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惠芬 |
释义 | 1983,1986年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工学学士、硕士学位,后留系任教。1992年到日本TESCON 公司兼职软件工程师,1993年回校;1995年从清华电子系调到中文系;1999年加入新组建的传播系、新闻与传播学院至今;2003年到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 1、讲师主讲课程数字媒体设计(研究生) 数字媒体基础(网络课程) 电脑动画基础 现代生活美学与实践 数据库基础 光盘节目制作 主要著作《数字媒体设计》 《花之韵:东方插花与电脑创意》(附光盘)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设计》 《数字媒体:作品观摩与点评》(附光盘) 《网络传播概论》(合著) 《数字媒体传播基础》(附光盘) 《个别辅导式远程学习:教育体系的重构》(译著) 《TECS逻辑模拟CAI系统软件》(软件) 主要论文发表有关网络传播和网络教学研究的国际论文10多篇;国内专业论文10多篇;散文随笔等多篇。 主要有:“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Instructor Immediacy in E-Learning”;“Human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in Web Based Learning: a Case Study of the Digital Media Web Course”;“Collaborative Strategies for a Web-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the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a Case Study of a Web-Based Learning System” 主要获奖清华教学成果二等奖;清华优秀教材二等奖;清华优秀教学软件一等、二等(2次)奖;全国多媒体软件大奖赛论文一等奖;优秀青年教师一、二等奖 2、检察院书记员个人简介刘惠芬,女,31岁,中共党员,福建省永安市人民检察院书记员。 个人事迹2004年7月 26日,福建省永安市翔鹭工贸有限公司麻岭蚊香厂的一场火灾,打破了刘惠芬新婚才7个月的幸福生活。刘惠芬的丈夫、永安市消防大队参谋谢晓晖,在这次灭火战斗中冲在最前面,伤势最严重。医院的烧伤鉴定报告显示:谢晓晖全身烧伤面积达75%,其中Ⅲ度烧伤面积高达50%。曾有医生断言:谢晓晖活下来只能靠奇迹。但刘惠芬不离不弃,3年间陪同丈夫经历了351次植皮整型手术,帮助丈夫重新站起来,用爱心感召出了奇迹。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重病监护室一般不允许家属进入,刘惠芬对医院领导说:“我不能让我丈夫在身受伤痛折磨的同时还要再忍受心灵的煎熬。”她感动了医院所有人,医院为她破了例。在真情的感召下,昏迷近一个月的谢晓晖苏醒过来了! 治疗阶段,由于丈夫不能说也不能动,为了不让小便感染他烧伤的腿部皮肤,刘惠芬和丈夫约定,想排尿时就上下齿磕碰出“吱吱”声。为了及时让丈夫排尿,她每晚都不敢熟睡,稍有一点动静就惊醒过来,到最后,连她自己也分不清到底是丈夫发出了声音,还是自己感应到了丈夫的声音。 出院后,需要定期清创换药,拆洗绷带。为了换药方便,减轻丈夫痛苦,刘惠芬经常在床上一跪就是两三个小时。康复阶段,为了不让丈夫整型后的鼻子和嘴巴萎缩,她用软胶管做了鼻塞,用纱布包裹铁丝做了撑口器;为了恢复丈夫的抓握能力和左脚、左腿的功能,她用拉力器的抓手做了握力器,用木板做了脚力矫正;为了恢复丈夫的手劲和臂力,她用棉布缝制了一个小口袋,装上大米让他锻炼。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她的精心护理下,丈夫终于站起来了。如今,谢晓晖不仅能够独立行走,还能骑摩托车,不仅能端碗抓筷,还能打乒乓球,甚至能举起6公斤的哑铃。 丈夫烧伤后,婆婆整天以泪洗面。刘惠芬安慰婆婆说:“妈,您别伤心,我会照顾晓晖一辈子的!”就是这句话,温暖着婆婆走过了最难熬的3年时光。 3、天津农学院教授个人简介刘惠芬,女,1967年出生,汉族,博士,教授。天津农学院环境科学教研室主任。 工作学习简历学习工作经历: 1985年9月-1989年7月,河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9年9月-1992年7月,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遗传育种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0年9月-2004年7月,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环境生物学; 2008年8月-2009年2月,美国Purdue大学访问学者; 1992年7月-至今,天津农学院农学系教师,2004年晋升为教授。 教学工作研究生课程:《高级农业试验统计》 本科生课程:《生物统计学》,《环境学》,《环境统计学》 主要研究领域或方向饲草种质资源的评价与新品种选育、植物生理生态、作物抗逆性。 学术及科研项目承担的主要科研及教改项目有: 1、“盐碱地草坪建植与土壤改良”(天津市人事局引智项目,主持) 2、“北大港水库堤坝护坡植物筛选及应用技术”(横向课题,主持) 3、“几类固体废弃物在生态草坪建植体系中的应用与技术集成”(天津市科委,主持) 4、天农青饲2号粮饲兼用高粱的示范应用(科技部农业转化项目,2007-2009,主要参加人) 5、“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范式”(科技部973项目,主要参加人)、 6、新选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耐盐机理及应用研究(天津市教委) 7、滨海缺水地区微咸水与再生水安全高效灌溉技术(天津市攻关重大项目) 8、污灌对农作物的影响机制(天津农学院青年基金) 9、甜高粱种植及预处理关键技术(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2007-2010)、 10、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迁移机制及其数值模拟研究(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2008-2010)。 获奖情况1、“饲用高粱‘天农青饲1、2号’的示范应用(2007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动态平衡施肥配方的研究(天津市科委,2005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3、粮饲兼用型三元杂交高粱的选育(天津市农委,2002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