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罗源港
释义

概述

罗源港又称五里港。港区以五里亭为中心,西起南陈桥,东至迹头,岸线长9.27公里。水路北距上海港446海里,南距福州港79海里。陆上有福汾公路、马松公路分别从南北通过。

地理位置

位于福建罗源松山乡罗源湾顶部。

历史沿革

罗源港远在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即有“番船”来港寄碇。开港后,码头基础设施一直非常简陋,明代至民国初年,五里亭仅有一座石砌斜坡式道头,新中国成立后,港区建设才逐步展开。1990年,港区有五里亭客、货运码头、迹头码头,各码头共有简易堆场3509平方米。迹头码头为人工装卸,五里亭码头配有装卸机械3台。当年全港吞吐量3776.17万吨公里。

五里亭客运码头 民国15年(1926年),连江县商人倪守金在五里亭西观音亭建一木栈桥道头,长10米,宽2米,供轮船靠泊,俗称“车船道”。民国23年,罗源商人林维祯等又在观音亭东侧建一道头。长宽结构一如“车船道”。民国34年,闽江下游轮船公司罗源代办处在“车船道”原址又重建木栈桥式道头,长15米,宽2米。这两个道头港池皆为人工挖掘,各可靠泊1艘50吨位的轮船。1954年2月,罗源港务站鉴于五里亭大桥将建在观音亭东,上述两个道头位在桥西,桥建成后轮船难以从桥孔中进出,乃在五里亭东龙爪屿对岸渡头村地面另建—木栈桥踏步道头,长16米,宽4米,仍名五里亭码头,因其主要供客轮靠泊,故又称渡头客班轮码头。渡头客班轮码头地处湾北岸,旅客来往和货物装卸运输必经五里亭大桥,绕道800余米,诸多不便。1966年,闽东航运总站乃拨款2万元在五里亭下建一新码头,结构为重力式浆砌块石岸壁,长60米,其中有专供客班轮使用的“L”形踏步式平台1个。自1973年在其东侧续建一货运码头后,此码头即成为以客运为主的码头。

五里亭货运码头 1973年,省航管局投资2万余元,向东延伸五里亭码头石砌岸壁。续建岸壁高5米,长100米。内侧填土与岸壁齐高,宽12~16米,作为码头装卸作业区。新建码头定为货运专用,有3个泊位,最大靠泊能力100吨级。码头建成之初,航道、港池较深,百吨船舶小潮时可以停泊于离岸2~3米处,但自松山围垦工程开始后,百吨船舶须乘大潮进港,停泊于岸壁20米外。

迹头码头 位于罗源湾北岸迹头村,松山围垦堤坝线外。为重力式干砌块石岸壁,长73米,有2个泊位,靠泊能力100吨。大潮港池水深6.2米,一般潮深3.7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