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象共舞 |
释义 | “龙象共舞”是中国和印度友好与合作而提出的一个理念。龙指的是中国, 而象指的就是全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印度。“龙象共舞”不仅是中印两国和平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这两个占世界人口差不多1/3的大国对亚洲与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贡献。 概述世界各国的关注,使中印比较研究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2005年8月22日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封面文章里出现了一个由一位印度学者创造的全新单词——CHINDIA(中印一家),并将其传遍全球。各国有关中国—印度比较研究的研讨会也频频举行。 2009年10月,新加坡《联合早报》日前刊文指出,南亚虽然人多油少,但中国的能源外交与合作并不应仅仅限于中东、中亚、俄罗斯,南亚在中国能源外交版图中也是一颗重要的棋子。南亚各国关系的发展均绕不开印度,中印能源合作与竞争共存,而“龙象共舞”是重中之重。 背景在古老的亚洲大地上,有两个古老却又平和的文明,那就是源于恒河的印度文明和源于黄河的华夏文明。这2个文明一直并存在亚洲,奇怪的是过去居然从未发生过激烈的冲突,除了成吉思汗攻击过印度,印度或者中国都没有主动攻击对方。可能是因为高高的喜马拉雅山挡住了冲突,可是却未挡住文明的传递,佛教还是越过了高高的喜马拉雅山脉,来到了中华大地,成为古代历史上具有统治地位的宗教,延续至今。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目前(截止2009年9月)这两个国家的人口将近世界人口总量的40%,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中印两国对世界的重要性。两个大国选择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却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印度21世纪初以来经济快速增长,尤其是印度在吸引世界服务业转移方面的进展和软件产业的迅速复兴,以及这两个大国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原世界银行行长詹姆斯·戴维·沃尔芬森于2006年5月24日应邀在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发表演讲,在演讲中他认为在未来50—100年内,世界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目前的工业化七国中多数将出局,影响未来世界的国家将是美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大国。 发展之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印关系进入一个全面发展和健康稳定发展的新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龙象共舞”的新时代。2000年正好是中印建交50周年,从那时起,中印高层互访保持了良好的势头,两国关系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03年时任印度总理的瓦杰帕伊访华,两国总理签署了《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签字后,温家宝总理握住瓦杰帕伊总理的手说:“我们完成了一件大事。”国外媒体评称,这是一份“里程碑式的宣言”,“为这两个邻国之间融洽关系的新时代奠定了基础”。 2005年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双方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问印度,两国领导人在发表的联合宣言中提出了充实和加强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十项战略》。2007年印度国大党主席、执政联盟主席索尼娅·甘地访华,强调中印文明和谐共存、携手繁荣。通过高层互访和高层接触增加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从战略高度看待两国关系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双方确定,中印两国是伙伴,不是对手。 2008年1月,印度总理辛格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他2004年担任印度总理以来首次访华,中印两国均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访问期间,两国总理签署了中印《关于二十一世纪的共同展望》,双方还签署了10多项合作文件,涵盖了建筑、铁路、农业、医药、质检等领域的多项合作内容,可以说,中印关系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互赢模式2000年以来,中印两国经贸合作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即将超过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则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 1988年12月时任印度总理的拉·甘地访华揭开了改善中印关系的序幕,也打开了两国科技合作的绿灯。双方签署了科技合作协定,并决定成立中印科技联委会,从而奠定了两国科技合作的基石。1991年双方签署了和平利用外空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2002年双方签署了包括科技、水利、空间等领域的合作文件。2006年9月中印两国科技部在北京签署了《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成立部长级中印科技合作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将进一步协调解决双边科技合作中的战略性问题,指导和促进两国科技合作的发展。 2006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印度,双方发表的联合宣言中提出深化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十项战略”,其中就有一项关于促进科技合作。双方认为应在科技领域建立中印合作伙伴关系,并同意在以下4个领域开展合作:地震工程学、气候变化和天气预报,以及以先进材料为主的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制药技术。2007年12月,中印两国陆军首次在中国云南省举行了代号为“携手2007”的联合反恐训练演习。这是根据2006年印度国防部长访华时双方签订的《防务合作谅解备忘录》进行的。 2008年辛格总理访华,“经贸关系是主轴”。辛格总理还曾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两国经贸和投资合作的三条战略措施,并鼓励印度商人增加对中国出口非传统商品,以减少印方贸易赤字。双方对中印贸易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双方同意将2010年的贸易额目标从400亿美元提高到600亿美元。双方将提高相互投资规模和在能源、科技、环保等领域的合作水平。 意义中印关系已超越双边的范畴,具有全球意义。这是中印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也是向国际社会发出的积极信号。现在,随着中印等发展中大国的兴起,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与作用正在上升,“八国集团”与中印等5个发展中国家的对话机制的建立即是一个明显的变化。 在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印加强合作,对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意义重大。在“共同展望”文件中双方重申,“中印友谊和共同发展将对国际体系的未来产生积极影响”。中印两国仍然认为,在21世纪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继续成为各国发展友好关系,为人类实现和平与发展创造条件的基本指导原则”。 中印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相同或类似的看法,在国际舞台上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例如,中印都主张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多边主义,肯定和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在联合国改革中要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安理会的代表性。再如,双方都支持和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在应对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中,中印也将相互支持,相互合作。 面对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印之间最大的问题,莫过于边界问题。中印边界谈判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1993年时任印度总理的拉奥访华期间,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1996年中国原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印度时,两国政府又签订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双方同意,协定所提及的实际控制线不损及各自对边界问题的立场。 但是,一些西方和印度某些媒体有时对中印关系作一些毫无根据和歪曲事实的报道和评论,最常见的是所谓“中国入侵”之类的谣言和以讹传讹的文章。这是在中印友好合作主流中发出的不和谐的噪音,不利于两国关系的发展。 自2003年起,中印特别代表会晤进行了11轮,仅2006年一年就举行了3次。2007年11月在新加坡举行东盟系列峰会期间,中印两国总理会晤时,温家宝总理指出,“解决边界问题并不容易,需要艰苦努力,但只要双方坚持努力,秉持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最终就能找到一个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2008年4月,“共同展望”文件又强调,双方将继续坚定地致力于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包括边界问题在内的遗留分歧,同时确保这些分歧不会影响双边关系的积极发展。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印边境总体上说是和平与安宁的。 未来展望未来,人们有理由对中印关系的前景感到乐观。但是,西方有些战略分析家认为,中印两国都是正在崛起的大国,两个毗邻而居的大国在崛起过程中或者在崛起之后,必然会互相构成威胁,成为战略竞争对手,甚至会发生冲突。这就是近些年来流行的“龙象之争”和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其实,一个国家走什么道路,关键在于实行何种内外政策和发展战略,能否正确地看待本国,也正确地对待别国。力量对比固然是影响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政策和战略才是决定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印两国在经济发展上存在一定的竞争是必然的,市场经济的重要规则就是竞争。健康的竞争不一定是坏事,它可以相互促进发展的速度,改善发展质量,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各自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全球化也使得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中印在经济上互补性很强,市场潜力巨大,加上人力资源优势,中印经贸合作发展很快。在信息产业方面印度的软件产业和中国的硬件产业优势互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