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罗城井 |
释义 | 亦名“清官井”。在广东电白县水东镇东43公里,电城镇东5公里的庄洞村旁。建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系广西罗城县士兵民为感激知县黄延圭(电城庄洞人)之德政,在其家乡居第旁修建的。并因此得堍。井口圆形,直径67厘米。四周石彻栏杆。井东面筑有方墙,墙上镶着道光七年(1827年)、所刻“罗城井”三个大字,墙下面竖有《罗城井来历》的碑文。清道光七年(1827年)、十九年(1839年),黄廷圭的子孙曾先后两次浚源汲水,进行修整。现古井深度仅存二米,四周只存石砌栏杆残迹。 罗城井现状 古井井水已经干涸。古井的前面有一方墙,置放着粪桶。据村民介绍说墙上石碑镶着清道光七年的石刻“罗城井”三个大字,墙下面竖有石刻碑文。但方墙已经倒腾,刻有“罗城井”三个大字的石碑埋在墙的废墟中,墙的石刻碑文也模糊不清。猪栏的另一边,竖有电白县人民政府1984年9月18日立的电白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猪栏就位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匾和古井之间。 黄廷圭 黄廷圭(1443-1513),字朝用,生于明正统八年(1443)正月十四日,广东省电白县电城镇庄垌村人。 黄廷圭幼年勤奋好学,明成化十年(1474)中举。弘治元年(1488),县尹徐亨聘廷圭纂修县志,此为有史记载的电白县第一部地方志书。七年(1494),授任广西罗城县知县。其时,罗城的官吏为搜刮民财,曾立有旧例:县中子民添一丁,要出铜钱二百文,供官府里甲收缴,称为万民钱。廷圭到任后,体恤民情,关心群众疾苦,立即下令废除上述旧例和一切苛捐杂税,士民对此十分感激,称他为"黄天平"。廷圭治罗五年,政绩卓著。还主修了《罗城县志》。弘治十二年(1499),廷圭母逝,辞职归里守孝。离任时,"罗城士民,数百泣送"(《罗城县志》),并赠黄金千两,廷圭坚辞不受。罗城士民对黄爱戴情深,无可为报,遂"爱凿石栏井口,相率百余人,踊跃奔驰,自罗至电,不惮远涉之劳,在庄垌,就公居第之旁,掘地及泉,砌成一井,供公日用饮食之需,表公爱民如子、而爱公如父母之意"(《罗城县志》)。电白人称此井为罗城井。守孝完满,廷圭出任福建龙岩县令,治理有方,颇多惠政。离任后,龙岩县人民给他立"爱民父母碑"。廷圭告老还乡后,为地方捐资铺路架桥,群众称颂,称他为有道先生。正德八年(1513)二月二十日寿终,享年71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