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利津古渡 |
释义 | 利津古渡乃渑池古八景之一,它就是位于县城北50公里的南村黄河渡口。利津渡口原名济民渡,为中原三大古渡(茅津、利津、孟津)之一。金天兴三年(1234)渑池改置韶州,取有利过渡益于军事政治之意在南村设利津县。元至元八年(1271),蒙古正式称元朝后,废除韶州和利津县,渡口复名济民渡,利津仅37年。它短暂的存在,象历史长河中一闪而过的浪花,似民族磨难的一滴辛酸泪水。 名句利津古渡前临翠岳、后枕黄河,东连岱嵋雄峰、西踞金陵涧水。雄浑的黄河,巍峨的峰峦,随风的杨柳,引发古往今来路经渡口无数名流雅士的兴致,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词句。明代绍兴知府渑人席椿《利津古渡》一首:万里黄河一叶舟,争传古渡几千秋。扬帆直剪桃花水,荡桨斜看竹箭流。王屋云山天北极,隋陵风雨岭西头。无蛟不用疑怀壁,长见荣光午夜浮。 抗日期间1937年,为支援抗日前线,豫西五县人民抢修了渑池至南村公路,大量兵员辎重夜以继日从黄河渡口运往前线。后来日军占领河北岸,以炮火轰击南岸村庄,使渡口附近的南村、班村夷为废墟。渡口失陷后,日寇首先占踞左右山头,重兵把守这一古关要津,烧杀抢掠,犯下累累罪行。战后人们重建家园已无木可伐,只得在一片废墟上平地掘坑凿窑居住。天井窑院虽可避雨遮风,且冬暖夏凉,然又属无奈的创造。山上无柴可打,只得烧秸秆做饭,家家烟熏火燎,一顿饭,一串泪…… 解放后新中国成立后,南村人筑坝造田,开渠挖塘,移沙治碱,植树造林,昔日荒凉的黄河岸边成了千亩沃野,古渡两侧杨柳成阴、瓜果飘香,林茂粮丰。黄河渡船人的后代驾起了机船,乘风破浪闯南北。机船轻快的马达声代替了沉闷千年的摇桨号子,赤脚光膀、前仰后合的船工形象也永远定格在历史的记忆中。1996年渑池县和山西垣曲县联手在黄河渡口建成了有两艘货轮的码头,几分钟内就可把五六辆汽车连货带人送往彼岸。渡口南岸的南村人抓住这得天独厚的商业机会,在码头附近建起食堂、旅馆、商店、车辆修配等服务设施,用黄河儿女那天赋的豪爽热情迎接南来北往的客人。 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后,利津古渡焕发了青春活力,南村人也富足起来。他们让科技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使粮棉油大幅度增产,办起了砖瓦厂、木器厂、养殖厂,许多人家购汽车跑客运货运。一些有一技之长的人走出山门,在县里市里干起修理、建筑、装潢等经商的行当,凭着勤劳和智慧在市场经济大潮里搏击。南村变了,一座座青砖红瓦房,一幢幢瓷砖小洋楼,取代了天井窑院、土墙农舍。不论走到哪里,南村人说起家乡都是那样津津乐道,说“涧源春涌”、说“桓陵秋草”、说“利津古渡”、说沧桑变化。 然而,随着黄河小浪底工程建设的进展,南村人将告别世代生息的家乡,整体搬迁。难舍的家园,难舍的庄田,难舍的黄河……但在国与家之间,他们甘愿做出牺牲。临别前,他们再深情地看看母亲河,发现了黄河馈赠人类的稀世之宝———黄河奇石。人们激动地奔走相告,涌向黄河岸边捡呀捡、挑呀挑。他们要把黄河的灵气、大自然的杰作带到新的家乡世代相传,要让南村黄河奇石见证他们永远是黄河儿女,是利津古渡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