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两栖装甲车 |
释义 | 定义两栖装甲车辆是不用舟桥、渡船等辅助设备便能自行通过江河湖海等水障,并在水上进行航行和射击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两栖装甲车辆最早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当时法国和美国首先试验了一种水陆两用坦克。 型号1933年前苏军装备了T-37又相继装备了,之后,型水陆坦克T-38和T-40两型水陆坦克。二次大战期间,美日在太平洋战争中曾使用过此类坦克。前苏联战后发展了一种TIT-76美国则发展了一种可以空运,轻型水陆两用坦克的M55“谢里登”轻型水陆两用坦克,同时,还研制了LVTP-1至LVTp-7和AAv7系列两栖战车。 原理根据阿基米德“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这个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即等于水的比重乘以物体人水部分体积,”的著名定律,坦克和装甲车也象潜艇那样靠密闭车体来获得一定的浮力。由于车体较小,远不如潜艇那样庞大,所以重量不能过大,否则很难保证具有正浮力。一般水陆两用装甲车辆的装甲都较薄,LVTP-7装甲车的车体干脆就是铝合金焊接结构。要保证良好的浮力,车辆密封性能尤为重要,一般水陆坦克的通气口等均开在车顶。 分类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部LVTP-7装甲车可在3.5米高的海浪中全车沉没10~15秒钟,可见其浮力储备系数和密闭性能是比较好的。 两栖装甲车辆在水上航行时主要靠推进螺旋桨推进,有的则靠履带转动划水前进,LVTP-7装甲车则采用了较为先进的喷水推进装置。一般履带划水航行可达5~6.5公里/小时,靠喷水推进器可达13.5公里/小时。 美海军陆战队的LVTP-7两栖装甲输送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