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梅江区城北
释义

城北镇位于梅州城区北面,辖五里亭、中村、古洲、上村、新田、扬文、三村、塔下、银营、扎下、扎上、干光、干才、群益、玉水、黄留、黄明、明阳、岭上、玉西20个村民委员会,278个村民小组。

梅江区城北

1.历史沿革

城北镇,1950年为城北区,1956年撤区并乡为城西乡,1958年属卫生公社,后改梅城人民公社,1960年由梅城人民公社分出建立城北人民公社,1983年撤消人民公社建制,设立城北区公所,1987改为城北乡人民政府,1999年12月13日撤乡设立城北镇,下辖城北居民委员会和五里亭、中村、古洲、上村、新田、扬文、三村、塔下、银营、扎下、扎上、干光、干才、群益、玉水、黄留、黄明、明阳、岭上、玉西20个村民委员会,278个村民小组。1999年12月改为城北镇人民政府,2002年7月与五洲办事处合并为城北镇人民政府。镇办公址设在五里亭,距梅州城2公里。1982年前归属梅县辖,1983年后归梅县市辖,1988年县、区分设后归属梅江区辖。

2.地理位置

城北镇位于东经116度7分,北纬24度18分,面积12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有5平方公里,地处梅州城区北面,镇址设在五里亭,距梅州城2公里。东邻金山街道、梅县城东镇,南邻梅州城区,西邻西郊街道、梅县程江镇,北邻梅县大坪镇、石扇镇。

3.自然环境

境内丘陵山地与河谷盆地交错,地势东南较平坦,西北高。年平均气温21.2℃,年降雨量1473毫米。全镇有耕地16930亩,山地123586亩。石灰石储量800万立方米,煤炭、铅锌矿、钴矿等资源丰富,水利资源充裕,现有3座水电站、5台机组,装机容量765千瓦,年发电300万千瓦时。

4.人口民族

2006年底,城北镇总人口55663人,汉族。其中,农业人口27766人,占总人口的49.9%,非农业人口27897人,占总人口的50.1%。全镇共有20个村委、278个村民小组,5个社区居委会。全镇有初级中学1间,完全小学16间,教学点4个,镇级甲等医院1间,20个村均设有农村个体医疗站点。此外,城北镇是重点侨乡之一,海外华侨、港澳台胞3万多人,侨眷占全镇总户数的74%,知名华侨较多。

5.交通、通讯

城北镇交通、通讯便利,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在境内有205、206国道14公里,县级地方公路53公里,村村通地方公路,并基本实现水泥硬底化。天汕高速公路(西环高速)城北境内全长7.3公里。

境内建有移动电话基站11个,基本无通讯盲区,全镇有程控固定电话6500多部。城区自来水延伸到环市北路。农村用电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

6.经济概况

城北镇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了经济建设步伐。城北镇扎实推进“五个梅江”建设,充分发挥“后发、资源、地缘、人才”等四大优势,在“实”字上做文章,在“做实工业、搞活商贸、办好基地”等三大方面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国道经济热线,全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6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3.61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07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8%和1%,其中农业总收入1.14亿元;四级企业总收入达2.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总产值1.49亿元;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240万元,其中生产性纯收入80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9%和4%。20个村中,有3个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在3万元以上,其余17个村均在3万元以下。2006年招商引资落户城北的项目有24个,总投资1.3亿元,已投入资金0.98亿元,超额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全年招商引资任务,被区委、区政府评为2006年度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税收增长更是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全镇完成区本级税收1028万元,比去年增收358万元,增长53.4%,首次实现本级税收突破1000万元。

城北镇致力于实施“农业稳镇”战略,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认真搞好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创龙头和发展特色经济为方向,走种养为基础,农产品加工、销售为重点的城郊型农业产业化路子。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2000年全镇农业总收入达9128万元,全镇家庭年纯收入1—3万元的有6543户,3万元以上的有1025户,分别占总户数的74%和13.5%。一是培育农业新的增长点。强化四项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办事责任制、部门责任制、示范责任制。抓规划安排布局:附城发展蔬菜、塘鱼、花卉、甲鱼、食用菌为主;半山区发展生猪、塘鱼、肉兔、山地鸡为主;山区以发展水果、玉米、山地鸡、生姜、经济林和生态公益林为主。2000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14488亩,其中基地面积2236亩,蔬菜总产24117吨,养鱼面积3252亩,总产1700吨,生猪饲养量3.24万头,出栏量2.17万头,三鸟饲养量136万只,出栏量110万只,水果面积达9207亩,总产5505吨。二是培育农业示范基地。重点抓好“12个1”工程示范基地建设,以基地辐射带动群众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向深度、广度发展。全镇饲养100头猪以上的大户有40户,养鸡5000只以上的大户有40户,养鱼20亩以上的大户有45户,种果10亩以上的大户有188户,种菜5亩以上的大户有128户,合计种养大户有441户,占总农户的7%。全镇各类型专业户达4345户,占总户数的65%,其中纯收入超万元的有3213户,占总农户数的42%。三是抓好粮食生产。大力推广优质稻和抛秧新技术,抓好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2000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改造中、低产田取得水稻高产成果”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年种植水稻17378亩,总产8754吨。四是抓林业改造。重点抓好经济林、生态公益林和速生丰产林的改造和种植,推进经济林和生态公益林基地的建设。

4.社会发展概况

城北镇自1988年以来,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向前发展。至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收入达2.12亿元,农村人均年纯收入3790元,分别比1988年增长9倍、5.6倍,镇级财政实现收支平衡。

城北镇把改善投资环境,搞好交通、通讯设施建设,列入党委的任期目标和重要议事日程,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发动干部、群众集资和华侨捐资,据统计,全镇至2000年乡村道路水泥硬底化达60%;镇辖区建了3个程控电话模块站,实现了“电话镇”。大力推行殡葬改革,变土葬为火葬,火化率达100%;广泛开展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活动,至2000年,20个村达到安全文明小区标准,文明户6950户,占总户数的92%,特色文明户53户。2000年全镇发生民事纠纷236宗,调解率100%,成功率96%;发生刑事案件77宗,破案率45.5%;查处治安案件41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61人,及时打击处理了违法犯罪分子,有效地确保了一方平安。2000年全镇人口出生率8.19‰,自然增长率1.36‰,计划生育率95.05%,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指标任务。17个村达到计生“合格村”标准,其中9个村申报“先进村”。

文教、卫生事业得到较快发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建设,认真抓好“普九”义务教育成果的巩固提高,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综合能力。至2000年,全镇完成了改造薄弱学校任务,教育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调动了教师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校园呈现讲文明、讲团结、讲纪律、尊师重教、健康向上的良好气氛。抓好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建设,率先实行农村医疗合作制改革,抓好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教育。抓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落实,经省抽查验收合格达标。

5.名人概况

李国豪 1913年4月出生,梅江区人,桥梁工程与结构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欢成 1938年11月出生,梅江区人,土木结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