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临潭华大寺
释义

临潭县清真华大寺是甘南州最古老而著名的一座寺,坐落在临潭县城关(旧城)城中央,起源系最早传入中国的伊斯兰教老格迪目,后尊崇花寺拱北至今。

建筑特点

临潭县清真华大寺历史上几次被毁,几次重修,其建筑布局和建筑艺术沿袭中国古建筑传统并结合阿拉伯建筑特色。历次建筑起架磅礴、结构宏伟、展檐飞角、砖刻木雕,其大殿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在中国传统的木制结构形式上更带有极为浓厚的阿拉伯装饰风格和花寺风格,形成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的独特形式。

1985年完工的大殿主体工程,为钢筋混凝土建筑,高26.5米,分三层,一楼为满拉宿舍,高4米,面积为1000平方米,二楼礼拜殿高7米,内仅立两根大理石柱子,面积也是1000平方米。三楼圆顶高15.5米,面积为200平方米。大殿主体造型为圆顶拱门,突出的硕大圆顶,宛如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大圆顶的再现,圆顶表面嵌镶了碧绿色瓷砖,使整个清真大殿庄严雄伟,气势非凡。另有水房、学堂、讲经堂、宿舍等,使整个寺楼堂环列、殿堂连属,而且整个建筑群造形稳定,外观轮廓起伏,中心突出,主次分明,构造完整,是中国清真寺建筑中成功的范例之一。

历史沿革

建寺经过

临潭县清真华大寺,原名洮州礼拜寺,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洮州厅志》记载,“沐英,明征西将军,洪武十三年(1380年),洮州十八族三副使等叛据纳麟七站地,英奉太祖命,提军旧城,寇遁去,追擒三副使,筑城东笼山,设戌兵守之,六月班师,以功封平西候。”相传沐英所留屯田戌边兵车多为回族,并修了清真寺。史载“旧洮礼拜寺,在旧城,明洪武丁未年修”。这时洮州伊斯兰教仅只有格迪目,宗教内部并无分歧。该寺初建时,在洮州城中心,占地面积15亩,是现在上专下寺面积的总和。

十七世纪后,中国伊斯兰教在西北流传更广泛,兴盛了近千年的茶马司洮州,回族商户日趋增多,回族农户以旧城为中心普及到新城以北各乡村.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中国伊斯兰教虎夫耶支系花寺教礼创始人马来迟(1681——1766年)来洮州 旧城讲经、受到洮州回族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据传,华寺道祖马来迟来洮州旧城讲经,行至范家咀阳坡一地时,正为午礼时间,他领几个门生在此做了午和,后来人们把这块地称为“拜毡地”,也叫“吊地”,后附近出清泉一眼,至今人们饮用。道祖马来迟到旧城时,受到全城回族群众的隆重迎接,在洮州礼拜寺讲经后,赠该寺大白锦旗一面,上面绣有深绿色阿文字,后由教民藏在宣礼塔顶层内,白朗过临潭时连同塔殿一起烧掉。

根据《路引集》载,清乾隆初至三十一年(1766年),道祖马来迟在甘肃河州(临夏),洮州、岷州等地和青海循化、化隆、贵德、同仁、西宁讲经。当时“临潭旧城的下寺、太平寨寺、卓洛下寺首先尊崇花寺”洮州礼拜寺更名为洮州清真花寺。

马来迟始祖创立的华寺教礼传至第三代教主马光宗(北州太爷1749—1826)时,其门生马葆真阿訇于清嘉庆五年,即公元1800年后,脱离华寺,接受新疆莎车(牙日光)依禅经堂的学礼,于嘉庆十九年,即1814年后,创立了北庄门宦,洮州约三分之一华寺信教徒改崇北庄教礼,马葆真遂派第二个重要门生敏尚礼阿訇(1783——1864年)为北庄住旧城的“木勒提”,主持旧城教务。与此同时,从华寺占地面积划出北边4.5亩,建立了北庄拱北的临潭旧城上寺.旧城华寺占地面积缩小了三分之一,目前为10.5亩。从此对洮州清真华大寺也简称“下寺”。

历史沿革

临潭县清真华大寺在六百多年的历史中,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先后被焚烧、拆除又重建五次:

据记载,清康熙二十四年即1685年重建过一次,由谁筹资兴建无记载。

清同治年由本寺教民敏晋成负责集资复建一次(《洮州厅志》三卷第9真记载)。

民国元年即1912年白朗起义军过旧城受阻击而攻打该城,占领南城墙,向城内射击,旋又攻开南城门,进城烧毁民房及两座清真寺,城内回族群众2000多人因遭惨死。两年后由敏步堂等教徒集资重修。

民国18年,即1929年,由于地方变乱,清真寺烧毁,后于1938年由敏顺喜等学董负责重修。

“文革”期间,视清真寺为“牛鬼蛇神”的活动场所,1968年被拆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宗教政策,由寺管会负责人马宗德等代领信教群众于1984年重建。

宗教文化

90年代该寺信教群众900多户,6000多人。

历史上到过临潭清真华大寺,开学讲经的阿訇很多,其名单连同其它文物毁于民国18年(1929年),至今口碑相传的唯有华寺道祖马来迟曾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到该寺讲经。另据高龄老人讲述,从1942年至今有以下阿訇在该寺开过学:

桥卧阿訇(周阿旬)(1942年元月至1944年12月);西两智哈吉(1945年2月至1946年12月)临夏小西关尕刺阿訇(1947年1月到1948年3月);法真哈吉(1949年3月至1950年3月);祁明德阿訇(1950年4月至1955年12月);韩哈比阿訇(1956年元月至1958年8月);丁发祥阿訇(1978年至1980年);马忠贤阿訇(盐关阿訇)(1981年2月至1988年);韩仰天阿訇(1988年3月11日至1989年);郑由四夫阿訇(1989年11月至 1991年11月);韩哈三掌学阿訇(1992年2月招聘为讲经领拜阿訇)。

历史上临潭县清真华大寺培养的阿訇,清朝以前的已无记载,清朝马三个阿訇、民国敏润个阿訇、解放后了发祥阿訇,都是学识渊博,并在外地各大清真寺开过学的阿訇。培养的一般阿訇有20多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培养出的有张来折不等阿訇。

其它相关

该寺自明洪武年间落成后,当时回族边关守兵从内地带来了很多朝廷赠品,该寺三次遭难时先后被劫掠。但由信教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和收藏下来的,有明宣德年由朝廷赠送的混金铜香炉两尊,一尊底刻“大明宣德年制”,金石味很浓,高13.8厘米,直径29厘米;另一尊底制二盘龙一印,印书“大明宣德年制”。高14.9厘米,直径31厘米。

旅游相关

地址:甘肃省临潭县城关镇城内

邮编:747500

现任教长:韩哈三

现任学董:吴耍力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