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梁振华
释义

梁振华,男,1977年出生于湖南邵阳。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当代影视艺术研究。新锐学者、著名编剧。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影视传媒公司艺术总监,中央电视台特约策划人、撰稿人、嘉宾主持人。代表作:《密战》《新青年》《伟大的历程》《大三峡》《美丽的村庄》。

基本资料

梁振华,1977年生,湖南邵阳人,文学博士、副教授。新锐学者、硕士生导师,随笔作家、影视编剧。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当代影视艺术研究。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影视传媒公司艺术总监,中央电视台策划人、特约撰稿人。2008年,被授予北京师范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十佳教师”称号。2009年,获北京高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10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对象。

发表学术论文、文艺随笔、小说等各类作品逾百万字,在多家报刊开设专栏,著有随笔集《无名的镜语》《时尚的谎言与魅惑》《枫林冷雨》、长篇小说《密战》。主编或编著作品有《学习激荡中国》《中国影像志1949-2009》(电影卷、电视剧卷)等。参与撰写《新中国文学史教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历任近百部(集)影视作品(电影、电视剧、大型文献纪录片)的编剧、总撰稿与撰稿人。主创影视作品多次获得“华表奖”、“金鹰奖”、“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2011年,被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授予“首都新秀编剧”称号。

个人简历

1995.9—1999.6,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首届国家中文基地班,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9.9—2002.6,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获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

2002.9—2005.6,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

2005.8至今,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方向

中国当代文学、当代影视文化、影视文学、大众文化

开设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影视文学研究、当代影视文化热点分析、当代散文研究、当代戏剧研究

历任社会工作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会主席

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

中央电视台特约策划人、撰稿人、嘉宾主持人

影视文化传播公司创意总监、艺术总监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专家顾问委员会顾问

第一届、第二届华语电影优质大奖影评人票选评委

部分学术成果

《和解的视角与姿态——王蒙小说叙事伦理新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9期。

《论当下国产商业电影剧作“移用”策略》,《电影艺术》2011年第5期。

《荧屏谍影:类型溯源与叙事征候——中国式谍战剧刍议》,《艺术广角》2011年第4期。

《〈蛙〉:时代吊诡与“混沌”美学》,《南方文坛》2010年第3期。

《想象的边界:现实与虚构之间——〈密战〉剧作漫谈》,《电视研究》2010年第4期。

《民间立场下的时代精神省察——肖仁福小说论》,《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历史的退隐和个体主义美学的胜利——我看〈南京!南京!〉》,《红岩·重庆评论》2009年第2期。

《影像奇观与文学魔杖——论张艺谋电影的文学化想象》,《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无定性的“历史”书写——略论20世纪中国文学历史想象的流变》,《艺术广角》2009年第5期。

《媒介的演进与抗衡——当代语境下文学与影视话语权力比较论》,《艺术广角》2009年第5期。

《理想主义、伪“新历史”、电影化及其他——严歌苓〈第九个寡妇〉阅读札记》,《艺术广角》2009年第5期。

《媒介迁徙:通途或迷津——影像时代中国作家的文学立场与身份认同》,《文艺争鸣》2009年第2期。

《颠覆·建构·迷失——中国式大片生存境况解析》,《艺术广角》2008年第4期。

《戏剧化的散文——余秋雨散文中的戏剧化元素》,《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从“盲点”到“盲从”——当代文学书写中的都市文化经验》,《南方文坛》2008年第1期。

《“中国式”大片:喧哗与转捩》,《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6期。

《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影像化叙事的双向表征》,《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文学与影视:双重视域中的纠结与互动》,《江淮论坛》2006年第4期。

《〈兄弟〉:虚伪的“现实”》,《文艺争鸣》2006年第3期。

《学者的“战斗”情结与战士的学术风范——从李何林的现代文学论争研究谈起》,《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5期。

《经典哲学的“时尚”表达——走近西美尔》,《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3期。

《第六代电影人:亟须摆脱青春自恋情结》,《新华文摘》2004年第1期。

《彷徨者的哀痛与归途——评〈沧浪之水〉》,《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新理想主义”作家的文学态度与身份认同》,《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作家“现实叙事”的两种价值倾向》,《理论与创作》2002年第6期。

《宿命与承担——市场经济浪潮中人文知识分子的角色选择》,《当代文坛》2001年第2期。

主要创作成果

电视连续剧《新青年》(30集),总编剧。2012

电视连续剧《烽火佳人》(30集),编剧。2012

大型文献纪录电影《中国三峡》,撰稿,获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纪录片奖”。2011

纪录电影《田野光影》,总导演、总撰稿。2011

大型电视文献片 《大江入海流——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二十年巡礼》(4集),执行总撰稿。2010

《北京师范大学校歌》,作词。2010

电视连续剧《密战》(30集),编剧,国家保密局音像中心、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段播出。该剧在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评选中入围“优秀电视剧奖”,获第 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提名荣誉奖。2009

大型电视文献片《大三峡》(8集),总撰稿。该片在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评选中获“优秀电视纪录片奖”(排名第一)。2009

大型电视文献片《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7集),执行总撰稿,该片在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评选中获“电视纪录片特等奖”(排名第一),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优秀纪录片”评选中获金奖,在“改革题材优秀电视纪录片”评选中获“经典作品奖”。2008

大型电视文献片《中国1978—2008》(31集),撰稿,该片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优秀纪录片”评选中获金奖,在“改革题材优秀电视纪录片”评选中获“经典作品奖”。2008

大型交响音乐会《辉煌岁月》,总撰稿,保利剧院上演。2008

大型电视理论文献片《走向和谐》(10集),执行总撰稿,该片获第二十四届金鹰奖电视纪录片奖,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优秀纪录片”评选中获银奖。2007

电影故事片《美丽的村庄》,编剧,该片获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03—2006)评选入选作品奖。2006

电视文献纪录片《光辉历程——中国科学院学部五十年》(上下集),总撰稿。2005

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与中国科技》(上下集),总撰稿。2004

电视纪录片《渴望的黄土地——来自中国西部贫困干旱地区的报道》,撰稿。2001

大型电视系列专题片《儿童·明天——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在中国》(26集),总撰稿。200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