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莽瑞体 |
释义 | 莽瑞体,(Tabinshwehti,1516年-1550年),古缅甸王国东吁王朝君主(1531年-1550年),明吉瑜的继承者。在他与莽应龙的任内再次统一了缅甸。1550年,在外出狩猎时被孟族卫士所杀。 公元13世纪末,缅甸辉煌一时的蒲甘王朝灭亡,此后缅甸进入大分裂时期。缅甸北部形成掸族统治的以阿瓦城(今曼德勒附近)为中心的阿瓦王朝,而南部则形成孟族统治的以白古(今勃固)为中心的白古王朝。从1386年到1425年,两国不断发生冲突,史称“四十年战争”。除了这两个大国之外,尚有东吁、木邦、孟养、孟密、阿拉干等国,其中尤以缅族的东吁最强。掸族统治阿瓦后,缅族不堪忍受其压迫,纷纷移居东吁。四十年战争时,东吁远离战区,未遭战争破坏,成为缅族逃避战争和灾荒的避难所,因而人口不断增多。于是,他们在缅甸大地上展开激烈的抗争。同样,北方的孟养和木邦也趁阿瓦参与缅甸内战而实力削弱时发展自己的势力,一场更大的变革正要在缅甸大地上发生。 1527年孟养国主思陆的儿子思伦联合木邦国主罕烈以及孟密国攻占阿瓦城,杀死阿瓦王莽纪岁(即瑞难乔信)及其妻子儿女,立其一族莽卜信为阿瓦国王,三国分占了阿瓦的土地。于是,阿瓦国遣使到云南向明朝当地政府哭诉,然而云南政府居然没有及时向北京呈报此事。(从元朝开始,中央王朝在中南半岛北部力量明显增强,该地区的大小土司都接受明朝的封官,担任宣慰司和宣抚司等,凡发生战乱都请求朝廷派兵增援。)后来,明朝派了永昌知府严时泰、卫指挥王训前往当地勘查实情。结果,思伦闻讯在夜间派兵到明军暂宿的驿馆喧哗闹事,并焚烧驿馆,杀死赍金牌千户曹义,严时泰等势单力孤,仓皇逃回云南。此时,因正值安凤之乱,明朝没有闲暇进一步追究,从此在北缅的势力大大消退,为日后发生更大的祸乱埋下伏笔。此后,思伦残杀缅族僧侣,毁坏佛塔,焚烧佛经。这些暴行,激起了缅族人民的强烈愤慨。 1528年,云南总兵官沐绍勋、巡抚欧阳重派遣参政王汝舟等人再次到达北缅,探访各方土司,劝告其息兵休战,不要违抗明朝的命令。此时,孟养国思伦等不想将与明朝的关系弄得更糟,各自愿意进贡象牙、土锦、金银器等物品,而且愿意退还当初抢占的土地,为自己的过错而感到悔改。但是,各国的领土纠纷仍然没有解决,日后仍然有可能爆发战争。云南方面呈报北京,希望将惹起祸端最为严重而明朝又无力长期驻军把守的蛮莫等十三处宽广的地区分给孟密,每年要求上缴差发银一千两;又因为木邦的不满,而割让孟乃等七处归属于木邦国主罕烈。明朝至此以损失自身利益暂时平息了这场纷争。 1531年,年仅15岁的莽瑞体(缅名德林瑞体)在东吁继位,从此缅甸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创建,史称东吁王朝。早先其父明吉瑜就娶了阿瓦国王的女儿进行政治联姻,从而获得皎克西的“粮仓”作为嫁妆,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又与强大的白古王朝结盟,牵制住阿瓦王朝的进犯。正当阿瓦王朝和白古王朝互相火并、两败俱伤时,东吁却在养精蓄锐,集结力量。但《明史》说:“莽纪岁有子瑞体,少奔匿洞吾母家,其酋养为己子。既长,有其地。”即认为莽瑞体是阿瓦国王莽纪岁的儿子,这是错误的记载,可能与日后莽瑞体自称上下缅甸之王有关。莽瑞体生于1516年,传说出生时王宫武库中的兵器闪闪发光,由此被认为是东吁武功的象征,其名即为“唯一的金伞”之意。莽瑞体在加冕前必须参加贯耳仪式和入教仪式,他决心在全国的四大圣地即蒲甘的瑞喜宫宝塔、卑谬的瑞珊陶宝塔、大光的瑞大光宝塔和勃固的瑞穆陶宝塔中之一举行这些仪式。为了彰显自己的威名,他毅然选择了瑞穆陶宝塔,这座宝塔正在下缅甸霸主白古王朝的都城边。莽瑞体挑选五百名精锐骑兵,自己一马当先,乘黑夜进入敌人的领土,日出时就到了瑞穆陶。城中的孟人以为这些骑兵是一支入侵军队的先头部队,急忙关上城门而徒守城内,丧失了宝贵的时间。当他们得知瑞穆陶宝塔内只有五百缅人士兵时,立刻冲出城外,包围了这所寺庙。此时贯耳仪式即将结束,王宫的占星家正在为莽瑞体贯耳。哨兵急报时,莽瑞体却平静地说:“穿好耳孔,我的牙朵比孟人更重要。”仪式一结束,莽瑞体即率骑兵冲出孟军包围,孟人士兵居然没有一个敢去拦截。莽瑞体胜利归来,他的英勇事迹传遍全国,缅人振奋,掸人和孟人则闻之胆寒。这次特殊的贯耳仪式使年轻的莽瑞体和东吁王朝声威大振。 16世纪30年代初,东吁王朝主要在南方发展,与今泰国北部的兰那泰王国(明朝称为八百宣慰司)之间发生战争,夺下其部分领土,并逼迫兰那泰向其臣服,这也导致了后来兰那泰后来受到其原先臣服的对象今泰国中南部的阿瑜陀耶王朝的征讨。这段内容在泰国著名影片《暹罗王后(素丽瑶泰)》中有所反映,但是由于我们这里了解泰国的人不多,影片中有关这段历史的人名、地名和国家的翻译存在不统一的问题,对于想了解这段历史的观众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兰那泰是中缅泰老越五国交界处的小国,由于周围势力复杂,它不得不在各国中周旋。当泰国、缅甸和越南强大时都曾对其发动过侵略战争,它只能和老挝一样依赖于强大的中国,而老挝的澜沧国强盛时居然也能使其屈服。但是,中央王朝的核心势力在中原,凭借云南的兵力保障自身领土安全绰绰有余,用来维护在中南半岛北部的势力却略显不足。所以,兰那泰只能在强国入侵时暂时归附,等敌军离开时重新反叛。 莽瑞体创建东吁王朝后不久,就开始了他的领土扩展活动。当时东吁西面的卑谬已经摆脱阿瓦的控制,他们的君主又是白古王的妹夫,城池坚固,地形险要,成为东吁的一大威胁。但是冒险似乎是莽瑞体的爱好,他撇开卑谬而攻略伊洛瓦底江下游三角洲地区,数年内将这一区域平定,占领主要港口勃生。这不仅使东吁取得了进行国际贸易的出口,而且还能从海上威胁勃固和马都八,也使得白古王朝同卑谬间的联系有着被切断的威胁。 后来,南方白古王朝发生内讧,白古王室兄弟争立,莽瑞体伺机予以和解,于是白古王室兄弟对莽瑞体甚为感激,互相争着割让地界献给东吁,并接受莽瑞体的约束,尊称莽瑞体为“哒喇”。然而,莽瑞体却没有因为这些而感到满足,他真正的目标是统一缅甸。1534年,他率军进攻勃固,但由于季风到来而被迫撤退。莽瑞体又于1535年派兵断绝白古王朝的粮道,可是又被击退,1536年的进攻也是如此结果。此刻,莽瑞体采用了离间的手段,设法除去白古王朝的两位大将,孟人国王多迦逾毕果然中计将他们处死,这使得白古失去了有力的军事统帅,同时也失去了取胜的信心。1538年,莽瑞体再度攻打勃固,多迦逾毕率部分人员逃往卑谬,另一部分孟人则逃往马都八,莽瑞体顺利占领了勃固城。 随后,莽瑞体兵分两路,一路轻兵由乳母之子并妹夫莽应龙(“国王的长兄”之意,一说莽应龙是瑞体同母异父的兄弟)率领从陆路直取卑谬,另一路则由自己亲自率领沿伊洛瓦底江北上与卑谬、勃固联军交战。莽应龙在莽瑞体大军到达前就对联军发动突然袭击,出其不意,大获全胜,等到瑞体到来便一同进逼卑谬城下。阿瓦王朝眼见南方形势危急,不愿看到东吁坐大,便派遣一支水军援助卑谬。但是即便如此,缅军仍然凭借良好的纪律以及将领的谋略,大败联军,解除了卑谬对东吁的威胁。莽瑞体又转向勃固,下令大赦愿意投降的孟人官员,许多孟人投降后,他不但赦免了他们,而且仍然命他们担任原职。他效法蒲甘国王们,将孟人和缅人当作一个民族来统治。北部的掸人终于认识到了他们必须联合起来对付莽瑞体,于是所有的掸人土司带着一支庞大的联军直逼卑谬,试图入侵三角洲地区,帮助多迦逾毕恢复统治。然而,多迦逾毕生性好猎,哪怕是逃往到卑谬后也没有停止这种娱乐活动。1539年,在一次猎象活动中,这位国王遭到杀害。这使得卑谬人丧失信心,他们决定接受莽瑞体提出的大赦,于是掸人十分失望地撤退了。 然而莽瑞体与孟人和解的政策并没能使南方城邦马都八投降,随着多迦逾毕的死,作为前国王妹夫的马都八侯即自立为王,宣布独立。其实他早有分裂之心,在勃固遭到莽瑞体攻打时也没有提供过什么援助,因此多迦逾毕最终逃到了卑谬,而不是马都八。马都八的公然对抗激怒了莽瑞体,他率领大军南下围攻,并得到了一些葡萄牙雇佣军的支持。但是马都八本身筑于高地之上,又接收了部分勃固部队,军事实力较强。同时,又有大量葡萄牙人帮助他们,在城墙上以及港口的七艘葡萄牙船上用枪炮扫射缅军。这造成莽瑞体的大军连续七个月没能取得进展。马都八侯要求保留他的侯王地位,只要他每年进贡三万维斯的银子和其它一些珍贵礼品,他就投降。这遭到了愤怒中的莽瑞体的拒绝。马都八侯又要求让他全家带着金银细软安全离开马都八,但这也遭到拒绝。马都八候在绝望中向葡萄牙果阿总督求援,甘愿成为葡萄牙的附庸,此外还愿意献上他一半的金银财宝。果阿方面对此很感兴趣,但他们又害怕莽瑞体的报复,在贪欲和谨慎之间摇摆不定。1541年,莽瑞体对马都八发起最后攻击,莽应龙任主帅。他首先烧毁了港口的葡萄牙和孟人船只,然后又放下一批建有竹“塔搂”的竹筏,滑膛枪手在塔楼上向城市开火。马都八终于被攻陷,莽瑞体缴获大批战利品,他下令处死马都八侯和他全家以及全部守城士兵。随后,毛淡棉和附近地区的孟人接受马都八的惨痛教训,投降了莽瑞体。至此,缅甸南部已经基本在东吁王朝统治之下。 控制了缅甸南部后,莽瑞体将视线转向北方。1542年东吁王朝重新进军卑谬,卑谬侯慌忙向阿拉干王国求援。阿拉干拥有一支得到葡萄牙雇佣兵支持的海军和陆军,当时非常强大,而且它不愿意看到莽瑞体成为霸主,就派遣一支陆军通过安思山口,海军则从海上攻击三角洲。莽瑞体在其陆军刚出安思山口时就发起进攻,一举歼灭了他们。虽然阿拉于海军占领了勃生,但是获悉陆军惨败后就匆匆撤退了。于是,莽瑞体攻占了卑谬,随即处死了卑谬侯和他的保卫者。然后,莽瑞体挥戈北进,还击匆匆来援的阿瓦大军。掸族土司们在阿瓦重整装备,坐船沿伊洛瓦底江而下,试图避开莽瑞体的陆军。但他们的船只成了莽瑞体从葡萄牙人那里得到的大炮的活靶子,阿瓦大败而归。至此,莽瑞体完全吞并了白古王国(缅甸南部)全境,此后各地的割据势力都对莽瑞体十分惧怕,唯恐其征讨。莽瑞体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推行了团结孟族的政策,使孟族将士为其所用,并雇佣有近代武器和战舰的葡萄牙士兵七百人。阿瓦国王莽卜信在卑谬惨败后,就此一蹶不振,各地缅族人民纷纷起义,因为承受不了孟养思伦残害佛教的压迫,缅人均倒向东吁王朝。1543年阿瓦国王被其手下缅族大臣明吉耶襄杀害,阿瓦的灭亡已经只是时间问题。正当莽瑞体的力量如日中天时,北方的掸族势力被迫联合了,1544年阿瓦国王康孟联合锡泊、蛮莫、孟养、孟密、孟乃、洋桧组成了七个国家(土司)的庞大军团,试图夺取卑谬;而东吁王朝方的统帅正是的莽应龙。由于莽应龙高超的指挥技巧,使得原本强大的七国联军变得不堪一击,终于取得了史称“七国之战”的胜利。1546年,莽瑞体用孟族和缅族两种仪式在卑谬城举行加冕典礼,自称为上下缅甸之王,标志着莽瑞体的事业到达了顶峰。取得北方胜利之后,莽瑞体慑于明朝的力量及南方的后顾之忧,没有继续再向北方突破,而将攻势转向西南。缅甸西南历来是历史悠久的阿拉干王朝领地,虽曾被蒲甘王朝征服,但阿拉干王室借助孟加拉领主的支持夺回了自己的国土。他们的领域延伸至整个缅甸西南沿海,是海上的强国,阿拉干人是有名的航海家和水手。1532年后,阿拉干滨海一带常受葡萄牙人骚扰,但他们仍能成功抵抗。但是阿拉干明平王并没有处理好和叔父仙道卫侯的关系,结果造成王叔相莽瑞体请求干预。缅王欣然接受,他命令莽应龙率陆军向阿拉干都城末罗汉进军,而自己亲率以孟人为主的水军从海上进发,他们在仙道卫会师后进一步挺进。莽瑞体的侵略使得明平王不得不集中国内的绝大部分力量给予有力抵抗,缅军只突破了末罗汉的外围防线。明平王又打开水闸,迫使缅军撤向高地,双方相持不下。此时传来消息说,泰国阿瑜陀耶王朝的拍斋国王趁东吁空虚试图攻击颠拿沙廉。莽瑞体连忙在僧侣的调解下与明平王议和,并促使阿拉干国王和仙道卫侯也达成谅解,随后撤兵了。明平王的抵抗是成功的,他使得阿拉干免受缅军的蹂躏,也成为后来缅甸唯一一个没有被东吁攻克过的国家。 由于在西南部的战事受挫,莽瑞体暂时停止了大规模的攻伐,而开始蓄积力量等待时机。公元1547年,泰国拍斋国王被王后毒杀,王后的情夫登上王位,阿瑜陀耶王朝多年的内乱发展到极点,就连驻扎在彭世洛的泰国边防大军也被调回南方的首都(今大城一带)参与平乱。事实上,阿瑜陀耶王朝在1350年由乌通王(拉玛蒂菩提)创立,但乌通王于1369年逝世后,素攀武里王族和阿瑜陀耶王族两个支系为了继承王位而发生多次争夺。1377年(明洪武十年)素攀武里的王子昭禄群膺(又译那空膺)到中国访问,朱元璋赐他“暹罗国王之印”。自此开始称素攀武里政权为暹罗,以别于被称为暹罗斛的阿瑜陀耶政权,素攀武里家族得以控制阿瑜陀耶王朝。但在16世纪40年代,乌通王族复辟,素攀武里家族为了夺回政权内乱愈演愈烈。直到1548年,这场内乱才得以平息,著名的暹罗王后素丽瑶泰帮助丈夫马哈-查克腊帕登上王位。 1548年底,东吁王朝开国君主莽瑞体要求暹罗进贡一头白象遭到拒绝,随即乘阿瑜陀耶国内局势动荡之机,率军从三塔径大举入侵,莽应龙亦一同前往,另外柬埔寨和老挝也配合缅甸采取了相应的军事行动,从而拉开了直到19世纪初才结束的旷日持久的泰缅战争之序幕。双方投入了大量的士兵、战象,展开一次又一次的野战和攻城战。缅甸和泰国的各种史料中有着缅军数量为30万、50万、60万等多种说法,无论究竟哪种说法是正确的,这都是中南半岛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军事行动。虽然暹罗方面的游击队延缓了缅军进兵的速度,但在东吁王朝强大的优势兵力下,暹罗军队退回到首都阿瑜陀耶中。莽瑞体随即包围了阿瑜陀耶城,这时已经到了1549年。虽然莽瑞体得到了400名葡萄牙雇佣军的支持,但阿瑜陀耶城中站在暹罗一方的葡萄牙人则更达到1000人。久攻不下之后,莽瑞体决定有条不紊地撤退。马哈-查克腊帕急于求胜,贸然出城追击,王后素丽瑶泰为了保护丈夫英勇地战死沙场,她死时仍未离开她的战象,随后其女儿即阿瑜陀耶的公主亦战死。在王后和公主英勇行为的鼓舞下,泰国军民奋勇抵抗,数次击退莽瑞体的进攻。最后,莽瑞体因担心国内的诸多割据势力再起事端,得到了暹罗的白象和贡品后凯旋回国。素丽瑶泰不愧是泰国的民族女英雄,是泰国民族精神的化身,她不但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女政治家,还关心人民疾苦,努力发展泰国的军事力量,保障国家的稳定,她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和亲人献出了她年轻的生命。素丽瑶泰死后,泰国人民对她的崇敬之情进一步高涨,电影《暹罗王后》(原名《素丽瑶泰》)正是这种鼓舞民族精神的反映。 1549年莽瑞体从泰国退兵后不久,就步入了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任用一个善于酿制果酒的葡萄牙人,整日沉浸在饮酒和游猎之中,完全丧失了之前近20年的霸气。也许在莽瑞体看来,灭亡白古,击溃阿瓦,同阿拉干、暹罗实现和平,此时已经功德圆满,然而大臣们却不这么看。莽应龙给了那个葡萄牙人大量财物,使他离开国王,然而为时已晚。1551年,前白古王多迦逾毕的异母弟斯弥陶在沙廉起兵,莽应龙受命前往征讨。锡唐侯斯弥修都趁此机会在一次游猎中杀害了莽瑞体,随后在勃固称王。莽应龙的幼弟随后也在东吁称王,卑谬、马都八等地也呈现割据态势,缅甸中南部再次陷入分裂局面。 莽应龙此时只有36岁,但他已经跟随莽瑞体进行了近20年的征战,是一个完全可以继承莽瑞体的人物。他凭借自己的才干和莽瑞体余部的支持,经过几年的征伐,重新完成了中南缅甸的统一,统一全缅甸的事业最终也由他完成。通过20年的征战,莽瑞体使一个原本夹在阿瓦和白古两大王朝之间的中等国家,成为缅甸乃至中南半岛最强大的国家,为东吁王朝真正成为缅甸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打下了基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