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罗慕路斯大帝
释义

罗慕路斯大帝(德语:Romulus der Große)是瑞士德语剧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的成名作,于1948年创作完成,1949年上演和发表,是一出“非历史的四幕历史喜剧”。《罗慕路斯大帝》直到1980年先后经历过五次修改。该剧取材于罗马历史,以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夕为时代背景,虚构出西罗马帝国末代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面对国库空空如也,且日耳曼大军压境、国家危急存亡之秋,却始终不理朝政,认为西罗马帝国过去侵略成性,理当灭亡,仅自顾自养鸡,即不反对帝国灭亡,也不逃走的情节,是一则充满黑色幽默的寓言故事。

中文名:罗慕路斯大帝

外文名:Romulus der Gro?e

作者: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

创作年份:1948年

创作国家:西罗马

剧情梗概

《罗慕路斯大帝》设定时间为公元476年3月15日晨至16日晨,地点为罗慕路斯皇帝在坎帕尼亚的别墅。 剧本主人公罗慕路斯·奥古斯都是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他在一座乡村别墅里饱食终日,专心致志饲养着一群母鸡。一天,专差从早到晚不断飞报:前线失守,日耳曼人正向罗马进军……他却无动于衷,依然向古董商出售他的历代皇祖们的胸像。东罗马皇帝向他要求联合抗击入侵,他不予理会。廷臣们和他的妻女以及从敌狱逃回的未婚驸马爱弥良心急如焚,一致要求退到西西里岛去组织抵抗,他也不答应。这时“实业家”鲁普夫趁火打劫,他愿意替皇帝出一千万金币换回被敌人占领的意大利领土,条件是:公主必须嫁给他。皇后和爱弥良为了挽救“祖国”,忍辱负重,愿意接受这个苛刻的条件。但罗慕路斯皇帝却予以拒绝,并且反驳了大家对他的斥责,认为:当罗马已变成了罪恶深重的帝国时,他自己当一个只知吃喝的无为皇帝,正是为了充当“罗马的法官”来宣判这个帝国的死刑的。不久,他的家属们在逃往西西里的途中葬身鱼腹。后来,正当众人对他以匕首相见的时候,日耳曼人到了。罗慕路斯要求日耳曼首领鄂多亚克把他杀死。对方则说他是和他的侄子特奥德里希与全体百姓来归顺你的。但紧接着他又要求罗慕路斯搭救他,因为他预见到他的侄子一旦继承了皇权以后,必将恢复旧罗马的一切,那时他会把他杀死。最后罗慕路斯在日耳曼人的军礼前宣告引退。

出场人物

角色 职业

罗慕路斯·奥古斯都 西罗马皇帝

尤莉娅 其妻

蕾娅 其女

泽诺·德·伊绍里尔 东罗马皇帝

爱弥良 罗马贵族

马雷斯 国防大臣

图利乌斯·罗通多斯 内务大臣

史普里乌斯·梯图斯·马玛 骑兵队队长

阿基勒斯 侍从

皮拉穆斯 侍从

阿波利翁 艺术商人

凯撒·鲁普夫 实业家

菲拉克斯 演员

鄂多亚克 日耳曼君主

特奥德里希 鄂多亚克
之侄

福斯福里多斯 侍臣

苏尔富里德斯 侍臣

厨师一名,仆役若干,日耳曼人若干

历史背景

《罗慕路斯大帝》选择的历史背景是欧洲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转折时期。公元三世纪以后,以奴隶制为基础的西罗马帝国已过了它的全盛期而走向衰落,社会内部封建性的生产关系已开始萌芽。这时他面对北方处于原始公社末期的日耳曼人的迅速崛起和不断入侵已不能抵御,到了公元476年,罗慕路斯皇帝终于被鄂多亚克所废,一度称霸欧洲的西罗马帝国随之宣告灭亡。但鄂多亚克却于493年被东哥特国王特奥德里希所杀。从作品看,作者所展示的历史背景的大轮廓是真实的,他把日耳曼首领鄂多亚克塑造成正面形象也是正确的,因为日耳曼人对罗马的入侵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故事情节无疑是虚构的,所以作者加了个副标题:“非历史的历史剧”,并作过如下的说明:

“罗慕路斯·奥古斯都十六岁接位,十七岁下台,迁进坎帕尼亚的卢古鲁斯别墅,年俸六千金币,他把他最心爱的母鸡叫做罗马。这是史实。历代称他为奥古斯都,我则把他变成一个成人,把他的在朝时间延长二十年,并称他为‘大帝’”。

作者的用意显然不是想通过这个剧来再现历史,而是借用历史来阐述某种政治的、历史的和哲学的观点。为此,他让主人公代表正义,穿上“傻瓜”的外衣,主持“审判世界的法庭”,揭露暴力统治的反人民本质,谴责“世界帝国”的强权政治,批判沙文主义和盲目的爱国主义等等。但是这个审判世界的法官最后却不得不接受“世界法庭”对自己的审判。因为在作者看来,历史的轨道是无法改变的,任何人在这方面的努力都必然得到悲剧的结局。因此鄂多亚克还在胜利之时,就预感到他的悲惨之日。这是作者强加给他的人物的宿命论哲学。

创作形式

《罗慕路斯大帝》在形式上采用了古典主义“三一律”的原则:故事发生在一昼夜之间(时间统一);始终在皇帝的乡村别墅(地点统一);情节始终围绕着主人公单线发展(情节统一)。人物不是根据情节的发展而刻画的性格典型,而是按照主题的需要设计的思想类型,例如东罗马皇帝泽诺是沙文主义的化身,皇帝的未婚驸马爱弥良是狭隘爱国主义的代表,骑兵队队长马玛是盲目英雄主义的样板,皇后是小市民功名欲的标本。主人公开始是个滑稽可笑、为人所不齿的废物。但第三幕以后,他逐渐显示出是个捍卫正义的“法官”,越来越高大起来,人们对他由厌恶到同情到尊敬。迪伦马特认为,整体世界是不可把握的,但个人世界是可以驾驭的,所以每个人都应“做他所应做的事情”。罗慕路斯大帝做了他应做的事情,因此他在整体世界中是失败者,而在个人世界中却是胜利者。迪伦马特的其他作品也往往以个人世界的成功与整体世界的灾难或政治领域的失败相对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