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宝善 |
释义 | 刘宝善为一人名,同名者有大肠癌专家,深圳益事得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眼科专家,著名药用植物学家等。 大肠癌诊断和治疗专家基本资料姓名:刘宝善 所属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 性别:男 职称:主任医师 所在科室:普外科 主治疾病:肛裂,感染性休克,腹痛,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过敏性休克,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腹膜炎,甲沟炎,急性胰腺炎,单纯性甲状腺肿,代谢性酸中毒,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癌,慢性阑尾炎,胃癌,等疾病。 简介刘宝善 山东武城人,1965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197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四川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外科主任,1993年8月晋升为主任医师。一直从事外科工作,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大肠癌手术3年生存率达80%、5年生存率达55%,接近世界水平,并在手术上有所创新。主刀完成销售性手术磁带“保存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扩大根治术”两盘,正向全国推广此类手术。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主持完成的“保存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研究”,1991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多次参加全国学术会议并进行手术表演,在全国性杂志和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78篇,还参与编辑《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等6部专著主编《大肠肛门肿瘤学》1部。1989年被卫生部选为第十次专家医学代表团代表赴日本东京医科大学肿瘤院进行研修。1990年任全国大肠专业委员会委员,并兼任四川省大肠癌委员会主任委员。 科研领域刘宝善在保存肛门括约肌功能的直肠癌领域开展了低位前切除术的研究,即超低位前切除术研究。从而使得直肠癌保存肛门的比例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这个领域中超过了世界的先进水平,在这项工作中倾注了很多的经历。同时在国内首先提出不同期别的大肠癌,应实施不同的根治性切除术;首先提出复发与残留的概念;首先倡导肿瘤外科的不接触肿瘤技术。发表论文90余篇,主编《大肠肛门肿瘤学》、《消化器官肿瘤学》两部;参与编著《临床普通外科学》、《肛肠肿瘤外科学》、《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等7部。多次作为专家或应邀结合专题撰写论文。 科研成果刘宝善在保存肛门括约肌功能的直肠癌领域开展了低位前切除术,超低位前切除术研究。使直肠癌保存肛门的比例,由40%上升到70%,同时5年生存率达到了52%(世界水平是35%-55%)。刘宝善的成绩把世界水平远远的放在了脚下真正做到了直肠癌外科治疗的“安全性、根治性、功能性”三原则,在国内首先提出不同期别的大肠癌,应实施不同的根治性切除术;首先提出复发与残留的概念;首先倡导肿瘤外科的不接触肿瘤技术。 刘宝善回国后,首次在国内开展了“保存植物性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的研究”,其手术进腹的方法、淋巴结的剥离层次,神经的游离和保护,是四川省肿瘤医院经典的专利方法,并在1994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作为专家参与了“直肠癌治疗进展的座谈”,发言有8处之多与照片发表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当年第6期上。2000年所进行的“直肠癌超低位切除研究”获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荣誉成就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外科名誉主任院党委委员兼任全国大肠癌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理事和多家杂志常务编委或编委受聘担任四川省国务院院津贴颁发专家的评委和高级职称晋升评委。 著作刘宝善 主编《大肠肛门肿瘤学》、《消化器官肿瘤学》两部;参与编著《临床普通外科学》、《肛肠肿瘤外科学》、《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等7部。 多次作为专家或应邀结合专题撰写论文。 深圳益事得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宝善 1947年9月23日生,男,吉林省人。现任深圳益事得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2年初调来深圳益事得化工有限公司,接任前该公司严重亏损,几乎要倒闭,接任后通过了解情况,摸清家底,查找分析亏损的原因。他果断采取全面经营承包责任制,将指标分解到部门及个人,费用包干,按劳取酬,奖优罚懒,打破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现象。这一措施充分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1992年公司发生了很大变化,实现利税256万元,摘掉了亏损的帽子,将一个即将倒闭的公司救活了。同时,他经过市场调查和论证,抓住机遇,大胆决策,通过各种渠道共筹集资金500万元,与四川安县合办年产10万吨500号水泥厂1座,1993年2月动工,1994年3月建成,预计每年获利税80万元,从此公司将迈进一个新台阶。 眼科专家刘宝善1931年生,山东东明人。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教授。从事眼科医疗、教学、科研近40年,具有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特别对泪道阻塞、眼部整形、眼外伤、眼内异物摘出等手术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对上部泪道阻塞的手术进行了改进和革新,使手术成功率达go%。近15年来施行泪小管阻塞寻求1000余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治愈了全国各地转来的疑难泪道阻塞患者。先后在《中华眼科杂志》、《眼外伤职业病杂志》、《应用眼科杂志》、《眼科研究》等全国眼科专业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泪小管泪囊吻合术》获1986年河南省科技成果奖,并多次获省市优秀论文奖。辞条辑入《中国高级医师咨询辞典》、《中州当代医家》。 著名药用植物学家简介刘宝善在校任教时曾得到当时也在清华任教的美国摩纳尔大学生物系教授克腊生氏的指导,使他在生物实验技术和标本的采集方法上获得了较高的造诣。刘宝善非常重视我们国家长期以来积累的医药遗产。他认为有许多药用植物没有被大家所认识和利用,而中国药用植物的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果善加利用,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他很早就立下了志愿,要以自己拥有的生物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用来开拓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这个学术园地,为保障民族健康,提高民族体质作出自己的贡献。他后来能成为我国著名的药用植物学家,是早年立下了宏愿,加上毕生努力的结果。 经历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他来到战时首都重庆。为了培养药学人材,以应战时的紧急需要,他积极参与了筹建歌乐山国立药专的工作。当时教授的生活十分清苦,办学的条件又很差,政府所能拨发的经费又极有限,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办成一所较具规模的高等学校,可谓难上加难。但刘宝善并不围困难而退缩,他日以继夜地工作,终于在他助参与之下,把学校开办了。这时,他一面担负筹建学校的行政方面的工作,一面广泛涉猎和研究了中医药的经典著作,探讨先辈们在这门科学中的成就和不足,还为学生讲授药用植物学。当他发现川常山和常山绿叶的药用价值以后,广泛采集并用人工栽种,此对它的形态解剖及生态进行系统的研究。这时他还兼任了国立中央大学分校的主任。其时学校刚从南京迁来重庆,各方面的工作都还没有走上轨道,这些对于保证教学质量是极为不利的。为了使学校很快能由搬迁后的混乱局面走上正规化,刘宝善为此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劳动,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1945年8月,在抗战胜利前夕,刘宝善以访问教授的身份由教育部派往英国诺丁汉大学,与该校药学系主任国际著名生药学家屈礼士氏共同研究“气孔指数”、脉间区等,为植物分类学和生药鉴定创立了新的方法,发表了多篇有价值的生药学论文,得到国际间的好评。 1947年,刘宝善归国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的邀请,任该校理学院药学系生药学教授,为药学系募集生药标本和精密仪器做了不少工作。他在教学之余,还对杭州一带栽种的18种中药的生药鉴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制作了将近一千多种药物标本,精心加以分类。 1949年,杭州解放,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中医和中药所采取的政策,使刘宝善深为感动。他预料到真正能够施展自己的专长,为祖国的医药宝库添砖加瓦的时代已经来到,因此他更加积极地工作,把全部精力贡献于药学系,一心想要把该系办成有自己特色的一个科系。从1951年起,他被聘为药学系的主任。这时他虽已年过半百,但精力充沛,他还为开展药学会杭州分会的工作,化去了不少时间。他的这种工作态度,当时和他共过事的人,是没有一个不佩服的。他象所有的进步知识分子一样,他是从共产党的政策精神中体会到党的伟大的,于是将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无私地奉献给人民。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高教部对全国高等院校实行调整。刘宝善奉调到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学系,任生药室主任。在他的全面规划下,全室同志一起运用生药学的系统知识,对中药作了整理,特别在科学化和规范化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研究出一种名叫“七宝饮”治疗疟疾的药物。他们热情地面向部队,积极地为基层服务,部队战士们都把他们看作是自己队伍中的一员。 在“文化大革命”中,刘宝善也象所有正直的知识分子一样,遭到了种种迫害,受过不少折磨。被下放回无锡。这时他已年逾古稀,他虽然被迫中止了他的科学研究,但他充满信心,相信有一天政治会清明,他仍可能回到科研岗位上去,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继续钻研中医药理论。 1983中,他因年高离休。但他仍然关心国家医药科学事业的发展,乎日热情地接受来自各方的咨询,还主动地向有关方面提出建议。每天坚持书写达六小时以上。还写了几十万字的“随想”和“回忆”。在耄耋之年,完成如此巨大的写作任务,如果没有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责任感,没有对科学的高度热情,没有对工作的高度毅力,是不能想象的。 刘宝善在他的一生中,很注重对青中科技人员的培养。他对年青一代工作上关怀备至,技术上循循诱导,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药学工作者。其中不少已成为著名的专家、学者。1988中5月,刘宝善因病医治无效,病逝北京,终年93岁。终刘宝善的一生,他是达到了以中西医药融合为己任的治学目标。 著作先后编著了《药用生物学》、《医药植物学》、《药用植物的栽培和应用》; 完成了40万字的《祖国医药和西药合刍议》; 翻译了200多万字的《经济植物辞典》。 贡献1960年,刘宝善到放射医学研究所担负起攻克放射病的难关,对多种中药反复筛选、鉴定,提出了有效的防治病方案。他研究的止血,抗癌麻醉药物,都得到了临床验证。他的“棉油节育理论”引发了世界各国棉酚避孕的广泛研究,取得实际应用效果。 1955年,中共华东局血防局倡导用中药治疗“瘟神”血吸虫,刘宝善在血防局的统一规划下参与这项工作。他遵照“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自古成功在尝试”的道理,选择了多种菊料植物,与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从生药的鉴定和栽培,到提取有效成分,再到药理临床试验,一步一步切切实实地做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此同时,他对中药驱避剂,某些中药的化学成分,及数十种生药抗癌作用的定量研究,也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后来,在他的领导下,常用军用毒剂中毒的中药过筛和中药实验治疗,以及某些中药的药理作用的研究也都有显著的成绩。他为这一科学事业奉献的心血和汗水,是无可计量的。 将军、大校宁波海军某潜艇支队政治部主任,大校。山东莒县人。1953年12月生。1973年12月入伍,历任艇长、教导员、宣传科长、处长等职,参加“7713”打捞阿波罗号、“96.3”联合军事演习、“97.3”舰艇编队出访泰、马、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