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临江街道
释义
1 泉州市鲤城区临江街道

临江街道地处泉州老城区南大门,东与丰泽区接壤,南跨晋水与江南街道、晋江池店相连,西、北与海滨街道相依。因其地濒临晋江,故名"临江"。临江街道辖区,清属晋江县城关南隅,民国时期属晋江县温陵镇,1949年解放初属晋江县城关区,1951年县、市分治划泉州市临江区。1955年撤区成立第一街道办事处,1958年改称临江人民公社,1980年更名为临江街道办事处,属鲤城区人民政府辖。办事处驻地设在聚宝街。 下辖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7046人,面积 1.7平方公里。汉族,通闽南方言。临江地域古称南关,宋代以来这里“胡贾航海蹱至,其富者姿巨万,商到居城南”、“一城要地,莫盛于南关,四海舶商。诸蕃琛贡、皆于是乎集”,当年的聚宝街、车桥头、米铺巷、排铺街更是热闹非凡。临江是市区工业区之一,先后建起了造船厂、综合食品厂、电机厂、纺织厂等数十家。中山南路有三分之二地段横贯辖区南北,大街两侧,独具闽南风格的楼房林立,各种门类的商店鳞次栉比。文教卫生有泉州供销学校、泉州七中、泉州商业学校、3所小学、2所幼儿园、6所托儿所。有群众戏院、侨光电影院、泉州汽车运输分公司电影院。有中医院、中医外科医院。临江境内是泉州水陆交通要地。福厦公路及泉州大桥穿越本辖区。晋江下游舟楫可通各地,沿江建有粮食、水产、盐业等9个码头。古迹有李故居、天后宫、富美宫、宝海宫、文圣公宫。

临江街道下属单位:伍堡社区居委会、隘南社区居委会、溪亭社区居委会、幸福社区居委会、新桥社区居委会、聚宝社区居委会、跃进社区居委会。

人文潜能较好

历史积淀丰厚。辖区内现有天后宫、德济门遗址、李贽故居、宝海庵、富美宫、明·来远驿、富美古渡头、车桥头系列碑刻等13处文物古迹,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富美古渡头为古海上丝绸之路东端起点,天后宫、富美宫等场所历来是闽台民间交往的胜地,具有发展旅游产业潜质。文体网络健全。临江街道社区健身俱乐部是全省唯一一个国家级社区健身俱乐部,设立乒乓球、篮球、中国象棋、冬泳、武术等15个分俱乐部。现有文体活动中心1处,健身馆2个,伍堡、江南、金山3个公园,配置有健身路径10套、篮球、门球、足球等场地20个,能基本满足广大群众的不同兴趣爱好。中国体育彩票临江健身馆也在建设中。名校效应明显。辖区汇集了泉州七中、鲤城区实验小学、泉州市第三幼儿园等鲤城区中、小学、幼教的主要名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后勤的社会化服务,带动了街道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服务周全。辖区内泉州市中医院、中医外科医院、东方女子医院、博爱医院门诊部等不同等级的公、私营医疗卫生机构,具备看病“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街道”的医疗条件。基础设施完善。城南片区一期改造后,辖区环境更为整洁美观;防洪堤的改建,提高了抵抗洪水灾害的能力;江滨北路的修建,桥南立交桥的建成通车,辖区交通更为便捷,为构建滨江商贸繁荣带提供基础保障。

队伍素质较好

街道办事处现有在编干部职工49人,其中公务员19人,事业人员30人。党政班子成员15人(其中女3人),平均年龄39.7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2人,大专学历3人。社区两委成员52人,平均年龄42.5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4人,大专学历17人,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31人。几年来,我们在抓统一思想中树立干部职工队伍谋发展促发展的信心;在抓制度规范中凝聚了干部职工队伍的力量;在推进各项工作中锻炼提高了干部职工队伍的能力,形成了不甘落后、敢争一流,负重拼搏、服务大局的团队精神,形成了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不出事的浓厚氛围。

经济发展较好

街道现有工业企业8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7家,年纳税50-100万元企业13家,年纳税100万元以上企业11家。商业企业1602家,其中较大规模(年纳税50万元以上)17家。主要表现:①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2006年,完成工商税收总收入8060万元,比2003年增加3054万元,区级工商税收完成3298万元,比2003年增加1106万元。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2006年,一、二、三产业比为0.03:40.64:59.33。③工业结构不断优化。街道共引进62家企业进驻园区(含二次招租企业),共占地696.168亩,工业企业由原来轻纺鞋服、陶瓷工艺为主,逐步转变为以轻纺鞋服、电子信息、机械汽配为主的工业企业结构。2006年,三大产业纳税占街道第二产业税收完成量的94.84%,其中轻纺鞋服产业占67.11%;电子信息产业占20.84%;机械汽配产业占6.89%。2007年1-7月,三大产业纳税额同比分别增长了40.87%、100.05%、14.24%。④专业市场不断拓展。街道现有义全机电、幸福鞋业、伍堡装潢装饰材料、江滨图书等4个开发较早、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规模的批发市场。义全机电市场,位于义全街、义全西街,有商家243家,主要由温州商会的成员单位经营,年纳税420万元。幸福鞋业批发市场,位于义全街到棋盘园之间,有商家109家,年纳税110万元。伍堡装潢装饰材料市场,位于伍堡新街,有商家110家,年纳税210万元,先后获省“百店千柜无假货示范街”、“福建省特色商业街”称号。江滨图书批发市场,位于新建成的江北防洪堤后,是市区唯一一个图书批发市场。有图书批发企业11家,年纳税24.2万元。⑤重点工业项目有序推进。天健特种锦纶(PA66)项目,已完成一层,建筑面积5100㎡。神舟通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建筑面积9391㎡,已引进无线电对讲机及配件的研发和生产并开工投产,二期工程计划投资1500多万元,建筑面积27829㎡,目前工程已封顶,开始进入内外装修。诺普数码工业园项目,设计图纸审批中,已进行地质钻探,8月28日开始路面施工,预计9月15日开始进行主体施工。⑥ 经济各项指标超额完成。今年1-7月,街道工业产值12.9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58.8%;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91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58.9%;工商税收总收入469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58.42%,比序时进度增收7万元;区级工商税收2144万元,完成年计划的61.32%,比序时进度增收104万元。合同利用外资4119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457%,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252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00.8%,报表口径774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10.6%。⑦街、居财收支基本平衡。街道有沉洲、灯荣、南环工业区工业楼(含宿舍)5幢24815㎡,房屋、店面、写字楼6348.79㎡,年租金收入230万元。街道年可支配收入500万元。虽然近几年,收入渠道萎缩,但整体收支基本保持平衡且略有节余。7个社区中,自有收入年均超过20万元的有2个,收入在10-20万元的社区有5个,基本能保证社区的正常运作。

和谐创建较好

街道先后荣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基地”等国家、省、市、区各级各部门荣誉80多项次。

党建工作跃上新水平。率先开展了党员群众学习活动点、党员责任区、社区党员志愿认岗“十大员”等创建活动;率先开展了社区党支部与非公企业支部组建社区党总支及结对联建活动;率先完成非公企业组织建设“50100”计划;07年上半年,完成组建旭辉电子、江滨汽配2家规模以上企业的支部组建任务;典型培育取得突破。伍堡社区、天宇支部先后圆满完成了包括国家、省委领导在内的多次视察、调研任务,深获好评。

城市管理得到新改善。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垃圾袋装、“门前三包”、垃圾定时收集等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开展危旧房排查建档工作,逐步实现辖区危旧房情况的动态管理。全面开展“制违”工作,实行“全员动员、责任捆绑”制度,有效开展巡查、督查,辖区“两违”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各种应急预案不断完善,经受今年首个超强台风袭击的考验,实现“不死人,少损失”目标。

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群防群治网络健全。率先开展“十店联防”工作,并由此总结推广组建了“店联防、户联防、警民联防”的覆盖全辖区的群防群治体系,“邻里守望、互助联防”的经验在全市“平安建设”工作会上进行交流。工作载体创新。率先开展了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试点工作;率先在全区成立了“家庭暴力报警点”;率先开展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街道90%以上家庭自愿参加申报,群众在综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计生工作再创新佳绩。服务方法不断创新。先后实行了社区流管站与社区警务室,与社区房屋托管站联合办公等方法;组建了流动人口之家、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小组等自我服务组织;开展了“新老鲤城人”结对帮扶活动;推行社区居民生育宣传、服务自助活动。服务内涵不断深化。着力开展计生文化宣传;深化落实“三结合”政策;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基地;创建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辅导站,使计生宣传服务工作实现育龄妇女全年龄段全覆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主动承接全省计生服务管理系统(OA)试点工作任务,为计生工作实现网络化、无纸化办公积累经验,同时也锻炼提高了街道计生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街道连续7年获“泉州市人口与计生工作先进集体”。

社会保障实现新进步。就业创业服务进一步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制度进一步健全;深化“岗位银行”活动,强化就业信息服务和劳动技能培训,各项优惠政策切实落实到位。帮老助残服务更加广泛。率先成立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落实好“养老服务社会化”和“残疾人康复服务示范社区”两项试点工作,进一步拓展服务空间。助困解难服务更加温馨。辖区共有低保户159户384人,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低保金按时足额发放。深化“爱心银行”活动,广泛开展对城市困难群体的生活、就业、就医、就学、住房5大援助;救灾救济钱款、油米及时足额发放,辖区没有贫困户子女因经济问题而无法上大学的现象。

地理位置

2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临江街道

(Linjiang Jiedao) 邮编:138001

临江街道,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松花江北岸,东邻新区街道,北与文化街道接壤。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25225人。办事处驻民康街路东临盛胡同30号。辖临兴、临盛、临强3个社区。1995年末,全街辖6个居委会,居民13965户,39857人。2002年末,6个居委会改为临兴、临盛、临强3个社区。2006年,全街居民7590户,23232人。

3 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临江街道

概况

(Linjiang Jiedao) 邮编:132011

面积3.54平方千米。人口33401人。办事处驻临江小区15号楼。辖4个社区:临江社区、泰和社区、独立路社区、电业社区。

历史沿革

1948年因街道是在松花江附近,因此取名为临江街道。1948年以后,街道先后改名为街公所,街道委员会,街道办事处,街道革命委员会

4 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临江街道

临江街道 办事处驻黄石大道。人口23649人,面积11.5平方千米。辖6个居委会:中窑湾、源建里、飞云、冶钢村、桐厂、叶家塘。

5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

一]、b]街道简介

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办事处驻振四街36号,人口4.8万人,面积1.75平方千米,辖10个社区居委会:清华园、科达、新福民、青年湖、港湾、滨江、福民、锦绣、南桥、八千坪。

二、街道概况

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办事处位于丹东市中心西侧,东起中朝边境口岸,距丹东市政府1公里,丹东铁路客运站、边境物流中心0.5公里;西至体育馆路与振兴区六道沟街道办事处相连;北接振五街与振兴区永昌街道办事处接壤;南连丹东市边境经济合作区与朝鲜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辖区面积1.76平方公里,人口总数6.5万,现有福民、清花园、锦绣、东升、南桥五个社区。

临江街道办事处系丹东市振兴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前身是1956年4月成立的镇江街道办事处。1960年4月取消街道办事处建制,改为镇江人民公社。1965年3月镇兴区更名为“振兴”区的同时镇江人民公社更名为“临江”人民公社。1979年1月改为临江街道办事处至今。

临江街道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着超常规、跨越式的精神,埋头苦干、超越自我,实现了经济跨越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党建工作成效显著的奋斗目标,为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市委、市政府授予 “社区建设示范街道”、“民政工作先进单位”、“再就业工作竞赛先进单位”、“计划生育红旗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锦绣社区获“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全国体育先进社区”、“全国商业示范社区”,计生协会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协会等殊荣。

三、街道经济

临江街道办事处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历届领导的团结协作和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五”期间,地税收入平均每年以46%的速度递增,全地区全口径税收共完成14115万元,比“九五”期间增长255%;国内生产总值共完成22970万元,比“九五”期间增长187%;招商引资共完成内资26742万元,外资438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24412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共完成10043万元;出口创汇共完成3413万美元;高新技术产值共完成6415万元。

按照区委、区政府“六八八”发展思路,“十五”期间形成了振五街建材、钢材市场一条街,带动地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锦绣家居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建设面积20000平方米,总投资额近一亿元人民币,成为丹东第一个商场化经营超市化管理的建材经营项目,也为建材一条街的打造增添了新的亮点。 由无锡中南置业有限公司投资的丹东国泰国际特产城占地6047平方米,是丹东地区唯一经营地工产品与土特产品的商城,与我市40多家旅行社签订了合作协议,为我街发展壮大旅游产业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临江街道办事处建安业基础雄厚,锦绣集团、国泰房地产、振泰房地产、金叶房地产、现代房地产等近20家房地产公司在辖区内注册,占据了丹东市房地产业的“半壁江山”。锦绣花园、清花园小区、东升丽园等丹东市知名小区坐落于辖区内,随着鸿景园小区、东升佳园二期、江滨丽园、香江佳园的相继落成,已成为最佳人居之地。临街商铺必将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成为临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辖区内共有企事业单位1200余户,由内蒙古投资的年销售收入达1亿元以上的霍煤伟豪铝业有限公司新近落户,为我街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此外丹东市供电局、丹东市自来水公司、丹东燃气总公司、公安局振兴分局、振兴区国家税务局、地税振兴分局、工商银行永昌支行、边境经济合作区信用社、太平湾电厂、射线集团、市青少年宫、滨江小学、福民小学等单位坐落于此,为促进临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为广大客商到临江发展提供方便。

辖区内的丹东市青年湖公园位于市中心地段,与边境开发区相邻,占地面积为11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为7万平方米,是丹东市唯一的拥有水、陆两用的青少年游乐场所。丹东市青少年宫始建于1985年4月,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是我市最大的校外教育活动阵地,连续七年被团中央、文化部授予先进青少年宫光荣称号。

四、街道职责

临江街道办事处于2005年设立社区服务中心。党建、武装、司法、信访、经济服务中心、民政、计划生育、劳动保障、城管等部门竭诚为广大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其中经济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包括:对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提供所需业务咨询;为来投资的外埠企业提供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协调服务;对新办企业提供经营场所咨询等业务。为广大客商来我街投资发展提供竭诚服务。

6 福州市仓山区临江街道

全国有多个临江街道,其中福建泉州临江街道地处鲤城老城区南端,东至温陵路与丰泽区接壤;西面、北面分别沿笋浯溪,胭脂巷、金刚巷与海滨街道为邻;南面跨晋江分别与江南街道、晋江池店相连。 下辖伍堡、溪亭、隘南、幸福、新桥、跃进、聚宝7个社区,总人口6867户。

中文名称:临江街道

政府驻地: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面积:1.9平方公里

人口:19882人

临江街道位于福州市仓山区中北部,西与仓前街道仓前路隔界,东南与下渡街道港墩、中藤地区接壤,北与台江区隔江相望。东西相距约4华里,面积0.909平方公里,居民8010户、34920人。街道办事处设于东尤街18号,下辖河边、菖蒲、港洲、信平、菜园、前街、上藤、观井、中洲、观海、东尤、桥南、勤工、浦乾、临江、环洲16个居委会。

临江街道因滨临闽江而得名,宋代以来就是福州南北交通的咽喉。西北端中洲岛在历史上曾是福州军事要塞之一,元朝就在此修筑炮城,明朝设兵重防,清代设闽海关南台分口和巡防所,民国时期亦在此派驻水警队。舍人庙至泛船浦临江沿岸长2000米,有大小码头、道头20多个,自清代以来闽北、闽西的木材、茶叶、香菇等大宗产品在此转口,销往各省及海外。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美、英、法、日等国势力侵入,在此开设洋行、鸦片馆、妓女院、教堂等共104家(所),英国还在泛船浦建闽海关(洋关),使仓山地区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对福州进行经济侵略的基地。辖地内观井路在清康熙时已成集市,到通商后该地与泛船浦毗连遂成为大商埠,有银行及绸布、京果、医药、金银、饮食、理发、照相等商店,是南台岛最繁华的商业区。辖地内菖蒲至港洲一带是水上船民聚居地,有船民1400余户4500余人,90%以上的居民是天主教徒。民国以前他们以船为家,靠捕鱼和从事水上作业为主,官府不许他们上岸居住、读书和工作,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才得到根本改变,与其他居民享有同等权利,现已全部搬到岸上定居。 1949年前临江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仅有制茶业。1953年街道开始办一些加工性和生活服务性的场组,年产值不及万元。到1979年,办起五金、自行车配件、无线电元件、藤木家具、塑料制品、纸品等6家厂场,职工近千人,年产值达150万元、利税18.48万元。1980年后,街道工业在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指导下获长足发展,到1989年底已拥有26家工业企业,职工达2767人;年总产值达1467万元,年创利税182万元,分别比改革前的1979年增长9.78倍和11倍,发展之速居全区各街道之冠。所属仓山无线电元件厂于1974年创办,1980年时仍只是一个产值20万元、利润万余元的小厂,仅能进行简单加工,现已发展到能生产为福日彩色电视机配套的色码电感和电源线系列产品,其中立式固定电感器等7项获得省优产品,LA电感器获部优产品,1989年产值853万元,利润57.8万元。同年新投入147万元兴办了无线电元件二厂、三厂和电子陶瓷厂等3个工厂,并和香港信辉贸易公司、台湾兆耀有限公司合办两个中外合资企业。

80年代后,街道市容卫生面貌有较大改变。1982年,街道办事处以治理观井路“脏、乱、差”为突破口,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当年实现文明一条街目标,进而推动全辖区综合治理。8年来街道办事处共集资41万元,修建小街巷共97条长1650米,下水道84条长1955米,绿化植树4800余株,人均绿化覆盖面积达2平方米。同时街道还对境内黑烟和噪音污染进行整治,于1988年成为全市第一个无黑烟控制街道和噪音控制基本达标地区。

目前境内有2所医院、1所保健院、4所小学、1所业余学校、1所少年宫、8所幼儿园托儿所,另有1所天主教堂。临江中心幼儿园创办于1958年,开始仅义务收托儿童3人,1986年经过多渠道集资扩建成一座占地面积500平方米、使用面积2177平方米的5层新校舍,入托儿童400多人,是目前全区最大的一所民办幼儿园。泛船浦天主教堂建于1924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禁止宗教活动,教堂改作工厂,1985年后教堂恢复活动,是全省天主教的总堂。辖地内有两处著名的纪念地,中洲中东巷3号系辛亥革命福州光复时中国同盟会福建支会机关(公开名称为丙午俱乐部)的所在地;太平巷32号广东馆(现仓山第二中心小学),是在福州经商的广东人聚会地,孙中山曾到此地题有“戮力同心”一匾,挂在戏台正中(“文化大革命”时被毁)。临江地区曾培育过一些名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在东尤街度过童年和少年;女子乒乓球世界冠军郑怀颖出生在尤花井,少年时曾在仓山第二中心小学接受乒乓球启蒙教育。

7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江街道

杭州市萧山区临江街道于2009年9月正式挂牌,是萧山区最新的街道,由原河庄镇九工段直河与十工段直河之间的围垦区域和原新湾镇的临江佳苑社区以及萧东、东庄2个村的行政区域合并建立。四至范围是,东接省水利围垦综合开发一场,南邻益农镇,西靠新湾街道、前进街道,北至钱塘江。下辖原新湾镇的临江佳苑1个社区和萧东、东庄2个村。

临江街道党工委

临江街道党工委下辖2个党总支、2支部,分别是临江佳苑党总支(下辖2个支部)、萧东村党总支(下辖3个支部)和临江街道机关党支部、东庄村党支部。

临江佳苑社区

萧山区临江街道临江佳苑社区建立于2007年9月,社区户籍人口2412人923户,外来常住务工人员1200人。社区总面积139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8928平方米,绿化面积37202平方米,新建居民住宅楼62幢119个单元。社区建立党总支、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站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在创建和谐社区进程中,各种文明形态同时提升,分别荣获“杭州市和谐社区”、“萧山区科普文明社区”、“萧山区文明社区”、“萧山区卫生先进单位”、“杭州市充分就业社区”、“杭州市科普文明示范社区”称号。

萧东村

萧东村位于原新湾镇东北部,东至五万二千亩垦区,南至瓜沥垦区,西至东庄村,北至九到十工段。全村有村民小组22个,农户717户,农业人口2376人,耕地面积3158亩。村庄规划有序,布置合理,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裕,积极向上,民风淳朴。建设美好家园,创建最佳人居环境是现代萧东村人的追求。近年来,萧东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争创农村整治村为目标,进行了与道路硬化相结合的亮化工程与河道相结合的绿化工程、与洁美家园相结合的庭园绿化工程、与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的田间绿化工程等四大提升环境品位工程,先后被评为区级安全文明村、镇级综合先进集体、区级村民自治模范村、区级卫生村、镇级综合先进集体、区级文明村、区级三星级民主自治村。

东庄村

东庄村位于原新湾镇东北,东临萧东村,南至临江村,西接三丰村。于1980年从河庄公社迁户到前进公社。1981年6月成立东庄大队,于1984年改名为东庄村,村下设15个村民小组,2008年常住人口1457人,总户数408户。工农业总产值5428万元,人均收入12828元。。村区域面积2.18平方公里,地貌属沙地平原,地形平坦,区域内大小河流纵横密布,排灌畅通,耕地面积1658亩,农业主要以种植水稻、大豆、蔬菜等作物为主。村内现有企业四家,以蔬菜加工、铅合金门窗、五金铸造等,经济较益年年提增。、东庄村于2006年通过了整治村验收。村内设老年活动室、阅览室、图书室、健身室、卫生室;村级道路硬化、路灯亮化、路边绿化、河道净化,如今的东庄村已经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居住环境优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村民安居乐业,文明和谐,正朝着有围垦沙地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继续迈步前进。

临江:昨日垦区 明日城区

萧山区临江街道位于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临江新城),“以城带街”是临江人的大手笔发展思路。

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临江新城)组建于2003年3月,地处钱塘江南岸,紧邻杭州湾入海口,总规划面积达160.2平方公里,是大江东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新城。

临江新城的发展定位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主,融商贸、物流、居住、办公等城市功能于一体,杭州湾畔产业集聚化、布局合理化、环境特色化、设施现代化、功能完善化的宜居型、科技型、生态型、低碳型、花园式海港新城。

临江新城是杭州最东面的新城,控制人口为32万-35万人。其中已在规划中的临江国家级江海湿地公园项目,使得临江新城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新城。有关部门初步设想,湿地附近将开发低密度高品质住宅,还有高尔夫球场、汽车主题公园等。而临江工业园区,也将实现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临江新城建设将突出“生态保护、低碳新城”的理念,对于新城产业区和生活区的发展进行低碳和节能开发,保障临江新城可持续发展。

临江新城将重点打造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四大功能区。一是城市核心功能区。依托临江工业经济发展导入的人口,通过生态休闲功能开发的辐射带动,高起点规划建设行政中心、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项目,逐步建设成为商贸、行政、公共活动、教育卫生、生活配套等功能完备的临江新城生态居住区和公共活动中心区。二是产业集中区。通过建立“基地+公司”的方式,重点开发汽车产业基地、机械装备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军民合作产业基地,形成工业经济发展的集中区。三是临港经济功能区。通过对港口的重点开发带动周边区域的整体开发,形成以物流、海洋装备、临港产业为核心的临港经济区。四是生态休闲功能区。通过对生态湿地的整合,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休闲区。重点开发建设湿地公园,发展具有特色水上运动项目、生态休闲项目和生态农业园。

临江新城有独特的发展优势。一是交通便捷。临江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12公里,江东大道和钱江大道建成后将在临江交汇。杭州唯一的3000吨级出海码头规划在临江东侧,规划中的地铁7号和8号线、铁路货运专线将直通临江。二是空间广阔。临江地势平坦,地质条件极好,地基结实,地层稳定,承载力强,可以满足汽车整车、机械装备等大型机械制造项目对地质特殊要求。三是成本较低。临江拆迁量小,商务成本优势明显。四是配套齐全。临江自身已累计投入20多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止,园区内道路、供电、供水、供热、供气、排污、各类管线等基础设施和公建设施已日趋完善。

临江产业集聚不断加快,目前正大力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机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激光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研发设计、中介创意、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轻工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已有东风—裕隆集团总投资46.5亿元的24万辆整车、20万台发动机及研发中心项目,东方电气集团投资18亿元的风能及潮汐发电机组项目,力龙公司投资20亿元的高压大流量液压件项目和吉利汽车项目、恒逸高新材料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入驻临江。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推进大江东开发建设的第一个完整之年。这一年中,临江工业园区在萧山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各镇街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十三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以大江东新城开发建设为契机,围绕区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立足“转型提升年”,围绕“六大六突破”,打造大平台,招引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培育大企业,立足大提升,谋求大和谐,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经济总量又上新台阶。2010年,园区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04.02亿元,同比增长56.5%,工业经济在规模化道路上迈出了极为重要一步,成为园区经济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重要见证。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库内工业销售产值187.62亿元,为区下达目标任务(142.6亿元)的131.6%,同比增长53.5%,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势头,增长速度继续位居全区领先地位。全年完成工业性投入达到40.15亿元,占全区工业性投入总量的1/5。

——招商引资又创新佳绩。2010年,园区完成合同利用外资39046.96万美元,为全年目标任务(11000万美元)的355.0%,同比增长137.0%;完成实际利用外资8004.43万美元,为全年目标任务(6800万美元)的117.7%,同比增长8.7%;完成合同市外内资19.12亿元,为全年目标任务(6.64亿元)的288.0%,同比增长16.3%;完成实到市外内资4.58亿元,为全年目标任务(3.73亿元)的122.8%,同比增长59.3%。招商引资提前、超额、圆满完成区下达指标任务。

——园区形象又有新提升。2010年,临江工业园区荣获“2010年度中国最具台资企业投资价值园区”,还被省政府定点为“浙江省台商投资区”,这标志着临江在台湾地区及台资企业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和整体形象不断提升,更为临江的发展增添了一张新的“金名片”。

临江街道党工委书记谢国民信心满怀地表示,街道正按照市委工作会议关于“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的要求,抓住城乡统筹发展机遇,抓住为民发展机遇,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与质量,完善政策体制,营造服务与创新创业的氛围,加快“三农”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千方百计让百姓的钱包鼓起来、让公共服务水平高起来、让社保覆盖面广起来、让生态环境好起来、让社会风气淳起来,让全街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共享科技发展成果,共享现代文明成果。

“昨日垦区,今日园区,明日城区”。临江新城,一座现代化的工业新城、海港新城、生态新城,将在杭州大都市东部迅速崛起!

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临江新城)

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临江新城)组建于2003年3月,位于萧山区东北部,地处钱塘江南岸,总规划面积160.2平方公里,是经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省级工业园区,是浙江省发展空间最大的工业园区之一,是杭州沿钱塘江重点规划建设的工业新城。

园区正大力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机械装备、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激光装备、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研发设计、中介创意、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将临江定点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杭州市在临江规划有20平方公里的汽车产业基地,已有东风裕隆汽车、东风大客车、东方电气、三一重工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

作为杭州大江东新城的主体,临江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一是交通便捷。临江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12公里,杭州唯一的2000吨级出海码头规划在临江东侧,规划中的地铁7号和8号线、铁路货运专线将直通临江。二是空间广阔。临江地势平坦,地质条件极好,地基结实,地层稳定,承载力强,可以满足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等大型机械制造项目对地质特殊要求。三是成本较低。临江拆迁量小,商务成本优势明显。四是配套齐全。临江自身已累计投入40多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止,园区内道路、供电、供水、供热、供气、排污、各类管线等基础设施和公建设施已日趋完善。

“昨日垦区,今日园区,明日城区”。相信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一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融商贸、物流、居住、办公等城市功能于一体,杭州湾畔产业集聚化、布局合理化、环境特色化、设施现代化、功能完善化的宜居型、科技型、生态型、低碳型、花园式海港新城,将在杭州大都市东部迅速崛起!

临江国家级江海湿地公园

芦苇丛中,碧波粼粼。白色的鸥鸟,满天飞舞。一叶扁舟,游弋其间……如斯美景,就在钱塘江边、萧山临江新城内。这块位于城区内的江海滩涂湿地,将被保护起来,成为继西溪湿地之后的杭州第二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它的面积,是西溪湿地的两倍多。 萧山临江工业园区管委会已公开征集“临江新城江海湿地概念性规划”。这是一次高规格的招投标。招投标地块位于萧山临江新城东北侧,东至钱塘江,南至新城主中心,北至钱塘江,总用地面积约31.12平方公里,其中近25平方公里为湿地公园,大小是西溪湿地公园的两倍。

这一地块原来是围垦区,经过多年培育,已成江海滩涂湿地。它跟西溪湿地风格不同。西溪湿地多小面积水塘,而这里则是大开大合的江边滩涂,风格开阔壮美。“建成后,将比西溪湿地更好、更大、更美”,临江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洪松法很自信。

湿地公园旁边的7平方公里为临江新城主中心。主要规划为临江工业园区的生活区,以及行政中心等一些公建。

临江农贸市场

2010年10月18日上午,临江农贸市场正式开业。

临江农贸市场是临江商贸城的一个重要部分。临江商贸城投资6000余万元,总区块用地面积26亩,其中商贸城21亩,生态停车场5亩,总建筑面积24862平方米,2007年5月开始建设,2009年10月建成,是一个集小商品、商铺、办公、农贸市场、娱乐餐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市场。其中,农贸市场建筑面积2462平方米,设计摊位116个。临江农贸市场的正式营业,使园区告别了过去没有标准农贸市场的局面,集市贸易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杭州萧山舒兰农业有限公司

杭州萧山舒兰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绿色蔬菜生产、保鲜、加工、配送产业化为特征的杭州市农业龙头企业。现拥有总土地面积1200亩,在萧山、绍兴垦区等地建有配套生产基地6000亩。员工120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名。近年来,公司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新建连栋育苗温室3600m2,移动式冷库360m3、蔬菜整理车间560m2;新建GP825钢架大棚及连栋防虫网室共250亩,钢架大棚及防虫网室等面积已达460余亩,安装以色列自动化喷滴灌系统150亩。配套保鲜冷藏库3100m3,洁净蔬菜整理、杀菌、包装车间1000m2,速冻流水线2条,酱腌车间1800m2。基地被列入浙江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杭州市现代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杭州市萧山区“放心菜”基地和浙江农华优质农副产品配送中心优质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基地绿色蔬菜生产保鲜配送年能力达1.2万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0: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