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毛达如 |
释义 | 毛达如,植物营养与施肥科学家,农业教育家。长期致力于土壤、植物营养与施肥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推荐施肥工作中,对多点动态聚类分析、土壤肥力模糊评判和施肥决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建立了适合于不同条件的“土壤—肥料—作物—气候”多因素综合施肥系统,突破了施肥模型应用的时空范围,在我国北方三省二市应用取得了显著效益。在农业教育研究中,提出在“教学—科研—推广”中,建立农科实践教学体系和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模块”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在土壤学界享有威望。 人物简介毛达如 男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教授,1934年4月生。 1952-1956年在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大学本科学习,毕业。 1956-1958年在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专业研究生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农业化学教研室副主任,土壤农业化学系副主任,北京农业大学校长助理,副校长,并兼任研究生院院长,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农业部教育司司长,中央农业干部管理学院院长等职务。1983年以后曾5次赴联邦德国Hohenheim大学植物营养系合作研究,并主持中国—联邦德国北京农业大学CIAD项目(1984-1994)长达10年的长期合作研究,并进行了土壤超滤(EUF)技术,在中国华北建立电超滤-连续流动分析-电算机联用的ECC施肥系统。八十年代初开始在北京农大建立田间肥科长期定位研究,并提出土壤有机质分解动力学模型,土壤有机质半衰期t1/2等理论,并先后主持、参加中国六五、七五、八五黄淮海施肥技术的研究,提出三种优化平衡施肥模型和电算机系统,并在河北、内蒙、北京地区推广,先后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七次。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植物营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家农业部农学委员会副主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植物营养施肥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壤学会理事长,发表学术论文60篇,《有机施肥》、《近代施肥原理与技术》、《植物营养研究方法》等编著7本。 简历毛达如1934年4月27日 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 1952-1956年 在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学习。 1956-1958年 北京农业大学农业化学专业研究生。 1958-1990年 历任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农化教研室副主任、土化系副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1991-1994年 农业部教育司司长。 1994-1995年 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院长。 1995年至今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植物营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 人物生平毛达如1934年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自幼爱好音乐。严格的家庭和中学教育,给他在如何做人和做学问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2年他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1956年作为本校研究生,在X.K.阿沙洛夫(Acapob)教授和彭克明教授指导下,从事玉米营养与施肥研究。其间,先后对查哈尔平原,张北坝上,昌黎滨海,北京西山第三纪红土进行了土壤调查与研究,参加了乌苏里江流域荒地考察,多次到京郊进行教学实习和生产劳动。无论是在课堂、实验室,还是在农村,他都积极向上,严格要求自己。严谨、艰苦、丰富的大学生活,使他增长了才干,树立了为祖国农业发展建功立业的志向。1958年,他通过了研究生论文答辨并被留校工作,从此,肩负教学、科研双重重担。一踏上工作岗位,他就将有机肥料资源利用和生物能源开发结合起来,对沼气利用,高温堆肥,腐殖酸肥料的效应和机理进行了研究。 早在70年代,他就结合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的综合治理,对植物营养快速诊断技术进行了探索。从1980年起,他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黄淮海平原施肥技术专题近20年。 在60年代和80年代,两度倡导奠定了肥料定位试验的基础。于1981年采用3×3+1设计,在原北京农业大学昌平试验站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可用于数量化研究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并在土壤有机质累积、降解和磷肥后效迭加的数量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十几年来,该试验为国内外3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提供了科研基地和试验土壤,共发表论文32篇,为北京地区土壤肥力、肥料效应监测和基础科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他在长期的科研和教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研究方法对科学研究的极端重要性,一再强调,任何一门生物学科都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系统,因此植物营养研究法也必须是一个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方法论体系。他将专业知识与方法论密切结合,发表了多篇研究方法论文,并在1994年,用系统论的观点主编了国内第一本植物营养研究方法教材。他对原北京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的许多重要研究项目的研究路线和方法亲自审定,经常向学生介绍国内外科学研究和研究方法动态,对学科研究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 从80年代起,他先后任原北京农业大学主管教学副校长,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农业部教育司司长。1995年,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为中国农业大学后,任该校首任校长。他怀着崇高的责任感和严肃的科学态度,深入教学和教育管理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每次出国考察或与外宾谈话,都悉心了解国外教学和教育发展情况,及时吸收、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努力探索教育规律,对教学、教材改革、人才培养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主持建立了“教学—科研—推广”体系中的农科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模块”人才培养新模式。两校合并后,他重点抓“211工程”立项和机构改革两件大事,提出“五统一”管理方案,使学校从“平衡过度”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改革和发展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毛达如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8名,出版著作7本,发表论文60余篇,获科技成果奖8项,教学成果奖2项,“外国专家工作”成果奖1项,但严谨求实的科学家风度依然,普通人民教师的本色未变。 毛达如不仅具有顽强拼博,开拓进取的精神,而且很讲究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音乐素养。正如他自己所说:“校长犹如乐队指挥,要指挥全校演奏出美妙和谐的乐章”。 主要论著1 毛达如.有机肥料.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2 毛达如.应用简化矩阵法对肥料效应曲线的计算.见:孙羲主编.土壤养分、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论文集.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408~414 3 毛达如,陈伦寿,王兴仁.禽粪和化肥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分解及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7,13(4):429~436 4 毛达如.近代施肥原理与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5 毛达如,陈伦寿,张承东.肥料多点分散试验结果的动态聚类分析.见:杨守春主编.黄淮海平原主要作物优化施肥和土壤培肥技术.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1:27~30 6 毛达如,张承东,骆美贞.应用“土壤系统熵”对土壤肥力的评判.见:杨守春主编.黄淮海平原主要农作物优化施肥和土壤培肥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173~175 7 杨卓亚,毛达如.应用正交多项式趋势系数建立综合施肥模型的理论和技术.土壤通报.1993,24(4):180~183 8 耿兴元,毛达如.推荐施肥中土壤肥力模糊评判方法(SFFE)系统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1994,27(5):51~62 9 毛达如,曹一平,王兴仁.作物高产高效的MEY施肥系统理论与方法,见:中国土壤学会主编.土壤科学与农业持续发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96~206 10 王兴仁,毛达如,陈伦寿,曹一平,张福锁.我国北方石灰性潮土养分变化趋势和施肥对策,见:北京土壤学会.土壤管理与施肥.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27~38 11 H. Marschner, Mao Daru. Studies on Methods of Fertilization Recommendation under Aspects of Crop Proud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989—1994). In: Reseach Reports of the CIAD-Program. Bei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ess, 1991, 14~29. 12 孟宪越,毛达如.应用趋势系数建立正交多项式综合施肥模型的研究.见:北京土壤学会.土壤管理与施肥.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46~50 13 毛达如.植物营养研究方法.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 14 毛达如.近代植物营养科学的方法论.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4 (1):1~5 15 毛达如.中国普通高等农业学校要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 16 毛达如,曹一平.当代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的计算机模拟研究及展望.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5,21(增) 17 王兴仁,曹一平,毛达如.作物施肥综合调控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5,21(增):1~6 18 毛达如,梁振兴,王树安,H.Marschner主编.冬小麦—夏玉米高产高效生产系统.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 19 毛达如,张福锁,曹一平,李晓林.农作物高产高效植物——肥料中养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20 毛达如.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实行全程教学改革.北京高等教育.1997(2),24~26 21 毛达如.适应两个根本转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北京高教研究.1997(1):14~17 人生成就毛达如是农业教育家毛达如对高等院校内部体制结构、专业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索、研究和改革。主要成果有: 1.通过国内外教材比较研究,提出国内农科教材改革方针国内教材建设五点方针是: (1)高起点、内容新,全面系统反映学科当代发展水平和趋势,及时更新和补充新内容; (2)一个学科至少应有一套反映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组合的系列教材; (3)大学教材应向高质量、多样化方向发展,以拓宽学生专业视野; (4)在内容安排上应贯穿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和少而精的原则; (5)增加实践内容比重。重视实验指导,课程设计,习题集等配套教材建设。 在他的倡导下,一批国内新编教材和国外引进教材不断出版,对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2.拓宽人才培养专业口径,提出“基础十模块”的组合教学新模式 毛达如出“基础+模块”的“网络式”人才培养新模式。它包括三个基本点:一是学生入学后按系学习共同基础理论和技能,突破以往狭窄专业框框束缚;二是各系课程均包含共同基础和专业方向二个阶段;三是按照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三个系统设置必修、选修和试验教学环节。实践表明,这一改革成果,进一步加强了基础知识,拓宽了专业领域,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加了学生毕业后被择优录用的概率和增强了在实践工作中的应变能力。3.提出“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的农科四段实践教学体系。 毛达如针对我国农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长期以来基础不厚、专业较窄、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状。研究了国内外,特别是西欧、日本、美国等国先进教学经验,提出大学生四段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段,农事实习:学生在一年级到农场、试验站或农村进行农事实习,增加对农业、农村、农民“三农”的认识。 第二段,作物生产责任田:学生在二年级在教师指导下种一小块责任田,增加对农作物从种到收生物学特性和生产过程的认识。第三段,科研训练:学生在三年级结合专业学习,参加教师有关的科学研究,增加对科学方法论的认识。 第四段,“教学—科研—推广”综合教学实践。 增强了咨询、示范、推广综合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前在农村基点用3个月左右独立综合实践活动,与农民和生产结合。四段实践教学体系,寓政治思想于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上述教学研究成果在1989年、1993年分别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中推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