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释义

原名阜新矿业学院。位于辽宁阜新市,在葫芦岛市建有分校区。创建于1949年。是一所以本科生教育为主,涵盖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办学层次,拥有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农学等学科的中国国家重点理工类高等院校。现由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

中文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外文名: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简称:辽工大、工大、lntu

校训:诚朴求是,博学笃行

创办时间:1949年

类别: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类型:工科

主管部门:辽宁省人民政府

现任校长:潘一山

所属地区:中国辽宁

主要院系:机械工程学院、力学与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等

国家重点学科:1个

硕士点:52个

博士点:22个

院士:6人

学生人数:4.2万人(2011)

教师人数:1752人(2011)

学校概况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具有60余年悠久历史的国家重点大学。

●创办于1949年,原名阜新矿业学院(FMI),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大学,被公认为中国煤炭行业的最高学府之一,也是亚洲和世界矿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研究机构)大学之一。在中国现代史上,辽宁工大是中国矿业开采与“物质流-能源流-信息流”发展规律等研究的中心发祥地之一,也是多种能源(矿物质能源,核物理能源,大气环流能源,地理性能源)开发与利用理念和相关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之一,享有极高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

早在建国前夕,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支援解放全中国,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分别成立了鹤岗工科业学校、抚顺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以及东北煤矿工人速成学校。1958年分别成立了阜新煤矿学院、抚顺煤矿学院、辽宁煤矿师范学院和鸡西矿业学院。六十年代初期院校调整,四校合并,校址选于辽宁省阜新市,定名为阜新煤矿学院,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1978年学校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1996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从此揭开了学校发展的崭新篇章。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积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锐意改革,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与办学水平日益提高、办学实力显著增强,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88所重点院校之一、全国200所有条件接收留学生单位之一,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获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9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年学校又成为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已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拥有工、理、文、管、经、法、农、教育等多学科,办学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的著名高等学府。现设有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矿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软件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25个院系、116个本科与高职专业。目前,在册学生4.2万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高职生、留学生3.3万余人。

硬件师资

辽宁工大教学科研设施完善、学习生活环境幽雅。学校建有阜新老校 区、阜新玉龙新校区(即北校区)和葫芦岛校区,占地 5440亩,其中阜新老校区占地1900亩、北校区占地1200亩(建设中,一期工程竣工)、葫芦岛校区占地2340亩。校园内古朴、典雅的建筑鳞次栉比,校舍建筑面积约240.68万平方米,主要建筑为俄式欧式风格,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1.76亿元。一万二千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纸质藏书213.92余万册,电子图书78万册,订有中外文期刊2000多种。学校编辑出版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已进入CSTA和EI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首批进入中国核心期刊。

一流的大学必须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辽宁工大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以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加强中青年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创新能力、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752名,其中双聘院士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2人,博士生导师86人,教授207人、副教授616人,2名教师被确定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名教师荣获辽宁省教学名师奖,六十余名教师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名教师被确定为省级学科带头人,26名教师被确定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43名教师被确定为千层次人选,31名教师被确定为辽宁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校聘请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目前,学校建成了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好、教学和科研水平高、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师资队伍。

人才科研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视为生命,紧随时代热点,以培养政治信念坚定、道德品 质优良、知识结构合理、心理体魄健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促进和完善“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学校先后有4项教学成果获国家和33项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在国家、省部组织的课程统考和教学质量检测及各类大赛中,该校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达95%以上,进入全国高校50强,广大毕业生以思想文化素养较高、基础专业知识扎实、埋头苦干富于创新的特点,赢得了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欢迎,受到了社会的好评。1999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2000年及2009年学校两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做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技优势,积极开展科技创新,调整科研主攻方向,不断加强与国内知名大型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振兴的贡献力,特别是为阜新经济转型做出了应有贡献。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973”计划、“863”国家高新技术等各类科研课题3500余项,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500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省部及市级科技进步奖,其中6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及国家自然科学奖。建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2010年科技经费达1.55亿元,2011年科技经费达到3亿元。目前,学校在矿山灾害治理、安全工程、测绘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机械制造等研究领域形成了明显优势和突出特色,在矿区开采沉陷治理、“三下”采煤、冲击地压的预测与防治、地质动力区划、石油开采等许多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学校成功参加了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三次获得“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组织奖”;先后举办国际矿山测量协会第十二届大会、现代采矿与安全国际学术会议等5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和全国学术会议,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国际知名度。

国际交流

学校始终坚持走国际化、开放式办学道路,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与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南非、越南等10多个国家的39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学术交流关系,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南非比陀利亚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日本秋田大学等国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互派专家、学者、留学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开展科研合作,聘请世界知名学者担任学校名誉教授。学校聘请了一大批外籍教师和专家为学生上课,培养了一大批外国留学生,与国外科研院所合作承担了数十项科研课题。学校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越南矿业学院共同开办了“2+2”、“3+1”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与德国克劳斯达尔技术大学签定了联合培养人才协议。

校园文化

辽宁工大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机械设计大奖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大奖赛等丰富多彩的科技学术活动形成了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学校每年都有10余项学生发明专利问世。在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中该校参赛作品获得一等奖;在全国第五届周培源大学生力 学竞赛中,该校学生获辽宁赛区冠军;在1999年辽宁省“凤祥杯”首届大学生电视辩论赛上,学校代表队获得了冠军;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参赛队伍荣获国家二等奖二项,辽宁赛区一等奖三项;在“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中荣获优胜奖;在全国大学生软件之星大赛中学校代表队获得第三名;在近几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上,有20余项作品获奖。以挂职锻炼为主要形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次受到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的表彰。2000年,学校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光荣称号;2005年,学校被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央精神文明办、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光荣称号;2006年,学校的大学生科学发展观宣讲团被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授予“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第三届全国高校十佳学生标兵社团”,这是辽宁高校历史上唯一获此殊荣的学生社团。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学校以其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多次被辽宁省政府、省教育厅授予“文明单位”、“安全文明校园”、“优良学风校”荣誉称号。建校半个多世纪以来,已向国家输送了10万余名各类人才,广大毕业生遍布国家经济建设各条战线,涌现出了一大批卓越管理人才和著名专家、学者。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辽宁工大人正以昂扬的斗志、豪迈的情怀、创新的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办成优势学科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教学科研水平高、综合实力强、社会贡献大、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立足之本。辽宁工大以前瞻的意识,站在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充实内涵、提高质量、分级管理、重点建设”的方针,大力加强学科建设。目前,学校不仅拥有一批基础厚、实力强的传统学科,也拥有一批生机勃勃的新兴学科。已形成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辽宁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体系。目前,学校现有116个本科与高职专业,基本上形成了以工为主,覆盖工、 管、理、经、文、法、农、教育等八个学科门类的多学科格局。学校建有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力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权、16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重点建设实验室,16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研究中心。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至“十五”末期,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拥有工、管、理、经、文、法、农、教育等多学科,可同时培养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留学生及成人生等多层次、多规格人才的国家重点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

序号 学科分类 学科名称 学院名称

1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安全技术及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省级重点学科

序号 学科分类 学科名称 学院名称

1 辽宁省重点学科 矿物加工工程 矿业学院

2 辽宁省重点学科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3 辽宁省重点学科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4 辽宁省重点学科 采矿工程 矿业学院

5 辽宁省重点学科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矿业学院

6 辽宁省重点学科 安全技术及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7 辽宁省重点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学院

8 辽宁省重点学科 工程力学 力学与工程学院

9 辽宁省重点学科 矿业工程 矿业学院

国家级特色学科

序号 学科分类 学科名称 学院名称

1 国家一级特色学科 矿物资源工程 矿业学院

2 国家一级特色学科 安全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3 国家一级特色学科 测绘工程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4 国家一级特色学科 工程力学 力学与工程学院

5 国家一级特色学科 软件工程 软件学院

6 国家二级特色学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学院

7 国家一级特色学科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机械工程学院

8 国家二级特色学科 土木工程 土木与交通学院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序号 实验室分类 实验室名称 学院名称

1 国家重点建设实验室 矿产资源洁净安全开采与加工利用实验室 矿业学院

省级重点实验室

序号 实验室分类 实验室名称 学院名称

1 教育部重点建设实验室 矿山热动力灾害与防治 矿业学院

2 部级重点实验室 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 矿业学院

3 部级重点实验室 国家煤炭工业矿山机械工程重点实验室 矿业学院

4 部级重点实验室 国家煤炭工业测量工程重点实验室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5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煤矿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6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大型工矿装备重点实验室 机械工程学院

7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矿山环境与灾害力学重点实验室 力学与工程学院

8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矿物加工与利用中重点实验室 矿业学院

9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10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大型工矿装备实验研究重点实验室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11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12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信息与管理工程重点实验室 工商管理学院

13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矿山沉陷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矿业学院

14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工矿电气设备与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15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矿山环境与灾害力学重点实验室 矿业学院

16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矿物加工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矿业学院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序号 学科名称 学院名称

1 矿业工程 矿业学院

2 力学 力学与工程学院

3 测绘科学与技术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一级学科博士点

序号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学院

1 0801 力学 力学与工程学院

2 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3 0819 矿业工程 矿业学院

4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学院

5 0837 安全科学与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级学科博士点

序号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学院名称

1 081901 采矿工程 矿业学院

2 080104 工程力学 力学与工程学院

3 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4 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5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学院

6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工程学院

7 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8 081902 矿物加工工程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9 081920 矿山环境工程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0 081921 安全管理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11 081620 矿山计算机应用与空间信息工程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12 120120 管理决策理论与应用 工商管理学院

13 120121 工程与项目管理 工商管理学院

14 120122 产业与资源配置管理 工商管理学院

15 120123 科技与教育管理 工商管理学院

16 120124 系统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17 081401 岩土工程 土木与交通学院

18 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19 081803 地质工程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0 080102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力学与工程学院

21 080103 固体力学 力学与工程学院

22 080104 流体力学 力学与工程学院

23 ? 安全科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24 ? 安全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历史沿革

1949年,成立阜新矿力中等技术专科学校。

1949年,为了适应东北工业建设的需要,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相继开办了鹤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鸡西煤矿工业学校、抚顺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以及东北煤矿工人速成学校。

1952年,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更名为阜新矿山工业(技术

)学校。

1958年7月15日,经国家煤炭工业部批准,在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阜新煤矿学院,隶属于国家煤炭工业部。学制4年,设采煤、矿建、机电3个系,煤层露天开采、矿山企业建筑、矿山测量、矿山机电、矿山机械制造与修配6个专业。并保留中专部。院长戴镜如,党委书记谭伯。

1960年,阜新煤矿学院地质测量工程系独立建系。

1961年,抚顺煤矿学院、辽宁煤矿师范学院并入阜新煤矿学院。

1962年9月,阜新煤矿学院首届700名学生毕业。

1962年,阜新煤矿学院成立函授部。

1964年6月14日,鸡西矿业学院部分专业并入阜新煤矿学院。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为该校题写校名阜新煤矿学院。

1966年12月27日,阜新煤矿学院党委书记卜明被迫害致死。

1967年2月28日,阜新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阜新煤矿学院。

1967年7月25日,阜新煤矿学院红联会召开“复课闹革命”誓师大会,并发出倡议书。

1968年9月4日,“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阜新煤矿学院。

1976年3月22日,阜新煤矿学院举行反击“右倾翻案风”军体拉练大会。

1978年3月1日,阜新煤矿学院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88所重点院校之一。

1978年,阜新煤矿学院恢复函授部。

1978年,经国家煤炭工业部批准,阜新煤矿学院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

1978年,阜新矿业学院被批准为全国200所有条件接收留学生单位之一。

1978年,阜新矿业学院图书馆大楼建成,高5层,建筑面积5329平方米。

1979年,阜新矿业学院创立了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阜新矿业学院·自然科学版》,进入CSTAT和EI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首批进入中国核心期刊。

1980年8月6日,阜新矿业学院与联邦德国克劳斯塔尔大学建立校际关系。

1981年,阜新矿业学院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矿山机械化和矿山电气化两个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为该校题写校名阜新矿业学院。

1982年8月2日,全国煤炭系统高等学校在阜新矿业学院举行第四届建井学术会议。

1982年,阜新矿业学院管理工程系成立。

1982年,阜新矿业学院开始招收女生。

1982年,阜新矿业学院创立《矿业高教研究》。

1983年,阜新矿业学院章梦涛教授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煤与瓦斯的统一失稳理论。

1984年6月1日,阜新矿业学院与日本秋田大学矿山部结为姊妹大学。

1984年,阜新矿业学院设立研究生部,负责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工作。

1984年,阜新矿业学院被国家煤炭部确定为东北电化教育中心。

1984年,阜新矿业学院赴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黄大文教授在美国著名杂志《科学》上发表文章。

1985年,阜新矿业学院开始培养第一批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生。

1985年,阜新矿业学院韩来德教授负责研制的“无煤柱开采研究及推广”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85年1月29日,阜新矿业学院举行首届硕士学位授予大会,有16名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1985年3月25日,联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教授、阜新矿业学院名誉教授威尔克应邀再次来阜新矿业学院进行学术访问。

1985年4月?日,阜新矿业学院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

1985年5月25日,阜新矿业学院黄伯轩、章梦涛被煤炭部授予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称号。

1985年6月8日,美国费吉尼工学院、州立大学采矿工程系教授卡密斯应邀来阜新矿业学院访问讲学。

1985年7月18日,煤炭部党组和煤炭部分别发文,任命吕福臣为阜新矿业学院党委书记,吴大章为院长。

1985年12月12日,阜新矿业学院成立研究生会。

1985年,阜新矿业学院二食堂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先进食堂。

1985年,阜新矿业学院被评为市“绿化红旗”单位称号。

1986年2月3日,国家煤炭工业部部长于洪恩来阜新矿业学院视察.

1986年4月9日,建立中共阜新矿业学院阜新分院党委,隶属于市教育局党委领导。

1986年5月6日,阜新矿业学院青年教师姚淇撰写的《控制网观测值的最优配置法》论文,获国际测量联合会第18届大会优秀论文奖。

1986年7月18日,阜新矿业学院科研所与彰武县玻璃厂协作开发的“电子计算机在生产经营管理的应用”的科研项目,通过了省级鉴定。

1986年8月,阜新矿业学院在原机电系的基础上分别成立了电气工程系和机械工程系。

1986年9月15日,煤炭部副部长张宝明、副省长林声来校视察,并出席由该校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劳斯达尔大学在阜新联合举办现代煤矿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1986年12月8日至12日,全国高校金属切削研究会东北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在阜新矿业学院举行。

1986年,阜新矿业学院为煤炭部4所工科院校评估试点单位之一。

1986年,阜新矿业学院被中央军委、国家教委等8所部委联合确定为军事训练试点单位。

1986年,阜新矿业学院分院,增设工民建专业师资班。

1987年2月2日,阜新矿业学院采矿系教师宜茂升在联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1987年2月28日,阜新矿业学院副院长孙宝铮、科研处长范学理前往波兰参加在克拉科夫矿冶学院举办的第十届岩石力学讨论会。

1987年3月14日,波兰国家科学院地层力学研究所斯莫拉斯基教授顺访阜新矿业学院。

1987年3月16日,日本《工业新闻》刊登文章《煤炭技术上的先驱与积极的国际交流》,向世界各国介绍阜新矿业学院。1987年3月25日,阜新矿业学院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码为ISSN-1662。

1987年5月1日,阜新矿业学院教师章梦涛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常文杰、柳亚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1987年5月18日至21日,国家煤炭工业部副部长胡富国视察阜新矿业学院。

1987年7月20日,阜新矿业学院与东龙口矿区指挥部合作进行的“混凝土帷幕法凿井工艺及理论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7年7月23日至27日,全国煤炭系统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在阜新矿业学院召开。

1987年,阜新矿业学院在辽宁省军训汇报表演中,荣获总分第一名。

1987年,阜新矿业学院范学理教授的三下采煤技术获十年成就科技金奖。

1987年,阜新矿业学院青年测绘学者姚祺博士获ISM青年奖。

1987年,阜新矿业学院被省政府评为“花园式庭院”先进单位。

1988年,阜新矿业学院创立《阜新矿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前身,阜新矿业学院矿井建设工程系成立。

1988年3月19日,阜新矿业学院被团中央、全国学联命名为“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

1988年9月21日,阜新矿业学院有“抚顺倾斜原煤层高压注浆减缓地表沉降保护建筑物技术”等6个科研项目获部级鉴定。

1988年11月11日,阜新市民办大学于阜新矿业学院成立。设市场营销、纺织工程两个专业,招生77人。

1988年12月20日,阜新矿业学院副教授朴承凤研制成功的“FGT-1型钢缘绳电磁探伤仪”,通过国家鉴定,属国内外首创。

1989年9月28日,阜新矿业学院教授章梦涛,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9年,阜新矿业学院青年学者赵明鹏博士自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回校执教。

1993年,阜新矿业学院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3年,煤炭工业部副部长范维唐来校视察。

1994年,阜新矿业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成立。

1994年,煤炭工业部部长王森浩来校视察。

1994年,由著名采矿专家,博士生导师孙宝铮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马云东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成为阜新矿业学院自主培养的第一位博士。

1995年,阜新矿业学院著名矿井建设专家朱柏石教授因病去世。

1995年,阜新矿业学院章梦涛教授、范学理教授、南岳教授、海国治教授、宜茂生教授等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5年,煤炭工业部副部长韩英来校视察。

1995年,阜新矿业学院新增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1996年,阜新矿业学院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996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申报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张家口煤机厂CIMS应用示范工程通过专家评审。

1996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邵良杉等17位教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6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工程系杨芳春教授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6年2月5日 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张宝明等来校视察工作.

1996年3月7-9日 煤炭工业部科教司牛维麟副司长来校视察工作.

1996年9月6日,该校隆重举行挂牌仪式,煤炭工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范维唐前来祝贺并为该校揭牌.

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校友近500人来校参会.

1997年,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原来的机械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机械工程学院,并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目前最大的学院。

1997年,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原来的管理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工商管理学院。

1997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博士潘一山获得清华大学MOTOROLA奖。

1997年6月,该校徐志明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八五"科技重大课题"岩巷锚喷支护技术的完善与提高"的子专题"新型锚杆研制",被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国家财政部评定为国家"八五"科技重大科技成果,并获国家"八五"科技重大科技成果A类奖。

1998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政法系成立。

1998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成立。

1998年由原煤炭工业部划归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

1998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工程系李晓竹教授赴越南矿业学院讲学。1998年1月7日,煤炭工业部科教司司长谢和平一行3人来校视察工作。

1998年1月15日 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张宝明到校视察工作。

1998年1月27日 煤炭工业部副部长王显政到校视察工作。

1998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成立,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张耀辉教授任所长。

1998年8月,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石景宜先生,向该校图书馆捐赠价值30余万元的港台图书。

1998年8月,澳门王彦令先生资助该校贫困生。

1998年12月,该校副教授于广明博士主持完成的"矿山开采沉陷的非线性机理和规律研究",获1998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基础类)。

1998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实行学分制教学。

1999年2月12日 人事部与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以人发[1999]第10号文件,批准该校设立矿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99年7月27日,中联部副部长蒋光化为组长的中央驻辽宁省"三讲"教育检查组到该校进行高校"三讲"教育调研检查。

1999年,辽宁省“凤祥杯”首届大学生电视辩论赛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代表队战胜辽宁大学代表队获得了冠军。

1999年9月18日 学校隆重举行建校50周年庆祝大会.辽宁省副省长张榕明,国家煤炭工业局副局长王显政,阜新市市长李经等领导到会并发表讲话。

1999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

1999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被批准为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999年,阜新工业学校并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与同时并入的辽宁电子计算机学校联合组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1999年10月22日 中共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徐德,副省长陈政高,副省长杨新华来该校视察工作。

2000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处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2000年4月郭凤仪博士荣获199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

2000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团委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的称号。

2000年4月3日,辽宁省常务副省长郭廷标,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喜平,省教育厅厅长张德祥,省计委副主任李国,省财政厅副厅长梅长国等领导来该校视察工作.

2000年,辽宁省财政学校并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技术与经济学院成立。

2001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原来的土木建筑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001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教授审批权单位。

2001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著名采矿专家孙宝铮教授,著名力学专家章梦涛教授,著名开采沉陷专家范学理教授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

2002年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视察,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省长薄熙来,副省长郭廷标陪同。

2002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软件学院成立。

2002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新闻与传播系成立。

2002年5月1日,辽宁省副省长鲁昕,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德祥率领省预防传染病专家到该校检查指导防控"非典"工作。

2002年5月5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在葫芦岛接见了该校党委书记邢贵和,校长石金峰,副校长马壮,副校长聂忠义,饶有兴致地为该校题词,并为葫芦岛软件学院题写了校名。

2002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获教授评审权。

2003年,商务部部长、原辽宁省省长薄熙来来校视察。

2003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永岩教授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

2003年11月20日 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率领省委办公厅,省计划委员会,省经贸委员会,省扶贫办,葫芦岛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同志,来到该校葫芦岛校区建设工地视察。

2003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著名青年力学专家,博士生导师潘一山教授出席香山科学会议,并作大会报告。

2003年,著名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吴祥云博士后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执教。

2003年今年下半年,该校力学学科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该校矿业工程一级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等二级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该校流体力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专业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2003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聘任中国工程院王家耀院士为双聘院士。

2003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招收80名越南留学生入学。

2003年,著名测绘青年学者徐爱功教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担任研究员三年后回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执教。

2003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开始建设葫芦岛校区。

2004年4月 该校职业技术学院被国家信息产业部确定为首批高级技师培训基地。

2004年9月2日-9月3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和软件学院的1400余名师生搬迁至位于葫芦岛市的校区入住。

2004年9月21日,国际矿山测量协会(ISM)第十二届国际大会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开幕。

2004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留学德国克劳斯达尔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华青松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奖励。

2004年11月3日,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朱训、辽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许卫国视察该校,并出席由该校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城市(阜新)发展论坛。

2004年11月23日 共青团辽宁省委副书记王强考查该校勤工助学基地和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2004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设立力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4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齐庆杰教授获得中国博士后科技基金。

2004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共获得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2004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马云东教授“岩石破裂过程失稳理论及其工程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4年,德国波恩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朱晓茱回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任教。

2004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与沈矿机械集团联合成立矿山机械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毛君教授任院长。

2004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聘任中国科学院闻邦椿院士为双聘院士。

2004年,该校新增五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级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启动;该校五个“双基”实验室、两个专业实验室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评估及认定。

2004年,该校《软岩巷道变形与压力分析、控制及预报》博士学位论文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作者:王永岩,指导教师:段克信)及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奖。

2004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宏伟教授和李胜博士访问俄罗斯测量研究院。

2005年2月16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王显政在辽宁省副省长刘国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铁锤等领导同志的陪同下,回母校探望,并寄语母校。

2005年5月,该校申报的在原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中自主设置的6个二级学科获得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

2005年7月12日 辽宁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光中,葫芦岛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毕玉坤,原葫芦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国庆等到葫芦岛校区视察工作。

2005年,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高端发展论坛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召开。

2005年8月4日,辽宁省副省长鲁昕在阜新市调研时指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主体部分应留在阜新发展,以便帮助阜新地区经济转型。

2005年11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显政先后视察葫芦岛校区。

2005年11月,辽宁省科技厅和财政厅联合下文批准在该校组建“辽宁省煤矿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

2005年8月25日-8月26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的师生搬迁至位于葫芦岛市的校区入住。

2005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徐爱功教授应香港中文大学的邀请,以访问学者的身份为该校研究生讲授《卫星与空间自动化》课程。

2005年11月5日,该校召开董事会第二届大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显政,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韩英辽宁省高校工委专职委员车儒文,阜新市常务副市长曹元以及来自国家有关部委,省市政府,各大企业的代表和该校部分校友共180余人参加了大会。

2005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获两项国家教学成果奖。

2005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6年4月16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原测量工程系、基础科学部的基础上,分别成立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理学院。

2006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被共青团中央确定为首批全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高校。

2007年5月23日,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该校荣获“优秀”佳绩。

2007年9月7日,经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评审,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研究决定,该校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获批准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7年9月11日,该校工矿电气设备与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矿山环境与灾害力学实验室获批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2007年9月18日,人事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做出关于表彰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该校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毛君教授获得“全国煤炭工业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7年11月13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荣获辽宁省示范性专业。

2007年12月5日,该校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喜获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007年12月24日,该校力学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2007年12月25日,该校两个创新团队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

2008年6月18日 潘一山同志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免去石金峰同志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

2008年,该校《应变软化材料变形、破坏、稳定性的理论及数值分析》博士学位论文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作者:王学滨,指导教师:潘一山)。

2008年9月20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阜新篮球学院挂牌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第一家具有本科学历的篮球学院正式成立。

2008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王继仁教授主持“煤炭自燃理论及其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8年9月27日,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第二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高校。

2009年9月17日,辽宁省副省长陈超英在阜新市市长潘利国、副市长张树森、市政府秘书长薛景岐的陪同下,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视察工作。

2009年10月7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邀请宁津生、陈俊勇、王家耀三位院士来校作学术访谈。

2009年10月7日,北京市副市长校友丁向阳、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校友张喜武回母校参加建校60周年庆典。

2009年10月8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举行建校60之年庆典。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校友韩英、副部长校友张宝明出席大会。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校友王显政出席庆典大会并讲话,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智敏,辽宁省人大副主任王琼,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超英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辽宁省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副厅长李树森宣读了教育部的贺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校友付建华代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读了发来的贺信。校友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企业代表、大同煤矿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智新分别在会上讲话。

2009年10月29日,辽宁省科协在该校举行“特邀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2009年11月28日,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拳击联合会主席吴经国来该校视察,并受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客座教授。

2010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潘一山教授主持“煤矿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成套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0年10月21日,经科学技术部和教育部批准认定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科技园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2011年3月8日,该校矿业工程领域喜获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荣誉称号。

2011年3月13日,省教育厅、科技厅领导及专家组来该校评估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价检查组由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及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的有关领导、专家组成。

2010年10月14日,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陈希来该校视察。

2011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被列为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辽宁省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2011年3月30日,国际矿山测量协会(ISM)中国代表处揭牌仪式在该校隆重举行,国际矿山测量协会(ISM)第六专业委员会主席俞昶兴决定把国际矿山测量协会(ISM)主席办公室暨国际矿山测量协会(ISM)中国代表处设在该校。

2011年4月,学校新增“力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和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至此,该校一级学科博士点增加到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增加到12个。

2011年4月17日,第一届中俄矿山深部开采岩石动力学高层论坛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召开。

2011年5月6日,学校成为由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倡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试点单位。

2011年7月2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网球馆落成揭牌仪式隆重举行。辽宁省副省长陈超英, 原辽宁省委副书记王唯众,省人大副主任王专,省政协副主席赵新良等出席了仪式。

2011年7月25日至28日,由中国煤炭学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矿区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主办,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究院及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杭州研究院联合承办的“全国矿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害防治技术研讨会”在该校葫芦岛校区成功举行。

2011年10月25日,教育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成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1年10月8日,学校聘任中国工程院袁亮院士担任我校“煤矿安全绿色开采技术及装备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高校重大学科建设平台主任。

2011年11月10日,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我校“辽宁省矿山液压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为辽宁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

2011年11月,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决定对第七轮双拥模范城(县、区)、模范单位和个人进行命名表彰。我校荣获“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是全省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高校。

2011年11月28日,教育部批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山热动力灾害与防治实验室为2011年度立项建设的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2月8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1982年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校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务副校长徐惠彬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

12月,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社会科学司对教育系统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我校被评为先进集体,科技处郭捷被评为先进个人。

12月20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深圳举办了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工作会议,表彰了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在全国范围内共评选出 114个单位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有4个单位获得此项荣誉。我校被评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12月26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版、社科版)由于工作业绩突出,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双双荣获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颁发的2010年“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

12月,在“2011年辽宁省高校网络运维管理评比”中,我校荣获“优秀单位奖”,网管中心主任付兴武被评为网络运维管理“先进个人”。

2012年3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铁珩受聘为我校矿山环保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2年5月23日,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郝平在省市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到我校视察。

2012年5月24日,教育部长江学者、德国GFZ地学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葛茂荣博士正式签约加盟我校,成为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工大精神

坚持以德养才、厚重人品的育人理念 塑造历代学子的“太阳石精神”。“太阳石”是人们对煤炭的称颂,称颂它的朴实无华,没有宝石绚丽的光彩;称颂它的坚韧顽强,承受着大地的高温高压;称颂它的无私奉献,燃烧自己,奉献着光和热。建校伊始,该校就植根于煤炭艰苦行业和偏僻落后的辽西地区,秉承煤炭人的献身、敬业与特别能战斗精神,融合辽西艰苦地区朴实、坚韧、刻苦、顽强的社会文化底蕴,历经60余年的积淀,铸就了辽宁工大人特有的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半个多世纪以来,该校始终以“太阳石精神”为脊梁,弘扬勤勉敬业、无私奉献的师德,忠教爱生、严谨治学的教风,顽强刻苦、拼搏向上的学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将“太阳石精神”与现代意识、科学技术交融,形成了浓重而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太阳石精神”不仅是全校教职工治学厉行的精神源泉,更是辽宁工大学子成才立业的宝贵财富。

一、铸就“太阳石精神”,置身艰苦行业和偏僻地区育人治校

新中国诞生前夕,为了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支援解放全中国、迎接新中国经济与文化建设高潮,培养煤矿生产建设急需的建设者和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在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阜新,成立了阜新煤矿工业学校。建校之初,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响应党的号召,怀着建设东北解放区、为新中国煤炭事业培养技术人才的爱国之情来到了这里,在一片荒野上建设了这所学校。六十年代初,为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国家煤炭工业部的决策下,抚顺煤矿学院、辽宁煤矿师范学院和鸡西矿业学院先后并入阜新煤矿学院,一大批教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离开了沈阳、抚顺等经济发达城市来到了偏僻落后的阜新。全校教职员工怀着对发展祖国煤炭教育事业的热情,团结协作,并肩奋斗,克服生活的艰苦和办学的困难,教书育人,治学治校。在教学与科研实践中,广大教师经常深入百里矿山,与煤矿工人一起从事危险而艰苦的生产劳动。艰苦的生活环境、危险的生产实践和煤矿工人坚韧顽强、不怕牺牲、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不断地影响和塑造着教育工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了辽宁工大老一辈教育工作者们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这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也成为了学校未来发展、成长、壮大的坚实砥柱。

阜新是一座因煤而建的城市,地域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数十年来,除了煤电行业,其他工业相当薄弱。相对于国内坐落于经济发达中心城市的高校而言,该校在引进高层次教师、对外学术与信息交流以及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困难。学校的每一步发展都要付出超过其他高校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努力和代价,锤炼了辽宁工大人坚韧顽强、努力拼搏的意志;地处偏僻的城市缺乏优越的办学资源和人才成长条件,促使辽宁工大人形成了朴实无华、埋头苦干的作风;较差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工作条件,培育了辽宁工大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太阳石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辽宁工大人勇于克服办学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勇于克服个人成长成才道路上的重重困难,脚踏实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将一所煤炭职业专科学校建设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多层次、多科性大学。

二、弘扬“太阳石精神”,培育煤炭工业和各领域精英

建校之初,该校隶属于燃料工业部,1978年实行煤炭工业部和辽宁省双重领导,以煤炭工业部为主的管理体制,1998年划归辽宁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几十年来,该校始终坚持立足煤炭,服务煤炭,为煤炭工业培养人才。在中国,煤炭工业是一个极其艰苦的行业,井下采煤作业更是高危险的工作。根据煤炭行业的这一特点,该校在人才培养中始终坚持以德养才、厚重人品的理念,不仅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工程技术研究与管理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使学生甘于从事艰苦而危险的煤炭事业。

辽宁工大在煤炭行业享有“黄埔军校”的美誉,从这里走出了4位煤炭工业部的部长和一大批各领域精英。原煤炭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胡富国,1964年毕业于该校采煤专业,曾任山西省政府省长、省委书记;原国家煤炭工业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韩英,1955年毕业于该校采煤专业,曾任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届和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神华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原国家煤炭工业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张宝明,1963年毕业于该校矿山测量专业,现为全国政协常委;原国家煤炭工业部副部长王显政,1969年毕业于该校采煤专业,现任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这些部长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更具有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每一个人都踏踏实实从最基层做起,在煤炭生产一线排除险情,解决技术难题,历经无数的困难和危险,正是这种“太阳石精神”使他们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创造了事业的辉煌。

辽宁工大不仅走出了国家煤炭工业的领导者,而且还走出了一大批高级管理者和科技精英。如1955年毕业于地质勘探专业的程安东,曾任中央委员、陕西省省长;1969年毕业于采煤专业的张明元,曾任铁法矿务局局长、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2年毕业于露天开采专业的田会,现任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院长;1982年毕业于采矿工程专业的付建华,现任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1982年毕业于矿井建设专业的张家渔,现任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党组书记、局长;1982年毕业于工程力学专业的马兴瑞,曾任“实践五号”卫星的总设计师兼总指挥,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力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1984年毕业于机械制造专业的刘志全,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飞船结构与机构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1986年毕业于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的孙鸿志,现任吉林省松原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等等。这些从工程现场和科研一线成长起来的高级管理者和专家学者,已成为该校毕业生的优秀代表。他们每个人都有相似的成长经历,从基层做起,深入实践,不畏艰苦,勇挑重担,甘于奉献。正是这种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成就了广大学子的辉煌业绩,同时也铸就了辽宁工大人才培养的特色与品牌。

三、传承“太阳石精神”,培育新时期建设者和接班人

九十年代后期,该校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地方管理为主之后,仍然立足于地矿行业,保持地矿特色,坚持以德养才、厚重人品的育人理念,传承“太阳石精神”,为新时期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该校在新时期人才培养中,重视品德塑造,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主线、以教师为主体、以社会实践为手段,在新一代教育工作者和学子中传承“太阳石精神”。

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主线,传承“太阳石精神”。该校把新生入学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第一课,广泛宣传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和诚朴求是、博学笃行的校训,邀请老教授举办讲座,使广大学生了解学校悠久的发展历史、光荣的办学传统,为他们勇于扎根偏僻地区、从事艰苦行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大学四年里,该校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的思想教育主线,把培养学生爱国、敬业、拼搏、奉献的思想品质作为重中之重,将“太阳石精神”贯穿于第一、第二课堂及人才培养始终,使学生受到“太阳石精神”的熏陶,具有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坚持以教师为主体,传承“太阳石精神”。教师是传承“太阳石精神”的主体。该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建立了以思想教育为先导、以政策制度为保证、以主题教育和系列活动为载体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格局,以“太阳石精神”引导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无私奉献,形成了忠教爱生、严谨治学的教风。一大批教师扎根于这片热土、为学校建设发展奉献了青春年华,付出了心血汗水。中老教师们率先垂范,严谨治学,以“太阳石精神”,培育塑造了广大青年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生的良好风貌。老教师刘瑞宽教授在女儿奔赴抗“非典”一线、儿子在日本突发心脏病去世的特殊时期,强忍悲痛,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坚持为学生上课、辅导答疑,直到圆满完成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年女教师苏荣华教授,患股骨头坏死,行动极其不便,术后不久便拄着拐杖走上讲台,为能够按时上课,每天都要提前一个小时出门,为保证正常教学,每次上课前她都要少吃少喝。中老年教师的敬业精神不仅影响着青年教师,也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学生。老教师章梦涛、黄伯轩等一批教授,把生死置之度外,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百米井下,开展井下冲击地压防治、瓦斯运移规律、矿井通风与火灾防治研究,为中国煤矿安全生产攻克了许多重大技术难题。在老一代科研工作者的带领下,刘剑、张宏伟、王来贵等一批中青年学者弘扬优良传统,敢于选择最危险的工作,勇于接受挑战,围绕煤矿安全生产领域出现的新难题,进行煤矿灾害与防治研究,在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这种不畏艰险的品格、不怕牺牲的勇气、勇于奉献的精神,为学生树立了楷模,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子。

60余年来,该校为国家输送了10万余名各类人才。广大毕业生以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扎实的基础专业知识,奋斗在各领域工作岗位上,无论是在危险的矿山井下,还是在艰苦的实验基地,他们一干就是几年、几十年,不仅传承了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而且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经对近2000名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思想道德品质评价最高,优良率为97.59%;在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专项问卷调查中,毕业生对教师敬业精神评价最高,优良率为95.44%,这些数字强有力地印证了“太阳石精神”已经成为该校改革发展和全校师生员工成长成才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相关信息

院系设置

矿业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葫)

营销管理学院(葫)

土木与交通学院

力学与工程学院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葫)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葫)

建筑工程学院

软件学院(葫)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葫)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理学院

传媒与艺术学院

研究生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

矿业技术学院 (葫)

经济管理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外语系

阜新篮球学院

校徽

校训

校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5: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