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论文博士 |
释义 | 基本简介国外较通行的一种学位授予方法,如英国,日本等实行的论文博士,与全日制课程博士学历教育的区别主要是在入学考核、听课方面标准比全日制授课博士生要放宽些(论文博士生3~10年在读期间主要是和教授交流论文),而毕业时也同样要拿出相当于博士毕业生学术水平的论文提交,答辩合格后获得和全日制课程博士生同样的学位。国内少数研究机构和高校似乎也有类似的政策,但了解的人很少。在2008年,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郭新立曾表示不存在所谓的论文硕士和论文博士,若发现这类情况,教育部将“决不手软”。 一般来说,论文博士的在读期间要比全日制课程博士长些,不少学生在读期间都纷纷成家立业。 基本条件1、学历与工龄:已获硕士学位并且硕士毕业后有五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者,个别具有本科学历并毕业后有八年工作经历的优秀人才。 2、工作业绩:在本人所从事的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国内外核心刊物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过一定数量的研究论文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过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已作出有创新性的成果,基本达到或接近博士学位水平。 3、外语水平:硕士学位课程外语成绩优良或已通过(相当)国家六级英语水平考试。 “论文博士”遭质疑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生王进文在其微博上称,“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一把手正在清华大学法学院读博士,但从未见其上课。”为此,清华大学法学院回应: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景颜确实是该院在读博士生,但他并非是全日制博士生,而是“论文博士”。 对多数人而言,事件主人公是否确为“论文博士”并不重要。大家关心的是,无论学校推行怎样的规则,能不能做到一视同仁,不因学生的“特殊”身份而降低门槛。大家更担心,类似的制度引进后,会不会被异化成“特殊学生”不劳而获的绿色通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