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敬桢 |
释义 | 个人简介刘敬桢,男,汉族,1967年11月出生于黑龙江伊春市,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1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系统自动化专业(本科),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主要经历: 大学期间,担任校学生会主席、校团委副书记、安徽省学联主席团主席、全国学联委员。 1991年,机械电子工业部全国高校公开选拔50名储备干部,其综合素质排名第一,被直接选入部机关工作,先后任职于机械电子工业部第一装备司(电工局)、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机械工业部综合计划司、人事劳动司。 1999年,部委机构改革,进入中国工程与农业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工作,先后任中国机电广告公司总经理、北京汇东铭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中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总经理、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总经理、北京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总经理、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党委干部部)副部长兼干部处处长等职务。 2005年11月至2005年12月,担任中汽对外合作技术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2005年12月起至2010年4月,担任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兼中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董事长、北京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董事长、北京国际联合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8年1月至今,兼任中国海洋航空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 2010年4月至2011年9月,担任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裁助理,兼任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2011年9月至今,担任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裁助理兼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现任国机集团总裁助理、中国海航集团董事长、中机建设董事长。 主要荣誉刘敬桢拥有专利一项,并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聘为特聘导师,被合肥工业大学聘为兼职教授。 他先后荣获“机械电子工业部优秀毕业生标兵”、“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创新企业家”、“全国机械工业劳动工作先进工作者”、“机械工业部优秀干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中国服务业科技创新奖特等奖”、“中国服务业科技创新人物”、“建国60周年中国会展十大风云人物”、“新世纪10年中国十大创新会展人物” 、“中国会展产业十大杰出企业家”、“第二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成果金奖”以及“‘神华杯’第二届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等荣誉。 人物特写刘敬桢明确提出中汽国际要走“业务多元化、投资产业化、市场国际化、经营品牌化、管理集团化”的“五化”发展道路,并在重组当年具体提出了以“展览稳企、实业强企、贸易富企、管理活企、人才兴企、文化旺企”为核心指导思想的“一五”发展战略。在深思熟虑后,他鲜明而具体提出了“工程成套(工程承包、设备成套、联合经营)、贸易发展(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国内贸易)、实业投资(汽车园区、汽车整车、汽车零件)、展览经营(汽车展览、国内展览、海外展览)、综合业务(公关策划、交流培训、咨询研究)”五大业务板块共同支撑、和谐发展的经营模式。2006年,刘敬桢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各方面资源,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多方支持,跳出以展览为主业的囿域,积极推动企业经营模式创新。他果断决定并亲自率领相关员工开拓工程成套业务和国内外贸易业务,并取得历史性突破。2006年7月,出口印度首台60MW汽轮发电机组合同成功签署,标志着中汽国际打开印度电站市场的大门。自此开始至今,已在印度市场签署了从25MW到350MW共12套电站成套设备的出口合同并正在执行。中汽国际已经成为印度电站市场最为知名的供应商之一。 刘敬桢亲自主抓工程承包和设备成套业务,带动企业的快速成长,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打造了中汽国际在电站成套设备市场的国际品牌,在工程承包和成套设备出口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使中汽国际以电站、船舶为载体的工程承包和设备成套业务完成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发展。刘敬桢创立的开拓印度电站市场的运行模式,连续三年在国机集团的经营工作会议和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上得到集团的赞扬和推广。他积极抓信息、协调各方,加大实业投资力度,实现了由展览公司向实业公司方面转变,为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改写了中汽国际的发展历史,以综合型、稳健型、特色型的面目出现,以出色的业绩和良好的效益为国机集团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