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缸 |
释义 | 简介1、位于清水境内的环形天坑。龙缸口椭圆,口下有一约两丈长的天然条石平伸入内,宽约尺余,可于此俯伏窥视坑内特异景物。缸壁上部藤萝覆盖,野花点缀;下则石壁如削,呈青灰色,向坑内投石,需数十秒钟方能听到回声。坑内似有小动物奔突其间;并有鸟往还,其名飞虎,翅利如刀锋。传说曾有人用粗麻绳下吊至半壁,飞虎袭击,绳断人亡。南边缸楞上竖立着一块巨石,约五米高,顶端横卧一块近两米长的石条,一端偏向缸内,稍勾,酷似鹰嘴,人称“鹰嘴岩”。2、明代时在景德镇设有龙缸窑,专烧大缸,因缸上多饰云龙纹样,故名。烧制工艺较特殊。主要品种有青双云龙宝相花缸、青龙四环戏潮水大缸、青花鱼缸、青花白瓷缸、青色瓷缸等。 3、龙缸风景区与龙洞风景区现在是卖的通票,票价80元。 云阳龙缸风景区地处重庆市云阳县境内,紧邻湖北利川,重庆奉节、万州。在长江中游的这片千山万壑之间,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以她那独具特色的地质遗迹景观、引人入胜的地球科学奥秘彰显着魅力。2008年,云阳龙缸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即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今年4月26日,龙缸即将正式挂牌为旅游风景区。 美景——水、岩溶、构造、重力作用共同造就 龙缸史称“炉缸”,因区内规模宏大的“炉”形天坑而得名。云阳龙缸最具吸引力的主体景观,便是以龙缺天坑为代表的岩溶地貌和以石笋河大峡谷为代表的峡谷景观。它们都是距今6700万年以来,经流水、岩溶,构造以及重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质地貌景观。 云阳龙缸地质公园位于著名的重庆平行岭谷区的东南部,地势总体上南高北低。海拔1625米的七曜山脉横亘其中,与景区最低处黄陵峡谷底相差竟达1400米。在大地构造上,龙缸地处渝东褶皱带及湘鄂川黔隆起褶皱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受断裂构造的影响,“薄皮构造的上、中、下三种褶曲形态形成的构造地貌类型在区内得以充分体现。而构成景区成景基础的中生代三叠系石灰岩厚达1115米。这些巨厚的可溶性岩层在地应力作用下,发育了大量节理、裂隙,从而为流水溶蚀提供了通道,同时也为成景提供了空间;到了距今6700万年的新生代,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在流水冲刷,气候变换,以及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外动力的综合作用下,便形成了区内最为惊心动魄的岩溶地貌和最为神秘的峡谷景观。 龙缸——惊世的科学与美学价值 龙缸天坑,在平面上呈不规则的椭圆,长轴距离304~326米、短轴距离178~183米。深度达335米,这一深度位居我国第三,世界第五;龙缸天坑的坑壁近于90度,这种直上直下的形态更是“当惊世界殊”。龙缸天坑,其险绝在史书中早有记载。当您登上缸缘的鹰嘴崖,脚下绝岸万丈,壁立如削;四周群峰起伏,烟霭迷茫。当您俯身窥探缸底,更是“猿猱欲度愁攀援”。如果您具备足够的胆量,沿缸缘而行,其险绝与刺激绝对难以用言语形容。而能下至缸底者,往往被视为当地英雄。古今中外,寥寥数人而已。 岩溶塌陷和溶蚀是龙缸天抗开成的主要原因。这里位于多组节理、劈理的交汇处,岩石极为破碎。在这些岩层之中,流水溶蚀形成的多层溶洞交错纵横,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破碎带上的岩石产生坍塌,坍塌物随即被暗河溶蚀带走,龙缸就是在这样反复的溶蚀—坍塌—溶蚀—坍塌中逐渐形成。龙缸天坑无论是成因、深度以及坑体的形态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岩溶天坑的特点,因此研究价值和美学价值都极高。龙缸天坑景观组合有序,地表的石芽、峰丛、漏斗与地下的三层溶洞自成系统。尤其是它的三层溶洞,第一层为望月洞,第二层叫月崖洞,第三层是位于缸底的地下暗河,暗河流向石笋河。 石笋河——穿峡越谷直抵长江 从龙缸天坑北侧的悬崖,沿着一条极为狭窄的山路,经过四个小时艰难的跋涉,便下至最令人心醉的神迷的石笋河景区。源于七曜山的流水在这里切割了巨厚的岩层,形成了极为幽深和神秘的大峡谷。大峡谷东岸,屹立着因溶蚀形成的巨型溶柱——石笋。石笋高达200米以上,巍峨伟丽,雄险如削。石笋河就是因为它而得名。 石笋河柔美而不失惊险,清澈而多姿。河水在幽深的谷内,蜿蜒奔流。或飞泻成瀑,或积水为潭,或抛珠撒玉,或惊涛拍岸。峡谷内,河水对岩石的冲刷、溶蚀、雕刻形成造型怪异的奇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峡谷内体现得淋漓尽致。乘橡皮船,顺着石笋河穿过长长的大峡谷可以一直河流到长江,但沿途水势无常,暗流险滩密布。2003年,云阳县县长肖敏和旅游局副局长王万田等考察石笋河时就曾经被困在峡谷,三天后方才获救。石笋河的惊险与刺激由此而知。 罗汉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十领先罗汉峰,因十八座酷似罗汉的溶峰而得名。每一个溶峰旁边都有一个洼地,常常是峰洼相连,错落有致。溶峰高度多在70~100米之间,这些小山体,或似锥状,或似馒头状,在平面上呈链状排列,面积可达几平方公里,可谓“远近高低各不同”。溶峰和洼地之上,为森林所覆盖,其间常有农田房舍择旁而建。极目远望,四周群山苍翠欲滴,田野郁郁葱葱。山峰上森林密布,峰腰云雾飘绕,岩溶山泉或地下暗河从洼地边缘汩汩流出;清澈透明。更有土家族古朴的吊脚楼与小桥、流水相映成趣,点缀出一派迷人的景色,当是极佳人居环境。 森林覆盖率较高的糟谷,以清水乡附近为最。谷中浓荫蔽日,谷边峰丛高耸,谷底中崩塌巨石累累,巨石上藤萝树木密布,糟谷忽明忽灭,忽宽忽窄,溶峰时高时低,森林时疏时密,槽谷中多有地下河出露,组合成一幅宁静幽清的槽谷森林景色。 环境——一派桃源景色 区内岩溶洞穴密布,最有名的当数大安洞。大安洞又名鱼泉洞,发育于长江支流长滩河西岸的悬崖之上,是景区最大的溶洞。大安洞,洞体宽阔深长,由9个不同形态、不同大小的厅组成洞中套洞,景中生景的溶洞景凤。洞内石笋、钟乳石、石花、石幔、石鼓等钙华景观幻化成各种栩栩如生的景物,给人以无限遐想。老龙口峡谷位于泥溪乡境内的海螺溪内,上游为万州市的潭漳峡谷景观。峡谷中,在流水和岩溶共同作用下,河溪时而潜入地下,时而奔涌地表,形成十分有趣的地下暗河与地表河流交替出现的景观。老龙口峡谷,瀑潭连缀,水质清澈。泛舟其间,奇峰怪崖、山石瀑溪相拥,如入桃源仙境。 区内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主要以中低山常绿阔叶林带和亚高山暗针叶林带为主,原始植被多保存于深切割的高山山地及峡谷区,各类野生植物达1000余种。位于景区以南的岐耀山,自然林曾遭破坏,但经过大规模的人工造林、植草,目前已恢复了较好的植被系统和生态景观。岐耀山草场牧草丰美、环境幽雅,已经成为野营度假的好去处。 土家风情——独有的古朴遗风 龙缸所在的清水乡是云阳县唯一的土家族乡。受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的限制,当地的土家族过着原始质朴的生活,尽管语言和文字已经泯灭,但仍保留着奉祭白虎、住吊脚楼、渴油茶汤、唱土家山歌、跳摆手舞等古朴的民风民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尤其是摆手舞,集中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天性劲勇、锐气喜舞”、“崇祖、祈福”的古朴民风,是最能体现土家族文化习俗的舞蹈。 位于龙缸以西的岐阳关是古老的“川楚孔道”的必由之路。在未通公路前的很长时间,川楚孔道是连接四川与湖北的商贸通道。川楚孔道的遗迹留存已经很少,但漫步在林间荒草中的青石板古道,恍忽还能看到先民们艰辛的身影和这条古路曾经的繁荣。 龙缸,雄险俊秀,多姿多彩;龙缸,自然科学的博物馆,地质景观的大观园;龙缸,大自然的杰作,跃然出世。 瓷器龙缸是古代景德镇陶工为宫廷专门烧制的名瓷。它因缸壁上绘有云龙纹而得名。但明代王宗沐《江西大志·陶书》记载:“缸窑三十余座烧‘鱼缸”,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龙缸窑”条:“鱼缸大样、二样,只烧一口。”可见又称之“鱼缸”,缸上的纹饰常见有青花云龙纹龙戏潮水,云龙莲花纹等,还有如上海博物馆所藏清雍正豆青釉刻花云龙纹缸,它是在坯上剔刻出凸状云龙纹饰,施豆青釉,高温烧成后,釉色青翠明亮,矫健的龙翱翔在飘动的祥云之中,甚为壮观。除了描绘龙纹,如明隆庆五彩莲池纹缸上,通体绘水禽嬉戏于莲花之中,明万历五彩水禽纹缸,绘有鸳鸯莲花,纹饰活泼,色彩华丽,另有一番情致。 龙缸具有陈列的气派,观赏的美感。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陈设一口云龙大缸显得庄重肃穆,喂养数尾金鱼又带来灵动生机。它又兼有实用价值,明正统六年,北京重建三殿工程完成,光禄寺为膳食用,就要求景德镇御窑厂烧造金龙、金凤的白瓷和青龙白地花缸。 明代初年朝廷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就开始用大龙缸窑专烧龙缸,据《景德镇陶录》“龙缸窑”记载,“窑制前宽六尺,后如前,饶五寸,入身六尺,顶圆”,每窑只能烧一至两口大缸。烧窑时,经过缓火七昼夜,使水气逐渐挥发,然后烈火二昼夜,缸匣由红转白,通明发亮止火封门,再过十天待逐渐冷却后开窑。烧一窑龙缸消耗的燃料约松柴一百三十,体积之大,重量之重,要求做坯、利坯和烧窑工匠具有高超技艺。但开窑时常常出现坠裂、惊碎现象。御窑厂选瓷又十分严格,凡上解的龙缸“百不得五”,景德镇龙珠阁大厅内陈列的一口正统青花云龙大缸,就是当年的落选品,因不能让它流散民间,而被敲碎埋入地下,考古工作者在御窑厂遗址挖掘出来,拼粘复原,重现昔日之风采。 烧造龙缸耗费极大,而且难于烧成功。明隆庆年间,宫廷要求“底阔肚凸”形状的龙缸,都因烧的坠裂或“五彩缸样重过火,色多系惊碎”,都御史徐不得不上疏,请求减少龙缸的规定的烧造数量。一口缸要迫使陶工们洒尽血汗竭力而为。在我国历史上,因烧造龙缸曾发生过一件骇人听闻的惨事。明代万历廿七年,江西矿税使太监潘相,兼理景德镇窑务,烧造龙缸,因器大难成,“累不完工,民受鞭,或苦饥羸,陶人童宾至以身赴火,罹其凶毒。”(见《江西通志·陶政》)潘相欺压百姓激起民愤,最后被撤回。童宾英烈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为了纪念他,称之为“风火仙神”,修建了“佑陶灵祠”。每次烧窑之前,陶工们入庙进香求风火仙保佑烧窑成功。 清初,多次奉旨烧造龙缸都未烧成,直到雍正六年内务府员外郎唐英奉命来景德镇,驻厂协助年希尧督陶,烧造龙缸获得成功。他来镇之初,对于陶务之事,为有生所未见,经过“杜门谢交游,聚精会神,苦心竭力,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对瓷器“物料火候,生克变化之理”,“颇有得于抽添变通之道”,对于“泥土、釉料、坯胎、窑火诸务,研究探讨往往得心应手。”(唐英《瓷务事宜示谕稿·序》)他身体力行,终于成为冶陶专家。他又深悟创业之艰辛,雍正八年,唐英发现一口明代万历年间烧制的龙缸“径三尺,高二尺强,环以青龙四,下作潮水纹,墙口俱全”,可惜底部脱裂而弃置在僧寺墙隅下,就指派舆夫舁至“佑陶灵祠”,遥想起以骨作薪的童宾,慨然写下著名的《龙缸记》,文中说:“此器之成,沾溢者,神膏血也;团结者,神骨肉也;清白翠璨者,神精忱猛气也。其人则神,其事则创,其工则往,古奉御之所遗留,而可不加之珍重乎?”唐英给予陶工献身精神极高的评价。 明代御窑厂署东有烧造龙缸之地,至今仍称为“龙缸弄”。据文献记载:“龙缸大窑原系三十二座”,可见当年造龙缸规模之宏大,以后减少到十六座,清代中期瓷业开始衰落,龙缸窑逐圮坏,至清末已不复存在了。解放后,逐渐恢复生产,改革开放以来,大缸生产有了更大的发展,品种丰富,花色新颖,反映新时期的审美情趣。但是,世界上保存至今而完美的古代龙缸已是凤毛麟角。它无论是大都市博物馆或收藏家收藏,亦为神灵呵护!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