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相 |
释义 | 1.古人刘相籍贯字元卿,号裕轩。兴平县城内东关人。 事迹他是曾任四川马湖知府刘瑅的曾孙。从小喜爱读书,后考为后补博士弟子。清朝顺治初年,被选拔入太学(清初官办的最高学府)讲学。他致力于学问的研究,严于取舍,执教认真,一丝一毫都不马虎。刘相品行高洁,不喜不义之财。一次,他在路上见一布袋,内装有物,就叫人背回家,告诉不让家里人打开,而自己坐守在原地等侯。直到天快黑时,忽见一人匆匆忙忙赶来,他便上前询问。原来是巩昌府的差役,携带千金,走到此处在马背上昏睡而丢失。刘相听其所说诚实可对,便还其遗物。差役感动得流下泪来,问了他的姓名而去。后来,成县白县令特置“拾金不昧”大匾高悬于刘相家门,一时远近传扬。康熙初年,刘相被选任严州通判,治绩有声,后又升任为河南卫辉府通判。 2.理论研究者简介男,汉族,1958年4月出生,山东诸城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中共党员,高级编辑,山东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山东社科院特约研究员,山东省理论工作专家咨询组成员。 事迹从1980年至今,在从事机关文秘起草和管理工作之余进行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婚姻家庭、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多年来,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大众日报》、《求是》、《党建》、《人民论坛》、《山东大学学报》、《山东师大学报》、《东岳论从》、《山东社会科学》、《齐鲁学刊》、《理论学刊》和《发展论坛》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和泰山出版社等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著作近十部;连续多次主持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和重点研究项目,撰写和主持撰写的文章多次入选省和全国一些重要理论研讨会;发表的文章、出版的著作和主持的课题,多次被《新华文摘》、《文摘报》、《报刊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摘引和全文转载,并获得过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文章奖、全国党报优秀理论文章奖、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