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鹿死谁手 |
释义 | 《晋书·石勒载记下》:“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意思是说不知政权落在谁的手里。后也用来指不知谁能获胜,多用于指比赛的胜负。 基本信息【注音】lù sǐ shuí shǒu 【解释】原比喻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用法】作宾语;用于比赛 【结构】主谓式 【出自】:《晋书·石勒载记下》:“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近义词】龙争虎斗、明争暗斗 【相反词】和衷共济、和平共处 【同韵词】白云苍狗、执箕帚、羊羔美酒、嘤鸣求友、得未尝有、旧瓶装新酒、余香满口、淮王鸡狗、金龟换酒、指槐骂柳、无中生有…… 【年代】古代 【英文】 1. At whose hand will the deer die. 2. who will win the prize; who will gain supremacy 成语典故东晋时代,十六国中后赵的开国皇帝名叫石勒。有一天,他设宴招待高丽的使臣,喝酒喝得快醉的时候,他大声地问臣子徐光道:“我比得上自古以来的哪一上君王?”徐光想了一会儿说:“您非凡的才智超过汉高祖(刘邦),卓越的本领又赛过魏太祖(曹操),从三王五帝以来,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您,您恐怕是轩辕黄帝第二吧!”石勒听后笑着说:“人怎么能不了解自己呢?你说的也太过分了。我如果遇见汉高祖刘邦,一定做他的部下,听从他的命令,只是和韩信、彭越争个高低;假使碰到光武帝刘秀,我就和他在中原一决雌雄,较量高下,未知‘鹿死谁手’?” 成语示例1.古人把争天下比做“逐鹿中原”。也只有稳据中原,才能定鹿死谁手。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七章 2.《晋书·石勒载记》:“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成语辨析【正音】手;不能写作“sǒu“。 【辨形】谁;不能写作“滩”。 【辨析】鹿死谁手和“明争暗斗”都形容“各用心机;互相争斗或排挤。”但鹿死谁手泛指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而明争暗斗集团与集团之间的争斗;包括暗中斗争或公开竞争。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