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胡林翼
释义

§ 简介

胡林翼

胡林翼(1812—1861年),字贶生,号润之,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因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有功,与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被史学家并称为“中兴四名臣”。1861年9月30日,因病呕血死于安徽军中。谥文忠,追加太子少保,兵部侍郎。所著《读史兵略》46卷,奏议、书牍10卷等,辑有《胡文忠公遗集》。曾绘制《大清一统舆图》,为我国早期较完整的全国地图。[1]

胡林翼入仕早于曾国藩两年,但其仕途坎坷,官运不佳,直到咸丰四年投靠曾国藩时,方刚刚被任命为贵州的一个实缺道员。胡林翼曾是曾国藩的部下,位至封疆皆有曾国藩的奏荐之力,从未担任过钦差大臣,胡林翼所管辖的地域限于湖北。胡林翼曾言“一部《水浒》,教坏天下强有力而思不逞之民;一部《红楼梦》,教坏天下之堂官”。

§ 家庭背景

清胡林翼、严树森编大清中外一统图

背景

祖父胡显韶,父亲胡达源,任为翰林院侍讲。胡林翼出身官宦之家,其父胡达源曾以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直接入翰林院,授编修。后官至詹事府少詹事,为四品京堂。正因为此,胡林翼从小受重视,得到了较好的教育,并有不少奇遇。六岁时,他爷爷教他认字,读《论语》。八岁时,爷爷在益阳修志馆编修志书,他随侍在侧。刚好将赴任川东兵备道的陶澍顺路回老家益阳探亲,一见到胡林翼,就惊为伟器,遂订下娃娃亲,将自己五岁的女儿许配给他。

家庭

十九岁时,胡林翼与陶澍之女琇姿(字静娟)在桃花江陶氏别墅完婚。婚后,他师事同里蔡用锡前辈。蔡用锡,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晚授石门教谕。素谙兵略,曾因科场失意,游幕为生,“当世名卿大夫延至之恐后”(严正基:《蔡先生家传》,载《益阳县志》卷十六)。他教书“务为有用之学,不专重文艺,而于兵略、吏治尤所究心”。二十一岁时,胡林翼偕夫人送岳母贺夫人去南京陶澍两江总督任所。陶澍是促成嘉道年间经世之学重新活跃的代表人物,办事干达,政声极佳。留居节署一年,胡林翼亲见陶澍兴利除弊措施,深受熏染,“精神殊为一变”。在给父亲的信中,他写道:“岳丈公退之余,辄与男长谈。岳丈胸中本极渊博,加以数十年来宦途阅历,上下古今,融会贯通,每及一事,旁证曲引,判断洞中窃要,于男进益,非浅鲜焉。”[2]

§ 生平

胡林翼

胡林翼少时风流无赖,道光十年(1831年)娶两江总督陶澍之女陶静娟,道光十六年(1836年)进士,曾任江南考官,在贵州打土匪,授翰林院编修,后从曾国藩至两湖练湘军,屡破太平军。1840年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

1846年以知府分发贵州。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在任强化团练、保甲,镇压黄平、台拱、清江、天柱等地苗民起义和湖南李沅发起义,后总结战争经验编成了《胡氏兵法》。

1854年(咸丰四年)春,出黔抗击太平军;7月,升四川按察使,仍驻防岳州;9月调湖北按察使,赴援九江。

1855年3月,升湖北布政使,率大军回援武昌;4月,武昌失守,奉诏署湖北巡抚,负责南岸军事,与曾国藩策划围攻武汉。次年12月,破武昌城,实授湖北巡抚。此后,援赣、谋皖、图江南,全力支持曾国藩。

1857年派兵援庐州。

1858年攻陷九江。次年谋划攻取安庆。

1860年移营莫山。次年进驻太湖,调兵遣将,出谋划策,并大力筹饷,以厘金、盐课为主,兼行各种捐输。注意整饬吏治,引荐人才,调节各方关系。曾多次推荐左宗棠、李鸿章、阎敬铭等,为时人所称道。因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有功,与曾国藩、左宗棠被史学家并称为“中兴三名臣”。

1861年春,太平天国西征军入湖北,武昌势危,他急回援。9月5日,所遣之军会同曾国荃湘军攻陷安庆。

同月30日,因病呕血死于安徽军中。

§ 事迹

胡林翼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主谋人物之一

战绩

在任镇压黄平、台拱、清江、天柱等地苗民起义和湖南李沅发起义;讲求“用人练兵”,加强团练,实行保甲,清查户口。订有《保甲团练条约》、《团练必要》等。在黎平办团1500馀寨,设卡棚450馀座。

咸丰四年(1854)春,胡林翼擢贵东道,率勇数百人赴湖北、湖南抗击太平军。同年五月,占领桃源,寻趋常德。迁四川按察使,调防岳州。六月,补湖北按察使。八月,奉令率勇2000人援九江。年底与罗泽南合攻湖口、梅家洲受挫。五年二月,为湖北布政使,率军回援武昌。不久败退金口。三月,署湖北巡抚,负责南岸军事。再图反扑,攻武昌月馀,太平军出城夜袭金口,军溃。七月,再溃于奓山,被交部议处。为扭转局势,于是去南康晤曾国藩,建议对武汉采取包围形势,奏调罗泽南由江西来援。在武昌城外交战数月,互有胜负。六年正月,罗泽南中炮死。三月,湘军又溃,其精锐周得魁营被歼。次月底,在汉阳江面烧毁太平军战船200多艘,开始掌握水上主动。同年冬,增募陆师5000人,水师10营,准备作“长围坐困”之计。十一月,太平军从武昌、汉阳突围,胡林翼即进入武昌;接着又占黄州、蕲水、靳州等地。实授湖北巡抚。

胡林翼稳定湖北战场以后,谋划援赣、谋皖,围江南,全国支援曾国藩。令李续宾率9000馀人东下抵九江,都兴阿、杨载福、鲍超等6000人屯北岸小池口,自居武昌调度。咸丰八年(1858)七月,攻陷九江。十月,太平军在三河镇战役大胜,李续宾自杀。时胡林翼居丧在籍,闻惨败消息,呕血仆地不能起,良久始苏。忽被清廷和曾国藩急调赴鄂参战,及抵武昌,又即转黄州。

1859年9月,与曾国藩共订“四路图皖”之策,由曾国藩领水陆师沿江东下,自领一军取道英山(今属湖北)、霍山(今属安徽),走艰险的山路。协调各路将领之间的关系,统一前敌作战指挥,用围城打援战法于1860年2月取得太湖战役的胜利,将战线推进至桐城、安庆一线。旋与曾国藩商定,以知府曾国荃一军,配以水师,严密围困安庆;以副都统多隆阿一军驻扎桐城外围负责打援。自己则驻营太湖,全力指挥,强调以杀伤太平军的有生力量为主,不在乎城池之得失,果断制止多隆阿强攻桐城的举动,从而保存了有生力量,多次击败太平军大队援军,损耗其精锐,有力地保证了围攻安庆战役的进行。1861年6月,太平军李秀成部由赣入鄂南,进逼武昌。时胡林翼重病咯血,乃离太湖回保武昌。胡林翼撰读史兵略

1859年春,胡林翼在黄州整理军务,策划安庆之战,并与曾国藩共谋四路征皖之策。他调度诸军,兼筹转运。一年多来,时胜时败。咸丰十年(1860)三月,与曾国藩、左宗棠共议三路进攻安庆。次年春,他正在太湖分兵济饷时,武昌又告吃紧,遣军助攻安庆外,急率兵回援省城。五月,大冶和武昌县为太平军攻克后,他奏请开缺回籍。

公关

最能见胡林翼过人之处的,即他的“工作方法”。咸丰六年,胡林翼升为湖北巡抚,上任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与湖广总督官文的关系。胡、官之间存在两种矛盾:一是满、汉区别,二是督、抚矛盾。总督、巡抚同居一城,互不买账,明争暗斗,是清代地方政治的痼疾。论官衔,总督高于巡抚;论职权,二者却差不多,且总督并无节制巡抚的权力。当时大多数的督、抚都是勾心斗角,貌合神离,互相掣肘,不是你参我,就是我告你,大大影响了办事效率。

官文当了甩手掌柜,胡林翼就放开手脚大干起来,积极整顿吏治,增加厘金税收,革除田赋积弊,剿灭盗贼,募勇练兵,湖北大治。一本正经的《清史稿》,当然是不好记胡林翼“拜寿释兵权”这种“轶事”的,但也算记录得比较客观:“林翼威望日起,官文自知不及,思假以为重,林翼益推诚相结纳,於是吏治、财政、军事悉听林翼主持,官文画诺而已。不数年,足食足兵,东南大局,隐然以湖北为之枢。”不过,《清史稿》到底是满人的“家谱”,即便是对“画诺而已”的官文,也尽说好话:“林翼非官文之虚己推诚,亦无以成大功,世故两贤之。”

§ 评价

胡林翼为人文武双全,且能诗能文,为官清廉,且重视教育,生前倾其所有,在益阳石笋瑶华山,修建了箴言书院“以公邑人”,培育人才,造福桑梓。后人蒋介石特别崇拜胡林翼的军事才能,把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军用兵之道编成《曾胡兵法》,作为黄埔军校学生的必读教材,并签名题词赠给学生。青年时代的毛泽东,阅读了《胡文忠公全集》,也十分钦佩胡林翼的文韬武略和做人为官之道,遂把他当成学习的楷模,把自己的字也改为“润芝”或“润之”。

还是曾国藩最了解老友胡林翼,赞扬他“舍己从人,大贤之量;推心置腹,群彦所归”。寥寥数语中,不是既包括对他的文韬武略的尊崇,对他人品的敬仰,也包括对他灵活机动的“工作方法”的肯定吗?平心而论,能让曾国藩服气还不算啥,毕竟“曾胡”不分家,可是能让后人毛泽东佩服,那可着实不容易。

曾国藩评价胡林:

舍己从人,大贤之量;

推心置腹,群彦所归。

§ 荣誉

箴言书院(现为箴言中学)

胡林翼在作战期间,除调兵遣将外,大部注意力集中在筹饷上。创厘金、通盐去,改漕章,兼行各种捐输,增多收入。治军讲求严明,曾手订营制,裁汰绿营兵。还注意整饬吏治,引荐人才,多次荐举左宗棠、李鸿章、阎敬铭、沈葆桢、刘蓉等人。因系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主谋人物之一,与曾国藩并称“曾胡”。

与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被史学家并称为“中兴四名臣”。

谥文忠,追加太子少保,兵部侍郎。

生前倾其所有,在益阳石笋瑶华山,修建了箴言书院“以公邑人”,培育人才,造福桑梓。

§ 影响

曾胡治兵语录

黄埔军校有一本从1924年建校开始历届沿用的教材,就是由曾国藩胡林翼二人原著蔡锷辑录、蒋介石增补的“蒋版”《增补曾胡治兵语录》。

第一位把晚清名臣曾国藩和胡林翼的治军思想辑录成册的,是北伐名将蔡锷蒋军。这位近代军事家对曾胡二人的军事思想推崇备至,亲自辑出一本对曾胡军事思想进行过系统归纳册子《曾胡治兵语录》。

胡林翼对青年蒋介石也具有很深的影响,蒋介石在蔡锷这本册子的基础上,又亲自校订增补了一些他认为非常有必要的内容,他给这一个章节的内容取名《治心》,添加到蔡锷版《曾胡治兵语录》一书里,这就是1924年蒋介石版的《增补曾胡治兵语录》。

蒋介石特别崇拜胡林翼的军事才能,把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军用兵之道编成《曾胡兵法》,作为黄埔军校学生的必读教材,并签名题词赠给学生。

毛泽东本人对胡林翼的推崇,可以从他的“字”中体现出来。1945年,在重庆谈判时的毛泽东与著名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时任《新民报》副刊编辑的张恨水说起过自己“字润芝”的典故。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阅读了《胡文忠公全集》,也十分钦佩胡林翼的文韬武略和做人为官之道,遂把他当成学习的楷模,把自己的字也改为“润芝”或“润之”。

出身于黄埔军校的著名军事家林彪不仅深受胡林翼影响,而且把胡林翼的军事思想巧妙地运用在了自己指挥的战役中。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主要驻扎在长春、沈阳等大城市。林彪在围攻长春的时候,正像胡林翼后来围攻武昌,并不着急攻城,而是慢慢消耗敌军实力。因为同样受过胡林翼的影响,沈阳和锦州的国民党部队都不敢去救,他们知道林彪是在用胡林翼的“以围打援”的办法,攻打长春是假,等着消灭他们的援兵才是真。而在辽沈战役中,林彪在力克东北“大门”锦州的时候,同样重视以围打援的运用,将重兵布置在国民党军队前来增援的必经之路塔山。由于国民党军队无法突破重兵镇守的塔山,使林彪得以从容的实施他的妙计,巧取了锦州,为辽沈战役的最终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作品

1861年9月30日,因病呕血死于安徽军中。谥文忠,追加太子少保,兵部侍郎。所著《读史兵略》46卷,奏议、书牍10卷等,辑有《胡文忠公遗集》。曾绘制《大清一统舆图》,为我国早期较完整的全国地图。

撰联

胡林翼行书

欲正人心;

引为己任。

自勉

池圃足高卧;

图书供古欢。

家居自署

千古英雄皆堕泪;

四方妇孺尽知名。

挽林则徐

杜老乾坤今日眼;

范公忧乐古人心。

题岳阳楼

黄鹤飞去且飞去;

白云不留不可留。

题黄鹤楼

韩子文皆自己出;

温公事可对人言。

赠冠九年兄

世治正神为人,世乱正人为神,一室贞魂光国牒;

大节忠臣不生,大名忠臣不死,千年遗恨付胥涛。

挽罗遵殿用妻女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十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题黄鹤楼胡林翼行楷

上马杀贼,下马著书,仗大力撑持,真秀才,真将军,真理学;

前表出师,后表誓志,痛忠魂酸楚,有寡妇,有孤儿,有哀亲。

挽罗泽南

报先帝而忠陛下,两朝开济属宗臣,表续出师,千古英维同下泪;

佐天子以活百姓,万口欢呼起司马,家传画像,四方妇孺亦知名。

挽林则徐

公来使我生,公去使我骇,公逝使我悲,七尺躯系天下安危,存宜尸祝,殁宜尸祝;

贼至还他战,贼退还他守,贼炽还他死,一腔血酬半生知己,成亦英雄,败亦英雄。

挽罗泽南

资水滔滔,淘尽古今人物,问裴公何去,云树犹存,遗址帐空亭,白鹿不来秋欲晓;

江风浩浩,吹开天地蜃楼,喜海疆荡平,狼烟都靖,名山寻旧约,黄花应笑我归迟。

题湖南益阳裴公亭

秋毫无犯,匹马先登,十日内大捷者三,真义胆忠肝,问江北诸公,何如此老;

本是通儒,权为名将,两载间立功无数,忽捐躯报国,痛淮南一帅,顿失长城。

挽多隆阿

§ 相关研究

胡林翼

胡林翼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名臣,但与曾、左比较而言,他受后人关注和研究的程度相对不足。自1980至2000年,有关胡林翼的论文不到四十篇,其传记也仅一本,即团结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的董蔡时、王国平著《胡林翼评传》。

胡林翼渐受学界重视,至少已出版邓亦武等著《天下巡抚胡林翼》(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陶海洋著《胡林翼与湘军》(广陵书社2008年版)和刘忆江著《胡林翼评传》三部著作。然而,正如刘忆江先生所言,“海内外至今尚无一本像样的胡林翼传记”(见刘著“前言”及第388页),已有的传记基本上大同小异,没有自己的风格与个性。这当然与胡林翼去世较早、没有机会像曾、左那样由统帅转为洋务重镇有关。 [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9:4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