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公庙镇
释义

刘公庙镇地处樟树市西北部,与高安市接壤,区域面积84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67个村小组,全镇人口18910人,其中农业人口17010人,耕地面积43815亩。境内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赣粤高速公路横穿南北,并设有下道口,省道樟高公路贯穿东西,已有赣粤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江西顺裕实业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落户。刘公庙镇有着深远的历史人文条件,刘公庙镇历来为天佑故里,境内的樊城堆遗址,历史悠久,为新石器晚期遗址,2006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uy介绍

刘公庙镇位于樟树市西北部,乡政府驻地刘公庙街距市城区35公里,总面积84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67个村小组,全镇人口18910人,其中农业人口17010人,耕地面积43815亩。境内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赣粤高速公路横穿南北,并设有下道口,省道樟高公路贯穿东西,地属丘陵地带,伏秋易旱,境内还分布少量的煤和瓷土。

该镇属丘陵地带,境内资源丰富,特色明显。在农业生产方面,粮食和花生生产为刘公庙镇传统产业,年产粮食3万吨,花生500万公斤。粮食和花生的丰产带动了刘公庙镇农产品加工业的兴起,现有加工户30家,500多人从事农产品流通、加工。 财政收入增60万元,力争增加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元,力争增长300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加2000万元,达到2.07亿元,增幅达10.7%。

规划

该镇把旧集镇改造与新集镇建设结合起来,按照原有的“三纵两横”的框架格局,拓展集镇发展空间。投资70多万元征用集镇附近110亩闲置土地,将其平整用于小城镇建设,通过对集镇进行大规模改造和开发,集镇面貌焕然一新,大大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曾经封闭落后的边陲小镇已变成了一座开放美丽的边城。

全镇共投入集镇建设资金1600万元,交通、通讯、绿化、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一次性做到通路、通信、通水、通路。建成一条长100米,宽20米的商贸街和4个总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交易大棚,建成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汽车客运站;11栋建筑总面积18000平方米,共90套住房105个店面的商住楼已交付使用;建成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新办公大楼,并完成干职工宿舍楼和食堂等配套设施建设。镇区“三纵两横”的框架格局迅速拉开,一个集行政、商贸、居住、教育、休闲等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宜居宜商的新型小城镇已初露端倪。

养殖

刘公庙镇境内有138座山塘水库,水域面积3370亩,形成了“水面养鱼、水边养鸭、岸上养猪、山上种果”的立体养殖格局,每年可产鲜鱼3000吨,肉鸭100万羽,出栏生猪2万头。

美食

刘公庙镇素有“挂面之乡”的美誉,家家户户都有手工扯面的技术和传统,手工扯面以长、细、精为特点,煮后不糊汤、味道好,深受欢迎,形成了“好口福”手工面品牌,远销南昌、广东等省市。

手工

刘公庙镇的珠绣手工艺加工是刘公庙镇新兴起来的一大特色产业,现有2000在家农村妇女从业,平均每人每年可从中增收6000元,珠绣产业每年可为农民创收1000万元以上。随着业务的不断增多,有不少妇女加入到珠绣加工的行列中。该镇加大了对珠绣加工的宣传力度,通过做过珠绣加工的妇女来发动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为防止妇女们因不懂技术,做出的产品不合格返工而浪费时间,影响她们的积极性,镇组织技术员加大了对她们的劳动培训力度。专门聘请了广东中山的师傅来刘公庙各村巡回讲课,让更多的人掌握珠绣手加工的技术。全镇就有1000多名妇女加入到珠绣生产中来,每名妇女平均每年从中可增收4000多元。

手工珠绣加工已形成了刘公庙镇的一大特色产业,成为当地农村妇女增收和就业的一个新亮点,每年可为刘公庙镇增加收入800多万元,极大地活跃了当地经济。

刘公庙镇许多的妇女靠珠绣手艺逐步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路。珠绣手工艺产业也把不少妇女从赌博场中“拉”了出来。现在走进刘公庙镇街道、农村,你再也看不见妇女们围坐在桌子旁打扑克、搓麻将的情景了,而是人们三三两两坐在一起,一边飞针走线,一边交流技术的和谐画卷。

农作物

粮食作物以水稻、大豆、小麦为主,红薯次之。油料作物以花生、油菜为主,芝麻次之。境内文化遗迹颇多。刘公庙以油面、米粉加工闻名,有“粉面之乡”称誉。粉皮薄而透明,呈暗黄色,口感滑韧。挂面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盘圆不折,耐煮不糊,闻有清香,吃而爽口。

中药材和绿化苗木为刘公庙镇特色农业,中药材以吴茱萸、栀子、枳壳为主,种植面积达3000亩,绿化苗木以桂花、白玉兰、红山茶、枫树等树种为主,面积1000亩。

经济

该镇在发展高效农产品种植上有新突破。在主抓粮食生产不放松的前提下,适当引进一些新品种、新技术,发展高效农产品种植,改善种植结构。2007年发展5亩,2008年发展10亩,2009年发展15亩,2010年发展20亩,2011年发展到30亩。力争在此项目上每年人平增收200元。

刘公庙塘祖村委上塘村共有农户38户,人口115人。现有耕地203亩,其中水田128亩,农户主要从事水稻种植,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油茶等,2008年全体人均收入4630元。下计港村位于刘公庙东南方向,全自然村共有农户30户,人口118人。现有耕地287亩,其中水田187亩,农户主要从事水稻种植,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油茶等,2007年全体人均收入4560元。岭上村人口157人,现有耕地面积470亩,其中水田370亩,旱地100亩。2007年生产粮食306吨,花生28吨。全村人均纯收入4576元。梅家村32户农户,人口115人,现有耕地480亩,山林920亩,2005年水稻产值38万元,花生产值18万元,养土鸡15000羽,优质猪800头,全村人均纯收入4626元,根据本村所处位置,种植和养殖成为本村发展的支柱和重头产业。其优势产业是水稻、花生、油茶、中药材、水库立体养殖、土鸡、养鱼、花生加工及贩运。新屋村2006年生产粮食50吨、花生44吨,全村人均纯收入3680元。

该镇在发展高效农产品种植上有新突破。在主抓粮食生产不放松的前提下,适当引进一些新品种、新技术,发展高效农产品种植,改善种植结构。2007年发展5亩,2008年发展10亩。

该镇的汽车运输业也异军突起,共有300余辆长途货运汽车经营于全面各地,每年可增收1500万元。

环境

绿化工程

2007年完成新造林3228亩。其中完成坡耕地成片造林1419,完成农田林网造林1472亩,完成道路绿化和四旁植树造林337亩。道路绿化工程---高速公路接两边各20米(各栽10排树)绿化,按2×3米株距,补植地径2厘米以上的樟树,杜英、马褂木、南酸枣或1米以上地径2厘米以上带土球湿地松苗;樟高公路按两边各20米(各栽10排树)绿化,按2×3米株行距,补植地径1.5厘米以上的樟树、马褂木或地径2厘米以上1米高以上带土球含笑、湿地松苗。乡、村公路(路面已水泥硬化)抓好行道树绿化。

农田林网建设---该镇将重点抓好杨家、湖丘、庚塘、雌溪、草塘灌区的农田林网绿化建设,造林树种以杨树、水结合不同土地条件,选择适宜的绿化模式。房前屋后以栽种泡桐、杨树等速生树种或其它适生经济树种、观赏绿化树种为主;坡耕旱地、沟渠路旁、低产水田、水塘四周、田埂地头以及其它宜林地,以栽植樟树、杜英、马褂木、杨树、水杉、池杉等为主。要求达到村庄人均绿地面积3平方米以上,村庄绿化覆盖率30%以上,道路沟渠绿化率85%以上,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业与安居相得益彰的绿化生态村。

污水处理

聘请市建设局设计院和规划局对集镇供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行规划设计,确保集镇供水和污水处理等工程50年不落后。

兴建了一座容量150吨的自来水塔,开挖一口深达150米的水井,解决集镇8000人的用水问题,需资金40万元。动工兴建一间50㎡的自来水厂房,更新抽水设备,更新自来水管道5500米,安装一台变压器,更新抽水线路,需资金30万元。按照集镇建设总体规划,动工兴修集镇排污管道,总长2000米,需资金25万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21: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