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颅脑损伤
释义

简介

颅脑损伤(head injury)指暴力作用于头颅引起的损伤。包括头部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和脑损伤。其中脑损伤后果严重,应特别警惕。病因常见于意外交通事故、工伤或火器操作。

软组织损伤中头皮下血肿较多,不必特殊处理,经常可自愈。头皮裂伤出血甚多,应早期清创缝合。头盖部的线样骨折无需处理。较大的凹陷性骨折应早期整复。颅底骨折常引起脑脊液鼻漏或耳漏应视为开放颅脑损伤,极易逆行感染,因此脑脊液漏的处理是引流勿堵、消炎待自愈,少数不愈合者可择期外科修补。

原发性脑损伤常见为脑震荡,病人有肯定的外伤史,伤后立即意识丧失,短时间清醒,往往不能回忆受伤瞬间过程,对症处理可愈,脑挫伤和挫裂伤是枕顶部着地形成对冲伤,脑组织在颅内大块运动,与前颅凹和中颅凹底摩擦,致脑组织挫伤或挫裂伤,可引起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恶心、呕吐、颈部抵抗、腰穿可有血性脑脊液),一般要严密观察,及时发现颅内血肿。

继发性脑损伤常见的有脑水肿和颅内血肿。在脑损伤的基础上形成血管源性脑水肿,可为局部或全脑性;若挫伤较重,局部出血较多,则可形成硬膜下血肿或脑内血肿。若颞部颅骨骨折损伤硬脑膜中动脉,可形成硬膜外血肿。以上病理改变均可继发颅内压增高,甚至形成脑疝,危及生命。

脑水肿应保守治疗(如脱水、给予激素及限制入量)。颅内血肿原则上是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而且应早期手术,一旦形成脑疝,预后危险。

发生机制及其病理特点

根据损伤特点,可将颅脑损伤分为局部损伤和弥漫性损伤。二者在致伤因素、损伤机制和病理表现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别。另外,根据脑损伤发生的时间可以将颅脑损伤分为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二者具有不同的病理表现。本节主要阐述原发性脑损伤的发生机制。

颅脑损伤始于致伤外力作用于头部所导致的颅骨、脑膜、脑血管和脑组织的机械形变(mechanical distortion)。损伤类型则取决于机械形变发生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原发性脑损伤主要是神经组织和脑血管的损伤,表现为神经纤维的断裂和传出功能障碍,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功能障碍甚至细胞的死亡。继发性脑损伤包括脑缺血、脑血肿、脑肿胀、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等,这些病理生理学变化是由原发性损伤所导致的,反过来又可以加重原发性脑损伤的病理改变。

脑损伤与意识障碍的关系

意识障碍在脑损伤患者中很常见,轻者伤后出现短暂可逆的意识丧失,严重时伤后持续昏迷直至死亡。导致意识障碍的最终原因是相当范围内大脑皮质功能的丧失,但其具体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受伤后即刻发生的意识障碍,与伤后一定时间后才发生的意识障碍,在发病机制上是不同的。前者与致伤外力在受伤时对脑组织的破坏有关,后者与伤后继发的颅内压升高、脑缺血、脑疝有关。

以往认为,伤后原发性意识障碍的发生机制与脑干功能的损伤有关。具体地说,就是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损伤有关。该论点的证据是,在灵长类动物脑震荡模型中,发现存在脑干轴索的变性。然而,近年来该学说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对严重颅脑损伤、原发性昏迷继而死亡的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发现,患者大脑半球白质存在广泛的变性,这种病理变化即弥漫性轴索损伤。大宗病例研究和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原发性昏迷的发生原因是弥漫性轴索损伤而非单纯脑干损伤。

颅脑损伤对小儿智力的影响

颅脑损伤在小儿比较常见。因小儿脑发育尚未成熟,故对损伤较为敏感,即使从外表看伤情不重,但仍可能造成脑组织的损伤而影响智力的发展。

颅脑损伤的原因有由高处坠落、窗口坠落、楼梯滑跌、小儿打架,或由于自行车、机动车辆的交通事故而受伤。小儿发生颅脑损伤,都应及时到医院诊断治疗。有伤口应予以清创缝合,预防感染,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对无伤口的颅脑损伤应严密观察,注意休息,以免加重脑挫伤或脑震荡。如果头痛加重,出现呕吐、昏迷,应再找医生诊治。有的甚至在伤后2~3周以内,因颅内血肿增大,出现抽搐、昏迷、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据统计约1/4的颅脑损伤小儿在伤后1年内可能有智力下降的情况,表现为表情淡漠、好动、控制能力减轻、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差等。少数病人1年以后仍有头痛、偏瘫、智力障碍、癫痫等后遗症。 因此作为小儿家长及幼儿园老师要注意小儿的保护措施,防止脑部损伤。老师应教育小学生团结友爱,不打架,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颅脑损伤的临床分型

临床应用分类

该方法主要应用于临床诊断,以颅脑损伤部位和损伤的病理形态改变为基础。首先根据损伤部位分为颅伤和脑伤两部分,二者又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脑损伤依据硬脑膜是否完整,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open craniocerebral injury)和闭合性颅脑损伤(closed craniocerebral injury)。前者的诊断主要依据硬脑膜破裂,脑脊液外流,颅腔与外界交通。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者又称之为内开放性脑损伤。闭合性脑损伤又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根据病情轻重分类

临床应用分型只能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受伤部位和病理类型做出诊断和分型,而无法对患者病情的轻重进行判断。我国于1960年首次制定了"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的分型"标准,按昏迷时间、阳性体征和生命体征将病情分为轻、中、重3型,经两次修订后已较为完善,已成为国内公认的标准。

1、轻型

(1)伤后昏迷时间O~30分钟;

(2)有轻微头痛、头晕等自觉症状;

(3)神经系统和CSF检查无明显改变。主要包括单纯性脑震荡,可伴有或无颅骨骨折。

2、中型

(1)伤后昏迷时间12小时以内;

(2)有轻微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3)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有轻微改变。主要包括轻度脑挫裂伤,伴有或无颅骨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者。

3、重型

(1)伤后昏迷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

(2)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3)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有明显改变。主要包括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

4、特重型

(1)脑原发损伤重,伤后昏迷深,有去大脑强直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脏器伤、休克等;

(2)已有晚期脑疝,包括双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严重紊乱或呼吸已近停止。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与观察

综述

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昏迷时间长,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治疗困难,护理复杂,死亡率高,除应及时诊断和抢救治疗外,还应精心合理的加强临床护理,这不仅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也是对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和促进病人康复、减少致残率的重要环节。

常规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生命体征的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是反应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如出现血压下降、呼吸深慢、脉搏缓慢,多提示脑疝的早期表现。

意识状态:意识的改变与脑损伤的轻重密切相关,是观察脑外伤的主要表现之一,在护理上通过对格拉斯评分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瞳孔变化:检查瞳孔的变化,可观察到是否有脑疝的形成。如瞳孔进行性散大,光反射消失,并伴有严重意识障碍和生命体征变化,常是颅内血肿或脑水肿引起脑疝的表现。

精心护理

2.1 呼吸道的护理

2.1.1 体位,对颅脑损伤或手术的患者,给予床头抬高15~30度头偏向一侧,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增加肺部通气量,并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呼吸道。

2.1.2 吸痰,因脑损伤而出现昏迷的病人,由于舌肌松弛、舌根后坠,咳嗽反射消失,下气道分泌物积滞,极易出现窒息和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因此在护理上应尤为注意,除应及时吸收痰液外,还应在病情稳定允许的情况下,协助病人翻身叩背,以利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2 尿路感染的预防 对于昏迷时间长、留置导尿的病人,要经常冲洗膀胱和清洗会阴部,防止逆行感染。

2.3 褥疮的护理 要定时为病人翻身,在尾骶部和其它骨突出部位垫气圈和泡沫垫,经常按摩受压部位。对于尿失禁或出汗多的患者,要经常更换床单、衣服,保持平整、干燥。

2.4 消化道的护理 昏迷三天以上的患者应给予鼻饲。由于病人长期不能进食、消化和吸收功能大大增加。所以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流汁食物,食物应每4小时由胃管注入,注入食物的温度不可过高或过低,过高可引起食道和胃粘膜烫伤,过低则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

2.5 口腔及眼的护理 对长期昏迷、鼻饲患者,每天用2~3%硼酸过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使病员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眼睑不能闭合的病员,角膜可因干燥而易发溃疡,同时伴有结膜炎,应除红霉素眼油膏或盖凡士林纱布以保护角膜。

2.6 高热护理 由于脑外伤累及到体温调节中枢发生中枢性高热,加重脑水肿,还可加速脑脊液的分泌,使颅内压增加,体温如果高于40℃,会使体内各种酶类的活性下降,造成脑代谢降低甚至停止,降温可使脑细胞耗氧量减少,降低机体代谢,有利于脑细胞的恢复,主要靠冬眠药物加物理降温,同时给予皮质激素治疗,而感染所致的发热,一般来的较迟,主要靠抗生素治疗,辅以物理降温。

2.7 输液护理 在脑损伤急性期,生命体征不平稳,需要输液治疗,通过输液,进行抗炎、止血、脱水的治疗。输液速度不易过快,否则易引起肺水肿、脑水肿。高渗脱水剂要快速滴入20%甘露醇250ml,要求半小时内输入,否则就失去脱水意义,治疗中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2.8 神经功能恢复的护理 昏迷或长期卧床病员,由于活动少,容易发生肌腱、韧带退休和肌肉萎缩,关节日久不动也会强真而失去正常功能,所以护理病员时应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给病人按摩、帮助病人做肢体的被动运动,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张力,防止关节挛缩,帮助恢复功能,也可预防下肢深部静脉血栓的形成。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

高压氧治疗是指在超过一个标准大气压环境下吸入高浓度氧,以通过血液循环携带更多的氧到病损组织及器官,促进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高压氧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减压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迟发脑病、冠心病、突发性耳聋等。尤其是对颅脑损伤具有确切的疗效,对提高颅脑损伤病人的生存率、降低伤残率、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功效。

高压氧是临床治疗中独特且最有效的供氧方式,能极大地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因此,对氧极其敏感的脑组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高压氧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增强血管阻力,既纠正脑缺氧,又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并能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微循环,从而使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得到改善,使因缺氧变性的损害得以逆转,恢复功能。这样的过程需要施以足够的长疗程高压氧治疗,这也正是高压氧治疗不仅对颅脑损伤急性期有治疗价值,而且对颅脑损伤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有很好治疗作用的根据。

高压氧(HBO)的绝对禁忌证

颅内活动性出血是高压氧(HBO)的绝对禁忌证,对疑有颅内活动性缺血的病人,绝不能贸然进舱治疗。对长期昏迷、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的病人和严重后遗症的病人应采用多阶段的长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可望促醒和逐渐康复以及改善预后。HBO治疗时机:颅脑外伤病人在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排除颅内活动性出血,早期HBO治疗是一个重要原则。最佳HBO治疗时间为伤后3 d内。本组所有病例在高压氧治疗中未发生氧中毒等副反应。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有较好的疗效,它不仅对颅脑损伤昏迷有促醒作用,而且对恢复期的失语,偏瘫等后遗症有促进康复的作用。如何在高压氧治疗期间给病人合理饮食指导,使病人既能保证在高压氧治疗时舒适,又能保证营养合理,促进病人的康复,现介绍如下

高压氧舱治疗后饮食护理

1、不宜过饱,宜进食易消化食物

高压下唾液分泌减少,往往有口渴感。气压较高,腮腺分泌抑制愈明显,胃液的反射性分泌也明显受抑制,故不宜饱餐后立即进行高压氧治疗,最好在餐后0.5~1h进舱进行治疗。高压氧使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增强,肠道内气体被压缩,体积缩小肠蠕动增强,气体弥散,吸收增强,常会引起便意,进食过饱会引起舱内排便。我们在治疗中就遇到这样的病例:患者,男35岁,脑挫裂伤清醒后,遗留有偏瘫,言语不清后遗症。进行高压氧治疗时,随着病情好转,病人食欲增加,第8次时由于吃得过饱,而出现在舱内排便现象,病人感到十分难为情,而且也影响了下一舱病人的治疗。因此护理人员除了指导病人要在治疗前一餐不要吃的过饱外,还要叫病人进舱前排空二便。

2、不要给易产气的食物

治疗当天禁食牛奶、豆类、韭菜、芹菜,夏天不要喝汽水、啤酒。因为产气的食物在肠道内产气,治疗减压时,气体膨胀而易引起腹痛。这不仅引起病人的痛苦,而且易与减压病相混淆。

3、营养充足膳食合理多样化

蛋白质、脂肪是维持脑功能恢复的主要物质 。宜选用优质蛋白质,营养丰富制作细碎软易消化的食物,包括:肉、鸡蛋、鱼、苹果、花生、动物内脏、核桃等食物。除了高压氧治疗前一餐,其他2餐可进食牛奶。此类病人每日进食还应予以粗粮、细粮、杂粮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正常情况下脑组织可用脂肪分解的中间产物酮体来作为能源。但脑功能受损后,酮体不能恢复其功能。因此每日膳食中必须有适量碳水化合物,以保证酮体来源。每日保证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包括:根茎类、叶菜类。新鲜的绿色蔬菜、水果、菠菜、胡萝卜、桔子、香蕉等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无机盐、微量元素,人体内含量虽少,但对人体健康及脑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芝麻、海带、虾皮、黑木耳、花生、干果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微量元素,指导病人在饮食中增加这些食物。

4、注意食品的味美

应注意食品感官形状、色香、味美以增加食欲,烹调方法要合理,避免营养素的损失。

5、要注意食品卫生

颅脑损伤病人身体抵抗力差容易出现腹泻、痢疾等胃肠道疾病,特别是夏天更不要让病人进食生冷不洁食物,防止食物中毒。

多做宣传,家庭配合 良好的进食习惯按时进餐,不暴饮暴食特别是恢复期病人,加上高压氧使食欲增加,合理安排三餐,早餐占25%左右,中餐占50%,晚餐占25%,创建良好的进食环境,如数人同时进餐,进餐播放轻音乐等,饭前后不做大运动量的康复锻炼,忌强迫进食等。

颅脑损伤的几个误区

是否头部损伤就一定有脑损伤

并不能认为头部外伤一定合并有脑损伤。所谓仅有的头皮损伤,微小的颅骨线形骨折等并不一定合并有脑损伤。由于颅脑损伤的机制非常复杂,考虑到下面要讲到的脑外伤后遗症预防和治疗,在强调头外伤病人应该警惕脑损伤的同时,并不主张泛化脑损伤的概念,造成伤者过多的思想负担。

是否头部没有损伤就一定没有脑损伤

不一定。脑组织就像一块儿装在硬盒子里面的豆腐,身体运动停止时脑组织的惯性运动是脑损伤的主要动因之一。譬如车祸伤中常见的脑组织“挥鞭样”损伤、坠落伤中臀部先着地导致的脑部“传递伤”等都属于这种情况。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车祸中的“挥鞭伤”很容易造成颈椎脱位,容易漏诊且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

颅内有没有出血是否可以决定病情轻重

损伤性颅内出血只占所有脑损伤病人(包括轻微脑震荡)的2%左右,占住院脑损伤病人的50%左右。意识障碍程度和持续时间可作为判断脑损伤病情轻重的指标。那些仅凭检查结果未发现颅内血肿就认为病情轻微的观点是一个很严重的认识误区。事实上一些病情非常严重,治疗非常棘手,预后非常不乐观的脑外伤如脑干损伤,弥漫性脑损伤,轴索损伤等,往往仅有很少量出血或不伴出血。

颅内出血多少是否可以决定病情轻重

颅内出血与与病情的关系不但与出血量而且与出血速度和病人的具体情况有关。同样的血肿量,但出血速度较慢,脑组织的代偿功能来得及发挥,病情可以表现不严重,治疗效果和预后就比较好。反之就差。这种同样血肿量不同的治疗结局,与医生的治疗技术关系不大。一般来讲,就损伤而言,医务人员对于原发的损伤无计可施,医生能够做的是避免、减轻或减缓继发性损伤,为原发伤的修复提供较好的条件。

脑震荡后遗症的预防和心理治疗

脑震荡后遗症又叫脑震荡恢复期综合症,不包括由于脑器质性损伤造成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失眠健忘、疲惫无力等。脑震荡的恢复和身体其他部位损伤后修复过程一样,修复结果也一样。但是由于大脑功能的神秘和人们对其认识的局限和泛化,脑震荡后遗症的临床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是心理因素的作用。我们可从脑震荡后遗症发生率成人高于儿童,女性高于男性,有纠纷事件伤员高于无纠纷事件伤员看出心理因素在该病症中的作用。病人的痛苦是真实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们建议伤员及其家属以豁达、平淡、乐观的心态对待轻型脑外伤后的主观症状,对症状的追究宜粗不宜细,淡化病人的心理影响和恐惧意识,有利于脑震荡后遗症的治疗和恢复。

现场抢救

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和全身情况的迅速认真的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的重点是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的稳定。现场急救顺序为:

1. 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多因出现意识障碍而失去主动清除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或血液、脑脊液吸入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故应立即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调整头位为侧卧位或后仰,必要时就地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若呼吸停止或通气不足,应连接简易呼吸器作辅助呼吸。

2. 制止活动性外出血:头皮血运极丰富,单纯头皮裂伤有时即可引起致死性外出血,开放性颅脑损伤可累计头皮的大小动脉,颅骨骨折可伤及颅内静脉窦,同时颅脑损伤往往合并有其他部位的复合伤均可造成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而导致循环功能衰竭。因此制止活动性外出血,维持循环功能极为重要。现场急救处理包括:

(1)对可见的较粗动脉的搏动性喷血可用止血钳将血管夹闭。

(2) 对头皮裂伤的广泛出血可用绷带加压包扎暂时减少出血。在条件不允许时,可用粗丝线将头皮全层紧密缝合,到达医院后需进一步处理时再拆开。

(3) 静脉窦出血现场处理比较困难,在情况许可时最好使伤员头高位或半坐位转送到医院再做进一步处理。

(4)对已暴露脑组织的开放性创面出血可用明胶海绵贴附再以干纱布覆盖,包扎不宜过紧,以免加重脑组织损伤。[以上(1)~(4)均加入录象资料显示具体过程]

2. 维持有效的循环功能:单纯颅脑损伤的病人很少出现休克,往往是因为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骨折、头皮裂伤等造成内出血或外出血而致失血性休克引起循环功能衰竭。但在急性颅脑损伤时为防止加重脑水肿而不宜补充大量液体或生理盐水,因此及时有效的制血,快速地输血或血浆是防止休克,避免循环功能衰竭的最有效的方法。

3. 局部创面的处理:以防止伤口再污染、预防感染、减少或制止出血为原则,可在简单清除创面的异物后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冲洗后用无菌敷料覆盖包扎,并及早应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

4. 防止和处理脑疝:当患者出现昏迷及瞳孔不等大,则是颅脑损伤严重的表现,瞳孔扩大侧通常是颅内血肿侧,应静推或快速静脉点滴(15~30分钟内)20%甘露醇250毫升,同时用速尿40毫克静推后立即转送,并注意在用药后患者意识和瞳孔的变化。

转 送

(一) 转送前的准备:

1. 强调“急”“快”“救”的原则,特别是对成批伤员的情况。

2. 确保转运途中抢救器材的齐全和功能完好性,及抢救药品的足够。

3. 转送前对病情做正确的评估,对途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应有足够的认识,和变化时的应急措施。

4. 确保良好的通讯设施,途中与目的地医院保持联系,将病情和抢救信息提前告知,以便目的地医院提前做好抢救准备。

(二) 在转送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对有严重休克或呼吸困难疑有梗阻者应就地就近抢救,待病情有所稳定后再转送,切忌仓促搬动及远道转送。

2. 转送过程中,为防止昏迷病人因误吸入呕吐物、血液、脑脊液引起窒息,应将头转向一侧,对确认无颈椎骨折者可托起颈部,另一只手压前额使之尽量后仰。必要时先行气管插管后再转送。并注意途中随时清除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

3. 对于烦躁不安者,可予以适当的四肢约束,在引起烦躁的原因未解除前,慎用镇静剂。

4. 四肢和脊柱有骨折的病人应用硬板担架运送,在转送前应做适当固定,以免在搬运过程中加重损伤。

5. 陪送的医护人员在转送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病人的呼吸、脉搏及意识的变化,情况紧急时随时停车抢救处理。

6. 到达目的医院后,陪送的医护人员应向接受单位的医护人员分别详细地将所了解的受伤时间、原因、初步的体检及诊断、现场和途中的病情变化以及处理情况

颅脑损伤医学分级

颅脑损伤在医学上共分三个等级。

一级:称为颅脑损伤Ⅰ级,即轻度颅脑损伤(过去称为脑震荡,现已不用)。指受伤当时有昏迷,昏迷时间在30分钟以内,且颅脑螺旋CT多次扫描均无异常发现者。临床上根据其表现,又人为划分3级:1、轻型脑震荡;2、中型脑震荡;3、重型脑震荡。一般轻型无后遗症表现,中型及重型脑震荡者依据个体差异可有程度不同的后遗症表现(即颅脑损伤后综合征范畴),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记忆力下降、甚至智力下降等。以上表现可为连续性活间断性发作,且长期不能完全缓解。一般颅脑损伤Ⅰ级即应系统治疗,以防后遗症发生。

二级:中度颅脑损伤。指当时有昏迷,昏迷时间大于30分钟,而小于1小时,颅脑螺旋CT检查提示有出血或水肿区者。这一级一定要住院正规治疗,因出血可能随时会有变化,导致转为重度颅脑损伤,甚至死亡。视情况而决定是否手术治疗,一般常规药物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三级:重度颅脑损伤。指昏迷时间大于1小时以上甚或持续昏迷,伴生命体征紊乱,颅脑螺旋CT检查提示:有出血或水肿或脑干区低密度影像(脑干损伤)。这一类病人死亡率较高,如若脑干损伤,死亡率可达50%或以上。治疗同中度。

一级内也包括脑震荡伴颅底骨折者。颅底骨折表现最多见中颅底骨折,临床称为“熊猫眼”征。需抗感染治疗,防止颅内感染死亡。每级均有GCS评分标准,暂不赘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