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论金融危机 |
释义 | 《论金融危机》,是东北老农写的一本讨论关于金融危机的书。 时间及标题2009.2.14,《东北老农论金融危机》 全文这是东北老农的第一篇关于金融领域的论文,其专业性相当于博士前。 东北老农,男,22周岁。至今从未走进过金融机构的大门。因为太穷。一直弄不明白俺这个没金没钱的老农怎么会和金融危机产生瓜葛。这事还得从08年秋天说起:这一年,我家的农作物都是增产的。这本来是件好事。要按去年的物价水平,那我家一定会增加不少收入的。可是,可是,到目前为止,手中的“收成”仍没变成RMB。也就是说,都没卖出去。而且不光我家是这样。不禁要问:这是怎么了?风调雨顺的怎么就不收钱呢?后来据可靠消息称,这全是金融危机给闹的。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整个世界经济的不景气。人们的消费信心大减。很多公司该停产的停产,该破产的破产。个人破产不奇怪,没想到连国家也能破产。这才让我明白,,此次金融危机是如此的严重!做为传统的脆弱行业——农业也没机会幸免。一起被拉下了水。一时间,大街小巷男女老少无不奔走相告:“金融海啸来了!请大家捂紧自己的钱包。我又在想: 这”海啸“本发生在外国,怎么能上中国来撒野呢。后来得知,这一年是中国开放的第30年。中国早已是世界的一部分了。但我一直=想不明白,金融危机应该就是银行出了问题。可银行能出什么问题啊,我们老百姓辛苦挣的那点钱不都送到银行里了吗。除非遇上打劫的,否则银行是不会赔钱的。难不成老外的银行全被人抢了吗?后来从权威人士的口中得知,这一切一切的一切,都是“次贷”惹的祸。 何为“次贷”?我从新华字典查到康熙大字典都没找出这介词的含义,让我这个农民不明白的是,汉语这门拥有如此悠久历史的语言竟解释不了一个小小的“次贷”!后来得知,“次贷”和“艾滋”一样,都发源于大洋彼岸。 现在就请我这个东北老农帮你讲解一下什么是“次贷”。话说,某些人,为了想发财,向银行申请贷款去做买卖,而某些银行为了想多赚点利息,把钱交给了申请贷款的人。这两条本是当今社会中最平常,最没有争议的经济行为。在我看来,这根本就不可能产生任何的严重后果,但目前的结果确实相当的严重,而问题的关键就是出在那个“次”上。所谓的“次”其实就是指还贷能力最差,甚至是根本就没有还贷能力的人。既然是这样,那银行为什么还会把钱贷给那些还贷能力“次”的人呢?其实说白了,还不是为了利益吗!当某些决策者的眼中只有利益的时候,那就算有再大的风险也会被挡在视线之外,用中国那句古话讲:“一钱障目,不见泰山。”而当众多投资者最爱的房地产行业进入“熊市”时,“次贷危机”一炮打响,二炮走红,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 至于“次贷危机”是怎么和“经济危机”拐到一起的,这个问题挺深奥,在这里就不方便透露,总之不给学费我是不能讲的。 但有一件事我是一定得讲的。那是公元2006年发生在我家的一次特大“金融危机”,事情是这样的,我们村有位能人想做大生意,资金不够,就想贷款,每到年初的时候,农村信用社会都会给农村发放贷款,但每户的贷款额度是有限制的。我们家地少,所以投入也少,从来不贷款,贷款那是“长腿的钱”,不光要还本,还得拿利息,所以能不用尽量不用。那个能人自己的贷款不够用。又惦记上我家的名额,因为都是乡亲,关系也说的过去,而且只是让我家给做担保人,还贷时不用我家拿一分钱,那人也说了,肯定不用我家还一分钱的。而且他也知道我家条件不好,就这样,我家帮他担保了一万元。一个做生意的人还一万元贷款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我家也没多说什么。 但半年以后,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那个能人的大买卖赔了,但我们也想,生意就算赔了,也不至于连一万元也还不起吧,但接下来传来的一个消息就有点不像话了,我们得知,周围的很多村子的很多村民也都为那个能人做了担保人。那个人在村里确实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的,以至于让众多当代农民一瞬间变成了杨白劳,一场影响甚广的“乡村金融危机”一炮打响,接下来的情形我就不必细说了,过的是很上火的。后来很快又是半年过去了。贷款到期了,接下来的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惨啊。有个自称“黄世人手下”的信用社员工在贷款到期前就已多次登门拜访过了,说让我家做好最坏的一种打算,小时候看《杨白劳》觉得挺搞笑,现在才体会杨白劳的命到底有多苦,要知道,那笔贷款加上利息,会占到我家十年GDP的 46.7% 。那可是要动老本的!这笔钱真要是让我们家出。那我家的经济马上就会进入负增长,最关键的是这钱出的让人窝火啊。就为帮别人点忙。却把自己推火坑里去了,而且那时正临近年关,前所未有的压力,最后那位能人是怎么把那“西墙”给堵上的,我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只知道这一堑确实够大的。最后,那个年就算过去了。 现在我回顾那场金融危机是因为里面的几个关键问题值得深说。第一点就是,在这场危机中,风险最大的当属担保人一方,而中国银行却是绝对的零风险,绝对的零风险,我这么说是有道理的,在开始贷款时,我爸是当作担保人来办理贷款的。而申请做担保人的程序是相当的严格,不光要让我爸按手印,拍相片,还给我爸量身高,测体重,量血压,整个过程就和给罪犯备案完全一样。要是条件允许的话,没准连DNA都一起做了。总之就是不论这个担保人跑到哪里,都一样能给找出来,而申报财产时更严格,就连我家的房子有几扇窗子,厕所有几平米,院里有几只能下蛋的鸡,自行车什么牌子,都一字不落的被记录在“担保人持有财产”一栏,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告诉担保人,在担保期间,你家房上的瓦,锅中的铁都暂时归银行所有,而所有权最终归谁还要看担保人的运气了。而且还有一条更加严谨的措施,就是叫“五家连营”。五个贷款人家放在一起处理。就是说有一家还不上贷款的,其他人家就有责任代为还款。那是立了字据的。 不禁要问,如此严格的金融制度真的有必要吗?现在看来,那是相当的有必要!试想一下,如果银行将制度放宽一些,门槛降低一些,其业务量必将成倍的增加。但银行自身的风险也会随之大增。在我看来,银行就是一个公司,只不过其经营的产品与其他公司不同,既然是公司,那承担点风险也是很正常的。而且风险越大,收益也会越大,当一个公司在大风险中“翻船”时,最严重的后果也不过就是这家公司“关门大吉”,一家公司破产是一件常有的事,不会有太多的人为此难过,但如果是银行这家“公司”关门的话,那其后果有多严重我就不说了,总之那是相当相当的严重。不管是张王李赵还是男女老少,其存折上的数字都被“归0”了。那是灾难啊!银行想赚钱我不反对,但可千万不能拿老百姓的“家底”去外面兜风,那可是一种很表脸的行为! 所以说,严格的制度不仅是保护了银行,更是保护了全天下的老百姓,谁家在银行里没有个三头二百的存款啊。 中国的经济要想可持续发展,金融机构的大门就一定得把紧了。相比之下,国外的某些制度就要开放很多了,自由很多。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机构都“大吉”了呢。是“关门大吉”了。虽然中国已经“开放”了整整30年了。其开放程度仍远不及国外,当然出的“乱子”也没国外的有水平。 还是中国的那句古话讲的好,“开放非无边,自由应有度。” 说完金融危机那些闹心事,再让我这个东北老农给你讲讲经济危机是怎么个意思。众多的新闻里都说过这样的消息,XX国,XX商场,XX商品,已打一折的价格来出卖了。但是,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很多人都在捂钱包呢。所以就出现这样一种现象: 因为经济不景气,所以群众不愿消费; 因为群众不愿消费,所以商家不赚钱; 因为商家不赚钱,所以经济不景气。 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个无法终止的恶性循环。难道就真的找不到一个“突破口”吗? 其实不然,那个“突破口”就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先听我这个老农是怎么理解“危机”一词的: “危机”就是指“危险”与“机遇”,(这是新闻里的原话)。但有人会问,他在“危机”中看到除了危险就是风险。哪有机遇啊。那我就告诉你。是这么回事:“危机”中的危险是一般人都能看到的。而其中的机遇却不是一般人能看到的。“危机”是先有“危”后有“机”,所以“一般人”在看到“危”以后就被吓在那里了,所以看不到“机”。而“不一般人”却相反,是先从“机”开始看的。 我再说一下“危机”到底是怎么来的。所谓的“危机”就是指某些人的错误决策与行为经过长期的积累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的隐患。在“危机”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众多投机者因为光看到其中的利益,而看不到其背后的巨大的风险!所以“危机”就变成了一个定时炸弹,在那场错误的商业行为中,所有的“一般人”只看到了机遇,只有少数的“不一般人”才能看到其中的危险。而早早收手。在“危机”爆发前,没有“机遇”而只有“危险”。这个时候投的越多,最后赔的也越惨!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在爆炸前才是最危险的。这个时候谁行动谁受伤!而当全世界人都知道“危机”来的时候,就只有“机遇”而没有危险了。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那种投机行为是愚昧的。也就不会再有人再为那件事投资了。也就不会再有新的“危险”形成。当然,也不排除某个心眼缺到家的人还在那里帮别人埋单。当定时炸弹响后,隐患就已被消除了。当那些“一般人”还傻乎乎的在那等炸弹响“第二声”的时候,那些“不一般人”早已大胆的行动越来了。因为这时只有机遇了。哎。怪就怪那些“一般人”的眼睛是看不到那些机遇的。而“一般人”的脑子更不会想到这时竟然还会有“机遇”。 “想不到”才是最悲哀的! 东北老农虽不是出身“科班”。但有些事还是能想到的。总之,当“危机”展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时,其中的危险部分上已过去了。 以上是我对“危机”一词的解释,只能讲到这份儿上了。还有谁没明白,自己去咨询小学老师吧。 现在我想说一下,应该如何去面对此次“危机”。 就一个词,“乐观”。(众多经济学家也很先赞同我的这一观点)。 那这“乐观”的心态从何而来?很多80后的年青人可能都不太了解。像我们那代人都知道,要在30年前的中国,个人想弄个小买卖就等于在犯罪!轻则判你个“投机倒把”罪。重则判你“挖社会主义墙角”。弄不好还会游街示众。要是时光再倒回70年前,那时在日扣的“三光”政策的大力开展下。你要想弄个挣钱的活,那不等于在狼窝附近放羊吗。肉不都是给狼准备的吗?太多此类例子不胜枚举。总之,不同年代都有不同的困难要面对。哪有一点困难都没有的年代。现在国家不仅不限制个人的发展。而且还千方百计的鼓励你去挣钱。只要不是什么杀人放火坑蒙拐骗偷等有害人民的事。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如今的政策已经够好的了。还有什么不能乐观的呢。就连小平同志也曾说过,党的政策是一定会变,但只会越变越好。一切都是为了全中国人民的利益,历史是不能倒流的。再说现在哪只外国“野狼”要想再到中国吃“羊”,来之前都得先去打听一下,中国的弹道导弹能飞多远。速度比声音快多少倍。上面坐了多少个“小男孩儿”!总之,来硬的咱就不怕。如此优越的生存条件,还有什么理由不乐观的呢。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趁年青好好闯一闯呢?当然也有人会说,“我也挺乐观的,可咱没那么多的条件啊?” 要是等所有条件都等齐了,那还能有你什么事啊?还是革命前辈的那句话说的好: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心态方面的问题我就不多说了。说一句发自我肺腑里的话吧:“金融危机来了,我们不能简单的把裤腰带一勒,等着盼着金融危机的冬天早日过去。如果每个人都不去努力,不去正面抗击金融危机的话,总幻想着会有别人把不景气的经济给弄的景气点。如果都是这么想的话,那我们这代人在有生之年都会始终生活在金融危机的冬天里了。 下面是一段话,是我在一个QQ群里收到的短文。我想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金融危机时的10项注意: 一:不要辞职,不要换工作,不要转行,不要创业。 二:不主动要求老板涨工资,裁员往往从高薪员工开始。 三:多帮朋友留意工作机会,多联系多介绍,轮到自己找工作时朋友才会帮你。 四:存钱,买国债或者双币存款,别买股票。 五:千万别买车买房,到危机最严重时便宜的跟白捡一样。 六:危机的后期最难过,现在仅仅是开始,别觉得自己很强,很能干,连花旗通用都抗不住,你算个屁。 七:未婚的别结婚,结婚的别离婚,没孩子的现在别生,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危机过去再说。 八:就算还没感觉危机,也应该日子紧着过,用以前70%的钱过现在的日子 九:不要幻想抢银行,成功率很低,活捉率很高,搞不好就地枪毙。 十:拉屎的时候要留一半,免得饿的太快。 这些忠告,只告诉群里的朋友和铁哥们,一般人 我不告诉他。 上面中的有几个观点我不太同意。我听说有的白领还趁着金融危机生小孩,用产假来降低被开除的风险。还有那个上厕所的,如果你真有那么高的技术水平,你就只拉十分之一算了。这样就可以再多节省出40%的食物,折合成RMB的数目也是很可观的。 总之要是按上面说的去做。可以肯定的告诉你,这个金融危机什么时候能过去,咱们这代人是看不到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