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隆 |
释义 | 马隆,生卒年不详,字孝兴,东平平陆(今汶上)人,西晋名将,兵器革新家,因率兵攻灭祸乱多年的鲜卑秃发树机能而一举成名。随后在凉州镇守十多年。官至平虏护军、西平太守,授东羌校尉,封奉高县侯。 中文名:马隆 别名:马孝兴 国籍:大晋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东平平陆 职业:平虏护军、西平太守、东羌校尉 主要成就:平定鲜卑秃发树机能之乱安守凉州十多年,革新兵器 代表作品:《八阵总述》 封爵:奉高县侯 人物简介中国西晋将领,兵器革新家。字孝兴,东平平陆(今山东汶上北)人,生卒年不详。官至东羌校尉,封奉高县侯。西晋咸宁五年(279)正月,河西鲜卑人秃发树机能率众反晋,攻占凉州(治今甘肃武威),晋廷大震。时马隆任司马督,自请招募勇士3000前往收复。武帝准其所请,授他为讨虏护军、武威太守,允其至武库任选兵器,并领三年军资而后出发。十一月,率军西渡温水(今武威东),秃发树机能领部众数万据险阻遏。马隆改革兵器,作扁箱车。在广阔地带,依八阵图联车为营,插鹿角于车的外围;遇道路狭窄,则将扁箱为木屋置于车上,以挡矢石。据《晋书·马隆传》记载,他还令晋军着皮甲,于道旁累磁石干扰身裹铁甲的鲜卑人行动。如此且战且进,不断获胜。武帝在久未闻马隆军音讯后获得捷报,甚喜,诏授马隆假节、宣威将军。十二月,经大战,斩秃发树机能,克凉州。太康初年,晋廷因西平(治今西宁)荒毁,任马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率兵南下将其兴复。马隆戍边十余年,战守尽力,声威大震。后死于任上。 生平经历马隆自幼便智勇兼备,好立名节,魏兖州刺史令狐愚被诛杀,为避免牵连,全州竟无一人敢为其收尸。马隆让武吏装成愚蠢之人,用自己的家财为其殡葬,并服丧三年,种植松柏,期满后才回来,此事在当时传为美谈。后代理武猛从事。 泰始中期,晋武帝将兴兵伐吴,下诏书说:“吴会未平,宜得猛士以济武功,虽旧有荐举之法,未足以尽殊才。其普告州郡,有壮勇秀异才力杰出者,皆以名闻,将简其尤异,擢而用之。苟有其人,勿限所取。”兖州人举荐马隆,以为他“才堪良将”,不久,便升为司马督。 咸宁五年(279)正月,凉州(治今甘肃武威)刺史杨欣因与羌族关系不合,马隆料其必败。不久,被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攻陷凉州,杨欣被杀,致使河西地区与中原朝廷断绝关系,晋廷震动。时秃发秀机能已起兵九年,并相继斩杀秦、凉二州四位刺史。晋武帝常为西部边境安全忧虑,每次临朝议政都叹息地说:“谁能为我讨此虏通凉州乎?”朝中无人相应。唯马隆上前奏道:“陛下若能任臣,臣能平之。”武帝说:“必能灭贼,何为不任,顾卿方略何如耳。”马隆说:“陛下若能任臣,当听臣自任。”武帝问:“云何?”马隆说:“臣请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率之鼓行而西,禀陛下威德,丑虏何足灭哉!”武帝答应了马隆的请求,并任命他为武威太守。公卿佥却说:“六军既众,州郡兵多,但当用之,不宜横设赏募以乱常典。隆小将妄说,不可从也。”武帝力排非议,则未听其言。 马隆受命后,立即招募勇士,其条件是,能靠腰部力量拉开三十六钧强弩的人,并且当场立靶测试。自清晨至中午,共招募勇士3500人。马隆到武库挑选兵器,武库令却不准,与马隆忿争起来,御史中丞也称机弹劾马隆。马隆对武帝说:“臣当亡命战场,以报所受,武库令乃以魏时朽杖充给,不可复用,非陛下使臣灭贼意也。”于是晋武帝命武库令尽供马隆挑选,并供给三年的军资。 十一月,马隆西渡温水,秃发树机能等部众数万人,据险袭击其前军,设伏袭击其后军。马隆依八阵图作扁箱车,上置木屋,遇开阔地带则以车结营,插鹿角于车的外围,遇山路狭窄以木屋置于车上穿行,晋军即且战且进。晋军箭矢所射之处, 羌兵应弦而倒。 据《晋书·马隆传》所载,马隆于道路两旁堆积磁石,吸阻身着铁铠的敌人,使其难以行进,而晋军均被犀甲,进退自如。敌人大为震惊,以为晋军为神兵。 马隆转战千余里,杀伤甚众。自马隆西进,音信断绝,朝廷上下甚忧,有人以为已战死,后马隆遣使夜到京城,武帝大喜,抚掌欢笑。第二天早朝,武帝对群臣说:“若从诸卿言,是无秦、凉也。”于是下诏:“隆以偏师寡众,奋不顾难,冒险能济,乃假节宣威将军。” 马隆兵到武威,当地鲜卑首领猝跋韩、且万能率万余户归降。十二月,马隆联合没骨能等部与秃发树机能决战,晋军大胜,秃发树机能被部下所杀。凉州遂告平定。 太康初年,晋廷因西平(治今西宁)荒毁,任马隆为平虏护军、西部太守,率其所部精兵及牙门一军,屯据西平。当时少数民族成癸部屡次进犯边境,马隆到后,率军征讨。成癸率军据险而守,马隆令士兵都背负农具,装作耕田的农民,偷袭成癸部,成癸部认为马隆不敢前来进攻,便放松了警惕,马隆乘其不备,率军而攻,大破其军,西平遂平。 太熙初年,晋廷封马隆为奉高县侯,加封东羌校尉。马隆戍边十余年,战守尽力,声威大震。当时洛阳太守冯立羽严舒与杨骏是亲属,想取代马隆,便抵毁马隆年迈,不再适宜镇守边关,于是朝廷将马隆召回。让严舒取代马隆,氐、羌等族闻讯后,聚结起来,准备再次反叛。朝廷怕叛乱再起,便将马隆官复原职,后马隆死于任上。 马隆著有《风后握奇经》一卷,其述多有发明,并写有阵图于后。 史籍记载晋书 卷五十七 马隆,字孝兴,东平平陆人。少而智勇,好立名节。魏兖州刺史令狐愚坐事伏诛,举州无敢收者。隆以武吏托称愚客,以私财殡葬,服丧三年,列植松柏,礼毕乃还,一州以为美谈。署武猛从事。泰始中,将兴伐吴之役,下诏曰:「吴会未平,宜得猛士以济武功。虽旧有荐举之法,未足以尽殊才。其普告州郡,有壮勇秀异才力杰出者,皆以名闻,将简其尤异,擢而用之。苟有其人,勿限所取。」兖州举隆才堪良将。稍迁司马督。 初,凉州刺史杨欣失羌戎之和,隆陈其必败。俄而欣为虏所没,河西断绝,帝每有西顾之忧,临朝而叹曰:「谁能为我讨此虏通凉州者乎?」朝臣莫对。隆进曰:「陛下若能任臣,臣能平之。」帝曰:「必能灭贼,何为不任,顾卿方略何如耳。隆曰:「陛下若能任臣,当听臣自任。」帝曰:「云何?隆曰:「臣请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率之鼓行而西,禀陛下威德,丑虏何足灭哉!」帝许之,乃以隆为武威太守。公卿佥曰:「六军既众,州郡兵多,但当用之,不宜横设赏募以乱常典。隆小将妄说,不可从也。」帝弗纳。隆募限腰引弩三十六钧、弓四钧,立标简试。自旦至中,得三千五百人,隆曰:「足矣。」因请自至武库选杖。武库令与隆忿争,御史中丞奏劾隆,隆曰:「臣当亡命战场,以报所受,武库令乃以魏时朽杖见给,不可复用,非陛下使臣灭贼意也。」帝从之,又给其三年军资。隆于是西渡温水。虏树机能等以众万计,或乘险以遏隆前,或设伏以截隆后。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地广则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弦而倒。奇谋间发,出敌不意。或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铠,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贼咸以为神。转战千里,杀伤以千数。自隆之西,音问断绝,朝廷忧之,或谓已没。后隆使夜到,帝抚掌欢笑。诘朝,召群臣谓曰:「若从诸卿言,是无秦、凉也。」乃诏曰:「隆以偏师寡众,奋不顾难,冒险能济。其假节、宣威将军,加赤幢、曲盖、鼓吹。」隆到武威,虏大人猝跋韩、且万能等率万余落归降,前后诛杀及降附者以万计。又率善戎没骨能等与树机能大战,斩之,凉州遂平。朝议将加隆将士勋赏,有司奏隆将士皆先加显爵,不应更授,卫将军杨珧驳曰:「前精募将士,少加爵命者,此适所以为诱引。今隆全军独克,西土获安,不得便以前授塞此后功,宜皆听许,以明要信。」乃从珧议,赐爵加秩各有差。 太康初,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虏据险距守,隆令军士皆负农器,将若田者。虏以隆无征讨意,御众稍怠。隆因其无备,进兵击破之。毕隆之政,不敢为寇。太熙初,封奉高县侯,加授东羌校尉。积十余年,威信震于陇右。时略阳太守冯翊严舒与杨骏通亲,蜜图代隆,毁隆年老谬耄,不宜服戎,于是征隆,以舒代镇。氏、羌聚结,百姓惊惧。朝廷恐关陇复扰,乃免舒,遣隆复职,竟卒于官。 子咸嗣,亦骁勇。成都王颖攻长沙王乂,以咸为鹰扬将军,率兵屯河桥中渚,为乂将王瑚所败,没于阵。 收复凉州之战西晋咸宁五年(279年)正月至十二月,晋将马隆率军击败攻占凉州(治今甘肃武威)的鲜卑军的作战。咸宁五年正月,凉州刺史杨欣因与羌族关系不和睦,而被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攻陷凉州,致使河西地区与中原朝廷断绝联系,晋廷震动。司马督马隆向晋武帝司马炎自荐,选募勇士3000西进平定凉州,晋武帝力排群臣非议,遂诏命其为讨虏护军、武威太守。马隆受命后,立即招募勇士,其条件是,能靠腰部力量拉开三十六钧强弩的人,并且当场立靶测试,马隆选募勇士3500人。晋武帝命武库兵器尽供马隆挑选,并供给三年的军资。十一月,马隆西渡温水(即温围水,今甘肃武威东)。秃发树机能等部众数万人,据险阻击其前军,设伏袭击其后军。马隆作扁箱车,上置木屋,遇开阔地带则以车结营,遇山路狭窄即以木屋置于车上穿行,晋军即且战且进。据载,马隆于道路两旁堆积磁石,吸阻。身着铁铠的秃发树机能部众,使其难以行进,而晋军均被犀甲,进退自如。马隆军转战千余里,杀伤甚众。自马隆西进,音信断绝,朝廷上下甚忧,有人以为已战死,后马隆遣使夜到京城,武帝大喜,加封马隆为宣威将军、假节。马隆兵至武威,当地鲜卑首领猝跋韩、且万能率万余户投降。十二月,马隆联合没骨能等部与秃发树机能决战,晋军大胜,杀秃发树机能。凉州遂告平定。 历史评价《晋书》史臣曰:“忠为令德,贞曰事君,徇国家而竭身,历夷险而一节。……孝兴之智勇……灭丑虏于河西……审杨欣之必败。” 《晋书》赞:“孝兴、玄威,操履无违。” 陈頵:“马隆、孟观虽出贫贱,勋济甚大。” 相关著作《八阵总述》(节选) 八阵总述 治兵以信,求圣以奇。 信不可易,战无常规。 可握则握,可施则施。 千变万化,敌莫能知。 〈匹陈赞〉 动则为奇,静则为阵。陈者阵列,战则不尽。分苦均劳,佚轮辄定。有兵前守,后队勿进。〈天陈赞〉 天陈十六,内方外圆。四面风冲,其形象天。为陈之主,为兵之先。潜用三军,其形不偏。〈地陈赞〉 地陈十二,其形正方。云生四角,冲轴相当。其体莫测,动用无疆。独立不可,配之于阳。 〈风陈赞〉 风无正形,附之于天。变而为蛇,其意渐玄。风能鼓动,万物惊焉;蛇能围绕,三军惧焉。 〈云陈赞〉 云附于地,则知无形。变为翔鸟,其状乃成。鸟能突击,云能晦冥。千变万化,金革之声。 〈飞龙〉 天地后冲,龙变其中。有手有足,有背有胸。潜则不测,动则无穷。阵形亦然,象名其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