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事件案例选评 |
释义 | 图书信息名 称: 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事件案例选评作 者: 高新民 单 位: 册 类 别: 党群 领导— 综合提升 出版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其它介绍: 2011年3月/16开 ISBN: 9787503544699 定 价: 24元 内容简介本书从实体性群体性事件和网络性群体性事件两个角度,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的相关报道和社会各界的警示反思,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对每个案例作了点评。本书对于广大领导干部准确把握和判断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的特点、性质和规律,掌握防范和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方法、切实提高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正确处理和妥善化解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大有裨益。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进社会和谐。” 群体性事件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古今中外历来有之,只是称谓不同罢了。在国外,人们一般将“群体性事件”称为“集群行为”或“集合行为”等。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称之为“群众闹事”、“聚众闹事”;80年代称之为“治安事件”、“群众性治安事件”;90年代称之为“突发事件”、“治安突发事件”、“治安紧急事件”、“突发性治安事件”、“紧急治安事件”;21世纪初期先是称之为“群体性治安事件”,直到2004年11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才使用了。“群体性事件”这一称谓。之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还明确提出了要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目录前言 绪论群体性事件的防控与新形势下党群关系的新考验 上篇 实体群体性事件 湖南嘉禾事件 事件回顾 事件反思 事件点评 重庆万州事件 事件回顾 事件反思 事件点评 安徽池州事件 事件顾 事件反思 事件点评 广东红海湾事件 事件顾 事件反思 事件点评 四川大竹事件 事件回顾 事件反思 事件点评 厦门PX项目事件 事件回顾 事件反思 事件点评 贵州瓮安事件 事件回顾 事件反思 事件点评 云南孟连事件 事件回顾 事件反思 事件点评 湖南吉首事件 事件回顾 事件反思 事件点评 重庆出租?罢运事件 事件回顾 事件反思 事件点评 深圳宝安事件 事件回顾 事件反思 事件点评 甘肃陇南事件 事件回顾 事件反思 事件点评 湖南石首事件 事件回顾 事件反思 事件点评 吉林通钢事件 事件回顾 事件反思 事件点评 下篇 网络群体性事件 温州赴美培训团事件 事件回顾 事件反思 事件点评 南京天?烟房产局长事件 事件回顾 事件反思 事件点评 云南躲猫猫事件 事件回顾 事件反思 事件点评 湖南罗彩霞事件 事件回顾 事件反思 事件点评 杭州胡斌飙车事件 事件回顾 事件反思 事件点评 湖北邓玉娇事件 事件回顾 事件反思 事件点评 山东新泰“提7个副局长、6个是80后”遭质疑事件 事件回顾 事件反思 事件点评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