斯的1.9倍,含盖了当时疆域内1亿的人口。 起源地理蒙古位于亚洲大陆的北部、戈壁大漠南北的高原地带,素为众多游牧部落、民族的繁衍生息之地。自春秋始,先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回纥等民族崛起,构成人类古代游牧世界的东翼,与相邻的古代中国农耕地区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往来和政治、军事的频繁冲突与交往。 蒙古帝国是一个上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为原大蒙古国的延伸,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的帝国、连续性版图最辽阔的国家,蒙古帝国的面积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1270万平方英里),占了世界土地面积的22%,超越了五分之一,为20世纪时苏联的1.5倍,现今俄罗斯的1.9倍,含盖了当时疆域内1亿的人口,是世界历史上版图第二大的帝国,仅次于大英帝国。 蒙古的版图扩张源于其曾发动三次蒙古西征,成吉思汗(1162~1227)领导的第一次西征(1218~1223)灭西辽、花剌子模,越过高加索山击破钦查各部,第二次西征(1235~1242)于窝阔台汗在位时期发动、以拔都为主帅,先后征服里海布噶尔王国、斯拉夫各族,进而灭亡位于东欧大平原境内的基辅罗斯,而后击溃波兰和神圣罗马帝国联军、大败匈牙利、征服保加利亚,远征势力远达意大利半岛的威尼斯东北,第三次西征(1252~1260)于蒙哥汗在位时期、主帅为旭烈兀,灭亡木剌夷(伊斯兰国家)、阿拔斯王朝(位于阿拉伯的黑衣大食,750~1258)以及叙利亚,三次西征共灭了40多个国家,由于西征军对于征服地区并未全部加以掌控或进行统治,因此也有一说蒙古帝国征服的疆域面积达4,400万平方公里(该说法已被证明系缪传,盖全亚洲面积总和,亦不过4457.9万平方公里。目前国际官方数据仍为3,300万平方公里)。 民族蒙古人是形成于东亚大陆不饿哦不得蒙古高原上的土著民族之一,蒙古高原在古代中国先秦到南北朝时期主要居住着匈奴人,匈奴人时常南下骚乱中原,为保卫中原正常的发展,古代中国西汉政府曾经派卫青和霍去病率军入漠北千多里。霍去病击匈奴至今蒙古中境内狼居胥山,卫青扫平匈奴王庭。中国东汉政府曾派窦固、耿秉、窦宪,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今蒙古国额布根山),北单于大败逃走,汉军追击,北匈奴先后有二十余万人归附,南匈奴附汉称臣,窦宪、耿秉登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刻石纪功,抵瀚海(今贝加尔湖)而还,明年再出击北匈奴,北单于受伤逃走。后东汉军又出击阿尔泰山大败北匈奴军,迫使北单于西迁,率残部西逃乌孙与康居,匈奴衰落后, 鲜卑人迅速进入蒙古高原,。古代中国唐朝前期今蒙古一带和贝加尔湖周边和叶尼塞河上游曾归为唐朝领土。唐朝后期,室韦各部逐渐移居到蒙古高原,并对蒙古族的最终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0世纪到12世纪,蒙古逐步并入契丹人建立的辽朝版图。女真人建立的金朝中期曾使蒙古臣服之,至1200年左右,随着金朝的逐渐衰落及蒙古势力的逐渐强盛,蒙古不再向金朝进贡。 崛起13世纪初期左右,蒙古民族在铁木真【成吉思汗(1162~1227)】的领导下,冲出高原,掀起强劲的扩张浪潮。短短时间内,这股扩张浪潮人类中古时代政治、文化和地理上的巨变。它不仅极大地影响了蒙古民族的历史进程,也在人类文明演进的轨迹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8、9世纪之交,原来游牧于贝加尔湖东南和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一带的室韦诸部,开始向西迁徙, 进入斡难河、怯鲁连河和土拉河上游地带,随之占据了东起贝加尔湖、西至额尔齐斯河、南达万里长城、北到西伯利亚的广阔高原地区。 10至12世纪,蒙古诸部与南方的辽金政权往来甚密,接受先进物质文化的影响,铁器使用逐渐普及,生产力获得较快发展,私有制度开始出现。以往那种传统的氏族集体游牧方式“古列延”渐渐让位于一家一户的游牧方式“阿寅勒”,社会阶级分化加剧,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各个部落首领“汗”和贵族“那颜”在大肆攫取社会财富的同时,还豢养亲兵勇士“那可儿”为其效命,以此作为维系权势,攻伐征战的武装力量。各部落为争夺牧场、牲畜和奴隶,相互拼杀,弱肉强食。 12世纪下半叶,蒙古诸部在残酷角逐之后,逐渐形成孛儿只斤和札只刺两大部落,彼此虎视眈眈,力图吞灭对方。与此同时,整个高原自东向西,塔塔儿(鞑靼)、蒙古、克烈、乃蛮四大集团及北方的蔑儿乞集团五雄并存对峙。为争夺支配整个高原的最高权力,五大部落集团展开激烈厮杀。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成吉思汗(1162~1227)阔步登上了历史舞台。他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四处征战。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库里尔台大会,即蒙古大汗位,号“成吉思汗(1162~1227)”,国号“大蒙古国”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Yeke Mongghol Ulus)。蒙古民族正式形成。成吉思汗(1162~1227)还颁布了成吉思汗(1162~1227)法典,作为大蒙古国的成文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宪法性文件。蒙古帝国的组织是十户、百户、千户、万户、十个万户组成一旗,十旗组成一路,十路组成一州,十州一国。1271年成吉思汗(1162~1227)之孙忽必烈将“蒙古大汗国”国名改名为“大元国”,或称“大元大蒙古国”(Dai Ön Yeke Mongghol Ulus),是为元朝的开始,全蒙古大汗忽必烈成为元朝皇帝,入驻古代中国。 扩张1205年起,成吉思汗(1162~1227)三次攻打西夏。1211年蒙古铁骑进攻金朝,并占领中都。 1218年,蒙古为了要消除敌人乃蛮王子屈出律残余势力,于是出兵灭掉被屈出律篡位的西辽政权。后代在此处建立窝阔台汗国。 1219年至1222年,由于花剌子模劫杀蒙古的使者及商团,固成吉思汗(1162~1227)兼并花剌子模(今中亚细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一带),攻占多个主要城池。花喇子模统治者摩诃末苏丹逃至里海孤岛病死。 1223年成吉思汗(1162~1227)派速不台继续西进,在钦察草原上击败钦察9部联军,在现乌克兰战胜基辅大公,后撤军。 1226年病危的成吉思汗(1162~1227)再次征西夏(1032~1227),次年西夏末帝李睍投降。 1227年成吉思汗(1162~1227)在六盘山病死。当时的蒙古帝国包括蒙古高原,中国西北、东北和华北部分和中亚、西亚大部。此后成吉思汗(1162~1227)后裔不断开拓土地,在蒙古帝国内建立了建立大汗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蒙古大汗汗国的继承者就是中国元朝(1271~1368)。 蒙古帝国(或称蒙古汗国)包括:大汗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长子术赤后裔)、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旭烈兀建立)。中国元朝是蒙古帝国五个汗国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即大汗汗国的继续发展。 远征欧洲 成吉思汗(1162~1227)死后其子窝阔台继任蒙古大汗。1235年蒙古大军开始进攻钦察、俄罗斯,攻占莫斯科等城市。1240年成吉思汗(1162~1227)的孙子拔都攻占基辅。1241年拔都率部入侵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直至抵达奥地利的维也纳附近,这是蒙古大军所到最西的地方,但奥地利、波西米亚联军并没有进攻蒙古军,只是由于1242年窝阔台的死讯传来,蒙古人对祖先非常尊重,而且拔都率军东归也参与蒙古大汗汗位的继承,所以蒙古军停止了对中欧地区的奥地利、波西米亚联军的进攻。后在此处建立蒙古大汗国的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 东亚 窝阔台时,1230年至1234年,蒙古灭金。1231年蒙古进攻高丽(今朝鲜)王国,高丽王室退守江华岛。窝阔台之后,在旭烈兀西征的同时,蒙哥于1258年率三路大军攻打南宋。1259年蒙哥在四川合州的钓鱼城久攻不下,在一次战斗中中箭而亡(一说病死)。正在进攻湖北鄂州的蒙哥的弟弟忽必烈遂班师,自称大汗。在战胜也自称大汗的弟弟阿里不哥之后,1267年忽必烈定都中都(今北京),后改称大都。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是为元朝的开始。1267年至1279年,经过对南宋多年的征战,元军终于灭宋。至1275年高丽(现朝鲜半岛中南部)已臣服于元朝,成为元朝属国。朝鲜半岛北部是中国领土,属于辽阳行省。 蒙古曾于1257年进攻越南北部地区。元朝灭宋后,希望把在宋朝失去的原来中国领土安南夺回来,元军又分别于1285年和1287年两度攻占越南北部的地区,即当时的越南陈朝。大越与其宿敌占婆(越南南方的印度教政权)联合击退了元军。元军还曾经进攻占城(今越南南部)。1287年元军攻入缅甸北部的蒲甘王国,并深入缅甸北部中部东部,部分元军进入阿萨姆地区,之后在1303年退出缅甸南部地区,缅甸北部中部东部是中国领土,属元朝的云南省。元军于1292年至1293年对爪哇岛发动的海上远征也无功而返。1274年和1281年,由于日本镰仓幕府拒绝忽必烈要日本臣服的要求,侮辱并杀死元朝使臣,忽必烈两次试图教训日本,第一次,1274年,在蒙古大将忻都、高丽大将洪茶丘率领下,攻陷对马岛,在日本肥前沿海登陆并进攻。128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派蒙古大将阿刺罕担任总司令(行省右丞相)、汉人大将范文虎担任副总司令(行省右丞),分南北两路,在对马岛上会师。会师之后,阿刺罕逝世。大汗忽必烈命副宰相(中书省右丞)阿塔海前往接替。可是范文虎企图由他来完成这件英雄事业,没有等阿塔海到达,即行进军,在日本平壶岛(长崎北)登陆,结果不久碰上台风,这次台风历时多天,好不容易风雨停住,范文虎发现他已无法收拾这个残局,就把已经登陆驻扎在山下的约十余万人的部属,全部遗弃,自己和一批高级将领,乘上残余的几艘战舰,悄悄逃走。失败原由是征日军队任用没有能力和不会作战的宋朝将领范文虎 当统帅,而且碰到台风失败,也有当时参与东征的元军中有部分是新投降的原来的南宋军队(江南新附军),这部分南宋军队战斗力很差;元朝属国高丽提供的援助缺乏;元军在高丽和山东建造的舰队所用船型是内河船,并且因为主要负责造船的高丽和江南工匠是在蒙古监工恶劣的监督条件以及苛刻的工期下劳作,造出的船质量存在严重缺陷,所以经不起海上的风浪等因素而失败。日本人则认为台风是天神对日本的保佑,于是有神风一说。 中东 窝阔台之后经过贵由的短暂统治,成吉思汗(1162~1227)的小儿子拖雷的儿子蒙哥继位。1252年蒙哥派其弟旭烈兀西征。1258年,西征军攻占阿拔斯王朝巴格达。1259年旭烈兀征叙利亚,1260年攻克大马士革。当年蒙哥在进攻南宋时于四川战死。旭烈兀回师争位,之后留下的少量蒙古军队在巴勒斯坦阿音札鲁特战役败于埃及(马木鲁克王朝),标志着蒙古帝国未能延伸到非洲。此处建立伊尔汗国,又称伊利汗国。 汗国窝阔台汗国(1225年-1309年):主要是西辽故土(今新疆、中亚地区一带)。忽必烈迁都大都后,支持阿里布哥的窝阔台汗国拒绝归附忽必烈而独立。窝阔台的封地,领有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都城叶密里(今新疆额敏)。1229年,窝阔台即大汗之位,将封地赐给其长子贵由。 1246年,贵由汗继位,但两年后便病故。大汗之位由窝阔台系转至拖雷系。 1251年,新任大汗蒙哥对窝阔台系诸王进行镇压,除处死、谪迁一部分王公外,又将窝阔台汗国国土分授诸王子孙,以弱其势。忽必烈汗继位之后,奉行汉化政策,引起以窝阔台嫡孙海都为首的蒙古帝国诸王公不满。海都先后数度起兵作乱,屡胜元军,为元朝一大威胁。1301年,海都率40馀位反叛王公联兵进犯元朝,欲取而代之,但在哈拉和林为元军所败,不久海都病亡。1310年,其子察八儿为察合台汗国所败,窝阔台汗国亡。 察合台汗国(1227年-1369年):位于今新疆、中亚一带。被忽必烈、阿里布哥等势力多次争夺。此系成吉思汗(1162~1227)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初领有西辽旧地,包括天山南北及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土地,都城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县)。1310年,又合并了窝阔台汗国的大部封土,国势达于极盛,其疆域东起吐鲁番,西及阿姆河,北到塔尔巴哈台山,南达兴都库什山。蒙古军事贵族与当地突厥游牧贵族共同构成统治阶级,竭力维护游牧封建制的宗法关系。蒙古人的突厥化现像比较普遍。14世纪中期,汗国分为东、西两部。东察合台汗国领有窝阔台汗国旧地,以西辽的疏附为都,后进一步分裂,16世纪先后被并入明。西察合台汗国领有河中之地,以撒马尔罕为都城,1370年被帖木儿帝国所灭。 钦察汗国(1219年--1502年):位于今匈牙利、波兰、乌克兰、俄罗斯欧洲部分、北高加索、花剌子模的一部分,罗斯诸公国为其附庸国,为拔都所创。成吉思汗(1162~1227)生前曾将所征服的咸海、里海以北的广袤的钦察草原赐给长子术赤为封地。 1235年,术赤长子拔都西征罗斯和东欧,辖地广大,东起叶尼塞河,西至多瑙河下游,南迄高加索,北接俄罗斯。1243年西征结束,拔都以伏尔加河下游的萨莱为都,建钦察汗国。因大汗帐色金黄,欧洲人又称其为金帐汗国。拔都后来又将咸海东北之地分封给斡鲁朵,称白帐汗国,将咸海以北、西至乌拉尔河之地封给昔班,称蓝帐汗国,二者皆以金帐汗为宗主。金帐汗国疆土大体由两部分组成,一为钦察草原等游牧地区,一为俄罗斯等农耕地区。蒙古人因地制宜进行统治,游牧地区由蒙古人进行直接控制,为汗国的重心所在。而罗斯地区则保留其原有诸王公的封建政权,然后加以控制,诸王公须向汗称臣纳贡,接受册封。自13世纪末始,钦察人又从罗斯诸王公中,择选最驯服者,封为“弗拉基米尔及全俄罗斯大公”,受封者凭金帐汗的宠信,有权负责征缴全欧各地贡赋,统一上交金帐汗。罗斯诸王公们为争夺大公称号,相互角逐,残酷斗争,或告密于金帐汗以消灭对手,或直接兵戎相见。蒙古人则利用此策,坐享其成,实现对罗斯的有效统治。 自1219年建国到14世纪中叶的100年间,是金帐汗国国势极盛时代。蒙古贵族逐渐与钦察草原各游牧部族的贵族合流,改操突厥语,转皈依伊斯兰教,不断与相邻的伊儿汗国争夺阿塞拜疆等地,经常以大军征讨不驯服的俄罗斯王公。 1341年,乌兹别克汗死后,国内矛盾激化,内讧不已。先后在新兴于西察合台汗国(今中亚)为核心的帖木儿帝国和崛起于罗斯诸公国获得纳贡代理权后开始持续对外侵略扩张的莫斯科公国等的打击或反击下,国势日趋衰落。15世纪时,金帐汗国分裂成喀山汗国、克里米亚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大帐汗国等国家。 伊儿汗国(1256年~1388年):位于高加索、伊朗、伊拉克等地,为旭烈兀所创。为拖雷三子旭烈兀远征西亚所建的汗国。1264年,忽必烈大汗正式册封旭烈兀为伊儿汗。其国东起阿姆尔河,西至地中海,北抵高加索,南达印度洋,首都为大不里士。 1295年,台赞汗继位后,为挽救危局。缓和社会矛盾,放弃传统政策,全面实行伊斯兰化改革,以争取众多穆斯林贵族的支持,巩固封建统治秩序。他率军队放弃了原有的宗教信仰,改皈伊斯兰教,并将其定为国教;大力推行阿拉伯传统的军事封土制,将农民严格固着在土地上,向领有封土者服役纳租;废除征税制度,规定税率,严惩滥征者;统一币制和度量衡,制定工商税则;鼓励垦荒,兴修公路,裁减驿传,核定兵额,禁止贪污;奖掖文化,倡导学术。因此到14世纪初时,伊儿汗国的社会经济得到较大恢复,封建统治一度加强,伊斯兰文化也有相当发展。在合赞汗的宫廷中,聚集着不少文人学者。他的宠臣宰相拉施特哀丁所编著的历史名著《史集》留传至今。 1304年,合赞汗去世。此后不久,伊儿汗国内外局势日趋严重。内有诸王争立,权臣争势,内讧迭起;外有埃及马木路克王朝和钦察汗国不断侵掠,国运日蹙,陷于分裂。1388年,终被中亚新兴的帖木儿帝国所灭。 国脉蒙古帝国(1206~1635年)(1206年,孛儿只斤.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诸部,称成吉思汗(1162~1227),标志着蒙古帝国的诞生、建立。中间历经429年盛衰变化。 1635年已经衰败的蒙古帝国最后一任大汗林丹汗被后金国爱新觉罗.皇太极所灭。 ) 一、大蒙古国1.元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1162~1227)】(Genghis Khan,1206年-1227年) 2.元睿宗拖雷监国(1227年-1229年) 3.元太宗窝阔台汗(1229年-1241年) 4.乃马真后监国(1241年-1246年) 5.元定宗贵由汗(1246年-1248年) 6.海迷失后监国(1248年-1251年) 7..元宪宗蒙哥汗(1251年-1259年) 8.阿里不哥(1259年~1264年) 二、中国元朝(1271~1368年) (1271年忽必烈迁都大都,蒙古帝国的中央汗国--大元,成为中国的中央王朝-元朝,1279年元朝灭南宋残部,统一中国。 1368年,常遇春、朱元璋攻克大都,元惠宗北逃,元朝北退,历史上称为北元,但是蒙古帝国并没有灭亡。 ) 9.元世祖忽必烈(Kublai Khan 1264年-1294年) 10.元成宗铁穆耳(1294年-1307年) 11.元武宗海山(1307年-1311年) 12.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年-1320年) 13.元英宗硕德八刺(1320年-1323年) 14.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1323年-1328年) 15.元明宗和世敕(1328年~1329年) 16.元文宗图帖睦尔(1329年-1332年) 17.元宁宗懿璘质班(1332年~1333年) 18.元惠宗(明人称“元顺帝”)妥灌帖睦尔(1333年-1370年) 三、北元政权(1368~1480年) “北元”是后人追加的称呼,但是是合乎历史事实的。元军被明军在长城以南打败,大都失陷,退居漠北。与此同时,蒙古帝国的中央汗国元朝外的四大汗国中,元朝的皇帝又同时是大蒙古帝国的大汗,大蒙古帝国中央汗国的大汗。北元开始如此,逐渐弱化,变成了是已经解体的蒙古帝国的大汗,变成了已经逐渐只是元朝皇帝和名义上的蒙古帝国的大汗,变成了只是蒙古帝国原中央汗国的大汗和元朝从大都北退蒙古高原之后的北元皇帝。 19、元昭宗和孝皇帝,爱犹识理达腊(必力克图汗) 【元惠宗长子】 (1370年-1378年) 20、元益宗宁孝皇帝,脱古思帖木儿(乌萨哈尔汗) 【元昭宗弟,一说是其子】(1378年-1388年) 21、兴原皇帝,恩科卓里克图(恩科卓里克图汗) 【元益宗长子】 (1389年-1392年) 22、大古皇帝,额勒伯克(尼古埒苏克齐汗) 【元益宗次子】(1393年-1399年) 23、顺天皇帝,坤帖木儿(坤帖木儿汗) 【额勒伯克汗长子】(1400年-1402年) 24.鬼力赤(乌格齐哈什哈汗) (1403年~1408年) 25、完者秃,一名本雅失里(额勒锥特穆尔汗) 【额勒伯克汗次子】(1408年-1410年) 26、答里巴(德勒伯克汗) 【阿里不哥的后裔。额勒锥特穆尔汗之族子】( 1412年-1415年为西蒙古可汗) 27、额色库(卫拉岱汗) 【乌格齐(鬼力赤)哈什哈汗的儿子】(1415年-1425年为西蒙古可汗) 28、阿岱(阿岱汗) 【成吉思汗(1162~1227)弟弟哈撒儿的后代】(1412年-1425年为东蒙古可汗,1426年-1438年为蒙古大汗) 29、脱脱不花(岱总汗) 【元益宗的第三子哈尔古楚克鸿台吉的儿子阿寨台吉的长子】(1433年1438年为西蒙古可汗,1439年-1452年为蒙古大汗) 30、阿葛巴尔济 【阿寨台吉的次子,岱总汗弟】(1452年) 31、也先(天盛汗) (1453年-1454年) 32、马尔可儿吉思(乌珂克图汗) 【岱总汗第三子】(1454年-1455年) 33、脱古思猛可(摩伦汗) 【岱总汗长子】(1455年-1464年) 34、满都鲁(满都古勒汗) 【阿寨台吉的幼子,岱总汗弟】 (1465年-1469年) 四、后蒙古帝国时期(变成了只是蒙古帝国原中央汗国的大汗,汉化逐渐消退至零,表明蒙古贵族重新适应了草原生活。) 35、巴图孟克(达延汗) 【阿葛巴尔济济农的儿子,哈尔古楚克台吉子博勒呼济农〔巴颜孟克〕之子】(1470年- 1517年) 36、巴尔斯博罗特(塞音阿拉克汗) 【达延汗三子】 (1517年-1519年) 37、博迪(阿剌克汗) 【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的长子】 (1519年-1547年) 38、达赉逊(库登汗) 【阿剌克汗长子】 (1548年-1557年) 39、图们(札萨克图汗) 【库登汗长子】(1558年-1592年) 40、布延(薛禅汗) 【札萨克图汗长子】(1592年-1603年) 41、林丹(库图克图汗) 【薛禅汗长子莽和克太吉的长子】1603年- 1634年) 42、额尔孔果洛额哲 (济农和硕亲王)【库图克图汗长子】 (1634年~1641年) 马喀塔固伦长公主 摄政(1641-1648年) 43、阿布奈(济农 和硕亲王 )(1648年~1669年) 44、布尔尼(济农 和硕亲王 )(1669年~1675年) 灭国汗国去向元朝末期,统治者对下层人民进行残酷的统治和剥削。1351年,刘福通率白莲教教众和被征挖黄河河道的河工起事,组织“红巾军”对抗元军,开始了元末农民运动。1368年,朱元璋推翻大元帝国,建立明朝,蒙古人退出中原,回到塞外。塞外的蒙古政权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至15世纪初去国号。 四大汗国中,窝阔台汗国在1309年被察合台汗国和元朝瓜分。察合台汗国和伊儿汗国经多次分裂,最终均在1388年被帖木儿帝国征服。金帐汗国到15世纪分裂成了几个小汗国,最终在16世纪中被沙皇伊凡四世治下的罗斯公国全部占领。 帖木儿是西察合台汗国突厥化的蒙古贵族的后裔,是成吉思汗(1162~1227)的七世孙。他在1369年自立苏丹,征服察合台汗国和伊利汗国之后,北攻金帐汗国,南进德里(印度)、西面击败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塞特一世(小亚细亚)。帖木儿帝国的版图,东起印度河,西到小亚细亚,北自里海,南达波斯湾。1404年]帖木儿率领20万军队进攻中国明朝,结果在1405年进军途中病死。帖木儿死后,其帝国分裂,1500年亡于乌兹别克人昔班尼。帖木儿帝国不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但它是蒙古后裔所创,疆域大部分在原四大汗国的地方。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南下印度,建立莫卧儿帝国。 蒙古帝国与元朝蒙古帝国与元朝,是容易被许多中国人混淆的、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两个概念。蒙古帝国是指于1206年由铁木真建立的蒙古族政权,其孙忽必烈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这才是元朝。而四大汗国仍然奉元朝为原大蒙古国的正宗,他们都听命于蒙古大汗,而元朝皇帝就是蒙古大汗法定的正统继承人,只不过这个称号很快就像周天子一样没了意义,蒙古帝国彻底分裂了。虽然时间很短暂,但这仍然不可磨灭掉中国才真正是蒙古帝国继承国的客观事实。 13世纪初,在南宋与金朝的战争之中,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蒙古族的力量藉机壮大。公元1206年,铁木真陆续统一蒙古各部后,被推举为“成吉思汗(1162~1227)”。成吉思汗(1162~1227)统领的政权实体就是一个军事奴隶制国家,它当时的疆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南起大沙漠,北抵贝加尔湖。蒙古帝国的建立,是蒙古人真正意义上军事扩张的开始,并且此后不断向外扩张。 1209年~1218年,蒙古人先后征服高昌回鹘与西辽,为其打开了挺进中亚与欧洲的门户;接着便是蒙古人的三次大规模的西征战争。三次西征奠定了这个世界性帝国的大部分版图,将现在的俄罗斯与欧洲大部、地中海东岸、两河流域、波斯与印度西北皆收入势力范围。 1368年,被朱元璋推翻,建立明朝,将元朝统治者赶出中原,塞外的蒙古政权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至15世纪初去“元”国号。四大汗国中,窝阔台汗国在1309年灭于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和伊儿汗国经多次分裂,最终均在1388年被帖木尔帝国的帖木儿征服。钦察汗国到15世纪分裂成了五个小汗国(位于欧洲东南翼的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诺盖汗国),并沿着各自的发展方向独立发展。 西察合台汗国突厥化的蒙古贵族的后裔帖木儿是成吉思汗(1162~1227)的七世孙。他在1369年自立苏丹,征服察合台汗国和伊利汗国之后,进攻钦察汗国、印度(攻陷德里)、小亚细亚(击败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塞特)。帖木儿帝国的版图,东起印度河,西到小亚细亚,北自里海,南达波斯湾。当时明朝是永乐帝。帖木儿大帝死后,帝国分裂,1500年亡于乌兹别克人。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南下印度,建立莫卧儿帝国。帖木儿帝国是蒙古后裔所创,疆域大部在四大汗国的地方。 帝国覆灭1.皇朝的覆灭(1368-1402) 1368年,元朝被以红巾军起义为主的农民起义成功推翻,元惠宗妥欢帖睦尔率领着王族和中央政府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地--蒙古高原。控制土地的成功归功于从成吉思汗(1162~1227)开始的近似于疯狂的扩张,使得蒙古帝国幅员辽阔,而蒙古帝国之元朝的版图只算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元朝的皇帝又是蒙古帝国名义上的大汗,对于蒙古各大汗国和部落享有一定程度的宗主权。元朝的灭亡,使蒙古帝国失去了元朝的领土,而蒙古帝国依然存在。 元惠宗是历任皇帝中接触中原文化较深的一位,1370年5月23日,在沙拉木伦河畔的应昌去世。 元惠宗长子爱猷识里达腊(即昭宗)即帝位,他将元朝政权又维持了八年,并厉兵秣马盼望着有朝一日收复失地位。然而,他非但没有机会实现这一愿望,还面临着深入到蒙古地区的明朝军队的攻击。 1372年,徐达率军攻向哈拉和林,这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大本营,是权力和荣耀的象征,战争十分激烈。战线过长,后援不继,明军受阻于土拉河畔。 1378年,昭宗去世,其弟(一说其子)脱古思帖木儿(即益宗)继位,这位第三任北元皇帝所能控制的领土已经缩小到蒙古帝国最初兴起时的规模。 1388年,一支10万人的明军在大将蓝玉的率领下在合勒卡河和克鲁伦河之间、贝尔湖南岸大败元朝大将益宗的军队,元朝诸王、平章以下官员三千多人及军士七万馀人被俘,益宗逃走后被其部将缢杀。 这次的失败使黄金家族--忽必烈系的大元政权丧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大多数蒙古部落宣布脱离它而自立。 1402年,坤帖木儿汗被部下鬼力赤杀死,元朝彻底灭亡。 2.蒙古内战 1410年,明成祖亲征,大败本雅失里于兀儿古扎,自此其西逃与阿鲁台分。 3.瓦剌的统治 被打败后的瓦剌在脱欢的领导下逐渐振兴。 1433年,脱欢统一瓦剌各部,立宗室脱脱不花为汗。 1434至1438年间,其率军攻进蒙古东部,杀死了帝国大汗阿岱和他的重要辅臣阿鲁台,统一了蒙古。虽然,黄金家族的脱脱不花成为了全蒙古的大汗,但在事实上,蒙古帝国已经从黄金家族转到了瓦剌的绰罗斯家族入手中。对于明朝来说,成吉思汗(1162~1227)的黄金家族完结了,草原的这些新君主是一支没有显赫历史的民族,他们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上既不显赫也不重要,他们不可能如黄金家族那样具有号召力。那么,北移的元朝剩馀势力对于南部的明朝反击就应该自此结束了。 但是,瓦剌人并没有忘记他们拥有的是蒙古帝国的最高权力。当然,在明朝还很强大的时候,瓦剌人是不敢随便捋虎须的。因此,恢复帝国的第一刀他们向东南地区的察合台汗国砍去。脱欢的儿子也先击败了察合台汗国的卫思汗,强娶了他的妹妹哈尼木公主,因为卫思汗是黄金家族,这次政治联姻,使得瓦剌人认为自己有了号召所有蒙古人的血统。 1453年, 也先杀死了蒙古大汗,篡夺了汗位。黄金家族的统治真正中断。 当初 也先继承其父脱欢的位子时,蒙古帝国的疆域从巴尔喀什湖延伸到贝加尔湖,又从贝加尔湖延伸到长城附近地区,象征正统的首都哈拉和林也是帝国的领土之一。1449年,他向明朝公主求婚遭到悔婚,于是,也先袭击了大同附近的明边境。明英宗亲临征战。在土木堡展开战斗。明英宗被俘。但大同和宣化的顽强抵抗,也先无法,只得带着俘虏英宗皇帝返回蒙古。 三个月以后,他卷土重来,进军至北京西北郊,但是,他遇到明将于谦的抵抗,发动的多次进攻都被打退,不久明朝的各路援军赶来。他沿居庸关败退。1450年,也先决定释放英宗,并于1453年与明朝议和,宣布其是明朝的属臣,这一行动表明他抛弃了蒙古帝国的宗主权,仅仅看做是一个独立的可汗,原本已经臣服于他的各黄金家族的部落和汗国又重新自立。 1454年,也先被暗杀。瓦剌不久进入了内乱,再也没有恢复以前的辉煌。 4.黄金家族的复辟 也先死后,瓦剌发生内讧。蒙古宗室毛里孩驱逐瓦剌西迁,拥立脱脱不花子马儿可儿吉思为汗,黄金家族重新恢复统治。但是,这并没有带来往日的辉煌,接踵而来的是不断的内讧。直到1465年,成吉思汗(1162~1227)的第27代继承人满都古勒大汗打败了弑君者,才结束了内乱。他在位期间,强化汗权,为蒙古中兴奠定了基础。 1469年,其在讨伐他的侄孙和继承人博勒呼济农的一次战争中去世。而博勒呼济农在他能够称汗之前的1470年也被暗杀。一度人丁兴旺的黄金家族中,可怜地仅剩下一个5岁的男孩、博勒呼济农之子达延。达延的命运及其不幸,家族的长辈都在内讧中死去,小小的孩子孤苦无依,连他的母亲都抛下他改嫁了,这简直比成吉思汗(1162~1227)年幼时的遭遇还要悲凉。所幸,满都古勒汗的年轻遗孀满都海赛音可敦把他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满都海赛音可敦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女人,她不但抚养了达延,还在1470年宣布他为大汗。后来满都海赛音可敦率领军队打败了瓦剌人,将他们彻底赶出了蒙古高原中东部地区。为达延汗日后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达延汗是蒙古帝国统治时间最长的大汗,从1470年到1517年整整47年。在1481年亲政之后,达延汗镇压了右翼土默特人、兀良哈人(又称朵颜三卫)的叛乱。并从1497年到1505年间,他对从辽东到甘肃的明北部地区进行了攻击,使得明无法与卫拉特人联系。 5.蒙古帝国的灭亡 虽然达延汗的长期统治稳定了蒙古帝国汗位传承,但并没有克服蒙古民族的最大弱点--实行瓜分家族遗产的习惯法。当帝国的创建者死后,帝国便成了一种类似后来联邦式的民族国家,国内的各级首领,都是兄弟或堂兄弟,他们虽然承认察哈尔部的最高权利,但处于相当的独立状态。 随着时间的流逝、推移,察哈尔部的汗位继承者们逐渐失去了足以统治整个蒙古的力量,西方的卫拉特人和东方兴起的通古斯人(满族)都是他们可怕的敌人。但这个时候,卫拉特人正在对付哈萨克汗国、沙皇俄国以及内部的绰罗斯家族与和硕特家族的权力争夺,因此,结束蒙古帝国历史的,只能是通古斯人建立的后金了。 1604年,林丹继承汗位,接受黄教沙尔巴呼图克图的灌顶戒教,称林丹库图克图汗。林丹汗并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可汗,他早已看出后金对于蒙古的野心,因此上从继位始,便开始重新统一各部,自称“统领四十万众蒙古国巴图鲁青吉斯汗”。1627年派兵吞并右翼鄂尔多斯、喀喇沁、土默特等部,与喀尔喀部却图汗结为联盟,所辖地域东起辽东,西至甘肃。但是,次年,朵颜兀良哈的苏布台、喀喇沁的达来台吉、土默特和布石图汗、额尔多斯的额仁沁济农以及永谢布、阿苏惕、阿巴嘎、喀尔喀等部联合组成大军十万,在土默特的召城一战中,消耗了林丹汗精锐兵力四万馀人,这使得林丹汗的实力大为削弱。 努尔哈赤时,科尔沁部、扎鲁特部便在联姻之下投靠了后金。土默特、喀喇沁、兀良哈等部为了避免林丹汗的报复,也投靠了后金。1625年,林丹汗出兵嫩江,攻打科尔沁部。后金出兵援助科尔沁,林丹汗退走。皇太极即位后,把林丹汗做为主要的敌人。1628年,派遣贝勒阿济格与老哈河上游受林丹汗统治的喀喇沁部会盟,共击林丹汗。 9月,皇太极率军至绰洛郭尔,宴会察哈尔部控制下的敖汉、奈曼、喀尔喀、札鲁特和喀喇沁等部领兵前来的诸首领。林丹汗空有大汗之名,但已经陷入了孤立,被迫退出西拉木伦河流域,至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固守。 1632年4月,皇太极再率大军西进,多尔衮从征。至西拉木伦河畔,会集蒙古诸部兵,共击林丹汗。面对势力远胜自己的敌军,林丹汗无奈自归化城驱人畜十万渡黄河西逃。但部众十之七八在途中散去。大明帝国和蒙古帝国争斗了两百多年,谁也没能消灭对方,最后,在相差十几年时间内,先后消失。 1635年,多尔衮与岳托等领兵万人渡河,招降林丹汗部众于额哲,林丹汗的妻子和儿子归降,交出可汗印信,整个漠南蒙古完全纳入了后金帝国的版图,蒙古帝国的汗位至此断绝,而蒙古帝国,也永远的消失了。 评价及影响蒙古人在中、西亚的扩张战争迫使奥斯曼突厥人西迁至小亚细亚半岛,并在该地建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453年,奥斯曼苏丹攻占君士坦丁堡。之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了欧洲东南部和北非。这是现在在一些如阿尔巴尼亚、波黑等欧洲国家有大量穆斯林人口的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解体,其中一部分形成现在的土耳其。 蒙古帝国的疆域横跨东、中、北、西亚、东南亚及南亚部分和东、中欧。在朝鲜半岛,高丽王朝被蒙古帝国征服之后隶属蒙古帝国。 统一蒙古高原、统一全中国、统一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是成吉思汗(1162~1227)及其继承者们创立的震撼古今、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成吉思汗(1162~1227)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非凡奇迹,打破了洲际界限,冲破了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壁垒,打开了通向世界的通衢大道,开创了各种文化、文明并存的时代,为新世界、新时代划定了新秩序。成吉思汗(1162~1227)在走向大一统、走向开放、走向文明的过程中,有血腥、残忍的野蛮行径,应该批判、谴责,但不要夸大,那是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成吉思汗(1162~1227)在走向大一统的进程中,并不是单纯采取军事斗争方式,而是综合运用了政治、军事、外交、思想斗争等各种手段,因此他是具有非凡智慧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不是穷兵黩武的暴君、无情无义的刽子手。 巴勒克拉夫主编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为蒙古帝国图(1206~1405)写了如下说明:“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对世界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 ……这是文明社会所经受的最后一次,也是最激烈的游牧民族的野蛮攻击,其后果十分严重。亚洲全部、欧洲大部分和非洲北部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性。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生了改变。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在中断了一千年之后,欧洲人又能进入中东和东亚了。 ” 英国军事战略学家哈特说:在中世纪,战略的最好例证来自东方。公元13世纪,对于西方战略发展来说,是一个卓有成效的时代,其所以灿烂夺目是因为蒙古人给欧洲的骑士们充当了教师,使他们在战略方面得到了有益的教训。 成吉思汗(1162~1227)影响在世界各地综合中外学者们的意见,成吉思汗(1162~1227)在世界各地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对蒙古民族的影响。 1206年,成吉思汗(1162~1227)完成了统一蒙古高原各部的大业,建立了蒙古汗国。从此,形成了蒙古民族共同体,名扬四海,在历史舞台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中国史学泰斗韩儒林说:伟大的蒙古民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起重要作用,是从成吉思汗(1162~1227)开始的。 一位美国学者说得好:在过去的千年,成吉思汗(1162~1227)在为近代生活打下基础方面超过了任何一个人。西方学者称成吉思汗(1162~1227)为“全人类的帝王”;日本军事家说,蒙古远征欧洲后,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流,《马可·波罗游记》促进了哥伦布探险,美洲大陆被大开发。而成吉思汗(1162~1227)的诞生改变了世界的方向。 “成吉思汗(1162~1227)的诞生可以看作是今日世界的诞生。” 尤其成吉思汗(1162~1227)的军事思想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极大影响,他的战略战术为后世的许多国家所效仿,仅日本、前苏联、德国人所著的有关成吉思汗(1162~1227)纯战略战术研究的著作就有数百部,德国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把研究成吉思汗(1162~1227)战略战术的专着发给每个军官人手一册。虽然有些著作和论文,由于民族的成见,对成吉思汗(1162~1227)骂得很凶,但学得也很认真。俄国将军们也承认他们蒙古军兵制沿用到彼得大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哥萨克骑兵,运用“拉瓦战术”,打了许多胜仗。意大利旅行家柏郎嘉宾在东行见闻录《蒙古史》中研究了用以抵抗蒙古人的手法,他认为唯有采纳蒙古人的作战方法和武器方能得救。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号召军人向成吉思汗(1162~1227)学习。 2003年美国的伊拉克战争,采用了斩首行动和震慑战略,使世人皆惊。其实21世纪的斩首行动与13世纪的成吉思汗(1162~1227)的“擒贼先擒王”战略如出一辙,震慑战略与“直擒中军”无异,它们都是以速战速决为核心的凿穿之战。 任何事业都要由人去完成,都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成吉思汗(1162~1227)之所以能“以弱制强,以小胜大”并取得震撼古今、彪炳史册的伟大胜利,他“个人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卓越天才,百折不挠的坚定意志,宽宏容忍的伟大人格”,以及其“股肱重臣的勇敢和智慧”起了关键的作用。 对中国历史影响其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成吉思汗(1162~1227)为中国的统一打下了基础,并由他的子孙完成了统一大业。 1211年,新疆各地归属中国版图;1247年,西藏首次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276年,结束了云南长期割据于中央政权的局面……从此,分裂四百多年的中国实现第四次大统一,打破闭塞状态,真正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元史学家刘迎胜说:成吉思汗(1162~1227)是地跨欧亚大陆的大一统元朝的缔造者,因此成为世界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西方人对被称为“蒙古”、“匈奴”和“鞑靼”的民族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欧洲人恐怖地称成吉思汗(1162~1227)的军队是“闪电的鞭子”。然而,从15世纪开始,中国开始落后了,与西方的关系逐渐发生着逆转。 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其三,对世界各国产生的影响。成吉思汗(1162~1227)及其子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辽阔地区,构建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帝国。 “蒙古人横扫全球,既充当了征服者,又充当了人类文明不可匹敌的文化载体。 ”“成吉思汗(1162~1227)通过他一生的奋斗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轨迹,推动了整个世界进入了现代文明时期。 ” 这充分说明:中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我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说:综观历史,元朝时期远比中国最强盛时期更强大了。成吉思汗(1162~1227)为中国的大统一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可以说没有成吉思汗(1162~1227)就没有今日的中国版图。史学家陈高华说的好:成吉思汗(1162~1227)的丰功伟绩在于为中国历史增添了光彩。 元朝的大统一是空前的,其版图“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元史.地理志》)。这种统一,在客观上起到进一步巩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作用。史学家邱树森经过研究后得出结论:元朝时期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是中国700多年来维持统一局面的重要原因。 全球畅销书《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名人》一书的作者,麦克.哈特说:“我为什么把成吉思汗(1162~1227)看得比其他人(亚历山大、拿破仑)更重要呢?因为他所影响的地域面积最大,更重要的是,其影响的持续时间长得多。 ”《(图书版)中国著名帝王传.成吉思汗(1162~1227)》前言中说:成吉思汗(1162~1227)留给后人一种民族的自豪。成吉思汗(1162~1227)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英雄人物,他的名声与影响远远超过拿破仑和亚历山大。 一位外国学者说:他没有像埃及帝王那样为自己建造金字塔,像罗马、巴黎那样为纪念自己的胜利而建造凯旋门,也没有像亚历山大那样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城市。但成吉思汗(1162~1227)改造了世界,在这一点上远远超过埃及的法老和罗马帝国,他改变了整个世界。 名作家杰克·威泽弗德在《成吉思汗(1162~1227),唤醒熟睡中的欧洲》一书中写道,人口只有几百万的蒙古之所以能称霸世界两百年之久,是因为他们有开放姿态、勇敢的挑战及不懈的学习精神。 《华盛顿邮报》评成吉思汗(1162~1227)为“千年风云第一人”--来自《华盛顿邮报》的报导 “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人物”--来自美国《时代》周刊的报导 “千年风云人物成吉思汗(1162~1227)”--来自美国《纽约时报》的报导 韩国《千年历史人物》一书中写道:“大地是人类的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家园,这是当今人类'全球化'的新观念。然而,‘全球化’起源于成吉思汗(1162~1227)的大一统。成吉思汗(1162~1227)的经济政策是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雏形。成吉思汗(1162~1227)的驰马驿站是当时通讯业的最佳最快的形式,是当今世界英特网的前奏。 ”成吉思汗(1162~1227)在其统治的广大地区,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以及宗教信仰、思想各个方面实施了开放政策。所以,众多的宗教和教派,在当时的世界各地,只有成吉思汗(1162~1227)统治地区才能够平等、共存。成吉思汗(1162~1227)的开放政策是当今世界国际关系发展趋势的先行。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清朝的康熙帝,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德国总理施密特等一批政治巨头都盛赞成吉思汗(1162~1227)的丰功伟业日本前陆军大学校长饭村穣说:“成吉思汗(1162~1227)的出现,惊醒了沉睡中的世界”。 英国学者莱穆在《全人类帝王成吉思汗(1162~1227)》一书中说:“成吉思汗(1162~1227)是比欧洲历史舞台上所有的优秀人物更大规模的征服者。他不是通常尺度能够衡量的人物。他所统帅的军队的足迹不能以里数来计量,实际上只能以经纬度来衡量。 ”“拿破仑在军事天才之点上,确实在欧洲上空,曾被称作光辉的明星。 ”然他却“将自己的军队的命运任其自然,遗弃在埃及的游途,又埋于俄罗斯的雪原之中,遂败于滑铁卢战役。他的帝国即他在世时灭亡,其子的地位在其死前被剥夺了。 ”亚历山大马其顿斯基,其英名也可以与成吉思汗(1162~1227)相提并论,但“亚历山大一死,他的高官都是因为奢望帝王宝座而互相斗争,亚历山大的儿子遭到了逃亡的命运。 ”与以上两人相反,“成吉思汗(1162~1227)的儿子,没有受到任何继其父汗之位的影响,君临西起亚美尼亚,东至朝鲜半岛,南跨缅甸、越南,,北极北冰洋的广阔领域。成吉思汗(1162~1227)的孙子忽必烈支配了世界的一半(确切些说是当时世界的五分之四)。 ” 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盛赞过成吉思汗(1162~1227)。据俄罗斯新闻网2003年11月25日报导成吉思汗(1162~1227)已成为整个亚洲多民族崇拜的偶像。尤其近年来在蒙古国和我国的内蒙古地区这一崇拜在升温。从元世祖忽必烈颁布圣旨向元太祖成吉思汗(1162~1227)四时祭典,并派专人守常孝时至今日,悠悠七百多年,蒙古民族恪守不渝,这在历史是罕见的。据报导在落实《取姓法》过程中,超过半数的蒙古国人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成吉思汗(1162~1227)的民族名号孛儿只斤。目前,欧洲许多崇拜成吉思汗(1162~1227)的德国人、英国人愿意寻找成吉思汗(1162~1227)后裔作为自己的配偶;据有关方面统计、蒙古人和欧洲人通婚生儿育女的超过万众以上;他们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地数十万侨民与本地通婚的也在万众之上。由此可见,带有成吉思汗(1162~1227)血统的混血儿将会遍布世界各地越来越多。 亚欧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直接促进了历史的进步。比如,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使欧洲文化从神学手里解放出来,出现了文艺复兴。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也使它发挥了在中国未曾发挥的巨大作用。恩格斯说:“在十四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这是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并说:“火药和火器的采用决不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是一种工业的也就是经济的进步。”它对欧洲的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大作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队同归于尽了。”指南针传入欧洲则促进了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以后才出现了哥伦布等人的远航,使他们到达了美洲大陆,促使欧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有的学者这样说:“成吉思汗(1162~1227)这样的天之骄子的诞生,使世界从沉睡中觉醒,东西文化交流促成。被《马可波罗游记》招致哥伦布探险,美洲大陆被大开发,欧洲人一度掌握世界霸权,后又美国崛起,日本被美国打败等等。所以,我把成吉思汗(1162~1227)诞生可以看作改变世界方向,形成今日世界的诞生。 ” 中国学者德山在《元代交通史》中曾说:“国际陆路交通是成吉思汗(1162~1227)祖孙三代三次西征的产物。”第一次西征“为建立横跨欧亚、空前未有的大蒙古国奠定了基础”;第二次西征即长子西征,“建立了蒙古四大汗国之一----钦察汗国,”“开辟了通往中国的国际交通----钦察道”;每三次西征即旭烈兀西征,建立了蒙古四大汗国的另一个汗国-----伊儿汗国,“开辟了中国通往波斯的国际交通----波斯道。” 成吉思汗(1162~1227)究竟是征服者还是民族英雄?是黄祸制造者,还是千年伟人?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的评价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是否西方人的评价都是站在征服者的立场上看问题呢?或者他们这样做是不是一种民间游戏,或者是哗众取宠的恶作剧呢?我研究了一下美国《华盛顿邮报》提出的评价标准和理由,我认为还不能得出以上那些结论。第一,他们提出的世界“千年伟人”的一个标准是“依据由谁缩小了地球为原则”,经过民意测验,多数人集中提到了两个人,一是成吉思汗(1162~1227),一是哥伦布。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为虽然成吉思汗(1162~1227)杀人很多,但他与哥伦布一样缩小了地球,而在外交方面却不知比哥伦布胜出多少倍。第二,他建立的蒙古帝国是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东西从太平洋到中欧;南北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比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伊斯兰世界和苏联占领的地盘都辽阔,冲破了亚欧各国的封闭状态,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第三,《华盛顿邮报》还报导说:他们之所以评选成吉思汗(1162~1227)为人类文明史上第二个一千年的头号风云人物,主要是因为他“从政治、军事、民族心理上深深地影响了欧洲及世界。 ”那一年,他们还同时评选出第二个一千年最重要的发明,即源于中国的印刷术。他们指出:将印刷术与成吉思汗(1162~1227)“这个人和这件事比较一下十分有趣。一个从政治、军事、民族心理上深深地影响了欧洲及世界,一个从科学文化、教育手段、思想观念上深刻地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 ”“印刷术改变了历史,同样,成吉思汗(1162~1227)也影响了世界。 ”第四,他们提到,蒙古人后来并没有统治好中国,对欧洲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成吉思汗(1162~1227)也并不是一个温顺、和蔼的人,也不是思想家与解放者,而是一个残酷的人。那么,他们为什么偏要选择这样一个人为千年伟人呢?他们认为:“他是拉近世界的最伟大的人。 ”他们指出:“历史并不是圣人、天才和解放者的传说,成吉思汗(1162~1227)最完美地将人性的文明与野蛮两个极端集于一身,至今还未找到一位比成吉思汗(1162~1227)更为合适的人选。 ”他们将是否“缩小了地球”、“拉近了世界”当作评价世界风云人物的主要标准。 波兰和匈牙利的陷落震惊了整个欧洲。圣殿骑士团大首领阿尔芒写信给法国国王路易,认为中欧已经没有任何军事力量可以阻挡蒙古铁骑直抵法国。路易做好准备领兵前往奥地利迎击蒙古大军,他对王太后说,此次东征不是他们将蒙古人送进地狱,就是蒙古人把他们送进天堂。 十三世纪席卷世界的这次风暴,重新编织了亚洲以及欧洲东部地区的政治界线,把众多的民族从祖传的领地驱赶出来,散布在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这次征服,在改变了众多民族的文化个性的同时,从根本上重组了儒教、基督教(含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伊斯兰教以及佛教这四大宗教的影响力。然而,最为重要的是,蒙古人开通了东西方交流的通道,扩展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第一次缔造了[世界]这一概念。 从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的立场出发,谁也不能轻视蒙古帝国的巨大影响,因为他为中国文化注入了尚带有原始意味的新力量。这种力量又挟汉文化的先进和丰富,向西方世界作交锋和交换,从而把中国的版图扩张到空前绝后的程度,造成了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及其他各种文化直接会面的地理和交通条件。成吉思汗(1162~1227)及其子孙建立的蒙古帝国其版图之大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的版图相当于4500万平方公里,是现在中国版图的三倍之多。东起朝鲜半岛,西抵波兰、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亚罗斯诸公国,南达爪哇中南半岛,在北纬15°~60°、东经15°~130°。苏俄著名学者巴托尔德说,成吉思汗(1162~1227)帝国的建立从某一点上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件。这个帝国的规模在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与他媲美的国家,它远远超过被欧美人赞不绝口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重枪骑兵的铁骑、罗马军的剑、拿破仑军的大炮所到的境界线。造成了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及其他文化直接会面的地理和交通条件,东西交通畅通无阻,真可谓“四海为家”、“无此疆彼界”。成吉思汗(1162~1227)改变了世界地图,当时的欧亚两洲是以无数小国家组成,蒙古帝国把它们统一成了同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同一个国家。学者们认为:13世纪是蒙古人的“世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9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说:如果成吉思汗(1162~1227)从未活在世上,那么,在13世纪蒙古大征服相关的事情不大可能出现。美国学者说:蒙古民族的真正历史是发生在13世纪初期,一个统一的民族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并随即扬起他们那“上帝的神鞭”,马不停蹄地进行大规模的侵略性远征,历经半个多世纪。 成吉思汗(1162~1227)超越历史时空,冲破民族和国家的界限,不仅仅影响一个民族,一、两个国家,而是影响了整个世界,其影响之大之深之久,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 在蒙古四大汗国衰败之后,前钦察汗国属国的俄罗斯崛起并占领了从前蒙古帝国中的相当一部分。俄国统治者曾经代表蒙古进行收税,因为蒙古人很少视察他们占有的土地。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形成有明显的当年的蒙古帝国的因素。克柳切夫斯基和他的学生认为俄罗斯的统一,蒙古至少有一半功劳。另一位欧亚主义哲学家特鲁别茨科伊在他的经典著作〈论俄罗斯文化中的图兰成份〉指出莫斯科要感谢蒙古统治,俄罗斯在占领喀山与阿斯特拉罕后才成为强国。俄罗斯的贵族就有20%曾与蒙古人通婚,俄罗斯政府的制度也是蒙古式的。从本质上说,俄罗斯是一个东正教蒙古国家。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深受蒙古影响,有大量蒙古语借字、邮政、税收、衣服也受蒙古影响,军制与法制是从蒙古学的。俄罗斯人也被图兰化。 其他影响有学者发现,在蒙古、中亚附近,多达8%的男性人类是成吉思汗(1162~1227)的直系后代,全球有至少1600万这样的男子。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