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剑飞
释义

一、河南理工大学讲师

个人简介

刘剑飞,男,汉族,中共党员,1977年9月出生,山西省武乡县人,2000年毕业于河北建筑科技学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讲师,注册安全评价师,现任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点学科秘书。

科研情况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建筑环境与建筑制图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建筑物耐久性与安全性、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建筑制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近三年科研中参与多项课题,获得省部级奖励1项,市厅级奖励3项,主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发表论文十篇,其中三大检索3篇;在教学方面,主编行业规划教材1部,参编“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土木工程CAD》多媒体课件获得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一等奖的奖励,另有多个课件获得教育厅的奖励;爱好广泛,是学校中国象棋比赛三连冠获得者。2009年度河南理工大学优秀教师,多次获得河南理工大学工会先进个人称号。

学术情况

1. 煤矿区环境对地面构筑物的腐蚀的因素分析、评估与防治,中国煤炭工业科技二等奖,河南省煤炭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2008年

2. 受采空区影响的大型建设项目建筑物安全性研究,河南省煤炭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十,2008年

3. 磁化水降低喷射混凝土粉尘浓度及回弹率的研究,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第七,2009年

4. 大学生先进制图技术与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08年

5.《建筑CAD》教学多媒体课件,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第十一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二等奖,第一,2007年

6.《土木工程CAD》课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课件一等奖,第一,2008年

7.《土木工程概论》教学多媒体课件,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第十三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二等奖,第一,2009年

8. 《房屋建筑学》课件,河南省信息成果奖三等奖,第二,2009年

二、株洲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

刘剑飞,男,汉族,曾任株洲桥梁厂车间主任,醴陵市副市长,2002年10月当选为醴陵市委副书记,2006年6月再次当选为醴陵市委副书记,2007年1月任株洲市石峰区委副书记、代区长,2007年3月当选为石峰区区长,2009年2月任石峰区委副书记、区长,株洲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兼),2010年1月任株洲市企业发展促进局(株洲市经济委员会)局长(主任)、党组书记,2011年4月任株洲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株洲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当选石峰区区长

2007年3月16日,在石峰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刘剑飞同志当选为石峰区人民政府区长;

2007年11月29日,在石峰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刘剑飞同志再次当选为石峰区人民政府区长。

三、北京大学副教授

目前任职:

工学院副教授

教育经历:

1981.9-1991.10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制造工程系学习,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背景资料:

1999.8-2000.2 在香港大学工学院和Prof. S. H. Lo 合作研究。

任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副编辑(Associate editor)。

2007.10-2008.10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合作研究。

发表了网格生成球填充法的第一篇文章。这是一篇原创性的论文,此后不少国外同行对这一方法作了研究,并发表相关论文近百篇。

提出了基于小多面体的最优剖分以改善网格质量和处理复杂边界。和孙树立合作研究这一问题已取得进展,并引起国际同行关注。

开发了三维有限元网格自动生成软件AutoMesh3D,在同类软件中,这是国内自主开发成功的唯一一家。为用户解决了许多实际工程中的难点问题。

研究领域:

网格生成,计算几何,计算机图形学。

教授课程:

《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几何》等。

主要论文列表:

1. Liu JF , Automatic triangulation of n-D domains, proceedings of CAD/Graphics'91, Hangzhou, P. R. China, 238-241.

2. Liu JF and Tang RX, Ball-packing method: a new approach for quality automatic triangulation of arbitrary domains, proceedings of 6 international meshing roundtable’97, Park City, Utah.

3. 李水乡,刘剑飞,袁明武,‘AutoCAD平台上的有限元前处理软件AutoMESH’,计算力学学报,VOL 16 NO 3(1999)。

4. S.H. Lo, Liu JF, 'AUTOMATIC MESH GENERATION ON A REGULAR BACKGROUND

GRID',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17 NO 6 (2002).

5. 聂春戈,刘剑飞,孙树立,”四面体网格质量度量准则的研究”,计算力学学报,Vol.20,No.5(2003)

6. Liu JF “Automatic mesh generation of 3-D geometric models”, ACTA MECHANICA SINICA Vol.19, NO.3 (2003)

7. Sun Shuli ,Liu JF ‘An Efficient Optimization Procedure for Tetrahedral Meshes by Chaos Search Algorithm' ,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 18, No6(2003).

8.Sun Shuli ,Liu JF ,An Efficient Optimization Procedure for Tetrahedral Meshes by Chaos Search

Algorithm ,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 18, No.6,2003(SCI).

9.Liu J, Sun S, Wang D. Optimal tetrahedralization for small polyhedron: a new local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for 3-D mesh generation and mesh improvement. CMES-Comp Model Eng Sci 2006;14(1):31–43.

10.Liu J, Chen B, Chen Y. Boundary recovery after 3D Delaunay tetrahedralization without adding extra nodes. Int J Numer Mech Eng 2007;72(6):744–56.

11.Liu JF, Li SX, A Fast and Practical Method to Pack Spheres for Mesh Generation, Acta Mechanica

Sinica, Vol. 24, No. 4, 2008 (SCI).

12.Liu J, Chen B, Sun S. Small polyhedron reconnection for mesh improvement and its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advancing front technique. Int J Numer Mech Eng 2009;79(8):1004–18.

13. Liu JF, Y.Q. Chen, Jose M. Maisog, George Luta "A new point containment test algorithm based on

preprocessing and determining triangles", computer aided design,vol 42, No. 12,2010.(SCI)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2: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