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罗驭雄 |
释义 | 生平经历罗驭雄(1895-1983),字丹光,曾用名罗大刚,1895年9月出生,湖南省安化县伏口镇(今属涟源市)人。家境苦寒,靠其父辛苦耕种及母亲制作手工艺品维持生活。 罗1903年入私塾,1909年转安化县立高等小学,四年后毕业。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与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同学,且交往甚密,常聚集纵论国事,探求真理。1918年春从一师毕业,次年考入国立广东高等师范文史系。1921年10月在校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后改为国民党。1922年,由同学蔡和森介绍跨党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受托秘密推销《向导》周刊和塔斯社新闻。其间与壬绍佑、阮绍元等组织“民权社”,发行《民权周刊》,宣传民主革命。 1923年秋,罗考入国立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研究班,受孙中山面示以学生身份从事青年运动。次年任北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和总干事,旋当选为国民党北平特别市党部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常委。11月,孙中山北上,成立国民会议促成会宣传委员会,罗任宣传委员,公开国民党员身份,负责联系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罗任治丧委员会第十一组副主任,在葬礼上扶灵执佛,手持国民党党旗开道,以示继承中山先生遗志。6月,北京20万市民在天安门举行反帝游行,罗主持大会并负责总领队指挥。会后因国民党加紧对跨党左派的陷害,乃由李大钊介绍离京赴安徽大学任教。 1926年,孙传芳派兵搜捕国民党员,安徽亦不能立足,遂应聘回乡讲学,旋任省立一中校长。翌年,教育当局合并九所省立中学和几所私立中学为湖南省立联合高级中学,罗出任校长,李维汉为党义教员。该校实行男女同班,校舍区划冠以“马克思区”“列宁区”“中山区”,实施革命的新教育,在当时产生积极影响。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罗率全校师生员工两千余人通电反蒋。长沙马日事变后又发表宣言,历数反革命破坏学校罪行,并设法掩护李维汉脱险,该校因此被勒令停办。 1928年春,罗受邀赴沪,途经南京时遭蒋介石特务抓捕,囚禁于白驾洲监狱。狱中患病,得保监外就医,乃返湘,旋应聘武汉大学任教。1929年,再次应聘安徽大学任教。1931年受唐生智之邀,往返于沪湘鄂之间,联络倒蒋。次年宁粤合议成功,改组南京政府,罗复应唐之邀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主任秘书数年。为发展桑梓教育,罗于1938年春回乡,在梅城创办安化临时中学(后改为英武中学),并聘请了中共党员吴襄、熊邵安、刘岳云等人来校任教,支持和掩护共产党组织的地下活动,使该校成为声名远扬的“红色学府”。 新中国成立前夕,罗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并致信毛泽东,请求为新社会工作。毛泽东先后两次回信,对此予以鼓励,并建议“工作或学习,均以就近从事为宜”。1950年6月,罗任湖南人民军政委员会参议室参议。1951年3月被诬入狱,1952年10月以“恶霸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1957年5月改判教育释放,尔后赴武汉大学任教。1981年撤销两次错判并恢复名誉,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罗驭雄1983年病逝于武汉,享年89岁。 民国时期在湖南省立一师求学时,与毛泽东同年级,二人过往较密。民国11年,在广东高等师范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由孙中山推荐加入国民党。受同学蔡和森委托,在校推销《向导》周刊和塔斯社新闻。并与壬绍佑、阮绍元等组织“民权社”,发行《民权周刊》,宣传民主革命。秋,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研究班,以学生身份从事青年运动。民国13年,任北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和总干事。旋当选为国民党北平特别市党部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常委。11月,孙中山北上,成立国民会议促成会宣传委员会,罗任宣传委员,公开国民党员身份,负责与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之联系。民国14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时,罗任治丧委员会第十一组副主任。6月,北京20万市民在天安门举行反帝游行大,他主持大会并负责总领队指挥。后国民党内西山会议派加紧对跨党左派和C.P和C.Y同志的陷害,罗不宜再在北京活动,经李大到、张贴惠介绍去安徽大学任教。民国15年,孙传芳派兵在安庆搜捕国民党员,罗乃应聘回乡讲学,旋任省立一中校长。翌年,并九所省立中学和几所私立中学为湖南省立联合高级申学,罗任校长,李维汉为党义教员。学校由校长、教务长、总务长以及教职工、学生、党团组织代表组成行政管理委员会,实行男女同班,校舍区划冠以“马克思区”、“列宁”、“中山区”,实用革命的新教育,在当时产生积极影响。“四一二”政变,罗率全校师生员工二千余人通电反蒋。“马日事变”,又发表宣言,历数反革命破坏学校罪行,并设法掩护李维汉脱险。由是,高级中学被迫停办。罗于次年春去沪,途经南京时,遭蒋介石特务抓捕,囚禁于白驾洲监狱。狱中患疾,得保监外就医,乃返湘。旋应聘至武汉大学和武昌中华大学任教,lB年,再次应安徽大学聘。20年,应汪精卫、唐生智之召,往返于沪、港、湘、汉之间,联络倒蒋。次年宁粤合议成功,改组南京政府。罗应唐生智邀请,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主任秘书近四年。为发展桑样教育,罗驭雄于民国27年春,借原县立一区高小校舍,创办安化临时中学。后经备案改名为私立英武中学。人数剧增,校舍不够,罗以“凡事不求其无困难,只在困难中求解决”的精神,四处奔走,多方求援,获得热心教育人士积极资助。不几年,英武遂成为安化颇具规模的完全申学。在办学思想上,罗认为培育人才应“有教无类”;多多益善。他说:“圆的不稳,方的不滚。是龙入海,是虎归山,应不拘一格育人才。” 罗驭雄于民国36年参加“国民大会”代表竞选,但在圈定“代表”的黑幕中失败。新中国成立前夕,罗聘请大革命时期的老党员吴襄为副校长,中共安化地下党负责人熊邵安为人训育主任、刘岳云为教务主任,为他们提供方便,使英武学生得以接受革命思想教育,不少学生成为新中国各条战线的骨干。1950年,罗驭雄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1983年病逝于武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