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两江镇
释义
1 广东乐昌市两江镇

两江镇位于广东省乐昌市西北部,距市区45公里,是乐昌的四大林区之一。全镇面积133平方公里,总人口13207人,下辖7个村委会,101个自然村,境内空气清新,山清水秀,景色迷人。

中文名称:两江镇

外文名称:Liangjiang Town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中国华南

地理位置:广东省

面积:133平方公里

人口:13207人

方言:粤语

气候条件:温暖

基本概况

由于地处岭南气候分界线上,昼夜温差大,无污染,少虫害的独特地理气候条件,为发展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和水果种植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环境。两江农产品也素以优良的品质,清新独特的风味,富有大山灵气的优质,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因势利导,到现在,已发展果菜种植面积达1.5万亩,建立了8个优质果菜、茶叶生产基地;形成了椪柑、水晶梨、大肉姜、白毛尖茶等优质产品,年总产量达1.72万吨。政府正积极规划,加快发展,力图把两江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粤北山区特色的优质果菜生产强镇。

两江虽为山区,但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省道S248线、Y691线横贯全镇,上可接湖南,下可通国道107线、京珠高速公路,直达珠三角,村与村实现“四通”(通车、通电、通电话、通电视),农业服务信息网络化,移动通讯覆盖全镇。此外,两江还有“粤北水电之乡”之称。全镇有水电站23座,装机容量2.2万千瓦,先进的供电设施和廉价的电力供应实为耗能型企业发家的理想之地。

盛产水果,是果蔬之乡。形成规模的有柰李、油桃、柑橘、水晶梨、椪柑。

社会发展

经济平稳快速增长。2008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为8296万元,比上年度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3846元,比上年度增长456元,增长12%。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镇财政收入425.2万元,比上年略有增长;城乡居民存款5400万元,比上年增加1000万元。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繁荣,殡葬改革工作顺利实施。

人民生活环境和条件有较大改善。农村交通、饮用水、医疗卫生、户厕改造等进一步改善,地质灾害治理逐步进行。

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充分利用我镇的地理优势和群众栽植林果的习惯,发挥自身优势,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倡导无公害模式种植,大力引进优质品种,基本形成了优势农业为主导、绿色、无公害为特色的良好局面。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种植和育种已成为我镇的特色产业,全镇无公害蔬菜种植11000亩,西瓜4000亩,辣椒5000亩,其他蔬菜3000亩,新种植优质水果2000亩,发展科技示范户150个。同时充分利用镇农业信息中心这个平台,把我镇5个取得了无公害认证的优质水果、西瓜、辣椒和绿色无公害蔬菜推广出去,并成立了绿通果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130个,开始尝试定单农业,努力把我镇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创立农业品牌。

计划生育工作执行良好,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年计生率为95.45%;出生率11.43‰;性别比与往年相比有大幅度下降;查环查孕完成2565例,查环查孕率达94.56%;落实“四术”158例,完成任务145%,其中结扎31例,突破纯二女户结扎4例,上环123例,人流3例,引产1例;征收社会抚养费9.5万元。我镇继续抓好计生二个“规范”工作,计划生育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

领导班子

张以社:主持党委、人大全面工作;

郑荣生: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兼管财经工作;

黄元勇:分管党群、政法、信访、殡改、乐昌峡水利枢纽协调及移民工作;

邓小兰:分管妇联、教育、卫生、体育、后勤、农村合作医疗、食品安全、药监、城建、环境保护工作;

陈金旺:分管农业、企业、安全生产、工会、农村电力、科技、畜牧工作;

雷林亮:分管纪检、社会事务、统战,协助分管殡改工作;

赵德芹:分管人大常务、能源、交通、通讯、农村水利工作;

扶国军:分管武装、统计、党政办、共青团,协助分管政法工作;

杨荣清:分管组织、人事、劳动保障、国土资源、武广专线协调工作;

邓军强:分管宣传、广电、文化、林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2 吉林安图县两江镇

概要

两江镇地处长白山北坡林区腹地,二道松花江边,交通便利,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东距安图108公里,北离敦化市120公里,南邻白河火车站30公里,西去桦甸市160公里。全镇幅员506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9个自然屯,总人口1.6万人。有汉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等民族。全镇耕地面积2550公顷,森林覆盖率93%。属长白山区域性气候,年积温2300度,无霜期115-125天左右,雨水丰富,镇内河流较多,松花江和富尔河在两江镇汇合,有“两江口”之称。镇内山清水秀,风景怡人,素有“安图小江南”之美誉。清宫御砚——松花砚原产地位于两江镇境内。

资源

1.动植物资源。

常见野生动物有长白山野猪、狍子、山豹、獾子、紫貂等,常见飞禽有野鸡、飞龙、野鸭、鸳鸯、猫头鹰等,常见的药用植物有野山参、细辛、五味子、木通、刺五加、白术、苍术、天麻、贝母、黄芪、龙胆草等。常见的食用植物有刺嫩芽、薇菜、蕨菜、猴腿、山芹菜等。

2.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有煤炭、黄金、硅石、页岩、云丹、铁矿、硅藻土、浮石、大理石、松花玉等。

3.水利资源

全镇有大小型水电站4座,其中包括已建成的3座小型电站、装机6万千瓦的两江电站。二道松花江梯级水电站正在筹建中。

4.旅游资源

以长白山雪山湖风景区为核心的旅游线,路经两江镇、海沟黄金城、尖山子、仰脸古城、二道松花江电站湖区、永红村。永红村神仙洞及朝鲜族民俗村等旅游景点正在开发。

3 广西武鸣县两江镇

概要

两江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下辖的武鸣县东北部,东靠风景秀丽的大明山,西依绵延肥沃的小明山;南邻马头镇,北接马山县古零镇。210国道由南至北穿境而过,镇政府驻两江圩,距县城43千米;各村委(居委)办公场所就在公路两旁,交通十分便利。全镇面积199平方千米。全镇自南向北形成一条26公里长、7公里宽的“峡谷走廊”,总面积199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个居民委员会两江社区居委会;14个村民委员会培群、云川、合耸、龙英、英俊、三联、四联、岭合、聚群、群英、福江、明山、公泉、汉安;和、130个自然屯、298个村民小组、10554户42050人,其中壮族40202人、非农业人口1848人。

资源

全镇耕地面积4.8万亩,其中水田3.7万亩,畚地1.1万亩,山林面积16.5万亩。北回归线穿过中部的“马鞍山”南面,属于亚热带地区,雨量较充沛,气候温和宜人。镇内赵江、剑江、福江三条河流,流经10个村,有7座中小型水库。大明山是国家水源林自然保护区,水资源较为丰富,是武鸣县“灵水”的水源头。大明山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具有雄、险、秀、幽等景观特色,古今许多文人墨客都做诗咏诗称赞,人们称之为“广西庐山”。大明山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稀土元素。锰、钨、铅、锌、铜矿和辉绿岩石材矿,具有可观的开采前景。经过地质勘查,大明山铜矿的储藏量C+D地质级量共27万吨金属量,属中型矿山。大明山“缘林”的辉绿岩石材矿,所获C级工业储量281624平方米,D级远景储量1263380平方米,C级储材量可为年产5000平方米商业原料的矿山服务20年以上。辉绿岩加工成板材后的颜色、花纹、品种,获得有关石材专家的赞赏。

工业企业

1985年重新组织开采大明山铜矿,以采矿业为龙头,带动选矿业、运输业、矿山商业、饮食业等各业的发展。1996年底,全镇镇办企业10个,村办企业12个,联合办企业169个,个体办企业520个,镇内从事企业人员共计3300多人;大明山两江铜矿区民采矿日出毛矿量250-300吨,当年年产毛矿量7万吨。

由于铜精矿市场价格连年下跌,2001年以来,镇党委、政府认真做好服务和扶持环节,积极发展非公有制企业。生产铜矿的冶炼厂2家经技改后出矿率可达到98%,确保铜、铅、锌的综合回收。大小水电站有12座,每年可上网3500万度,支援县内外的经济建设。两江镇辣味综合食品厂已投入生产,推出的“璇力威”牌辣椒产品,远销山西、广东、贵州、湖南、河北等区内外。2002年,镇内有冶炼厂、食品厂、茶厂、矿泉水厂、科利尔助剂厂等企业58家,企业总收入47700万元,总产值37000万元。

农业生产

主要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黄豆、木薯、红薯、林果等,畜牧业有猪、牛、鸡、鸭等。甘蔗面积17000亩;八角种植已发展到40000多亩;退耕还林完成5700亩。著名的土特产如八角、香菇、苦马菜、麻竹笋、花心红薯、指天椒等在区内外市场供不应求。200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993.7万公斤,生猪出栏量5.35万头,水产品总产1050吨,国内生产总值20449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08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484元。

基础设施

现今镇内有初中2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小学15所,教学点33个,幼儿园10所,中小学教师391人。农业服务心有专业技术人员21人,设有文化站、广播站,有闭路电视差转站15个,篮球场16个(其中灯光球场6个)。镇卫生院有医生14人,护士7人;村级卫生所14个,居民卫生所1个,乡村医生31人。

镇内有2个圩场,两江中心圩场1569.6平方米,雷江圩亭面积1400平方米。设有一个大网变电站,电力供应正常。基本上实现自来水供水,村屯都安装了程控电话,手机也进了农民手中,实现现代化通讯

4 广西临桂县两江镇

概要

位于临桂县西南部。2006年3月份由原两江镇、渡头乡合并而成,是著名爱国将领李宗仁先生的故乡,是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所在地,自治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镇域东临庙岭镇、四塘乡,西与茶洞乡接壤,南与永福县邻界,北接五通镇,距县城20公里,离桂林市区30公里。306省道贯穿镇域东西,桂柳高速公路、机场高速公路在镇域交汇,构成了两江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往东可达沿海地区,西经寿城至融安、融水等两个西北腹地,南通永福、柳州,北通龙胜、湖南,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亦为两江架起了对外联系的空中走廊,两江地理位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两江地处丘陵,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20℃,年平均湿度76—77度。

社会发展

全镇下辖26个村委,1个居委,共228个自然村,总人口7.5万人,农业人口7万人,总面积260平方公里,全镇耕地面积10.2万亩,水田9.1万亩,旱地3.5万亩,林地15.2万亩。有汉、壮、瑶、回、侗五个民族。全镇共有党支部43个,党员1700多名。 2006年度全镇财政收入383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工业总产值3.4亿元,农业总产值4.2 亿元。

物产

两江镇物产丰富,农产品繁多。除水稻主产外,近年来发展了宝山村委5万平方米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山口村委1500亩水果种植基地及两江村委、洲村村委等无公害蔬菜种植和罗汉果种植基地。随着该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将进一步抓好食用菌、优质水果和春烤烟这三大品牌建设,以优质高效益的农业项目来促进农民增收。

工业

两江镇工业建设是历年来全镇建设的重点,县委、县政府将两江列为工业特区,作为临桂县工业重点发展乡镇。两江镇紧紧围绕工业强镇、空港新城镇建设目标,抓紧进行两江镇的规划、建设。2002年来共引进企业20家。该镇按县委、县政府规划设有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1500亩,前期规划1000亩。到2007年已经落户工业集中区的企业有8家。

基础设施

两江镇道路基础设施及小城镇建设工作逐步完善,镇内主干道“三街两路”总长2.1公里,结合城乡清洁工程,镇区主干道已全部完成硬化、亮化工程,并设立有环卫站及聘请清洁员对镇区环境卫生每日进行清理。镇内新建的农贸市场也已进入建设后期阶段。通过设立城管中队,对镇区内违法乱停、乱摆、乱建,占道经营等不良现象进行管理。完成了县政府历年下达的通村公路任务。2006年还完成了306省道“两浮”路段扩建,两江大桥维修,镇中路段美化等小城镇建设工程,并规划进一步扩大镇区范围,做好对义江滨江大道的开发及对镇内古树和坐落在车梁村委的唐朝古墓群,坐落在城联村委的明朝宝塔等古迹的保护。镇内建有一座年供水量达30万吨的水厂,全镇年供电量650万千瓦/时。

文体事业

两江镇素有“彩调之乡”“篮球之乡”之称,农民群众自发组织了彩调队,经常在各村进行演出,受到群众的喜爱。该镇篮球队在历年全县的各项比赛中也获得了前几名的好成绩。全镇共有医院2家,中学3所,其中完中一所,小学25所,教师605人,学生1万余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7: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