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辽饷 |
释义 | 辽饷 亦称新饷,明朝后期加派的税赋名。 始征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主要用于辽东的军事需要。到四十八年止,全国除贵州等少数地区外,平均每亩土地加征银九厘,计五百二十万零六十二两。天启时,并征及榷关、行盐及其他杂项银两。崇祯四年(1631),又把田课由九厘提高到一分二厘,派银六百六十七万余两,除兵荒蠲免,实征银五百二十二万余两,另加关税、盐课及杂项,共征银七百四十万八千二百九十八两。《明熹宗实录》:“天启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己丑,督理辽饷户部右侍郎毕自严言‘朝鲜运道险远,登莱假途便捷’,乞速行该抚(袁可立)按转行道府及时措置海运事宜,章下该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