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伟 |
释义 | 马伟,人物名。知名人物主要有青海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吴忠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等。 1.青海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马伟,男,汉族,河北省邢台市人,1961年3月生,大学文化。 历任共青团青海省常委,青少年权益保护部副部长、组织部副部长,玉树州杂多县委副书记,称多县委副书记,书记,玉树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部长,州委常委、副州长,玉树州委书记。 2002年11月任西宁市委常务副书记。 2004年03月任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党组书记。 2008年02月任青海省委组织部常务常务副部长。 中共十六大代表。 2.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马伟,男,1955年9月出生,汉族,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会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轴承》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洛阳市优秀专家。主要从事机械结构振动理论及动态信号处理技术,反求理论及逆向设计技术应用研究。 近年来,在机械工程和车辆工程领域主持或承担完成国家863、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和国防项目5项,省部级及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开发的动平衡机、东方红系列轮式拖拉机、重型卡车等产品已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申请专利5项。目前承担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项)2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企业委托项目3项。 近年来毕业的研究生有的在攻读博士学位,有的在高校、科研院所或大型企业的技术部门工作。 本年度招收的研究生拟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关键基础件和通用部件——高速、精密、重载轴承关键技术研究(2006BAF01B02)”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3.青海民族大学教授人物履历马伟,1970年出生,青海循化人,撒拉族。1993年,进入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研究室工作(现改为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语言学教研室)至今,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之职及青海民族大学青海省撒拉族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获得福特国际奖学金,次年赴美国堪萨斯大学深造,2007年毕业,获得语言人类学硕士学位。2010年起,在中央民族大学攻读人类语言学博士学位。 曾承担留学生、本科生、研究生《基础汉语》、《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撒拉语》、《撒拉族文化史》、《回族、撒拉族史》、《西北少数民族语言概论》等课程。曾获得校级、省级骨干教师称号。截至目前,在美国、日本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有关民族语言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多篇,出版专著、合著等多部,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并获得省部级社科成果奖多项。曾赴美国、土耳其、土库曼斯坦参加有关民族学、语言学方面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兼任中国突厥语研究会副秘书长、青海省撒拉族研究会副秘书长,《青海民族研究》、《中国撒拉族》编辑等。 作品及荣誉一、论文著作 1.《试论撒拉族歌谣中的民族精神》,《中国撒拉族》,1994年第1期。 2.《理想生命的永恒追求——张承志回族题材小说思想管窥》,《中国西部文学》,1994年第11期。 3.《循化汉语的“是”与撒拉语的“sa(se)”语法功能比较》,《青海民族研究》,1994年第3期。 4.《撒拉语的主语宾语问题》,《青海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 5.《撒拉族与藏族关系述略》,《青海民院学报》,1996年第1期。 6.《撒拉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浅谈》,《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 7.《撒拉族习惯法及其特征》(第一作者),《青海民院学报》,1997年第2期。 8.《试探河州话的产生基础》,《青海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9.《论撒拉族尚武精神》,《青海民院学报》,1998年第2期。 10.《撒拉族的丧葬习俗》,《青海省政协文史资料第28辑》,1998年第11期。 11.《西宁市城东区回族教育现状研究》(上),《青海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 12.《西宁市城东区回族教育现状研究》(下),《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 13.《循化撒拉族可持续发展与农村文化建设》,《青海民院50周年院庆学术论文集》,1999年9月。 14.《循化撒拉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合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15.The Xunhua Salar Wedding,Asian Folklore Studies(日本,第一作者),1999年10月。 16.《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状况》(第一作者),《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 17.《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化资源开发研究》(合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8.《民族语文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19.The Folklore of China's Islamic Salar Nationality (合著,第一作者),Edwin Mellen出版社(美国纽约)出版,2001年。 20.《撒拉族文化与委婉语》,《语言与翻译》,2001年第3期。 21.《撒拉族人口的行业及职业构成》,《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22.《撒拉语中的突厥语因素》,《青海民族研究》,第二译者,2003年第3期。 23.《撒拉语与土库曼等语的关系》(第一译者),《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24.《中国民族人口(二)》(合著),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年。 25.《撒拉族风情》,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6.《撒拉族——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副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27.《中国民俗大系——青海民俗》(合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 28.《百年撒拉族研究文集》(第二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9.《撒拉族及其文化特征》,《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30.《撒拉族研究在国外》(第二作者),《青海民院学报》,2005年第3期。 31.《民俗学论文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的撰写:实践与解析》(第二作者),《Sino-US English Teaching》2006年第3期。 32.《英文公示语的示意功能与语用特色》,第三作者,《美中外语》,2006年第6期。 33.2006年4月参加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亚洲研究国际研讨会,和杜安霓博士共同作了"Words of the Ancestors": Cultural Heritage and Modernity in a Lost Wedding Tradition of the Salars(“祖先的语言”:消失的撒拉族传统婚礼中的文化遗产与现代性)的发言。 34.《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调查报告》(课题组成员),民族出版社,2007年。 35.《撒鲁尔王朝与撒拉族》,《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36.《撒拉族婚礼的文化特征、功能及价值》,《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7.《论撒拉族的六角形符号》,《中国撒拉族》,2008年第2期。 38.《撒拉语的濒危状况及原因分析》,《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 39.《赴土库曼斯坦考察报告》(第一作者),《中国撒拉族》,2009年第2期。 40.《语言接触与撒拉语的变化》,《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41.《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撒拉族精神研究(一)》(课题组成员),《党的生活(青海)》,2009年第7期。 42.《撒拉族》,《中国民族报》,2009年8月28日15版。 43.《土族婚礼·撒拉族婚礼》(撒拉族部分作者),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44.《<百年撒拉族研究>书评》,王铭铭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6辑,世界图书出版社, 2010年。 45.《民族小岛——新世纪撒拉族研究》(第二主编),民族出版社,2010年。 46.2010年3月,出席土库曼斯坦列巴普举行的中世纪东部土库曼斯坦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大会,作了The Origin of China’s Salars and their Language(中国撒拉族的来源及语言)的大会主题发言。 47.2010年4月,出席土耳其伊兹密尔举行的“突厥世界文化国际研讨会”,作了The Salars: An Islamic Turkic-speaking Ethnic Group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撒拉族——青藏高原的一个突厥语穆斯林民族)的发言。 48.2010年7月,参加“中国突厥语研究会第十届研讨会暨纪念中国突厥学会成立30周年研讨会”(兰州),作了《撒拉语的濒危状况与保护措施》的大会主题发言。 49.2010年12月,参加“第四届浑沌学与语言文化专题研讨会”(北京),作了“新疆撒拉语的浑沌学分析”的大会发言。 50.2010年12月,参加“2010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学术研讨会”(北京),作“双语教学问题——青海双语教学事件”的大会发言。 51.2011年6月,参加“中亚民族语言文化论坛”(北京),提交论文《从语音对比看撒拉语的突厥语特点》。 52.2011年6月,参加“阿尔泰语系语言类型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北京),作了《撒拉语动词传据范畴研究》的大会发言。 53.《撒拉族的母语传承与文化守护》,《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1日6版。 二、完成课题 1.1997年完成青海民族学院“青海各民族文物展品说明”(撒拉族部分)课题。 2.2000年完成青海民族学院“青海回族教育研究”课题。 3.2002年完成青海民族学院“民族语文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研究”课题。 4.1999年完成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合作课题“循化撒拉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化部分)。 5.2000——2001年参加国家民委课题“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撒拉族部分),由费孝通为总顾问,马戎为课题负责人。 6.2000年参加青海省社科规划课题《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化资源开发研究》(合著),成果已出版。 7.2001——2007年与美国突厥语与汉语专家杜安霓合作进行撒拉语调查研究。 8.2002年参加田源主持的国家级课题“中国民族人口研究”(撒拉族部分)课题,成果已出版。 9.2002年完成国家民委古籍办“撒拉族民间古籍研究”。 10.2003年参加云南大学组织的“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撒拉族部分),成果《撒拉族——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于2004年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任该书副主编。 11.2004年——2008年,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濒危语言——撒拉语研究”,结项鉴定结果“良好”。 12.2009年,参加胡维忠主持的青海省省级课题“撒拉族精神研究”,为国务院在青海召开“人口较少民族现场会议”做准备。成果获得了青海省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肯定。 13.2009-2010年,参与马成俊教授主持的教育部课题“撒拉语的抢救与保护” 14.2011-2013年,主持由戴庆厦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参考语法系列”子课题“撒拉语参考语法”。 三、获得奖项 1.《撒拉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浅谈》,在首届青海省社科青年工作者理论研讨会上获优秀论文奖(1997年11月)。 2.《循化撒拉族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第二作者),1999年8月获青海省人口学会学术研讨会上获一等奖。 3.《循化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合著),获教育部第三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奖三等奖。 4.The Folklore of China's Islamic Salar Nationality(合著,第一作者),获青海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5.《循化县文化资源开发研究》(合著),获青海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6.《撒拉族——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副主编),获青海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7.《撒鲁尔王朝与撒拉族》(论文),获青海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8.《撒拉语的濒危状况与保护措施》(论文),获青海省委组织部“2009年青海省优秀调研报告奖”。 9. 第六届省级骨干教师(2009——2011) 青海省教育厅。 4.安庆市洪运学校教师马伟,男,回族,1985年12月生,安徽省安庆市人,大学文化,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共党员。2007年7月大学毕业,曾任系学生会主席、院学生会主席、安庆市学生联合会副主席。2006年荣获“安徽省优秀学生干部”,2007年荣获“品学兼优毕业生”。曾工作于共青团安庆市委学校部,安庆环新集团帝伯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后工作于安庆市洪运学校任教师。 5.北京钢琴厂工程师马伟,男,1939年2月生,山东省黄县人。北京钢琴厂工程师。设计各种钢琴造型制成小样、模型30余种。设计的钢琴、风琴、儿童乐器等多种乐器造型被采用投产后,数次参展中国广州商品交易会,中选订货销售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畅销国内广大区域。创作木雕、金属雕塑作品百余件;漆画40余件,多次参加展出,曾获优秀奖,多次被国餐收藏。为多种儿童乐器设计的包装及宣传广告,在国内大型展览(销)会上多次被采用。撰写的《钢琴造型浅析》等多篇探讨相关乐器造型及结构的论文,发表于《乐器》等刊物上;编著的《钢琴知识问答》1992年出版。传略辑入《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名人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6.吴忠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马伟,男,回族,1963年8月出生,宁夏吴忠人,中央党校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1年7月参加工作 ,经济师。 1979年09月—1981年07月在宁夏财经学校计划统计专业学习; 1981年07月—1983年10月在县级吴忠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工作; 1983年10月—1984年08月在县级吴忠市统计局工作; 1984年08月—1989年12月在银南行署计划建设处工作; 1989年12月—1993年06月任银南行署计划建设处城乡社会经济调查队队长; 1993年06月—1999年04月任银南行署计划建设统计局副局长(其间:1995年8 月-1998年6月在中央党校函授经济管理大专班学习); 1999年04月—2002年01月任吴忠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其间:1998年8月-2000年12月在中央党校函授经济管理本科班学习); 2002年01月—2003年06月任吴忠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 2003年06月—2004年09月任吴忠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2004年09月—2006年10月任吴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2006年10月—2007年12月任吴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吴忠金积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其间:2001年9月-2003年6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2007年12月当选为吴忠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7、宿迁市泗阳县委常委、众兴镇党委书记马伟,男,汉族,1968年5月出生,安徽灵璧县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9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4年7月--2006年6月 任江苏省宿迁市纪委副秘书长、市纪委办副主任; 2006年6月--2008年9月 任江苏省宿迁市综治办副主任; 2008年9月--2011年5月 任宿迁市泗阳县李口镇党委书记(副县级); 2011年5月--2011年6月 任宿迁市泗阳县委常委、李口镇党委书记; 2011年6月--至今 任宿迁市泗阳县委常委、众兴镇党委书记。分管工作:主持泗阳县众兴镇全面工作;协助分管县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 8、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简介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2年于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4年5月- 1995年4月于澳大利亚莫那什大学进修分子生物学研究。并于贝克尔医学研究所,莫纳什大学医学院人类早期发育研究所等单位学习实验动物管理、实验技术、动物转基因技术、抗肿瘤药物筛选等技术。 2006年12月 - 2007年5月由英国BBSRC、上海白玉兰人才基金联合资助,赴英国剑桥大学植物科学系开展高等植物维生素生物合成代谢组学等合作研究,并学习、观摩剑桥大学科研、教学管理。1989年9月-1997年4月于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历任SPF室副主任、主任,中心主任助理等职,获先进工作者等荣誉。1996年6月-2002年9月于中科院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微生物次生代谢分子调控研究开放实验室。2002年11月 – 至今于上海交通大学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植物功能基因研究室从事,植物(豆科)功能基因组研究与教学工作。 个人简历学习经历: 1982-1986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学士 1986-1989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硕士 1998-2002年就读于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博士 工作经历: 1989-2006: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SPF室主任 2006-2008: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微生物代谢实验室 2002-至今: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学院 海外学习经历: 1995年-1996年赴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05年11月-2006年5月于英国剑桥大学植物科学系从事高等植物泛素生物合成研究 教学工作: 负责指导“细胞工程”实践课程的“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综合实验”(选修),主讲《生命科学导论》(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核心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植物发育生物学与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组学》等本科及研 究生课程。 研究方向1. 微生物-高等植物互作的信号分子、信号转导途径及其进化生物学研究 2. 高等植物内生菌菌落结构与进化研究 3. 高等植物内生菌药用产天然产物的分离及其生物合成与调控研究 4. 用于作物性状改良的微生物来源基因的高通量筛选及转基因功能研究 目前承担的主要课题: “Bt水稻对稻田土壤肥力相关主要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2012ZX08011-002-004,项目负责人), 项目来源:科技部 转基因专项 主持或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多项国家、国际科研项目,包括:英国BBSRC、上海白玉兰人才基金,“863”子课题、 国家转基因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等。 部分论文1) 李芳,康前进,姚晓玲,李妍妍,魏茂龙,曹勇,林双君,白林泉,邓子新,马伟(通讯作者),基于化学遗传学的产萘醌类化合物内生放线菌的筛选。微生物学报,2012年4月 2)Towards engineering increased pantothenate (vitamin B5) levels in plants. Ereck Chakauya, Katy M. Coxon, Ma Wei, Mary V., MacDonald, Tina Barsby, Chris Abell, Alison G. Smith. Plant Mol Biol, 2008, 0167-4412 (Print) 1573-5028 (Online) (DOI 10.1007/s11103-008-9386-5) 3)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ong-Chain Fatty Alcohol Oxidase LjFAO1 in Lotus japonicus. Shilan Zhao, Zhixin Lin, Wei Ma, Da Luo, and Qi Cheng. Biotechnol Prog., 2008; 24(3):773-779. 4) Feng X, Zhao Z, Tian Z, Xu S, Luo Y, Cai Z, Wang Y, Yang J, Wang Z, Weng L, Chen J, Zheng L, Guo X, Luo J, Sato S, Tabata S, Ma W, Cao X, Hu X, Sun C, Luo D. Control of petal shape and floral zygomorphy in Lotus japonicu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6 Mar 28;103(13):4970-5. 5) Chen JH, Pang JL, Wang LL, Luo YH, Li X, Cao XL, Lin K, Ma W, Hu XH, Luo D. Wrinkled petals and stamens 1, is required for the morphogenesis of petals and stamens in Lotus japonicus. Cell Res. 2006 May;16(5):499-506.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