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媒介崇拜 |
释义 | 概念: 人们在使用传播媒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对媒介过分依赖、认同、轻信和盲从的心理状态,行为上把接触媒介作为必不可少的日常习惯和日常仪式,心理上将媒介作为极其可靠的经验代理,几乎完全依靠传播媒介建立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把媒介内容看作毋庸质疑的现实再现、权威发言和真理表达,进而将媒介的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它是人对媒介的一种过当使用,是人与媒介关系的一种异态表现。它包括媒介使用者对它的某种效能(如垄断性的信息权力)、特征(如高技术性)和制作负载的内容(如信息、偶像)的崇拜。 动因: 一、社会基础: 1、 现代社会结构中,大众媒介的核心地位 (1) 大众媒介系统是现代社会的中枢神经系统 (2) 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特殊场域 【场域】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重要概念。他认为:“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正是在这些位置的存在和他们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机构之上的决定性因素之中,这些位置得到了客观的界定,其根据是这些位置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占有这些权力就意味着把持了在这一场域中利害有关的专门利润的得益权——的分配结构中实际的和潜在的处境,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结构上的对应关系,等等)。” 2、 现代社会制度下大众媒介的定位 (1) 大众媒介的工具性定位强化了其政治色彩 (2) 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监护者的定位强化了其干预色彩 二、传播结构中的传受关系 1、 从传播模式的表达看传受关系 2、 受众选择机制的有限效力 3、 大众传播中的反馈: (1) 从受众方面来看,受众参与传播的第一需要是接收信息,而不是反馈信息。 (2) 另一方面,由于传播双方对媒介的把握能力不均衡,他们在传播渠道获得的空间和地位是不平等的,传播者总是处于优先、主控的地位。 三、媒介崇拜的心理机制 1、有限与无限 这一对矛盾在现代社会被演绎得更有冲突性。现代社会是一个急剧变化和信息极度膨胀的社会,快速而剧烈的变化导致旧事物不断被否定,各种界限不断被打破,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速转变仿佛一个个“黑洞”,让人无所适从。为了不至于迷失在变化的“黑洞中”,人们需要扩充对世界的感知能力和加快思维的速度。 2、 无序与有序 大众媒介的范畴化功能满足了人们对纷乱无序的外部世界加以整饬的心理需要,把人们带入一个有秩序的意义世界中。尽管媒介世界并不是真实世界,这种简化和有序化也的确因为产生了某些遮蔽现实、虚化现实 的作用而遭到种种诟病,但因为人们需要和依赖这样的方式来获得对世界的掌控感,简化和有序化因此变得必不可少。当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世界以这种简化的样式呈现时,媒介现实也就在人们心中获得了与客观现实等同的地位。 3、 孤独与归属 大众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是的个体受众有意或无意地会将媒介内容作为社会群体的共同倾向加以理解。由于感受到社会群体对个体的压力,就会产生趋同心理,选择认同媒介所传达的信息,以期尽量与社会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孤立处境和遭受可能的群体制裁。于是媒介所示范的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成为个体认同的重要资源。这种对归属和安全感的心理追求,在现实中被转化为对大众媒介的认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