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美国电影艺术史 |
释义 | 《美国电影艺术史》以深入浅出的风格介绍了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史,结合大量经典作品,阐述了美国电影艺术发展的脉络。该书既可用于电影艺术专业的大学读物,又可供广大电影艺术爱好者欣赏。 书名:美国电影艺术史 作者:蔡卫 游飞 ISBN:9787811272239 定价:45元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0月 装帧:精装 开本:16 内容简介《美国电影艺术史》是一部全面阐述美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的著作,其显著特色在于将权威的美国电影理念与生动的好莱坞电影创作结合在一起,将清晰的美国电影历史与鲜明的电影艺术家个性结合在一起,将主流的商业电影表现与多元的美国社会文化及哲学美学背景结合在一起,打通专业性与大众性之间的壁垒,形成一种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写作风格,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之中汲取美国电影的文化素养。 《美国电影艺术史》不但涉及美国电影的兴起、经典类型片、“新好莱坞”、好莱坞大片和美国独立电影的历史沿革,而且对格里菲斯、奥森·威尔斯、希区柯克、比利·怀尔德、科波拉和斯皮尔伯格等著名的美国电影艺术家进行了精辟的创作个案分析。 《美国电影艺术史》同时适用于专业人士、艺术(特别是电影艺术)专业学生和广大的电影艺术爱好者。 作者简介蔡卫,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美国纽约市立大学(CCNY)影视传播系艺术硕士(MFA),之前曾担任新华通讯社《新华每日电讯》编辑。著有《世界电影理论思潮》,荣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文科著作类),以及《美国电影研究》、《亚洲当代导演研究》等。 游飞,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导演系教授、博士。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和美国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电影系,其间曾担任新华通讯社国内部编辑和峨眉电影制片厂艺术室导演,2007年赴法国巴黎第八大学(Universite Paris 8)访学一年。著有《世界电影理论思潮》,荣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文科著作类),以及《美国电影研究》、《经典影片分析(美国卷)》和《电影艺术观念》等。 图书目录总论 一、美国电影与好菜坞制片厂体制 二、美国电影的外延 三、美国电影的艺术内涵 第一章 美国电影初创时期(1895-1929) 第一节 由技术发展开始的美国电影 第二节 纽约时期——从埃德温·鲍特到格里菲斯 第三节 默片时代的喜剧艺术 第四节 外国籍导演的艺术贡献 第五节 从技术与商业走向艺术的早期有声片 第六节 好莱坞体制的成形 第二章 经典好莱坞前期(1930-1945) 第一节 类型化生产 第二节 经典类型片 第三节 《公民凯恩》 第四节 类型片大师 第三章 经典好莱坞后期(1945-1965) 第一节 传统电影类型的提升 第二节 新电影类型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二战”后的美国纪录电影 第四节 “二战”后的美国实验电影理论和“作者电影”理论 第四章 “新好莱坞”及其后(1967-1989) 第一节 “新好莱坞”简史 第二节 “新好菜坞”类型论 第三节 电影叙事与电影语言的继承与创新 第四节 “新好莱坞”美学特征 第五节 重要作者及其作品 第五章 当代好莱坞(1990-2005) 第一节 好莱坞大片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好莱坞类型片 第三节 全球化制作班底 第四节 美国独立电影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