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罗曼诺夫王朝
释义

罗曼诺夫王朝,指的是1613年至1917年统治俄罗斯的王朝,罗曼诺夫王朝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王朝,它也是俄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在该王朝时期,俄国由东欧一个闭塞的小国扩展为世界范围的强国之一。

关于罗曼诺夫王朝

罗曼诺夫王朝简介

罗曼诺夫王朝(Romanov Dynasty;Romanovyi;Романовы)是1613年至1917年统治俄罗斯的王朝。俄国封建王朝。1613年1月,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1596—1645)被推举为沙皇,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在俄国的统治。18世纪初彼得一世在位时,俄国迅速强盛,建立俄罗斯帝国。后不断扩张领土,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强国,农奴制日益加强。1741年,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继位,男嗣断绝,外戚当权,但仍袭用罗曼诺夫王朝的名号。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19世纪末形成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1917年二月革命中被推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次年7月17日,沙皇一家在叶卡捷琳堡被处决。

罗曼诺夫王朝统治期间,对内实行专制的农奴制,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镇压各国人民革命。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俄国三百多年,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王朝,它也是俄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在该王朝时期,俄国由东欧一个闭塞的小国扩展为世界范围的强国之一。这个王朝几乎从所有邻国身上吞下肥肉,攒下了2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江山,从彼得大帝时代开始,大步流星追赶世界文明的潮流。直到它覆灭时为止,留下的仍然是世界一流的强国。

王朝建立

1595—1605年担任沙皇的鲍里斯·戈冬诺夫将政敌罗曼诺夫家族流放到科斯特罗马。也正是从这里走出了俄罗斯新王朝的开创人。17世纪俄国爆发抗击波兰人入侵的战斗。1610年,波兰王国入侵俄国并占领了莫斯科。在波扎尔斯基、米宁的率领下,俄国组织了义勇军抗敌,并向莫斯科挺进。波军惊慌失措,派骑兵前往莫斯科支援被围困的部队。波军闯进农民伊凡·苏萨宁的家,威逼他指点通往莫斯科的道路。苏萨宁急中生智,把敌军领入荒无人迹的森林,使侵略者在那里冻死、饿死,全军覆没。而苏萨宁本人从容就义,为祖国献出了生命。次年1月,全俄缙绅会议在莫斯科圣母升天大教堂开幕,选举伊凡雷帝的亲戚、只有16岁的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为沙皇,2月27日正式加冕,从此开始了长达300余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1613年1月,罗斯托夫总主教菲拉列特的儿子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1596—1645)被俄罗斯贵族、大商人和高级僧侣等推举为沙皇,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在俄国的统治。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一代沙皇就是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但包括他在内的几位俄罗斯沙皇都不为人们所熟知。

王朝历史变革

彼得大帝的革新

王朝最著名的沙皇是彼得一世,即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人们一般称他为彼得大帝。是罗曼诺夫王朝的第四位沙皇。1697年,彼得乔装改扮,化作他名随同俄国使团出国考察,先后在荷兰、英国等国学习造炮、造船和航海。回国后,彼得开始仿效西欧发达国家,以军事为中心实行一系列改革。由于他积极鼓励俄国西方化,并鼓励废除包括蓄胡须和穿着冗杂的长袍在内的诸多礼节,彼得一世一般被看作是俄罗斯帝国的最初奠基人和开化的代名词。俄国的第一家兵工厂、第一家报馆都是在他的倡导下成立的。

由于彼得大帝的革新,俄国迅速发展成为东欧的强国。俄国迅速发展各种产业。17世纪的俄国是一个远离海洋的内陆国家。彼得发动了长达21年之久的“北方大战”,战胜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在“北方大战”中一举打败俄国的夙敌和北方强国瑞典,夺取了芬兰大公国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接着与波斯一决雌雄,获取里海沿岸一带。彼得一世还打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夺取了黑海的出海口。彼得一世于1721年放弃“全俄罗斯的君主、上帝加冕的神圣沙皇”这一从伊凡四世开始世袭的称号,而选择了“皇帝”这一西欧君主国(如神圣罗马帝国)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借此象征俄罗斯帝国与西欧的各个国家具有相同的政治地位。

1712年,彼得下令将沙皇的宝座从莫斯科搬到彼得堡,窥视整个欧洲。彼得还亲自命令俄国海军总司令阿普拉克辛“找出一条经北冰洋到中国和印度”的航线,又觊觎亚洲。1724年冬,彼得一世巡视芬兰湾后暴发肺炎,竟至一病不起。延至1月8日凌晨死去。

王室易主

彼得二世(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1727-1730年在位)去世后,罗曼诺夫王朝断绝男嗣,至未婚无嗣的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女皇(1741-1746年在位)去世之后,由彼得大帝的外孙普鲁士人荷尔斯泰因-哥道普王室的彼得·路德维希大公(即彼得三世)继承皇位,罗曼诺夫-荷尔斯泰因-哥道普王朝开始。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俄国最著名的女皇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与俄罗斯留里克王朝有血缘关系为留里克王朝的后裔。1745年出身普鲁士贵族的她同未来沙皇彼得三世结婚。1762年废彼得三世自立。她在位期间(1762-1796),俄国已经从昏睡中觉醒,并且在西欧和国际事务中具有很高的威望。她在位34年,发动了6次大规模的战争:包括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两次俄土战争和一次俄瑞战争,通过这些战争和强权的统治,叶卡捷琳娜二世建立了一个跨欧、亚两大洲、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一位的超级帝国。在这一时期,俄国的国土面积扩大了63万平方公里(其中有46万平方公里来自波兰)。作为当时世界上幅员最大国家的主人,她对历史的影响主要在于一系列战争引起国际格局的变化。她主导的三次瓜分波兰完全从地图上抹去了这个曾经的东欧大国,两次大败土耳其,使曾经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帝国元气大伤,从此沦为任人宰割的西亚病夫,并为俄国赢得了梦寐以求的南方出海口,还轻取想趁火打劫的瑞典人。她使北极熊的利爪逼近了欧洲的心脏地带,甚至产生过征服世界的雄心。

王朝中衰

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期(1801-1825),帝国的经济和政治达到顶峰。亚历山大一世最大的功绩在于打败了法国的侵略者拿破仑·波拿巴,即拿破仑一世皇帝。借此绞杀了法国大资产阶级专权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但在亚历山大统治的后期,由于人民的反抗和神秘主义的影响,俄罗斯帝国开始衰败。1825年至1855年暴君尼古拉一世统治期间,俄国的军事行动频繁,物价飞涨,开始出现崩溃的征兆。尤其是克里米亚战争,使被压迫的农奴们苦不堪言。1856年战争结束之后,俄国的农奴制已经危在旦夕。1861年至1862年皇帝亚历山大二世决定采取措施,于是有了自上而下的“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即1861年改革)”,通过改革,俄国开始真正走上了资本主义路线。

王朝覆灭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俄、英、法三国结成协约国集团。1917年,战争即将结束时,由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运动,1917年3月15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罗曼诺夫王朝的腐朽统治被挤垮,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被迫在奥拉宁堡宣布退位,尼古拉二世全家于1918年7月17日,在叶卡捷琳堡与其他皇室家族一起被枪决,至此,罗曼诺夫王朝结束。

历代沙皇

罗曼诺夫王朝共历18位沙皇(或皇帝)。

1613年-1645年,米哈伊尔·罗曼诺夫

1645年-1676年,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

1676年-1682年,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

1682年-1689年,伊凡五世

1682年-1725年,彼得一世

1725年-1727年,叶卡捷琳娜一世

1727年-1730年,彼得二世

1730年-1740年,安娜·伊万诺夫娜

1740年-1741年,伊凡六世

1741年-1761年,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

1761年-1762年,彼得三世

1762年-179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留里克王朝的后裔)

1796年-1801年,巴维尔一世

1801年-1825年,亚历山大一世

1825年-1855年,尼古拉一世

1855年-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

1881年-1894年,亚历山大三世

1894年-1917年,尼古拉二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9: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