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罗仁琳 |
释义 | 简介罗仁琳,女,成都市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获奖作品作品《母子情》,参加《2004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 作品《和睦之家》,参加《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获纪念奖; 作品《蜀乡故土熊猫情》,参加入选《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作品《和平使者》,参加《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 作品《天籁之韵》,参加《2005年“长江颂”全国中国画提名展》评为优秀作品; 作品《合家欢》,参加《苏州胥口太湖情中国画提名展》评为优秀作品; 作品《家园》,入选《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作品《趣》,入选当代国画优秀作品提名展作品集; 作品《和谐》,入选2007年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中国著名画家作品集; 作品《祥和天成》,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第5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作品展示社会评论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中个人风格的形成,实际含着一个说来简易其实极有难度的复杂性——“神于好,精于勤,成于悟”。对这问题的诠释,将视画家艺术水准的具体表现而各有不同。在现代工笔花鸟(包括走兽)画领域,女画家罗仁琳对此问题的诠释,分外引人注目。走进罗仁琳的艺术世界,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首先是和谐与温馨相伴,优雅与精妙并存的高雅情调。她的画册备受青睐的重要原因在于:她笔下动物走兽、禽鸟昆虫的生动逼真,呼之欲出的鲜活形体,无不做到以下两点——写实的造型能力必寓“必琢于心”和描绘手法必寓“必作于细”式的严谨态度。 罗仁琳擅长以大熊猫为主题材,在处理这个体裁时,她注重强化意识空间,不仅在烘托营造氛围上释放一种古韵,更难得的是,使大熊猫这个表现对象有另开生面的独特魅力。事实上,文字很难传达那种空气氤氲、光影朦胧的诗情画意,画面带来既流动又凝重的视觉愉悦感,画家让生命的气息在绢素之上缓缓渗透,静静弥漫…… 从罗仁琳笔下塑造的大多数形象来看,她的艺术语境可以定位于清雅俊朗之格,追求的是一种清正淡雅、彰显沉凝朴美的优秀范式。细读她的艺术作品,不难发现其中弥漫的“经意之极,若不经意”的意味,画作造型勾勒表现、画面的赋色渲染,乃至作品章法境界的图式构成语言,都无不是在极其讲究技巧的行为过程中,被创造、被表现出来的。“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勿庸讳言,正是苦心弧诣地精研宋代工笔花鸟画,最终造就了罗仁琳的令人备感可感、可喜、可敬的艺术走向。纵观她从“宋代工笔花鸟”到“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历程,一步一个脚印走来,实现了“风筝不断线”式的蜕变。她的创作,不宥于既成样式,努力尝试探索一种那属于自己的风格形式。 罗仁琳的绘画境界及美学思想显示,她寻觅的旨归富含真正意义上对文化传统的绘画文脉的多元构成,更于其它艺术因子巧妙地抓取多元来源,使冰火能共冶一炉,从而打造了一种不无古意而兼容时尚的独特画法。在笔者看来,若以她的浅描勾勒和工笔重彩为例,则完全充分显示出她的探索方向和创造力。这于当前考察、分析、探索与研究现代工笔花鸟(包括走兽)画的演进态势,已经有着一定的实践实证的价值和涵蕰。可以说,罗仁琳的绘画思路,或则进入到了“融古铸今”这一“文化中国”的通道。 有关美术的现代意识论早成共识,然而何为艺无定法,令其不徒具样式,却是令众多画家终生为之呕心沥胆。论及“传统”概念,可以视为不新鲜,然而若以“资源”论,能够做到恰切妥贴者,恐怕鲜矣!“学古之道,犹食笋而去其箨也”,罗仁琳不期然地熟悉此道,鲜活呈显其底蕴,因而,为我们一再演示那更为宽阔的人文意念、情怀。(文/高宁) 出版专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