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凡 |
释义 | 1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刘凡,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教授。 1993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小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影像医学硕士,神经外科学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Methodist医院神经介入博士后。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神经介入治疗,是目前湖南省完成神经介入手术台次最多的专家之一,其中脑动脉瘤神经介入手术年完成近100例,成功率96%以上。 诊治范围包括:伴或不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动脉瘤;伴有一过性脑缺血(TIA)或脑卒中的颅、颈动脉狭窄;急性缺血性脑中风;脑动静脉瘘,包括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CCF)和硬膜动静脉瘘(DAVF);脑动静脉畸形等。 2 深圳豪威福州分公司总经理刘凡,男,汉族,湖北人,1988年3月出生,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参加工作,现在为高级网络工程师,信息系统工程师,2007-2008工作与深圳长城集团,系统运营工程师,2008年加入深圳豪威未来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调任深圳豪威未来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2009年调任福州分公司总经理。备注豪威是“深圳市安防协会”、“湖北省安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是深圳市高科技民营企业,2006年中国安防50强提名企业,2007获得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软件企业证书,自主研发的LINUX系列类嵌入式视频压缩卡等产品评为“2007中国安防十大新锐产品”称号,在获得上海公安三所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的同时也取得了CE、FCC等国际认证,获得豪威产品行销全球的国际通行证 3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 人物简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北京生物工程学会农业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自1999年开始硕士研究生论文的指导工作,曾受聘为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生导师。1993年入选北京市首批科技新星培养计划,曾入选北京市跨世纪人才工程,获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提名奖,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在国内外有关学术刊物如Molecular Breeding, Plant Cell Report, Acta Horticulturae, Protoplasma, Cell Research, 植物学报,微生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报,园艺学报,中国农业科学,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等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 主要研究领域:植物细胞及染色体工程,植物基因工程 主要研究成果:“芸苔属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及其育种应用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白菜抗芜菁花叶病毒基因工程” 获北京市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 研究方向: 植物细胞杂交技术及抗病种质创新;植物雄性生殖细胞体外发育机理及调控研究;基因工程改良蔬菜的抗病性、耐旱性;转基因植物的遗传稳定性及与环境的互作 对考生的要求:有学习和探索的科研兴趣;有一定的植物细胞、分子生物学基础及英文文献阅读能力 ◎ 主要学习和工作简历1982-1986 四川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86-1989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生,获得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 2001-2004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1986年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参加工作,一直从事蔬菜生物技术的研究。 1990-1991年在日本农林水产省野菜茶叶试验场进修; 1997年在香港大学植物系工作; 2002-2005年间两度赴德国开展合作研究。 ◎ 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课题1. 2006-2010,863项目“优质多抗蔬菜和果树分子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 2. 2006-2008,北京市科技合同项目“抗旱节水型转基因蔬菜种质创制研究” 3. 2008-2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花椰菜-黑芥抗病异附加系的培育及鉴定” 4. 2006-2008,北京市科技合同项目“非对称体细胞杂交创制甘蓝新种质” 5. 2005-2007,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要蔬菜种质创新、利用与有益基因的挖掘” (编号:5050001),子课题“利用非对称体细胞融合开展蔬菜的种质创新研究”。 6. 2004-2005,中德农业国际合作项目 “芸薹属作物通过单倍性原生质体细胞融合技术提高杂种育性” 7. 2002-2005,国家863项目“复合抗性设施果菜新品种选育) ” (编号: 2002AA244021) 子课题“茄果类蔬菜双单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 8. 2002-2005,国家863项目子课题“黄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蔬菜双单倍体辅助育种技术; 白菜、甘蓝、黄瓜、甜椒、番茄育种及品种选育” (编号:2002AA207012-3)。 9. 2001-2005,北京市重大科技合同项目 “蔬菜种质改良中心建设及产业化开发” (编号:H022020130130),子课题 “蔬菜辅助育种新技术研究——茄果类DH育种”。 10. 2001-2004,农业部 “948” 项目 “甘蓝类蔬菜、胡萝卜胞质雄性不育材料和体细胞杂交技术”(编号: 2001-223)。 11. 1999-2003,北京市高技术实验室科研项目“抗鳞翅目害虫转基因白菜的研究”(编号:953850100)。 12. 1999-200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转基因白菜外源基因遗传漂移研究”(编号:5992006)。 13. 1999-2001,北京市科委合同项目“转基因白菜基因工程中间试验研究”(编号:954413500)。 ◎ 发表的主要论著目录1. Fan Liu, Ulrich Ryschka, Franke Marthe, Evelyn Klocke, Günter Schumann and Hong Zhao. Fusion and culture of pollen protoplasts of Brassica oleracea with haploid mesophyll protoplasts of B.campestris. Protoplasm, 2007, 231:89-97. 2. Liu Fan, U. Ryschka, F. Marthe, G. Schumann and Zhao Hong. Haploid Cell Hybridization between Pollen Protoplasts with Mesophyll protoplasts of Brassica ssp.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2007,15:151-156. 3. 陈斌,赵泓,耿三省,张宝玺,张月云,刘凡. 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群体染色体倍性构成的多样性。华北农学报,2007,22(1):123-128。 4. 张军杰,刘凡,赵泓,罗晨。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真空渗入法转化不结球白菜获得抗虫性材料。植物保护学报,2006, 33 (1): 17-21。 5. 刘凡,赵泓,秦帆。结球白菜下胚轴原生质体培养及其体细胞胚植株再生。植物学通报,2006,23 (3): 275-280。 6. Fan Liu, Hong Zhao. Embryogenesis of microspore derived multicells in Capsicum annuum L. Cell Research, Dec 2006,16 (supplement 1s). 7. 张军杰,刘凡,赵泓,罗晨。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真空渗入法转化不结球白菜获得抗虫性材料。植物保护学报,2006, 33 (1): 17-21。 8. 姚星伟,刘凡, 赵泓,云兴福, Ryschka U. Schumann G。非对称体细胞融合获得花椰菜与B.spinescens 的种间杂种。园艺学报,2005,32(6): 1039-1044。 9. 惠志明,刘 凡,简元才,申书兴,赵泓。原生质体非对称融合法获得花椰菜与Ogu CMS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1):2372。 10. 徐恒戬, 刘凡, 王秀峰, 赵泓。 真空渗入转化法中农杆菌在植株体内的分布和活力变化。微生物学报,2005,45(4):621-624。 11. 罗 晨, 王素琴, 张 帆, 刘凡, 张芝利。转基因抗虫白菜对菜青虫、小菜蛾抗性的研究。华北农学报,2005,20(4):84-88 12. 刘凡,赵泓,姚磊,曹鸣庆。转基因白菜中外源bar基因的遗传漂移研究。转基因生物风险与管理――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薛达元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p166-173. 13. 刘凡, 曹鸣庆, 王国英。以白菜为例的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国蔬菜增刊,2005,138:16-22。 14. 张军杰, 刘凡, 罗晨, 姚 磊,赵泓, 黄玉碧. 大白菜的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化及抗菜青虫性的鉴定。 园艺学报, 2004,31(2):193-198。 15. 刘凡, 王国英,赵泓, 姚磊, 曹鸣庆. 转基因不结球白菜实验地中外源基因流动及在不同作物中的自然渗入.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4,10(6):686-690。 16. 刘凡, 赵泓, 赵岫云, 孟淑春, 姚磊, 曹鸣庆 . 转bar及NIa基因白菜的田间生物学及经济性状调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4,10(5):563-568。 17. 徐恒戬,刘凡,王秀峰,赵泓,曹传曾, 罗晨. 真空渗入法转pinII基因菜薹外源基因的遗传及表达。园艺学报,2004,31(4):511-513。 18. 刘凡, 徐恒戬,赵泓, 罗晨. 转pinII基因白菜的遗传分析及小菜蛾抗性鉴定。园艺学进展,第六辑.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P564-570。 19. Liu F, Zhao H, Yao L, Zhang J J, Cao M Q et al. Gene flow from transgenic Chinese cabbage to related Cruciferae species through outcrossing.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 45 (6): 681-687. 20. 刘凡 王国英 曹鸣庆。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原位转基因方法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03, 1(1):108-116。 21. 刘凡, 莫东发, 姚磊,张月云,张凤兰,曹鸣庆。遗传背景及活性炭对白菜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的影响。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1,9(3):297-300。 22. Liu Fan, Mo Dongfa, Yao Lei, Zhang Fenglan, and Cao Mingqing. Effects of Genetic background of donor plants and activated charcoal on microspore culture of Chinese cabbag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horticultural crops.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tech Press, 2001. p 272-278. 23. Mo Dongfa, Liu Fan, Yao Lei, Cao Mingqing et al. Effection of Alternaria brassicae toxin crude extracts on isolated microspore culture of Chinese cabbag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horticultural crops.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tech Press, 2001. p 305-314. 24. 曹鸣庆,刘凡,姚磊。通过农杆菌原位真空渗入法获得转基因小白菜。走向21世纪的植物分子生物学,林忠平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0, p409-416。 25. Cao MQ, Liu Fan, Yao Lei, David Bouchez, Colette Tourneur, Li Yan & Christophe Robaglia. Transformation of Pakchoi (Brassica rapa L.ssp.chinensis) by Agrobacterium infiltration. Molecular Breeding, 2000, vol 6: 67-72. 26. Liu F, Cao M Q, Yao L et al. In planta transformation of Pakchoi by infiltration of adult plants with Agrobacterium. Acta Horticulturea, 1998, 467: 187-192. 27. Liu F, Yao L, Cao MQ, Qiu JY, Zhou GZ. Enhancement of TuMV Resistance of the NIa Transgenic Chinese cabbage. 11th International Crucifer Genetics Workshop. 1998, Montreal, Canada. P46. 28. 刘凡、李岩 曹鸣庆。 培养基水分状况对大白菜小孢子胚成苗的影响。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7,Vol 5(2):131-136。 29. 曹鸣庆、刘凡、李岩, 芸薹属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园艺学年评, 1996, Vol 2:63-89。 30. 姜立荣, 刘凡, 曹鸣庆. 大白菜小孢子胚状体发生早期的超微结构研究。显微学报, 1996,5 31. Cao M.Q., Liu F., Li Y., Application of anther culture and isolated microspore culture to vegetable crop improvement. Acta Horticulturae, 1995, 392:27-38. 32. 刘公社、李岩、刘凡等。高温对大白菜小孢子培养的影响。植物学报,1995, 37(2):140-146。 33. Cao M.Q., Li Y ., Liu F., Embry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of Pakchoi (B. rape L.ssp.chinensis) via in vitro isolated microspore culture. Plant Cell Reports, 1994, 13:447-450. 34. 刘凡,曹鸣庆,李修庆。胡萝卜人工种子在无菌条件下的贮藏及贮藏中种子活力的变化。实验生物学报,1991,24(2):99-108。 35. 李修庆,朱瀓,黄美娟,邓茉莲,牛小牧,刘凡等。高营养胡萝卜人工种子的制作、贮存、发芽及胚状体的机械筛选。人工种子。陈正华,Kieth Redenbaugh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p129-137。 ◎ 获奖及专利情况1. 2007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种辣椒游离小孢子细胞团培养方法”,专利号:ZL2004 1 0086701.8。 2. 2001年,“白菜抗病毒基因工程”,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No 2001农-2-015-02)。 3. 1996年,“芸薹属蔬菜作物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及其育种应用研究”,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4. 1996年, “应用游离小孢子培养系统的大白菜转基因方法研究”, 获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颁发的一等后补贴奖。 5. 1991年,“大蒜分生组织培养及脱病毒技术研究”,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4 民革中央副主席刘凡,男,汉族,1949年4月生,湖北黄冈人。1992年3月加入民革,1965年9月参加工作,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副编审。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公安部特邀监督员,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刘凡简历: 1965-1979年,新疆工作,1979-1984年商业部安陆粮食机械厂 1984-1987年湖北《科学与人》杂志社编辑 1987-1990年武汉出版社科长,1990-1992年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管理专业学习,1992-1996年武汉出版社编辑室副主任 1996-1997年武汉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武汉市版权局副局长、武汉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1997-2000年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2000-2003年湖北省物价局副局长(其间:2000-2003年武汉市委党校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 2003年5月至2011年3月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其间:2004-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刘凡是民革第十届中央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第七届湖北省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常委、副主委,第九届副主委;湖北省第八届政协常委;武汉市第八届政协委员。 2008年3月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2011年2月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增补刘凡为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 5 湖北省恩施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刘 凡,男,汉族,1964年1月出生,湖北洪湖人,研究生文化,1986年7月参加工作,198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恩施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1984年9月在鄂西大学中文系学习;1986年7月在恩施市委党校工作;1987年11月任恩施市委宣传部副科长;1989年3月任恩施市崔家坝镇副镇长;1991年11月任恩施市纪委常委;1997年4月任恩施市委办公室副主任;1999年2月任恩施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党组成员;2001年2月任恩施市委办公室主任、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书记;2002年3月任恩施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2003年12月任恩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其间:2006年4月至2006年9月挂任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区长助理);2006年12月任恩施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2010年12月任恩施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2011年10月任恩施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2011年11月任恩施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6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 人物简介1957年4月生,博士生导师,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农业部亚热带资源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学术主 。1982年获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学士,1989年获华中农业大学土壤学硕士学位。1996年赴意大利那不靳斯大学合作研究半年,1999年获西澳大学Gledden高级访问学者基金资助,赴澳大利亚从事合作研究一年。现任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全国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理学科组二审专家(2004-2007),《土壤通报》编委,湖北省新世纪第二层次人才和中青年突贡专家。《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Chemistry of Materials》、《 Journal of colloid interface Science》、及《自然科学进展》等期刊审稿人。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教育部重点基金及国际合作等多项课题, 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Clays and Clay Minerals》、《Soil Sci. Soc. Am. J.》、《Geoderma》、《Soil Science》、《 J.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Poultry Science》、《科学通报》、《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和待刊论文100余篇,其中SCI刊源论文28篇,EI刊源论文10余篇,参编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土壤化学》教材1部。1990年和1995年分别获农业部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2000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2004年获湖北省教改三等奖一项,2005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2006年主持建设的《地质与地貌学》课程成为国家精品课程。2006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一项,获发明专利一项(专利号:ZL 021478392,专利名称:一种3x3隧道构造锰氧八面体分子筛的制备方法)。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矿物学、土壤化学、矿物材料与环境等。 ◎ 近年来发表和待刊的主要论文目录(* 责任作者) 41.崔浩杰 冯雄汉 刘凡 谭文峰 邱国红 陈秀华 钙锰矿的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2009(待刊)(通讯作者) 42.崔浩杰 刘祥文 冯雄汉 谭文峰 刘凡 常压下Mn(Ⅲ)在Na-布塞尔矿向钙锰矿转化中的作用 矿物学报 2009(待刊)(通讯作者) 43.赵巍 王庆庆 刘凡 邱国红 谭文峰 冯雄汉 Zn和Mn处理水钠锰矿后对Pb吸附量的影响 环境科学学报. 2009(待刊)(通讯作者) 44.谭军凤 邱国红 冯雄汉 谭文峰 刘凡 Mn(III)在水钠锰矿氧化Cr(III)反应中的作用 环境科学 2009(EI刊源,待刊) 45.赵巍 崔浩杰 冯雄汉 谭文峰 刘凡* 水钠锰矿的锰氧化度与Pb吸附量的关系 环境科学 2009 30(2): 230-237(EI刊源)(通讯作者) 46.刘凡, 冯雄汉,陈秀华,邱国红,谭文峰,贺纪正 氧化锰矿物的生物成因及其性质的研究进展 地学前缘 2008.15(6):66-73 47.徐建明,蒋新,刘凡等. 中国土壤化学的研究与展望 土壤学报 2008.45(5):817-829 48.谭文峰, 王远鹏 刘 凡 冯雄汉. 支持电解质对水钠锰矿表面Cu吸附-解吸的影响 土壤学报 2008. 45(1):174-177 49.黄丽,洪军 谭文峰 胡红青 刘凡 我国几种亚热带土壤铁锰胶膜的微形貌和元素分布特征 自然科学进展2006. 16(9):1122-1129 (通讯作者) 50.谭文峰,朱志峰,刘凡,胡荣桂,单世杰.江汉平原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与积累特点。自然资源学报2006。21(6):973-980 51.陆泗进,谭文峰,刘凡,冯雄汉.一种改进的盐滴定法测定氧化锰矿物的电荷零点 土壤学报 2006.43(5):756-763 52.黄丽 洪军 谭文峰 刘凡 几种亚热带土壤铁锰胶膜和基质的表面化学特征。地球化学.2006.35(3):295-303 (通讯作者) 53.冯雄汉、张嵚、谭军凤、文慧、,谭文峰、刘凡,MnO2-UV联用光化学降解苯酚废水的初步研究。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6.25(4): 319-323. 54.崔浩杰,冯雄汉,刘凡 ,谭文峰, 贺纪正. 常压下影响钙锰矿形成几个因素的初步研究. 中国科学(D辑). 2005.35(9):870-880 55.冯雄汉,谭文峰,刘凡等,碱性介质中水钠锰矿的生成途径. 中国科学(D辑). 2005.35(4): 340-351. (通讯作者) 56.冯雄汉,谭文峰,刘凡,王贻俊,许永胜. 热液合成钙锰矿几个影响因素的探讨.地球科学. 2005.30(3):347-352(EI收录)(通讯作者) 57.冯雄汉, 翟丽梅, 谭文峰, 刘凡, 贺纪正. 几种氧化锰矿物的合成及对重金属的吸附和氧化特性.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5, 24 (6): 531~538 58.齐德生,刘凡。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_1吸附机理的研究。养殖与饲料2005/01 59.齐德生,刘凡等, 蒙脱石对黄曲霉素B1的吸附作用. 矿物学报. 2004.24(4):341-346. 60.谭文峰,刘凡,李学垣。武汉黄棕壤中铁锰结核的环带构造、元素富集特点环境变化意义. 第四纪研究. 2004.24(2): 198-202. (通讯作者) 61.祖艳群, 冯雄汉, 刘 凡, 秦 丽, 陆泗进, 谭文峰. 几种氧化矿物对As(III)的氧化特性及针铁矿的影响. 生态环境. 2004, 13(4):538-541. 62.崔浩杰, 冯雄汉,刘凡,谭文峰. 隧道构造氧化锰矿物的合成及应用.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III). 2004. 18(10): 277-279. (通讯作者) 63.齐德生,刘凡,于炎湖等。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素B1吸附机理的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3(5): 538-542. 64.冯雄汉,刘凡,谭文峰等,回流条件下钡镁锰矿的合成与表征. 2003. 中国科学(D辑). 33(11): 1084-1093. (通讯作者) 65.刘桂秋,谭文峰,冯雄汉,刘凡, 几种土壤铁锰结核对Cr(Ⅲ)的氧化特性:Ⅱ pH、离子强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土壤学报. 2003. 40(6): 852-857. (通讯作者) 66.黄丽,洪军,刘凡,谭文峰等。有机酸盐影响下土壤中1.4nm过渡矿物的演化特点. 矿物学报. 2003.23(3):221-227. (通讯作者) 67.齐德生、刘凡、于炎湖,膨润土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吸附. 中国粮油学报. 2003,18(3):85-88. 68.齐德生、刘凡、于炎湖等,蒙脱石及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素B1的吸附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2003,34(6):620-622. 69.冯雄汉,谭文锋,刘凡,许永胜。碱性介质中水钠锰矿的合成与转化.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3.22(2): 184-187. 70.王贻俊、黄丽、洪军、刘凡. 黄棕壤与黄褐土粘粒胶膜的元素组成特征与粘粒矿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3,22(1):30-34. 71.黄丽,刘凡,谭文峰等. 土壤胶膜的研究进展. 土壤通报. 2003. 34(2):143-147. 72.续金海,马昌前,刘凡等。大别山南、北坡花岗岩风化作用的差异及其构造、气候环境意义. 中国科学(D辑). 2002. 32:415-421. 73.刘凡,谭文峰, 李学垣,贺纪正 几种土壤铁锰结核中锰氧化物的重金属离子吸附与锰矿物类型 .土壤学报. 2002. 39(5):699-706 74.冯雄汉,刘凡,谭文锋,王贻俊,刘祥文 碱性介质中合成水钠锰矿的几个影响因素.地球化学. 2002,31(5):495-500. (通讯作者) 75. 黄丽,刘凡,谭文峰等。 华中地区几种土壤铁锰胶膜及基质中某些元素的地球化学特点. 地球化学. 2002,31(5):487-494. (通讯作者) 76.黄丽,刘凡,谭文峰等. 几种亚热带淋溶土基质和胶膜中1.4nm过渡矿物组成的差异及其意义.矿物学报2002. 22(4):315-320. (通讯作者) 77.冯雄汉,刘凡,谭文锋,胡红青 原子力显微镜在矿物界面化学中的应用. 地球科学. 2002. 27:333-338. (通讯作者) 78.刘凡,谭文峰, 王贻俊. 土壤中氧化锰矿物及其与土壤环境条件的关系. 土壤通报. 2002. 33(2):175-180. 79.刘桂秋,冯雄汉,谭文峰,刘凡. 几种土壤铁锰结核对Cr(Ⅲ)的氧化动力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2. 21(5):450-454. (通讯作者) 80.刘桂秋,刘凡,谭文峰等. 几种土壤锰结核对Cr(Ⅲ)的氧化与锰矿物类型. 土壤与环境. 2002. 11(3):241-244. 81.Tan WF, Liu F, Li XY. Redox reaction of Cr(Ⅲ) on Mn minerals in Fe-Mn nodules of several soils from China. 第十七届国际土壤学会论文集,泰国曼谷,2002. p107.1-107.8 82.Liu F, Tan WF, Li XY.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on Mn oxide surfaces in iron-manganese nodules in several soils from China. 第十七届国际土壤学会论文集,泰国曼谷,2002. p106.1-106.8 83.谭文峰,刘凡,李学垣. 几种土壤铁锰结核对Cr(Ⅲ)的氧化特性(Ⅰ)——氧化锰矿物类型与吸附态离子的影响.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21(5):592-596. 84.刘冬碧,贺纪正,刘凡,李学垣 中南地区几种土壤的表面电荷特性 Ⅳ. 氧化铁铝对土壤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 土壤学报. 2001. 38(1):123-127. 85.李永华,王五一, 谭文峰,刘凡. 土壤铁锰结核中生命有关元素的化学地理特征. 地理研究. 2001.20(5): 609-615 86.谭文峰,刘凡,李永华,贺纪正,李学垣 土壤铁锰结核中锰矿物类型鉴定的探讨. 矿物学报. 2000. 20(1):63-67. 87.谭文峰,刘凡,李永华,贺纪正,李学垣 我国几种土壤铁锰结核中的锰矿物类型. 土壤学报. 2000. 37(2):192-201. 88.Tan Wenfeng, Liu Fan , Li Yonghua, et al. Mineralogy of Manganese oxide minerals in Iron-Manganese nodules of several main soils in China.Pedosphere. 2000. 10(3):265-274. 89.刘冬碧,贺纪正,刘凡等. 中南地区几种土壤的表面电荷特性. 土壤学报. 1999.36(3):361-368 90.李永华,刘凡,谭文峰,李学垣,贺纪正 几种土壤及铁锰结核中粘土矿物组合的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9,18(4):342-347. 91.周勇,王庆云,李学垣,刘凡。湖北省土壤系统分类数据库系统的建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9,15(6):540-544. 92.Fan Liu, Wenfeng Tan, Jizheng He et al Study on the changes of clay mineral association before and after HGMS. Pedosphere.1998.8(1):157-162. 93.刘凡,贺纪正,周代华等.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及其在土壤研究中的应用 《迈向21世纪的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1997. 243-246 中国农业出版社。 94.刘凡,介晓磊,贺纪正等。不同 pH条件下针铁矿表面磷的配位形式及转化特点. 土壤学报. 1997. 34(4):367-374. 95.刘凡,徐风琳,李学垣。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北坡土壤的粘土矿物与表面化学特征. 土壤学报. 1996.33(1):61-69. 96.刘凡,贺纪正,何慧等. pH对针铁矿表面吸附磷化学状态的影响.《 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北京大会)论文集》. 1996,352-355. 中国科技出版社。 97.刘凡,谭文锋,丁孺牛等。高梯度磁场分离后土壤矿物组成的变化.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7,16(3):277-281. 98.刘凡,李学垣,徐风琳等。湘鄂两省几种土壤中磷的有效性与氧化铁类型. 中国农业科学. 1995.28(3):49-57 99.Liu Fan, Jie Xiaolei, Zhou Daihua et al. Influence of pH on chemical forms of phosphate adsorbed on goethite surfaces. Pedosphere. 1995.5(2):157-162. 100.He Jizheng,Li Xueyuan,Liu Fan et al. 1.4nm intergrade mineral in soils of subtropical China: A review. Pedosphere. 1995.5(2):151-156. 101.刘凡,贺纪正,李学垣,徐凤琳,何慧 磷溶液浓度与针铁矿表面吸附磷的化学状态. 科学通报. 1994. 39(21):1996-1999. 102. 贺纪正,李学垣,刘凡等。土壤中游离铝的形态. 科学通报. 1994. 39(5):1426-1428. 103. Liu Fan,Xu Fenglin, Li Xueyuan et al. Goethite morphologies of some soils in south of central China. Pedosphere. 1994.4(3):193-200. 104. Liu Fan,Xu Fenglin,Li Xueyuan et al. The types of crystalline iron oxides and phosphate adsorption in soils with variable charge.Pedosphere. 1994.4(1):36-45. 105. Jie Xiaolei, Liu Fan, Zhou Daihua et al. Transformation of coordinate forms of phosphate adsorbed by goethite surfaces on condition of varying pH. Pedosphere. 1994. 5(3): 229-235. 7 苏州科技学院副教授副教授,1963年1月出生,现任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 主要学历: 1985年6月本科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工程系,获学士学位; 1995年3月研究生毕业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获硕士学位。 主要研究领域: 混凝土结构及组合结构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的研究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混凝土结构和组合结构的教学、科研及设计工作。主讲过《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结构设计原理》、《建筑结构抗震》、《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等课程,指导过六届两个专业方向(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与桥梁)的毕业设计。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一项、市厅级科研项目一项,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两项、市厅级科研项目一项。已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加编写专著一部。主持参与过五项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主持参与了六项桥梁结构的检测工作。 8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教授刘凡 男 ,出生于1952年6月。 ◎ 担任职务职称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现任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学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中国性学会理事、陕西省性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性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男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泌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泌尿外科学会常委、白求恩军医学院特聘教授、《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编委、《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编委、全军医疗卫生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专家、陕西省和西安市医疗事故签定委员会专家。 ◎ 奖励在国内统计源期刊及国外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编著参编著作三部,获军队科技医疗成果奖两项,获军队科研基金两项,省级优秀论文数篇。九次获第四军医大学校级教学优秀奖。 9 市场营销领域实战派讲师◎ 专家简介曾任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北方区总经理,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一级培训师,23课堂内训团高级讲师,国内知名销售培训师。 ◎ 擅长领域销售 职业素养 人力资源 ◎ 工作经历十二年的工作经历中参加了包括中欧、Ontarget等在内的国内外短期培训班。 曾任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一级培训师。 2000年至2002年任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北方区总经理。加盟金蝶前曾经在美国系统软件联合公司(SSA)中国分公司任职七年,从销售代表做到高级销售管理人员,并创造了该公司全球最快签单的记录和中国单笔最大项目的记录。 ◎ 教育背景1992年获得MIS(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学士学位。 ◎ 主讲课程1、销售及市场类: 《大客户销售》、《专业的销售礼仪》、《SPIN销售技巧》、《电话销售》、《销售人员的选拔与激励》、《销售人员基本技巧》(初级,中级,高级)、《市场整合营销》、《市场基础培训》 《双赢的商务谈判技巧。 2、非技术类: 《专业演讲技巧》、《时间管理技巧》、《沟通技巧建立高绩效的团队》、《专业的电话技巧》、《专业的商业表现行为》、《服务文化》。 3、人力资源管理类: 《培训培训师》、《员工关系管理》、《人才的选育用留》等... ◎ 服务客户太平洋保险公司海南分公司、北京晚报广告部、阿尔卡特(中国)公司、宁波波导集团、汇诚电信、邦迪制管、广百集团、圣元乳业、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兵器工业总公司(西安)、美的空调。 10 原上海市浦东新区团委副书记刘凡,男,汉族,1982年12月生。安徽宿州人。 200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9月参加工作,中国地质大学政法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3年9月--2005年12月 江苏无锡市委七处行政秘书兼海军702声纳研究所联络秘书 2006年12月--2008年2月 航空部华东第二物资局对外联络部行政干部 2001年9月--2002年9月 市学联副主席 2002年9月--2003年9月 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后历任: 共青团青工部副部长、部长。 团市委副书记(副处级) 2007年8月-2009年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团委副书记(轮岗交流) 11 济南广播电台主持人刘凡 现主持节目:济南经济广播:《四点有话说》 节目时间:每天下午16:00——17:30 大事小事花花事,你说我说大家说,四点有话说,欢迎锁定收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