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生九种 |
释义 | 简介龙生九种(lóng shēng jiǔ zhǒng) 解释: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同“龙生九子”。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三回:“敖顺道:“此正谓‘龙生九种,九种各别。’” 事例:原来这学中虽都是本族人丁与些亲戚的子弟,俗语说的好:“一~,种种各别。 ”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兄弟等比较 成语故事:传说东海龙王生了九个儿子,性格各异,各有所长。大儿子囚牛喜欢音乐,老二虫睚眦嗜好攻杀,老三嘲风喜欢探险,老四蒲牢喜爱鸣叫,老五狻猊好坐,老六霸下喜爱负重,老七狴犴喜好诉讼,老八赑屃好文,老九虫吻好吞 比喻龙生九种,九种各别 好重者:赑屃(音毕喜),最喜欢背负重物,所以经常作为碑座背上驮一块石碑 好望者:鸱吻(音吃吻),最喜欢四处眺望,常饰于屋檐上 飸餮(音滔帖),最贪吃,能吃能喝,常饰于鼎的盖子上。因它能喝水,几乎在古代桥梁外侧正中都能见到,防止大水将桥淹没。 生性好杀者:睚眦(音牙自),嗜杀喜斗,常饰于兵器刀环、剑柄 狴犴(音毕岸),最憎恶犯罪的人,所以常饰于监狱的门楣上。 好烟火者:狻猊(音酸泥),性好烟火,常饰于香炉盖子的盖钮上。另一版本:狻猊:又称金猊、灵猊。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像狮,好烟火,又好坐。庙中佛座及香炉上能见其风采。 狮子这种连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轩昂的动物,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好水者:趴蝮(音八夏)位于桥边的最喜欢水,常饰于石桥栏杆顶端。在后门桥的四个角上趴蝮,造型非常优美。 椒图:形似螺蚌,好闭口,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 好鸣者:蒲牢,最喜欢音乐和吼叫,常饰于大钟的钟纽上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