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游中学 |
释义 | 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龙游中学,历尽风雨,至今已走过了六十个春秋。六十年来,它历经战时离乱的痛苦,新中国诞生的欢乐,“文革”洗劫的惨痛,改革开放的喜悦,其间四易校址,八易校名。风雨六秩拓出漫漫创业路,六秩风雨育出万千栋梁材,学校从半学初的几间破祠堂逐步发展成具有现代气息的省一级重点中学,为国家培育出近三万名毕业生。 基本概况浙江省龙游中学创办于1939年5月,1984年列为省重点中学,1998年被省教委认定为省一级重点中学。 学校占地16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幽雅。标准化的实验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及校园计算机网、广播电视网、因特网等充分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学校现有34个教学班,1753名学生。教职工153名,其中专任教师107人,学历合格率96.12%,高级、中级教师占71.96%,教师中获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的7人次,知名教师14人,知名校友近百人。校长汪水土为市名校长。 学校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校园生活丰富多彩。60多年的办学历史形成了劳动教育、体育教学、学科竞赛等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在省内外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集体、省卫生先进单位、省文明学校、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简介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一批批教师艰苦创业,不图名利,辛勤耕耘,春丝吐尽,换来了教育教学的硕果累累;一批批学子,抱负远大,尊师守纪,勤奋刻苦,全面发展成为各条战线的栋梁之材。 看今朝,春光无限好。改革春分吹拂,科教战略实施,素质教育深入人心,教育现代化工程启动,班子锐意进去,成熟有为;园丁教艺精湛,无私奉献;学子务实求真,勤奋向上。全体师生正以崭新的姿态,信心百倍地朝着跨世纪的目标前进 。 浙江省龙游中学创办于1939年5月,1984年被列为省重点中学,1998年5月被省教委认定为省一级重点中学,2003年9月被衢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衢州市名校。 学校现占地面积16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6000平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幽雅。建有标准化的实验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及校园计算机网、广播电视网、因特网,电子阅览室等教育教学设施。学校现有50个教学班2700多名学生。教职工192名,其中专任教师165人,研究生学历、研究生课程班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4.7%。学校重视教师队伍特别是班主作队伍建设,拥有全国模范教师、市级名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及省市教坛新秀13人,省奥林匹克辅导教师9人,市“115人才工程”培养对象7人,县级以上优秀班主任11人。名师队伍的形成,为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师资保证。知名校友近百人。校长赖忠华为市名校长。 办学成果学校以“以人为本、思想自由、完善人性”为办学理念,以“同情、宽容、诚信、责任”为办学抓手,坚持“质量立校”,实施“细节管理”,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2004年高考5名学生进入全省文理科前100名,4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2005、2006年高考连续二年重点大学上线超过200人,2007高考重点上线人数首次突破300人大关,2008年高考重点大学上线达305人,2010高考上线291人 不含艺体1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创历史新高;学科竞赛成绩优异,2005年以来,学科竞赛122人次在国家级获奖、214人次在省级获奖。 2003年经省民政厅批准成立了衢州市首个奖教奖学基金会,2005年、2008年又成立了龙游县房地产协会助学奖学基金和杭州龙游商会教育基金。其中奖学金分设学业优秀奖、高考优胜奖、学科竞赛奖。学业优秀奖分别奖励1000、800、500元;高考优胜奖,省文理科状元奖励10000元,高考成绩优秀奖励5000元;学科竞赛全国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奖励5000、3000、1000元。同时,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困难资助。 劳动教育、体育教育、学科竞赛、英语教学等办学特色业已凸现。近年来,14个课题在省、市立项并获奖,省级教学业务竞赛中37人次获奖,教学质量特别是重点大学上线率和学科竞赛居市前茅,学校在省内外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学校为国防科技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生源基地。科学的管理、全面的教育,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使学校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集体、省卫生先进单位、省文明学校、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绿色学校、衢州市首批名校、市文明单位、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的近30名。为建立高学历、高水平教师的引进和培养机制,和华东师大联合创办了“未来教育家学校”,正在参加该校课程研究生班学习的教师近60名。 目前,学校正朝着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而不懈努力。 历史沿革烽火建校1939年9月,借用祝氏宗祠为校舍,我们前身“龙游县立战时初中补习学校”,在溪口沐尘成立,首招新生81名,从此结束了我县学生必须赴外县才能上初中的历中。 1940年2月,因沐尘交通不便和疟疾流行,校址迁往上圩头,借支氏宗祠为校舍。 1942年我校由浙江省教育厅批准立案,正式命名为“龙游县立初级中学”。 1942年、1944年,因日军两次侵犯我县,我校曾两次疏散到沐尘同坑。 学校初创时,为培养小学教师,曾附设师范部,招收师范生。1945年2月,师范部迁入县城,另成立“龙游县立简易师范学校”。 曲折历程1949年5月7日,解放军在上圩头歼灭国民党残部,龙游解放,学校在战火中获得新生,于是将这一天定为校庆日。7日,二、三年级迁入县城桥下龙游简易师范学校内,一年级仍留在上圩头。1950年,分部迁入县城与本部合并。 1954年9月至1956年2月,学校更名为“浙江省龙游初级中学”。 1956年2月至7月,我校改名为“浙江省龙游第一初级中学”。 1956年9月,我校增设高中部,更名为“浙江省龙游中学”,从此结束我县无高中的历史。 1959年1月到1960年1月,我校更名为“龙游县第一中学”。 1959年,原龙游县并入衢县。1960年,学校更名为“浙江省衢县龙游中学”。 文革期间,学校曾一度停课,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冲击,三中全会后,学校教学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1981年,衢县改制为衢州市,我校命名为“浙江省衢州市龙游中学”。 1983年,龙游恢复县制。1984年,我校恢复原名“浙江省龙游中学”,并被命名为浙江省重点中学。 1984年,学校陆续新建了科学楼、高中教学楼、教师宿舍大楼,并改建了初中教学楼、办公楼等设施,使学校初具规模。1989年,修建龙中路,学校大门开到灵山江边,结束了学校大门前通道拥挤不堪的状况。 旧貌新颜进入90年代后,学校在各个方面均上一个新台阶,尤其是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在社会上享誉日盛,成为浙西一流名校。 1997年7月,为评省一级重点中学,学校初中部停招,初一,初二学生划归龙三中。 奖学助学2003年经浙江省民政厅批准,浙江省龙游中学奖教奖学基金会成立。该基金会下设奖学金、助学金如下: 程云庆奖学金程云庆奖学金是1984年由巴拿马籍华人程云庆先生在龙游中学设立的。奖励对象为品学兼优且学业成绩位列年级前24名的学生。奖励金额100-300元不等。 和礼奖学金和礼奖学金是2003年由浙江无帆布有限公司柳和礼先生在龙游中学设立的。该奖学金分设学业优秀奖、学科竞赛奖、高考优胜奖,奖励金额1000-10000元不等。 龙游县房产协会助学奖学金龙游县房产协会助学奖学金是2005年由龙游县房地产协会在龙游中学设立的。助学奖学的对象为家庭生活困难且在当年高考取得中优异成绩的学生。助学奖学金额3000、5000、8000元不等。 杭州龙游商会助学金杭州龙游商会助学基金是2008年杭州龙游商会在龙游中学设立的。助学对象为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按困难程度分别给予1000、1500、2000元的资助。 (附个人一点主观意见:学校应该向衢二中学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需要想协调,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而不是试卷作业满天飞。这样教师工作得到缓解、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2004年就是一次很好的改善,但现在却又是应试老路,应该始终贯彻教育部指令,减轻学生负担,向其它兄弟学校学习,为开创一个开明、活泼、多彩、浓厚的学校而奋斗!) 校长寄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屹立于美丽的灵山江畔,充满着“水气、灵气和人气”的龙游中学,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良办学传统的省一级重点中学,始建于1939年。七十载的杏坛风雨,塑造了龙中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七十载的风雨沧桑,见证了龙中一幅灿烂而辉煌的历史画卷,谱写了龙中一曲跌宕而激越的教育乐章。七十载,我们走过了风雨和泥泞,承载了光荣和梦想,延续了一代代龙中人薪火相传的坚守与追求……无论是昨天破败不堪的简陋校区,还是今天恢宏大气的校园,弹奏的都是我们龙中人永远的青春弦歌和奋发向上、锲而不舍的开拓进取精神。 沧海横流,其永其新。在七十载的薪火传承中,龙中人在“求实”的校训指导下,一步一个台阶,书写了一部部华丽的诗篇;“以人为本、思想自由、完善人性”的办学理念,使龙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发掘学生的各种自然天性,塑造他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品质;而“同情、宽容、诚信、责任”的办学抓手则赋予了龙中深厚的发展底蕴和浓郁的人文气息。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龙中必将以她崭新的办学理念、强烈的进取精神、强大的办学实力、浓郁的民主氛围与时俱进。同学们,我们正值毛泽东所描绘的“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青春年华,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我们真诚的心,智慧的大脑,祝福、期待并创造龙中更辉煌的明天! 龙游中学校长——赖忠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