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螺髻山旅游景区 |
释义 | 景区介绍螺髻山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城南30公里处,跨西昌市、普格县、德昌县一市两县,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其中主要景区面积108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359米。螺髻山是凉山州国家4A级风景区螺髻山—泸山—邛海风景区的组成部分。2002年5月,四川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螺髻山之名来源于与峨眉山的“姊妹”关系,“峨眉山似女人蚕蛾之眉,螺髻山似少女头上青螺状之发髻”。 螺髻山千峰叠翠,万派环宋,山势雄奇,胜境遍布,是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区。远望时烟霏林箐,岚光幻彩,苍蔼凌虚,高下混茫,有朝观暮开之感;近察则杂树生花,杜鹃似海,纷红似落,俪白参黄,呈争辉竞艳之趣。山间溶洞奇险岩穴深幽,丹岩翠,石峰峭立,有亮如明珠、号称天池的各色海子--五彩湖,也有气势磅礴,飞流直觉泻的温泉瀑布。古籍中称螺髻山有72峰,36个天池,18项胜景,25坪,12佛洞,共108景。据1989年卫星遥感资料反映,其景观、景点数远不止于此,且其山脊高出4000米的山峰就有58座迂回缭绕于高山雾海之中,忽隐忽现,如苍龙遨游九天,其峰群之集中,规模之宏大,造型之奇异和离城市之近尚属罕见。 螺髻山奇峰林立,海子棋布,最著名的景观有七十二峰、五彩湖、万亩杜鹃花。 景区传说螺髻山彝语称“艾鹅安哈波”,传说在两亿五千万年前“资木呷托”(全世界)洪荒泛滥,整个地球一片汪洋,所有山脉被洪水沉没。只有螺髻山的山巅上还能站立一只落难的鸭子,鸭子彝语称“艾”,再者螺髻山的山体像一只肥大的鹅,而鹅彝语亦“鹅”,因此当地的彝族称螺髻山为“艾鹅安哈波”。 地形环境螺髻山千峰叠翠,万派环宋,山势雄奇,胜境遍布,是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区。远望时烟霏林箐,岚光幻彩,苍蔼凌虚,高下混茫,有朝观暮开之感;近察则杂树生花,杜鹃似海,纷红似落,俪白参黄,呈争辉竞艳之趣。山间溶洞奇险岩穴深幽,丹岩翠,石峰峭立,有亮如明珠、号称天池的各色海子--五彩湖,也有气势磅礴,飞流直觉泻的温泉瀑布。古藉中称螺髻山有72峰,36个天池,18项胜景,25坪,12佛洞,共108景。据1989年卫星遥感资料反映,其景观、景点数远不止于此,且其山脊高出4000米的山峰就有58座迂回缭绕于高山雾海之中,忽隐忽现,如苍龙遨游九天,其峰群之集中,规模之宏大,造型之奇异和离城市之近尚属罕见。 冰川遗迹螺髻山是我国已知山地中罕见的保持完整的第四纪古冰川天然博物馆。古冰川遗迹中的角峰、刃脊、围谷、冰斗、冰蚀洼地、冰蚀冰碛湖、冰坎、冰阶、冰溜面、冰川刻槽、羊背石、盘谷、冰原石山、侧碛垅等古冰川风貌,具有很高的旅游、探险、科考等价值。其中冰蚀冰碛湖最为壮观,螺髻山冰蚀冰碛湖分布于海拔3650米以上的各期冰围和冰斗中。据不完全统计,终年积水的大小湖泊有50余下,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水面宽度多数为二三百米,湖水深度一般为七八米。冰蚀湖的湖底湖畔多为巨大的石条、石板平铺,部分为裸露基石。冰碛湖的湖底湖畔则以岩块、砂屑为主。部分湖泊有伸入的半岛或湖心岛。所有湖泊的湖周都保存有大量的冰蚀现象和各种冰碛物。湖水则由于基岩颜色、湖周植被或腐植质、湖中水草等的不同而显现翠蓝、棕红、棕黄、草绿、墨绿等颜色。具有考察意义和观光旅游的主要湖景有珍珠湖群、五彩湖群、叠翠湖、姐妹湖、干海子、黄龙潭、黑龙潭、温泉瀑布等。 动物植物螺髻山 原始森林面积30余万亩,植物种类包括南亚热带植被,亚热带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高山针叶林等共有180余科、2000余种,其中属国家第一批保护的珍稀植物就有30余种。野生花卉以杜鹃(彝语称“索玛花”)为最,计有30余种,每年3至7月,繁花似锦,铺天盖地。并且,不少杜鹃由于生长上千年而未受到砍伐,已长成须一至二人才能围住的大树,奇特无比。再加上有的杜鹃开花时能同时开出多种不同颜色的花朵,更是引人入胜,争芳斗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菌类方面,已知大型直菌150多种,80%可以食用、药用。 有高等动物近400种,其中兽类60余种、鸟类252种、爬行类19种、两栖类26种,属珍稀和国家重点保护的,如短尾猴、小熊猫、金猫、林麝、斑羚、赤鹿、穿山甲、红腹角雉、白腹锦鸡、灰头鹦鹉、圆胧齿类蟾、宝兴树娃、大凉蝾螈、东坡墨鱼等就有30余种。螺髻山以保存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成为我国少有的生物资源“基因库”,不但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科学考察研究基地。 彝族风情螺髻山彝语称“艾鹅安哈波”,传说在两亿五千万年前“资木呷托”(全世界)洪荒泛滥,整个地球一片汪洋,所有山脉被洪水淹没。只有螺髻山的山巅上还能站立一只落难的鸭子,鸭子彝语称“艾”,再者螺髻山的山体像一只肥大的鹅,而鹅彝语亦称“鹅”,因此当地的彝族称螺髻山为“艾鹅安哈波”。 螺髻山周边地区,如西昌、德昌、普格、布拖、昭觉等县市,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我国最晚结束奴隶制的一个地区。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如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风趣的彝族婚礼,热闹非凡的火把节、达体舞、摔跤、赛马、斗羊,别具风味的彝族食品烤乳猪、砣砣肉、杆杆酒、苦荞馍、酸菜汤,还有建筑独特的彝族村寨等,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佛家圣地螺髻山历史上曾是我国较早的佛家圣地。自汉代开劈,唐代佛事已经盛行(鼎盛时期仅螺髻寺就养僧三千余人),建造了许多庙宇,现遗址尚存。唐末以后由于战乱和其他原因佛事日衰,于是有“隐去螺髻,始现峨眉”、“螺髻山开,峨眉山闭”之说。佛家称螺髻山为“紫微”。自清初至道咸年间,寺庙又逐渐兴起。据记载,仅螺髻山西麓就有曹峒派较大的庙宇两阁十三寺。螺髻山碧水幽谷,烟云飘渺,景观无穷,佛家称为仙境。 名山五绝第一绝是被彝人们称之为“蜀莫阿洛”的黑龙潭、“蜀莫阿史”的黄龙潭、“蜀莫阿里”的五彩湖三个湖泊。螺髻山第二绝是雄奇壮观的冰川角峰。古籍中所称的“七十二峰”实际上是在海拔4000多米高的主峰山脊上排列成长龙般和高大的山峰群,其山脊高出4000多米的山峰有58座,主峰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形角峰,即著名的骆驼峰、蓓蕾峰。 螺髻山第三绝当推杜鹃花海。整个螺髻山上几十种不同颜色的杜鹃花争奇斗艳。在所有数十种杜鹃花之中最为珍贵的是乳黄色杜鹃。杜鹃花彝语称索玛花,是凉山彝族的迎宾之花。 螺髻山第四绝则应该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古冰川刻槽。它是由古冰川带夹坚硬的岩块,以强大的力量刻碾冰川底部两侧岩石,天长日久便形成宽而深的岩石刻槽。 螺髻山第五绝便是被誉为“水帘洞”的大槽河瀑布。温泉瀑布位于凉山州普格县城西北部荞窝镇境内,螺髻山东坡段,海拔1800米的大槽河北岸。 气候条件螺髻山地势高耸,气候垂直分带明显,气候差异大,“十里不同天”,原始森林保存完好,不仅存留着世界上某些频于绝灭的奇异生物,而且保存着完整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原始古冰川刻槽遗址,有“西子浓汝,峨眉淡抹,螺髻天生”的美誉,万千景象吸引了不少游人去万途跋涉,登临浏览,以探寻其无穷奥妙。螺髻山定会同祖国其它名川大山一样放出异彩。 凉山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份地区四季不分明,但干温季明显,冬暖夏凉,干季日照长,年平均气温14℃~17℃。最佳出游时间在每年的11月至来年的3月,此时气候温暖少雨,无显著的灾害性天气,适宜出游。 气候特点本区属川西高原气候区,西昌巴塘亚热带亚区。由于海拔变化大,形成明显的气候垂直分布带,共计可划分为六种气候带,南亚热带——海拔1300m米以下,中亚热带——海拔1300~1600m,北亚热带——1600~1900m,南温带——2300~2800m,北温带——2800m以上。 螺髻山气候差异明显,气温变化大,不同海拔气温变化不同,可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下四季如春,山顶白雪皑皑,山下(摆摆顶)年均温10.2℃,山顶(螺髻峰)年均温–1.8℃。邛海年均气温1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2.6℃,最冷月元月平均气温9.5℃,春秋两季气温13~21℃,是天然的避暑度寒胜地。 该区年均降雨量1000mm左右,主要集中在5~10月。晴日多,云雾难以形成,常形成月明如镜分外皎洁的景观,故西昌有“月城”之称。 冰川天然博物馆螺髻山是我国已知山地中罕见的保持完整的第四纪古冰川天然博物馆。古冰川遗迹中的角峰、刃脊、围谷、冰斗、冰蚀洼地、冰蚀冰碛湖、冰坎、冰阶、冰溜面、冰川刻槽、羊背石、盘谷、冰原石山、侧碛垅等古冰川风貌,具有很高的旅游、探险、科考等价值。其中冰蚀冰碛湖最为壮观,螺髻山冰蚀冰碛湖分布于海拔3650米以上的各期冰围和冰斗中。 据不完全统计,螺髻山终年积水的大小湖泊有50余下,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水面宽度多数为二三百米,湖水深度一般为七八米。冰蚀湖的湖底湖畔多为巨大的石条、石板平铺,部分为裸露基石。冰碛湖的湖底湖畔则以岩块、砂屑为主。部分湖泊有伸入的半岛或湖心岛。螺髻山所有湖泊的湖周都保存有大量的冰蚀现象和各种冰碛物。湖水则由于基岩颜色、湖周植被或腐植质、湖中水草等的不同而显现翠蓝、棕红、棕黄、草绿、墨绿等颜色。具有考察意义和观光旅游的主要湖景有珍珠湖群、五彩湖群、叠翠湖、姐妹湖、干海子、黄龙潭、黑龙潭、温泉瀑布等。 景区周边螺髻山周边地区,如西昌、德昌、普格、布拖、昭觉等县市,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我国最晚结束奴隶制的一个地区。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如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风趣的彝族婚礼,热闹非凡的火把节、达体舞、摔跤、赛马、斗羊,别具风味的彝族食品烤乳猪、砣砣肉、杆杆酒、苦荞馍、酸菜汤,还有建筑独特的彝族村寨等,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主要景点仙人洞螺髻山仙人洞,当地彝民称“斯居色居”(神仙居住的地方)。是一处长达十公里以上,规模宏大的岩浆溶洞。洞中钟乳石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石针、石芽、石花、石笋、石幔、石蘑菇、石柱、石钟乳千奇百怪,奇妙无比,使仙人洞中“仙人仙气仙风仙境尽现群山风采”。更叫绝的是洞中有洞,洞下有河,河上有桥,真是深幽奇险。飞瀑暗流,曲径通幽,一步三景,回头四象,宛若置身仙境,给人无限遐想,从而演义出一个又一个天上人间的千古佳话,所以不少游客都会情不自禁的发出这样的感叹:“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只要你身临其境,一定会沉醉在导游那娓娓动听的描述之中。 螺髻山仙人洞的奇妙景色源于地质学中的“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类岩石(石灰石、石膏等),经过含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在漫漫的岁月中缓缓沉积。其形成过程十分缓慢——从上而下一点一滴地悬挂,从下而上一丝一毫地沉积,一百年只能增长一厘米。有关部门根据洞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天地之吻”石柱推测,螺髻山仙人洞已有7亿年的历史。 在进仙人洞十余米处,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6年)曾立有一座两米高的石碑,上面镌刻“深、幽、奇、险”四个楷书大字,后被人所毁,但碑石基础至今尚存。 仙人洞在海拔两千零六十八米的山腰处,恰似大自然鬼斧神工在崖壁上开凿的一个窗口。站在洞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侧石壁上刻着的对联“洞穿日月千秋景,石展乾坤万古情”,横批“深幽奇险”。进入洞口是一个不大的洞厅,一阵阵清爽的凉风迎面扑来,令人精神一振。不由得想起“洞穴疗法”中的“洞穴有冬暖夏凉之奇特功效”。随厅拾级而下,千转百回,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宽忽窄,漫步在这忽棱忽圆、琳琅满目、精美绝伦的远古“陈列馆”中,你会大饱眼福:妙趣横生,奇形怪状,大小不一的一挂挂石钟乳倒悬壁顶错落排列;星星点点的石针如繁星密布;破土而出的石笋随处可见,石芽、石花、石幔、石蘑菇、石柱各展风采,争奇斗艳,点缀在它们上面的晶莹透亮、大大小小的水珠,在五颜六色的灯光装点下,更是风韵千般分外妖娆,简直就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晶。 一路向南行,你会惊奇地发现:酷似真身的端坐在莲蓬上的观世音,活灵活现的大鹏展翅,“彝味”十足的彝家原始图腾,身着百褶裙的彝家姑娘,身披瓦拉的彝家小伙子。海市蜃楼,琼瑶仙景:在里面都能找到惟妙惟肖的造形。更奇特的是洞中还有丰收喜庆的场景、蓬莱仙景的神韵、径流急湍的轰鸣。放眼望去,有的像八仙过海,有的象群仙祝寿,有的象人面狮身,有的象金龙啸天,有的象仙人对弈,有的象后羿射日,有的神似海豹群,有的象石塔林,有的宛若福禄寿三仙,有的活脱脱就是牛郎会织女,你说像什么就是什么,什么都像又什么都不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叫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工鬼斧,造就出如此绝妙的人间仙景。让你从中去领悟中国画的种种神韵。 表完仙人洞的石,再言仙人洞的水。仙人洞中有两种河,一种叫阴河,一种叫伏河。阴河的形成是因为洞中的岩石被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后形成隧道,在隧道中流淌的地下水形成了地下暗河。河水从洞中跌下,水花四处飞溅,恰似一朵盛开在水晶宫里的“水仙花”。水清澈如碧,水波不兴,犹如明镜一般。河中大大小小的石头清晰可见,却“水至清则无鱼”。捧上一捧清泉饮下,甘甜爽口,浸润心脾,让人疲劳顿消,神气陡增。据说仙人洞的暗河可以直通邛海,难怪有人说伏河的流水好似一支乐队在演奏悦耳动听的交响乐;但只闻其声不见其影。那洒落在各种形状的钟乳石上的大小水珠,似珍珠一般玲珑剔透,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声声入耳;还有那洞内瀑布,犹如天降银河,飞泻直落,溅珠起雾,甘泉由峡谷中喷涌,层层跌落,撞起银花朵朵。看溪水从钟乳石缝中流过,忽隐忽现,涓涓而去。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油然而生! 走出仙人洞,望秀美的螺髻山,不由得想起古人曾把螺髻山比做少妇的发髻,与峨眉山并称于世,而仙人洞就是插入美少妇发髻的一根银簪,熠熠生辉,让人乐不思蜀,留连忘返。 螺髻山五绝螺髻山第一绝奇峰林立,海子棋布,最著名的景观有七十二峰、五彩湖、万亩杜鹃花,彝人们称之为“蜀莫阿洛”的黑龙潭、“蜀莫阿史”的黄龙潭、“蜀莫阿里”的五彩湖最为有名。 螺髻山第二绝是雄奇壮观的冰川角峰。古籍中所称的“七十二峰”实际上是在海拔4000多米高的主峰山脊上排列成长龙般和高大的山峰群,其山脊高出4000多米的山峰有58座,主峰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形角峰,即著名的骆驼峰、蓓蕾峰。 螺髻山第三绝当推杜鹃花海。整个螺髻山上几十种不同颜色的杜鹃花争奇斗艳。在所有数十种杜鹃花之中最为珍贵的是乳黄色杜鹃。杜鹃花彝语称索玛花,是凉山彝族的迎宾之花。 螺髻山第四绝则应该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古冰川刻槽。它是由古冰川带夹坚硬的岩块,以强大的力量刻碾冰川底部两侧岩石,天长日久便形成宽而深的岩石刻槽。 螺髻山第五绝便是被誉为“水帘洞”的大槽河温泉瀑布。温泉瀑布位于凉山州普格县城西北部荞窝镇境内,螺髻山东坡段,海拔1800米的大槽河北岸。 景区住宿普格螺髻山温泉山庄 位于普格县城北三华里处,是一个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于一体的,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的现代温泉沐浴场。 若无帐篷等露营用具可住在山上彝族老乡家,不过条件特别艰苦。 景区交通从其他各地至西昌,然后从西昌乘坐巴士(每天两班)经两个小时左右行程到达螺髻山脚下仙人洞景点,由此上山。因山路陡峭而且不易辨认需要当地老乡引路,可以租用当地老乡马匹驮运行李。 景区美食在凉山各地旅游都可以品尝到彝族民间美食。其中“坨坨肉”、“荞麦面”、“野山菌”等一定不要错过。当然也别忘了观赏与此相关的别具特色的彝族木餐具。坨坨肉,是彝族人逢年过节及招待贵客的招牌菜,一般用15公斤以下的小猪的肉做成,并且这些猪肉并不是以现代饲料喂养,内质本身已经很爽口香甜,再加上彝族特有的香料、佐料,简单加工而成。肉块硕大,呈正方形,所以称“坨坨肉”,口感十分细嫩。另外还有酸菜坨坨鸡,其肉块也与“坨坨肉”一般硕大,汤酸咸适度,很下饭。彝族喝汤所用的勺子也是木制漆器,非常特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