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隆慧法师 |
释义 | 隆慧法师隆慧法师,法号:法轮常转,俗名武志强,1981年出生于山西大同,从小受父母示导(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做好人)的信念,皈依三宝,听经闻法,吃素行善, 以此从小受到佛法的熏修,为以后出家奠定了基础。 在社会上的历练让其深深体会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人间急苦。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上昌下义法师,并得到其师重视,得以开导,获得深刻启发。此后,经过种种磨练得到其师允许出家。并于2001年农历十一月初六日剃度为僧,取法名为隆慧,意为绍隆佛法,施慧众生。为利益一切众生,乃发无上殊胜普提心以“振兴圣教,正法久住,正法重现”为己任,自此既深入经藏,精勤不辍开始精进修学,并就读于四川文殊院中专部。 2004年,于五台山广济茅蓬碧山寺求受具足戒。深受和尚谆谆教诲:“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因受戒必须学戒,由学戒才能持戒。”感恩老和尚肺腑教诲。2005年,于福建太姥山平兴寺学习《南山三大部》、《南山五大部》、《戒律学纲要》等。 2006年,插班到福建佛学院大专班。对佛门各个宗派多所涉猎,举凡禅,净,律,密,俱舍,华严,法华,天台,皆有学习。和尚教诲:“以信仰为根本,以解脱为目的,以教育为中心;以文化为纽带。”从中得出有信仰的人最富贵,有道德的人最安心,有修行的人最有力,有智慧的人最通达。法师悲愿深切常以“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菩萨行自翊,让有缘的众生增长智慧和勇气,努力积极面对种种试炼,又能 超越现实的困境,真正达到心灵的安详自在。 2008年,担任河南义马佛缘阁主持、弥陀寺主持以及千佛寺主持。开始以“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业,并融古汇今,手拟规章制度,将佛教带往现代化的新里程碑。法师看到当地农民的穷苦,发心创办了慈悲喜舍基金会,并为当地百姓捐资捐衣服百余包。得到当地百姓及领导大力支持。 认识自己——不求余物,唯求作佛。 社会的发达和科技的进步,使人类的能够在宏观上认识其它星球,可以遨游于太空之中;能够在微观上直探物质的本源,发现物质的基本组织结构。遗憾的是,这所有的一切却不能帮助人类进一步认识自己。祖师告诉我们:“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如果我们不能对自己认识清楚,就不能把握自己的心念,不能在烦恼生起的当下观照它,克服它。如果我们从痛苦中得到解脱,首先就得认识自己。如何认识自己呢? 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就是说,在我们的内心,除了妄想,还有清净的如来智慧德相,而这正是我们真正的自己。所谓直下承担,就是要我们认识到自己本自具足的佛性。祖师告诉我们,直下承担就是认识自己,在我们的生命中,身体不是自己的,只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的,思惟不是自己的,只是概念的延续。 大珠慧海禅师参拜马祖时,祖问:“来这里干什么?”慧海禅师曰:“来求佛法。”祖曰:“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自家宝藏抛弃不顾,到处乱跑做什么?”慧海禅师问:“哪个是我的宝藏呢?”祖曰:“现在问我的就是你的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为什么还要到外面去求呢?”禅师在马祖的开示之下,当下就认识到自己。后来有人问慧海禅师如何是佛?他回答说:“清淡对面,非佛而谁。”这段对话跟五祖问惠能大师很相似,“人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 佛性虽然不是我们见闻觉知的妄识,但也没有离开见闻觉知。云门禅师说:“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程君,个中若了全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我们认识自己,要从能见能闻的作用中去直下承担,但不可住著于见闻之相。不落于思惟是认识自己。思惟往往是名言概念的延续,前尘影事的重现。一旦落于思惟分别,住著于是非得失的纠缠中,我们就会迷失自己的本性。如六祖接引惠明的公案,六祖将衣钵放在石上,惠明拿不动,于是说::我为法来,不为衣来”。六祖说:“汝既为法来,可放下万缘,不要有任何念头。”又说:“不思善不思恶,正在这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当下认识到自己的清净本性。 明心见性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要从心性中去认识,心是指我们现前的心念,这个心念是虚妄不实的,是生灭变化的,但透过生灭变化的表面,还有一个不生不灭的心体。明心见性,就是要我们明了心的虚妄性,不被它的变化所迷惑。从中进一步见到自己清净的心性和真正的生命。六祖悟道时曾说:“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五祖知道惠能大师已悟到本性,为其开示说:“不识本心,学佛法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如果认识到本心,见到自己的本性,那就会成为大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无始以来,我们凡夫众生都是因为不认识自己。随着妄想分别,沉溺于六道之中,倘若我们认识自己的本地风光,就能息灭烦恼妄想,不被外境的迁流变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