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泰国国旗
释义

泰国国旗采用于1917年10月28日,由国王拉玛六世设计。

简介

概述

泰国国旗 (泰语:ธงไตรรงค์,三色旗的意思)是一面三色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红-白-蓝-白-红五条横带组成,蓝带比红白带宽一倍。三种颜色分别代表人民、宗教和王室。

图案详解

上下方为红色,蓝色居中,蓝色上下方为白色。蓝色宽度相等于两个红色或两个白色长方形的宽度。红色代表民族和象征各族人民的力量与献身精神。泰国以佛教为国教,白色代表宗教,象征宗教的纯洁。泰国是君主立宪政体国家,国王是至高无上的,蓝色代表王室。蓝色居中象征王室在各族人民和纯洁的宗教之中。

性质

陆上:民用旗、政府旗。

海上: 民用旗、政府旗。

国旗变体

有根据国旗为基础设计的海军旗和国籍旗。

历史沿革

国旗历史

现在这面旗帜的起源是1916年发生的一次倒挂国旗的风波。

大象作为泰国的国家象征是当之无愧的,从暹罗时期开始泰国国旗上就有白象的图案。

但在1916年的9月,暹罗国王拉玛六世视察洪涝灾区,所有的村庄都挂满了国旗,但是有一面却不慎挂反,导致白象图案四脚朝天。国王认为这样的事情非常不吉利,便废除了白象国旗,改用一面从上到下分别为红—白—红—白—红的旗帜,这样即使倒挂也是一样的图案。

不久以后,中间的红色条纹又改成了蓝色,即成为现在的样式。

国家历史

泰族是世界上古老的民族之一,公元650年左右自中国南部和东南部的长江流域一带广大地区迁徙此地。自13世纪初叶起,泰国成为统一的国家。

泰国原名暹罗,历史上曾存在过4个封建王朝,即素可泰王朝(1238—1350年)、大城王朝(1350—1767年)、吞武里王朝(1767—1782年)和曼谷王朝(1782—)。

1782年,泰族首领扎克里在曼谷建立新都,登基为王,号称拉玛一世,成为扎克里王朝(即曼谷王朝)的第一世国王。在16和17世纪,泰国曾先后遭到荷兰、葡萄牙、法国和英国的侵略。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缓冲国”。1904年,英、法又划湄南河以西为英国势力范围,以东为法国势力范围。1939年改国名为泰国。1941年底,日本侵占泰国。1945年日本战败后,恢复国名为暹罗。1949年5月恢复现名。

1851年,拉玛四世蒙库继位执政以后,泰国开始实行有限的改革,并在西方顾问帮助下寻求实现国家的现代化。1932年,泰国政体由君主制改为君主立宪制,国王作为最高统治的象征,而政权一直处于不断更迭的军人集团的控制之下。1978年颁布宪法。现国王,即普密蓬.阿杜德(意为“祖国的力量,举世无双的权力”)于1950年6月正式加冕成为扎克里王朝的第9任国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2: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