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塘 |
释义 | 行政村名称,主要有被称为“落地唱书”发源地的嵊县剡北乡马塘村和位于江苏南通以北40公里的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村。 马塘村1990年下半年至1991年上半年,嵊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组织了几位同志,先后数次去被称为“落地唱书”发源地的嵊县剡北乡马塘村进行访问座谈。期间,发现马塘村村民金启雨(小名金老虎)家藏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重修的《刘金氏宗谱》,从而使我们对马塘村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以及“落地唱书”艺人等情况,得到了一些有文字记载的资料,引起了一些新的思考。 马塘村名称由来关于马塘村村名的来历有两说。一说见自《宗谱》,说宋崇宁年间,金让的的儿子金敏庆,被宋徽宗的弟弟歧王选取为郡马,他回乡时,“舆卫车马”“洗濯于此”,故塘以马名,村子被叫做马塘。另一说来自民间传说,据说郡马太公后来被权奸诬陷而杀头(也有说是护卫皇上而负伤),他的坐骑负主公奔回家乡,至村外塘边跪下,此塘即被称为“跪马塘”。这口塘至今仍沿用旧名,位于今村东五百米电水泵所在处。村在塘边,故名马塘。 地理概况与人文环境马塘村地处嵊州中西部盆地温暖夏干农业气候副区,这区划是嵊西的“粮仓”。村西北为南北向分布的黄土垄丘,宜栽桑、茶、桐子、果树。但在解放以前,马塘村的土地多属外村富户所有或为外村的公田,村民大多靠租种这些田务农为生,是个贫困的佃户村。以唱书艺人金芝堂为例,他家兄弟四人,自家没有田地,靠租田为生,难以维持生计,四兄弟只有老二养了一个孩子。马塘村的副业主要有挑私盐、砻米(即把谷子砻成糙米,在石臼上擦白,挑到崇仁去卖,赚加工费)。这两类副业称“吃扁担米饭”,有“扁担调龙,越调越穷”之说。做手艺者以木匠居多,艺人金芝堂从小学皮匠(鞋匠)。村子有东爿、西爿之分,穷户多住东爿。 马塘村交通尚便,靠近剡溪,据传古时可从袁家店(今已不存)埠头出入。 马塘村村民赶崇仁市。崇仁镇在村北十多里外,为嵊西北大镇,有人口万余,市井繁荣,文化活动丰富。历代以来,马塘村与崇仁镇联姻较多,但多属崇仁镇裘姓中的“草鞋裘”(穷人)。 马塘村的文化氛围“落地唱书”发源地(也就是越剧的发源地)马塘村。马塘村百分之九十的人姓金。从事“落地唱书”以及后来参加小歌班演出的,基本上是金姓人。 为什么是金姓人村落由来与变迁金姓人原来不姓金,而姓刘。宗谱名《刘金氏宗谱》(下简称《宗谱》),意即金氏的祖先姓刘,历来有“刘金不二姓”之说。马塘金姓人的祖先姓刘,原先居住的天台县孟岸。梁开平年间(907—908),为避吴越王钱廖讳,改姓,将刘字去卯刀为金。后来,居孟岸的四世孙金曦迁居东阳巍山,传至七世,全家五百余口不分家。宋宣和二年(1055年),敕封江左义门,赐匾题“江南第一家”。其后,因洪水为害,废其居址,八世孙金让至剡县,入赘于清化乡雅堂淇园后宅朝请大夫张霆家。这就是马塘村金姓人的第一代太公,时为宋元丰末年(1085年)。 金姓人移居马塘九百余年,如今已进入三十四世至三十六世。从二十五世起,金氏定讳行为“肇里嘉声,永世克孝,明宗启后,立本昭福……”。“落地唱书”时期的艺从多为二十九世永字辈、三十世世字辈、三十一世克字辈。 马塘村金氏宗族以“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为“保族兴家之要诀”。解放前,马塘村仅三百余户,却有三庵、四庙、三祠堂,终年有连续不断的求神拜佛祭祀活动,村民世代处于封建迷信和封建伦理的笼罩之中。 族中对知书礼尤为重视。清末民初,村中有刘金氏书房、七姓氏书房等四五处书房。从事“落地唱书”的艺人中,也有儿时读过二三年书的。 族内条例关于文化活动,《宗谱》中有禁戏条文:“无故做戏、酒筵用唱妇者,罚银一两。”此为族律中的重罚。《刘金氏同居诫言中,还有不许“谑谈”、“出游”,尤禁“小说街谈”的戒律。但村民的自娱自乐活动,并未被戒律所禁止。相反,马塘村群众性的歌唱活动非常活跃。 据村中的长辈介绍,马塘村养蚕颇多,每逢4月,养蚕人家纷纷到祠堂里来做蚕山(簇),这时祠堂里便闹嚷嚷的,人们唱着小歌,为劳动助兴。 就是族规中“尤宜屏绝”的“小说街谈”,在村中也同样禁而不止,连正统的《宗谱》中也不乏此类记载。其中,有讲经忏故事的,如《行正翁行述》中说他:“有人招以诵经忏者,喜往从之,不计价值。间晴课雨之下,常本其经忏中语,劝导世人,娓娓而谈。”也有讲戏剧故事的,如《孝亲翁行述》:“性又爱戏,近闻有演戏者,多往观之,归则与人谈贞淫善恶果报不爽,滔滔不绝,四旁听者无倦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宗谱》中有一篇《耆民永焕行状》说:“今翁年已六十有六矣,老景优游,同野老辈围坐,凡古今废兴盛衰事,娓娓以佐清谭兴之,款洽者如饮醇胶,不能忘味。”这就是说,这位永焕翁在当时(按六十六岁计,应为1898年)是一名出色的讲史(或唱书)人。这位永焕翁(1832—1903年)的儿子叫金传高,是“落地唱书”时期的著名艺人。 民俗马塘村有庙会,时间为农历十月十三日。逢会期,演戏三天三夜。村人还记得抗日战争胜利那年会期日,特请钱妙花等当年四季春科班的名角来村演戏,盛况空前。 位于马塘村周围的崇仁、甘霖、富润等镇,以及近在咫尺的白泥墩等大村的传统文化活动,对马塘村影响颇大。特别是每逢会期(富润八月二十六日、甘霖九月十六日、崇仁十月四日),镇上往往有辕门、十番、妒花、绣球等大型器乐演奏,舞龙、舞狮、回头拜、在头和、调无常、调五马等民族舞蹈,以及高跷、抛菜瓶、叠罗汉、翻表等杂耍的精湛表演。平时镇上又常有徽班(京剧)、绍班、东阳班的演出。新昌高腔、余姚鹦歌班等也常来马塘及附近小村演出。 尽管没有更多的文字记载,但已能够说明:马塘村处在一个民间文艺丰富多彩的地域,是一个自娱自乐活动十分活跃的地方。 马塘村的田头歌唱和发展沿革“落地唱书”是由“沿门卖唱”发展而成的。而“沿门卖唱”的基础则是田头歌唱。 马塘村的田头歌唱,早在清道光年之前,即1820年之前已蔚然成风了。据文字考察,清道光三年(1823)撰写《续修监谱叙》的金永绍,在《雅堂十咏》之一《桐冈茶唱》中写道: 谁说桐冈竟树桐?新茶郁勃向春风。 山童一曲枝还密,邻女微吟叶正丛。 指甲和烟归夜捣,肺尘尽洗出灵通。 歌声上下行相答,合似霓裳同不同? 作者把“桐冈茶唱”作为雅堂一景,写出了阳春三月,山童邻女在桐青茶绿的桐冈(按:此冈今名桐柱冈)上,一边劳动,一边唱歌吟曲,甚至互唱互答的生动景象。作者把这种山头小唱与大雅之堂上的霓裳曲相比,可能其时所唱的曲调,已经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歌声上下行相答”是不是指导[四工合调]中的接调,不得而知。但也有可能其时这种[四工合调]已经出现,而且为“山童邻女”所传唱。 四工合调的创始人据“落地唱书”时期老艺人说,[四工合调]的创始人是金其炳,他是最早沿门唱书的著名艺人。这个说法源于五十年代尚健在的“落地唱书”艺人王海金、金文潮等多人口述。金文潮的说法是:“听师父传教,[四工合调]是上八洞神仙金其炳化出来的。”王海金的说法是“师公教的”。他们只说到金其炳是马塘人,善编新闻,常在田头、晒场为大家演唱,没有提供金其炳生座年及生平情况。 金其炳到底是什么年代的人呢? 在这次考察中,我们查遍《刘金氏宗谱》,没有金其炳之名。为什么马塘村的金姓人会谱上无名呢?向村中老者打听,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 金氏上代(年代、辈份不详),曾有一房金氏族人出仁在外,家有佣人姓方,深得主妇信任,后来还从金家得到财产,人家渐发。但后来,姓方佣人与主妇奸情败露,他们的私生子及其后代,虽被同意姓金,但不准列入刘金氏宗谱。于是马塘村便形成了一支姓金但不入正谱的金姓人。据说,后来该房子孙另立宗谱,因无名讳,以他们居处在塘边而称为“塘房”,有奇、英、文、章等新讳行。现在,奇字辈、英字辈已无,文字辈尚有少数,最多是章字辈。“落地唱书”艺人、后成为男班时期主要演员的金文潮、金和旺、金松昭、金锡昭、金世刚以及金千法(艺名金雪芳)等,都是这一支的。 根据这个说法,金其炳可能属于这个“塘房”,可能是“奇”字辈的人。如果这个推断成立,那么他应是金文潮的祖父辈。金文潮所以把这位自己祖父辈的人称之为“上八洞神仙”,说明他没有见过金其炳,也不了解金其炳的生座年和生平事迹。 虽然目前我们对金其炳其人的情况还知之甚少,但通过对马塘村的考察,可以对他的生卒年代作一个大体的推断。我们可以认为,金其炳是清嘉庆至道光年间的人,生年应在1800年之前,卒年应在1850年之前。其理由之一,他是[四工合调]的创作者,这种曲调在1820年前已在马塘蔚然成风。理由之二,他不是金芝堂这一辈唱书艺人的师父。金芝堂这一辈唱书艺人,大多生于1855年前后,如果金其炳对他们进行过传艺教习的话,那么应该是在1870—1875年之间,金其炳的为人与生平,在马塘村不可能鲜为人知。这就是说,金其炳的生卒年要比他们早得多。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年轻时就离家外出,至死未回,但距离金芝堂出生的时间也比较久远了。 金芝堂的身世,可作为了解金其炳生卒年的一个佐证。金芝堂自幼是学皮匠(鞋匠)的,从他后来自学唱书的事实看,他是个从事唱书活动的有心人,也是有这方面表演才能的。如果眼前就有师傅,金芝堂不可能避近就远、避短就长(学唱书马上可以赚钱)去学另外手艺。金芝堂是挑着鞋匠担子到“下三府”去的,他一面补鞋,一面听人家说书,半路才出家学艺。马塘村如今还健在的老人都知道,过了许多年后金芝堂才把鞋匠担子送回马塘。这副鞋匠直到不久以前才散失,村里许多人都亲眼见过。因此认为金其炳是金芝堂的师父说法不确。当时马塘村根本无人传艺教习。如果要认定他们之间有师承关系的话,那么只能是[四工合调]的传承关系。即使这样,金其炳也应该是金芝堂的“师爷”、“师太公”,即金其炳至少要比金芝堂高出两个辈份,按二十五年为一辈的惯例推算,金其炳则可能是清嘉庆到道光年间的人了。 沿门卖唱起始时间“沿门卖唱”,即通过唱彩头话乞讨,嵊州人多称为“唱麻糍”(即年糕)。他们用一根长竹竿敲着门槛打拍子,[四工合调]当曲子,编一些什么“四角方方一盘花,知子万孙共一家。王母娘娘生下子,状元头上插宫花”之类的唱词,唱上三五分钟,乞求得一点报酬(一般是年糕、粽子之类食品)。以后也有乞求赐给银钱的,唱一些“客到厅堂寿为先,小小刘海耍金钱。金钱银钱贵府第,荣华富贵万万年”之类的唱词,卖唱人自比是“刘海”,言称能给金钱银钱的便是“贵府第”,便能够“荣华富贵万万年”。这是婉言乞讨。还有直接乞讨的,“年轻姑娘大嫂们,缝针铜钿兜(凑)一份”,然后祝他们“早生贵子跳龙门”、“福也增来寿也增”。 马塘村的这种卖唱,几乎大多数的农家都有人会。每逢农闲,尤其是春节前后至清明前后为黄金季节。据今八十岁的唱书艺人金灿老回忆,就在越剧男班已经形成时,他与村里人依然处出卖唱。有一次在义乌廿三里宿夜,居然碰到八十多位马塘人(含少数邻村后朱人)同时住在那里卖唱,可见马塘村沿门卖唱之规模。 追古说今那么,这种“沿门卖唱”起于何时呢? 从考察情况看,应该是起于清道光初年。因为到道光二十年(1840)前后,已遍及邻县,并流到杭嘉湖一带。 《宗谱》的资料表明:从清道光年间起,马塘村出现了一个男丁纷纷落户外县、客死异乡以及外县女子陆续嫁到马塘的现象。兹举几例: 金永炳,字旭如,生于嘉庆戊辰年(1800),卒葬失。 金永清,生于道光辛巳年(1821),卒于光绪丁亥年(1887),葬新昌澄潭镇上胡公岭脚庵横路边。 金小化,生于道光壬午年(1822),卒葬失。 金世增,生于道光壬辰年(1832),娶上虞县乌树庄蒋 家里朱立根之女,卒于光绪戊寅年(1902),葬上虞县乌树庄村后。 金永栈,生于道光戊戌年(1838),娶杭城涌金门徐姜通之女,生二子、三女。次女嫁给余杭小东门陈家庄蒋保生,幼女嫁天台城内小东门外定头庄张吾泰。他本人卒于光绪乙酉年(1885),葬杭城草桥门外白虎庙前。 金永邦,生于道光庚子年(1840),卒于光绪乙未年(1895),葬临安县庆先一图张村南土名象鼻山吕家田顶。 金永辉,生于道光乙酉年(1849),娶新邑吕国顺之女,卒于光绪庚寅年(1890),葬临安县金岫庄自己典屋后园内。 …… 在此期间,娶外县女子的还有:金克襄娶诸暨许村许德贤之妇,金世秉娶钱塘江头朱氏,金世怀娶绍兴斗门塘头村陈连桂之女,等等。 男女去向马塘村男丁外流,和女子嫁入一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它不像其他村的男丁外流那样,往往是集中于一两处,而是四方分散,范围遍及新昌、杭城、临安、上虞、余杭、绍兴、诸暨、余姚等地。而且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马塘村的男丁外流和女子嫁入集中在道光二十年前后,可以说是形成了一个“出入热”。此前,《宗谱》中无此记载,到光绪之后也很少有这样的情况。尽管不能下结论说,马塘村所有移居外地的男丁和娶入外县女子的,都是从事“沿门卖唱”的人,但也不能说与卖唱毫无关系。因为马塘村移民的落脚之地,有不少正好是在以后“落地唱书”流动演出路线上的重点活动区,这不可能是偶然的巧合。 如客居杭城的金永栈,把他次女嫁到余杭小东门陈家庄。陈家庄是1906年艺人们把“落地唱书”搬到舞台的首演地之一。从年龄上推算,该女应在此前早已嫁到那里。于是便产生了这样一种可能:嵊县老家的唱书艺人一到陈家庄便受到盛情款待。当时唱书艺人都很喜欢去那儿,曾有“到陈家庄一宿三餐招待”的口头传说。由于那里有乡亲执地主之谊,去落脚的艺人越来越多,遂使陈家庄成为小歌班第一次上舞台的一方之地(关于陈家庄,经查今余杭县无此地名,只在余杭镇有陈家弄。马塘《宗谱》所记余杭小东门陈家庄,可能因城郭建设扩大而并入镇内,并改名。) 又如 金永辉卒葬地临安县金岫村。据《杭州市戏曲志》:金岫村有不少来自嵊县的移民。从二十年代起,这里就有自己组织的男子“的笃班”出现。1931年出现“四喜堂”男女科班,1933年又办起了著名的“鲁家班”女子科班。我们注意到二十年代初这里有自己组织的男子“的笃班”,如果这些移民中没有较多的落地唱书艺人是不可能的。 根据这些资料,已经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即马塘村的“沿门卖唱”从清道光初年就已经开始,至清道光二十年,已走向外县了。 金芝堂和“落地唱书”如果说“沿门卖唱”还是一种求乞手段,那么“落地唱书”(包括“沿门唱书”)则是一种新型的曲艺样式。两者在演唱的内容、曲调、形式及演唱人的职业化程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根据我们的考察,真正创造并发展“落地唱书”的,应该是起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马塘村金芝堂为代表的一代艺人。据《刘金氏宗谱》记载,他们生于清道光末年到咸丰年间,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金芝堂的二哥金和忠(1849—1908),金水清(1855—1903),金传高(1855—?),金荣水的哥哥金水老(1859—1918),以及同他们有密切联系的升高乡下相传的相来鑫(又名相金堂,1858—1902)、相来炳(1868—1921)等人。 金芝堂其人金芝堂,族系中讳永知,字和林。现在马塘村的许多老人还知道他是“庚申猴”,即生于清咸丰庚申年,属猴。据说他幼时聪敏,记性好,能随口编唱见闻。他小时学鞋匠手艺,学成后不久去杭、嘉、湖一带补鞋,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其时补鞋生意清淡,他常设摊于茶楼前,闲时便听唱书,与唱书艺人结为朋友。他见补鞋收入不及唱书,出于兴趣,遂改行从艺。他肯动脑,肯钻研,很快显出才华,名声大振。以后,金芝堂一直在杭、嘉、湖唱书,只偶尔回乡。未闻其有妻室子女,据传后来死在监安,安葬在“居市甚盛”的青山里镇。 金芝堂唱书的造诣较高,在同辈艺人中斐然居首。他创造性的劳动成果,至少有四个方面。 其一,金芝堂编演了一大批深受人们喜爱的新书目。金芝堂记性极好,人们说他“无书不晓”,能够“三个月不唱回头书“。马塘村老人听他们父辈说,金芝堂回到马塘村背后拖一根长辫子,穿马褂子,拎着小箱子,像个唱书先生。他对乡亲们说:“只要借一本书(指宣卷、宝卷之类)来,限我三日,一句不少唱给你们听还。” 然而金芝堂不仅仅是“背书”,而且创造性地发挥,改书、编书。据他的徒弟们说,金芝堂开始时编的是“小书”,对一些民间说唱、生活故事他能“添上花子”。如人家唱《童养媳归娘家》,只能唱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想归归不成;但到金芝堂手里,又发生了童养媳妇回到娘家,其哥要杀鸡给她吃,遭到嫂嫂忌恨,童养媳妇被气回娘家等情节,故事更为曲折、细节更为生动。《蚕姑娘》初时情节很简单,蚕姑娘盼望今年蚕花好(丰收),到灵隐天竺去烧香;金芝堂又增加了爱人、哥哥等人物,情节丰富多了。连《王小二过年》这样简单的生活小故事,经金芝堂扩充细节后可唱四五夜。后来,随着唱书活动的发展,这样的小书远远不能适应演出的需要了。金芝堂这一代艺人又从宣卷等材料中吸收题材,创编了《双珠凤》、《玉连环》、《双金花》、《三仙炉》等长书,每一本可唱十夜以上。据说最长的《金龙鞭》可唱数十夜。到走台书开始后,金芝堂等艺人从其他曲艺中引进了数量可观的长篇书目,有的还作了加工提高,很吸引听众。 其二,金芝堂创造了新腔[呤嗄调],从根本上解决了唱书需要叙述腔体的大难题。这是“落地唱书”时期一个极其重要的突破。它不但促使了“落地唱书”本身的完善、成熟,也为日后越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原先沿门卖唱时期的[四工合调]可以用来唱彩头话,但很难用来叙述故事情节。发展到“落地唱书”以后,这个矛盾更加突出。能否创造一种新的能叙述情节的调腔,是关系到“沿门卖唱”能否进入曲艺殿堂的大问题。金芝堂这一代艺人,为此作出了艰辛的探索。约在1889年左右,金芝堂首先采用“湖州三跳”中的[劝世调]为基础,糅合了[四工合调]的特点和唱法,创造了[呤嗄调],解决了没有叙述腔休难以唱长篇书的困难。这个新调很快在艺人中流传。艺人们又称之为[湖调]。 其三,金芝堂丰富了“落地唱书”的表演技巧,使“落地唱书”成为表演性很强的一种唱书,为过渡到戏曲形式作了较好的准备。“落地唱书”原为“文书”,艺人坐着表演。后来有的艺人站着表演,称为“武书”。金芝堂集文书、武书之长,不拘一格,表演时唱、白、表融为一体,坐、站、走有机结合。他还根据角色,用五色嗓音演唱,加上三跳板、惊堂木、扇子等道具,渲染气氛。在语言上则把一部分嵊县方言改成为嵊县官司话。金芝堂的表演给人一种新鲜感和立体感,赢得了许多听众,尤其是“短衫帮”(农民、船工)听众的喜爱。由于“落地唱书”表演能力的增强,原先杭帮唱书艺人的地盘很快为他们这些绍帮艺人所取代,出现了“听遍钱塘,不知金家一堂”的说法。 其四,金芝堂不但团结了同辈艺人,还带出了大批学徒,建立了一支职业化的“落地唱书”艺人队伍。据唱书艺人当年留下的回忆说,金芝堂非常注意团结同辈艺人,如与当时也颇有名气的相金堂等人,在技艺上互相竞争,但同时又互相交流。金芝堂在艺人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最主要的是他敢于为艺人们的利益义无反顾地进行斗争。如著名的“岳阳楼事件”,为保护绍帮艺人演出的正当权益,他主动出面争斗,结果蹲了大牢,是相金堂等艺人替他昭了雪。“落地唱书”艺人要在远离故土的杭、嘉、湖地区存身立业,拥有听众市场,没有一种群体力量的支持,实在是很难的。而要形成这种群体,没有一两个有威望的领头人物,也是不可能的,而金芝堂正是这样一个领头人。 金芝堂毫不保守地将自己的演唱技艺,传教给后人。据查,仅在马塘村,正式作过他弟子的就有金世根、金阿炳、金锡昭、张伯海、张瑞丰、赵海潮、郑兰根、马阿顺等等。这些人后来都有些名气,其中多数还是男小歌班时期的主要演员。 马塘村的艺辈我们所以说金芝堂等一代艺人是“落地唱书”的创始人,还有一个佐证是:马塘村有一个表示唱书艺人师徒关系排行的“艺辈”,其顺序为:芝、羿、祥、窘。金芝堂为“芝”字辈,是第一代,与他同期的金水清的徒弟金荣水艺名为羿郭,是第二代“羿”字辈。 近据马塘村村民金启雨提供的名单,解放前从事过唱书及演过戏的马塘村人就有男八十人、女五人。其中最早的为清道光甲辰年(1844)所生。据金启雨说,这个数字是据如今尚健在的老人回忆而统计出来的。因无其他依据,这个数字不一定确切,但马塘村从事“落地唱书”人员之多,可见一斑。 金芝堂本人在唱书艺术上有什么特色,已很难查明。但从两个方面看,他似乎最擅长表演机智、诙谐、心地善良而行为滑稽一类人物。一是从他的拿手书《双珠凤》看。这个书目后来改编成为男子小歌班时期的主要剧目之一,马塘人则称此剧为“吃饭戏”,每逢营业不佳,就开出《双珠观》,保管叫座。除剧情曲折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有几个插科打诨的脚色,如倪卖婆、来富等,十分滑稽有趣,逗人喜爱。而这些人物和细节,早在金芝堂演唱时就已经有了。二是从他的徒弟看。他的徒弟中,最出色的是丑角,如马阿顺、张瑞丰等。马阿顺原姓金,马塘人,后其母改嫁到马家村,改姓马。至今村中老人还说起他学艺时一边读唱本一边车水,连田水灌满也不知道的趣事。后来,马阿顺成为男子小歌班时期著名的“梅朵阿顺班”的台柱,闯进上海后被列为男班“四大名丑”之榜首。张瑞丰其貌不扬,却很有能耐,他曾说他上台“不笑不要钞票”。他常在田头被人用轿子抬去演戏,初时人们多有詈言,等他演完无不惊服。 发展的奠基与社会环境当然,“落地唱书”所以能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得以迅速发展,还因为当时正处在太平天国之后乱离初定,城市和农村市镇的商业急待繁荣的历史时期;同时他们活动的地区又正好处在民间文艺十分繁荣、曲艺听众面广人多的杭、嘉、湖一带。但是,如果没有以金芝堂为代表的这一代艺人创造性的开拓,“落地唱书”是不可能形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曲艺,自然更没有条件发展成越剧的。为此,在研究越剧起源时,我们首先不能忘记这位鞋匠出身、一生为平民百姓演唱、并对“落地唱书”做了奠基工作的金芝堂。 金芝堂作为“落地唱书”艺人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越剧发展史上应该有他的地位 马塘镇马塘概况马塘镇位于南通以北40公里,地处如东县中腹地带,毗邻县城14公里,全镇总面积1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万人,辖26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 马塘镇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镇。三国两晋时期即已成陆,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二十世纪中叶,不知是天遂人愿,还是巧夺天工,如泰河、九圩港、马丰河三条人工运河把古老的马塘镇区神奇地划为三角形。极目远眺,四面环水的小镇宛如茫茫大海中的一片绿洲,从此,马塘便以"岛镇"的雅号远近闻名。 马塘镇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吴亚鲁在这块土地上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革命先烈白桐本、吴亚苏等数百名英雄儿女在这块土地上洒尽了青春的热血;革命先辈王盈朝、叶胥朝在这块土地上缔造了民主抗日县政府。 马塘镇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距南通港车运仅40分钟,距兴东机场30分钟,苏334线横穿东西、通丰公路南北贯通于镇区中心,如泰运河与南引江水的九圩港在镇区穿唇而过。随着苏通大桥和连盐通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新长铁路相继建成,马塘将融入上海经济圈,并与大江南北联为一体。 马塘镇是工业重镇。江苏南黄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东昌化工有限公司、南通亚邦化工有限公司、南通大力化工设备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在马塘扎根,南通建民丝绸集团、南通春华丝绸有限公司等新兴企业蓬勃发展,逐步形成纺织、服装、化工、机械四大支柱行业。 马塘镇是农业大镇。"精丰"牌瘦肉型商品猪被国家命名为优质肉品,"玉奇"牌无公害大米数万亩的规模在江苏独树一帜,并拥有万亩桑园、万亩特经作物示范园区。 马塘镇工业园区占地面积2286亩,位于苏334线和如泰河畔,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工业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服务,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套齐全,各种政策优惠,商机无限、魅力无穷。 马塘人杰地灵,省政府重点学校马塘中学、马塘小学哺育了大量的莘莘学子,远近闻名,两个变电所,三个自来水公司、五个市场,七个金融银行为生产、生活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马塘名人马塘,人杰地灵,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 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南通市第一位中共党员吴亚鲁早在1922年就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革命先烈吴亚苏、白桐本等数百名英雄儿女在这块土地上洒尽了青春的热血。 革命先辈王盈朝、叶胥朝在这里建立了全县第一个党组织,并缔造了民主抗日县政府。 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姬鹏飞、粟裕、陶勇曾战斗在这块土地上,谱写了"火烧竹篱笆"的撼人史诗。 马塘,人才辈出,各个领域盛有造就者不乏其人。 清末举人吴横,是一位有才气有骨气的开明人士。他善于诗书画,尤以水墨梅花擅长。1927年出任马塘行政局长,他对反动势力疾恶如仇,不但把两个儿子(吴亚鲁、吴亚苏)送上了革命道路,自己也挺身而出顶歪风、战腐恶、主公道。常借酒骂世骂人,积怨而亡。辞世之前还吟道:"眼前局势已如此,浩劫茫茫何处家。不把头颅轻一掷,惟将血泪染梅花。" 晚清名士邓飞霞、朱亚陆、刘念劬及道士朱静波等精于书法,尤以邓飞霞造诣更深,当时被誉为全国七大笔之一。 辛亥革命以后,一些名家相继出现。国画家邓怀农擅长花卉,其作品早年即收入《香港书画作品选集文稿》。稍后的青年画家邓梅生,以其纯熟淡墨的技巧作的花鸟画,在省内外享有盛名。早年旅居金陵、祟川的名中医周筱斋、周宗鉴等中医论著甚多,在医界名声显赫。 钱静人,1938年参加革命后就从事宣传工作,解放后担任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他填写的民歌《拔根芦柴花》唱响大江南北。 全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当代著名中年书法家王冬龄先生童年时代,就在马塘这块大地上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奥运冠军,泳坛健将林莉的旧居就座落在马塘古老的石板街上。 马塘历史"孤舟渐渐脱长淮,星斗当空月正怀;今晚分明栖海角,末应便道是天涯。"这是南宋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渡海南归途经马塘时留下的千古绝句。 马塘,三国两晋时期即已成陆,渐有移民定居,唐代已成为沿海村落,取名郭补村。勤劳、勇敢、智慧的马塘先民,一代又一代地在此筑堰御潮,晒卤煎盐,建寺营宇,广辟荒原,使之逐渐形成集市,南宋正式建场,此后商贾日益活跃,市面日趋繁荣。沧海桑田,生生不息,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旧时的马塘建筑颇具特色。除唐初尉迟宝林监造的大圣教寺外,尚有城隍庙、关帝庙等"十三座半庙"的记载。镇内有碧霞山、晚香园、眠鸥楼等佳境,形成了"金卤映雪、碧霞夕照、眠鸥幽景、骥渚渔火、群田牧马"等十处景观,民间流有"上有苏杭,下有马塘"的美谈。 座落在串场河上的仁和桥,明万历年间建,是颇具特色的拱形石桥。宽丈许,桥身高过平房屋脊,桥面铺石阶20级,中间有一尺宽的独轮车道,桥栏镶有石狮8只,栩栩如生,恰似一座精雕细刻的大型工艺品,被誉为"淮南第一桥"。 现存历史建筑物在马塘旧时存留的较完整的建筑物中,今天且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莫过于石板街道了。它与宽广、平坦的现代水泥公路相比,虽然显得古老而狭窄,但仍不失为一条步行街的特有风貌,尤其是石桥表面镌刻的千姿百态的图案,构思精巧,古朴大观,无不折射出古镇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马塘锣鼓"欢迎您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镇是镶嵌在长江三角洲北翼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她,东枕黄海、南濒长江,西通苏中腹地,北接洋口深水大港。总面积140平方公里,人口9万人。 马塘,地势平衍,土地丰腴,沟渠纵横,水陆畅通,雨水调匀,物阜民殷,盛产粮棉油鱼茧,被誉为"据江海之会,握襟带之薮"的鱼米之乡。市镇四面环水,状如小岛,景色宜人。马塘以"岛镇"的雅号闻名苏中大地。 对外开放促发展马塘是全国最早对外开放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迅猛发展,先后跻身江苏省"百家名镇"、"江苏省重点中心镇"的行列。被省定点为优质大米、优质棉种、优质蚕茧、优质瘦肉猪生产基地。并被省命名为科技进步先进乡镇,文化先进乡镇,体育先进乡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