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林权泽 |
释义 | 林权泽是韩国影史上的教父级人物,同时也是韩国影史上拍片数量最多的导演,迄今为止已有近百部影片问世。1936年,林权泽生于韩国全罗南道长兴县,1962年因《再见了豆满江》成名。其后作品呈现出风格、类型多元的繁荣局面,80年代以后,多部作品在国际上获得奖项。林权泽既是韩国电影的扛鼎级人物,也是韩国电影永远值得纪念的一块活化石。 中文名:林权泽 国籍:韩国 出生地:韩国全罗南道长兴县 出生日期:1936年 职业:导演 代表作品:《接种》、《再见了豆满江》 主要成就:第55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简介早年 来自贫寒家庭的林权泽曾在鞋店工作为生,后来鞋店老板去汉城开电影公司,他便随之进入电影界,真正是从最低的职位做起,边做边学。60年代 1962年26岁的林权泽拍摄了处女作,整个60年代,他共拍摄了31部电影。在1962年到1971年之间,韩国电影院年平均营业数目达到562家,而此前1953年-1961年,年平均电影院营业数目只有225家。1960年左右,韩国年度观众总人次达9800万,平均每人每年看电影4. 3次。韩国的电影产业已经成为亚洲最有生机和活力的民族电影产业。 70年代 随着韩国当局对电影制度的有所宽松,林权泽拍摄了大量优秀影片。以古装、战争、武打等商业电影为主。1973年的《杂草》Jabcho是其转型之作,气度为之大变,风格趋于古朴和沧然。 80年代 韩国艺术电影开始在世界各大电影节受到注目,国际电影评论家把这些作品称作“韩国新电影”、“韩国新浪潮”。但是,此时的韩国电影在国内仍然没有什么票房。 经历1973年的《杂草》是其转型之作,气度为之大变,风格趋于古朴和沧然。他其后的作品,体现出对古朝鲜艺术和传统的关注热爱,充满东方神韵的纯美注视,是韩国诗情电影的引路人。林权泽力求在历史的悠长走廊里探询人性和文化的此消彼长之时,作着如何的交集,通过透明而开阔的画面,平静但鲜明地将民族情感缓缓倾注。《祝祭》讲述了小渔村一次悲伤掺杂幽默的葬礼,不动声色地传达了东方境域中豁达超然的生死态度,祭祀的沉重之下是生命仍将继续的祝福。而《接种》一片里,为贵族挑选生育后代人选的繁缛礼节,纹丝不乱的动作流程,将鲜活的生命工具化的同时,流露出怜悯悲哀的目光。正如不能生育的妻子依照习俗亲手将丈夫送到接种女的房间,在提醒丈夫交配时那有条不紊的语气下,是痛苦压抑的无声啜泣。 1993年的《悲歌一曲》,是林权泽风格最为圆熟和完备的一部作品。为了不让传统艺术“潘索拉”失传,父亲将美丽的女儿双眼弄瞎,将她永远地留在了“潘索拉”的世界,也留在了悲惨的未来中。影片犹如一曲沉重凄美的民族艺术挽歌,螳臂当车的无奈被碾碎在现代进程的车轮下。 1997年11月在华盛顿举行的韩美第三轮实务协商中,美国再度强烈要求韩国彻底废除电影配额制,对此韩国文化观光部表示:“废除电影配额制可能将是不可避免的”。废除放映配额制度的消息刚一传出,电影人就意识到了危机,立即行动起来。1998年6月16日,在总统访问美国前夕,来自电影业的抗议者在汉城商业区集会,声称如果没有了放映配额,韩国影院将被美国发行商控制,银幕上将只剩下好莱坞电影。电影人指责总统没有坚持施政纲领的诺言,100多名制片人、导演、学生当街剃了光头,持续了5年的光头运动发生了。 1998年,在韩国影史上著名的“光头运动”中,62岁的林权泽身先士卒,剃发明志。林权泽称这起运动没有领导者,因为每一个人都是领导者。按林权泽自己的话:“为了保卫韩国电影,我们甚至可以去死!”早在70年代,随着韩国当局对电影制度的有所宽松,林权泽就拍摄了大量优秀影片。以古装、战争、武打等商业电影为主。 2000年的《春香传》Chunhyang是韩国电影第一次入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影片,全片秉承林权泽一贯的电影传统,细腻而大气,将朝韩文学史上的这部名著拍得纯美而动人。达到了林权泽借用影像之神奇展现韩国文化独特魅力的目的。 2002年的《醉画仙》为林权泽赢来了迄今为止最为重大的一尊荣誉,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全片画面极美,空灵飘逸。不仅仅因为影片讲述的是朝鲜王朝时期大画家张敬业的一生的缘故,而与林权泽对画面刻意求工的美学追求有着紧密联系。影片虽然极显林权泽的电影魅力,但更多的还是他丰富的电影积淀所致,而无更鲜活更跳跃的影像律动。张敬业坎坷而传奇的一生虽壮美而疏阔,而对其炽烈、纷杂的内心并无细致而周到的触碰。也可以说,这是一部空洞而异常美丽的影片。 2004年推出他导演生涯的第100部作品《千年鹤》。 2009年韩国老导演林权泽将执导他的第101部影片《拉升月亮》,并将由姜受延和朴重勋担任主角。本片也是姜受延自《上升》后,时隔20年再次与林权泽导演合作。 《拉升月亮》将展现复原全州汉纸的过程,本片是林权泽导演首次采用数字摄影制作的电影。现年73岁的林权泽作为韩国教父级导演,他的拍片数量让后辈不可企及。其著名代表作包括《春香传》、《醉画仙》等,《春香传》更是韩国电影第一次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影片,《醉画仙》则获得了第55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作品导演作品《醉画仙》海报 下流人生 Haryu insaeng (2004) 接种 (2003) 醉画仙 Drunk on Women and Poetry (2002) 春香传 Chunhyang (2000) Taebek sanmaek (1994) 西便制 Seopyeonje (1993) Aje aje bara aje (1989) 替身 The Surrogate Woman (1987) 种女 Gilsoddeum (1986) 编剧作品下流人生 Haryu insaeng (2004) 醉画仙 Drunk on Women and Poetry (2002) 《千年鹤》(2004) 电影思想林权泽始终以研究韩国人的原形与韩国文化的本质为己任,时刻充盈着人本主义思想。和阿莫多瓦一样,林权泽也是一位对女性充满同情和关爱的导演。女性和母爱是其影片的重要元素。而对女性的悲悯态度更进一步折射出他人文主义的思想,他以历史的反思和自我的追问不断深入着对人性的理解,并据此来观照韩国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林权泽的影片往往以人物为中心铺设情节,由早期较为典型的好莱坞情节剧封闭叙事模式逐渐转向节制戏剧冲突、情节松散的叙事。作为老一辈电影艺术家,他相对重视电影的教化功能,这也使其有别于新一代韩国电影人。 作品特点林权泽是韩国传统电影硕果仅存的一根标竿,但自90年代以后,作为一代巨匠的林权泽却鲜有继续者。林权泽在90年代以后的电影,也努力将韩国的风物杂谈向世界推而广之为首任。手法虽越发老到沉郁,却于自觉不自觉之间,疏远了韩国人难以排遣的历史悲情和民族症结。他的作品注重构图,画面优美而严谨,深受中国传统国画的影响。叙事工整浑朴,具有韩国电影少见的建筑美学。人物大都具有传统美德和泛意义上的古典情怀。多表现韩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当代韩国正在流逝的民风民情。 林权泽是韩国传统电影硕果仅存的一根标竿,但自90年代以后,作为一代巨匠的林权泽却鲜有继续者。 l 注重构图,画面优美而严谨,深受中国传统国画的影响。 l 少而精的台词及优美的配乐。 l 叙事工整浑朴,早期较为典型的好莱坞情节剧封闭叙事模式逐渐转向节制戏剧冲突、情节松散的叙事,是韩国诗情电影的引路人。 l 林权泽始终以研究韩国人的原形与韩国文化的本质为己任,时刻充盈着人本主义思想。他的电影人物大都具有传统美德和泛意义上的古典情怀。林权泽也是一位对女性充满同情和关爱的导演。女性和母爱是其影片的重要元素。而对女性的悲悯态度更进一步折射出他人文主义的思想,他以历史的反思和自我的追问不断深入着对人性的理解,并据此来观照韩国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 l 他其后的作品,多表现韩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当代韩国正在流逝的民风民情。体现出对古朝鲜艺术和传统的关注热爱,充满东方神韵的纯美注视, 所获荣誉《曼陀罗》入围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参赛; 《悲歌一曲》获1993年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奖; 《上升》获1989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白痴阿达》获1987年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种女》获1986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春香传》入围第53届戛纳电影节参赛; 《醉画仙》获第55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下流人生》入围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参赛。 林权泽本人获得第55届柏林电影节名誉金熊奖、第4届迪拜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佳片赏析《悲歌一曲》Sopyonje 1993 l 为了不让传统艺术“潘索拉”pansori失传,父亲将美丽的女儿双眼弄瞎,将她永远地留在了“潘索拉”的世界,也留在了悲惨的未来中。影片犹如一曲沉重凄美的民族艺术挽歌,螳臂当车的无奈被碾碎在现代进程的车轮下。 l 表现了韩国民族的刚烈和悲情,“悲歌一曲”几乎可以概括韩国电影的个性。 《太白山脉》Taebek sanmaek 1994 是以朝鲜半岛1948-1950年的这段沉痛历史为背景的恢弘大作。林权泽以一种让人吃惊的冷静和客观审视反思着那段历史。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 《春香传》Chunhyang 2000 l 《春香传》,是韩国的古典名著之一,以艺妓之女成春香和门阀子弟李梦龙为主人公,描写青春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同时主张打破封建社会等级观点,可以代表用韩文写成的传统文艺作品,被誉为韩国的《红楼梦》,古朝鲜的《罗密欧与茱丽叶》,深获韩国人的喜爱。《春香传》的故事,自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之间的朝鲜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明朝、清年间,经过口传、手抄,流传于市闾巷,约至十八世纪末,才形成了一部完整的文艺作品。《春香传》在文体上具有“说唱文学”的特色,“说”的部分用叙事笔墨写成,“唱”的部分用韵文写成,体裁近于中国的古代“词话”。 l 林权泽完整保留了民间说唱形式pansori的风味,画面精致,古意昂然,节奏虽慢,但戏剧性丝毫不减。观看他的影片,不仅是一次视觉美感的享受,更是对朝鲜民族历史与风情的领略。 l 林权泽动用了8000演员、12000戏服和四个月时间来完成。这是韩国电影第一次入围戛纳电影节,电影公司老板这样形容自己的戛纳遭遇:“全场2250名观众起立鼓掌,而且长达六分钟,这真让我全身颤栗。” 据说,这是那次戛纳最长的一次掌声。 《醉画仙》Strokes of Fire 2002 l 林权泽凭此片获戛纳最佳导演奖。 l 电影对于韩国19世纪历史与文化的细致到位的展现,对于韩国传统文化与道德价值的珍视,今天的新一辈韩国导演们,怕是再难有这样的胸怀与底蕴。 l 这是一部空洞而异常美丽的影片。影片依旧以人物为中心,已经渐渐开始回避戏剧性,情节散漫,摄影的模式以及剪辑的节奏并不急于变化,有点把人生娓娓讲述的想法。 作品年表(100部)2007 Across the Years《千年鹤》 2004 Low Life 《下流人生》 2002 Strokes of Fire 《醉画仙》 2000 Chunhyang 《春香传》 1997 Chang 《娼》 1996 Festival 《节日》 1994 Taebek sanmaek 《太白山脉》 1993 Sopyonje 《悲歌一曲》 1992 Son of a General III 《将军的儿子 3》 1991 Fly High Run Far - Kae Byok 《开辟》 1991 Son of a General II 《将军的儿子 2》 1990 Son of a General 《将军的儿子》 1989 Come Come Come Upward 《上升》 1988 Diary of King Yonsan 《金永善的日记》 1987 Adada 《白痴阿达》 1986 The Surrogate Woman 《典妻》 1986 Gilsodom 《种女》 1986 Ticket 《票》 1986 The Eternal Flow 《替身》 1983 Daughter of the Flames 《光辉的女儿》 1983 In the Bosom of a Butterfly 《亲密的蝴蝶》 1983 Village in the Mist 《迷雾村庄》 1982 The Polluted One 《污染》 1982 High School Tears 《高校之泪》 1982 Abenko Green Berets 《阿本科的绿色贝雷帽》 1981 Mandala 《曼陀罗》 1980 Chakko 《必死之心》 1980 The Wealthy Woman 《富裕的女人》 1980 The Hidden Hero 《市井英雄》 1979 Again Tomorrow 《明日再来》 1979 The Little Adventurer 《小冒险家》》 1979 Genealogy 《谱学》 1979 The Divine Bow 《神弓》 1978 Near Yet Far Away 《咫尺天涯》 1978 The Evergreen Tree 《常青树》 1977 Madame Kye in the Imjin War 《在战争中》 1977 Okryegi 1976 Wangshibri 1976 Nakdongkaneun heureuneunga 1976 Maenbalui nunkil 1976 Anae 1975 Wae guraetdeonga 1975 Eoje, oneul, geurigo naeil 1975 Yeonhwa 2 1974 Jeungeon 1974 Yeonhwa1974 Anaedeului haengjin 1974 Ulji aneuri 1973 Daechugyeok 1973 Jabcho 《杂草》 1973 Janganmyeonggi obaekwa 1972 Duljjae eomeoni 1972 Dolaon jawa ddeonaya hal ja 1972 Myeongdong janhoksa 1972 Samguk daehyeob 1972 Myeongdong samgukji 1971 nyeonmanui daegyeol 30 1971 Yogeom 1971 Wonhanui geori nuni naerinda 1971 Nareul deoisang goerobhiji mara 1971 Weonhan ui tu kkobchu 1970 Bigeom 1970 Wolhaui geom 1970 Binaerineun seonchangga 1970 Geu yeojareul jjochara 1970 Soknunseobi kin yeoja 1970 Iseulmajeun baekilhong 1970 Bamcharo on sanai 1970 Aeggunun park 1969 Roegeom 1969 Hwangyaui doksori 1969 Sanai samdae 1969 Shinse jom jijaguyo 1969 Shanghai talchul 1969 Binaerineun gomoryeong 1969 Shiboya 1968 Dolaon winsonjabi 1968 Mongnyeo 1968 Yohwa Jang Huibin 1968 Baramgateun sanai 1967 Pungunui geomgaek 1967 Manghyang cheonri1967 Cheongsa choryong 1966 Beobchangeul ullin oki 1966 Jeonjaenggwa yeogyosa 1966 Nilniri 1966 Naneum wang-ida 1965 Wanggwa sangno 1965 Bitsoke jida1964 Yogmangui gyeolsan 1964 Shibnyeon sedo 1964 Shibjamae seonsaeng 1964 Yeonghwa mama 1964 Dangol jikaksaeng 1963 Shinmungo 1963 Mangbuseog 1963 Namjaneun anpallyeo 1963 Danjang lok 1962 Dumanganga jal itgeola 1962 Jeonjaenggwa noin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