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里约热内卢基督像
释义

里约热内卢基督像也叫巴西基督像,是一座装饰艺术风格的大型耶稣基督雕像,位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它是该市的标志,也是世界最闻名的纪念雕塑之一。2007年7月7日,该基督像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该基督像座落在里约热内卢国家森林公园中高710米的科科瓦多(又称驼背山或耶稣山)山顶之上,俯瞰着整个里约热内卢市。耶稣张开双臂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是巴西人民热情接纳和宽阔胸怀的象征。

基本介绍

里约热内卢基督像(救世基督像,葡萄牙语:Cristo Redentor)落成于1931年,总高38米,体积庞大,有200吨重,左右手的指间距达到了23米。雕像中的耶稣基督身着长袍,双臂平举,深情地俯瞰山下里约热内卢市的美丽全景,预示着博爱的精神和对独立的赞许。耶稣像面向着碧波荡漾的大西洋,张开着的双臂从远处望去,就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显得庄重、威严。耶稣基督的身影与群山融为一体,一些云团不时飘浮在山峰之间,使耶稣像若隐若现,使他显得更加神秘圣洁。巨大的耶稣塑像建在这座高山的顶端,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从市内的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成为巴西名城里约热内卢最著名的标志。

地理位置

基督像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市的科科瓦多山顶,山高710米。基督像身高30米,站立在8米的基座上,基座同时也是一座能够容纳150人的天主教堂。基督像总重1145吨,张开的双臂横向总长28米。

建造历程

在科科瓦多山上建造一座雕像的想法始于1850年代中期,那时一个天主教神父佩德罗·玛丽亚·博斯请求巴西帝国的伊莎贝尔公主筹措资金建造一座大型的宗教纪念物。伊莎贝尔公主对这个主意不是很在意,而当巴西在1889年成为共和国后,这个设想完全被政府否定,因为当时的法律强制规定必须政教分离。

第二次“在山上建立一个地标”的提议是里约热内卢大主教在1921年提出的。大主教组织了一个叫做“纪念像周”(Semana do Monumento)的活动来吸引捐款,捐款者主要是巴西的天主教徒。基督雕像的设计要求包括:须代表基督教的十字架,有一座手持地球的耶稣基督像和一个象征世界的基座。最后选择了“救世基督展开双臂”为设计外型。

这座纪念雕像由法国纪念碑雕刻家保罗·兰多斯基设计,当地的工程师海托·达·席尔瓦·科斯卡监督建设。一组工程师和技师团研究了兰多斯基的设计方案,并决定以钢筋混凝土代替钢材,以便更适合十字架形状的雕像。科斯卡和兰多斯基决定以滑石作为雕像的外层材料,因为它有柔韧性高的特点,而且能够抵抗恶劣的天气。里约热内卢还特意建造了科科瓦多山的上山铁路,以便将打造雕像所需的大块石料运到山顶。1931年10月12日在科科瓦多山上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巴西总统瓦加斯为塑像剪彩,这一天是巴西主保圣人圣母Aparecida的纪念日--圣母显灵日(又称守护神节)。落成典礼的一大亮点是照明系统的启动,原本计划是由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从他在那不勒斯的游船上,通过他发明的无线电启动开关,但是由于当天天气状况恶劣,信号强度受到影响,最终不得不改由科科瓦多山上的工作人员手工开启。

2006年10月12日,在塑像落成75周年庆典上,里约热内卢的枢机大主教欧瑟比欧·奥斯卡·舍伊德在塑像下为圣母显灵日做弥撒,这使得这座基督像成为朝圣圣地,从此以后天主教徒可以在塑像前接受洗礼和宣布结婚。

建造技术

由外壳和内部填充物构成,外壳参考当时著名的雕像设计师Aleijadinho惯用的一种pedra-sabao石材。还有一些钛金属。填充物,是一种砂、糖和鲸鱼油的混合物,并用电的原理破坏了其中的化合物盐的结构。整体组装采用了水泥材质。在法国制造各大部件,到巴西组装,和自由女神像差不多,巨像里面装有电梯。

耶稣像站在里约海边已超过75年,重一千一百四十五公吨,高三十八公尺,张开的双手宽28公尺,由波兰裔法国艺术家朗多夫斯基(Paul Landovsky)所设计,他一九二六到一九三一年间先在法国造好雕像片段,然后运到巴西组装,整体采用水泥材质,历时四年建成,也堪称是巴西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在里约市区里几乎各个角度都可以看见它!

当时画家Carlos Oswaldo提出的设计图是耶稣背着十字架、手上拿着地球仪、脚踩在象征世界的基石上,但里约人选择另一个耶稣张开双臂的设计,也就是现在看到的耶稣山模样。

耶稣像的材质分成外壳和内容填充物两大部份。外壳参考当时著名的雕像设计师Aleijadinho惯用的一种pedra-sabao石材,这种类似浮水石的材质虽然较软,用手随便一刮就会留下痕迹,但可长时间保存,即使环境温度变化也不致龟裂变形。那个年代,巴西工艺师们不善处理这种材质,因此由一名波兰设计师Paul Landowski将设计图带到法国去制作,完成后再运回巴西,用小火车载上山组装。

耶稣像高30公尺,若加上基座则高38公尺。耶稣头部3.75公尺,单手长3.2 公尺,两手张开距离28公尺(另一说30公尺)。头部重30吨,单手8吨,手臂57 吨,总重量1,145吨。 为了避免海边的盐化作用破坏耶稣像,美国捐了一些钛给巴西用来保护耶稣像。至于耶稣像的填充物,是一种砂、糖和鲸鱼油的混合物,当时普遍用于建筑物,但其中含有盐份,因此完工前利用电的原理,破坏盐的化学结构,确保耶稣像的安全。即使小心保护,随着时间久远,耶稣像还是需要修修补补。仔细看,会发现由于修补的石材不一,耶稣全身的颜色并不一致。

游览设施

游客可以从公路或乘坐科科瓦多山铁路上山游览。以前列车到达终点后人们还需要爬上222级阶梯才能到底雕像,这对行动不便者和老年人是一大障碍。2002年的古迹大整修中,雕像附近安装了三座全景升降机和四座电扶梯。

另外,从雅丁波卡尼科区的帕奎公园有条有点费力的捷径步道通往山顶。

无论是搭小火车、开车或走路,要到山顶看耶稣像,必须先搭透明电梯,再搭乘露天电扶梯或爬楼梯。从耶稣像的背后登上山顶,就会见到向往已久的耶稣像。透明电梯共有三具,每具可搭14人。为了环保省电,这些电梯和耶稣像一样来自法国。为了纾解人潮,最慢6分钟就有一班。电扶梯则从德国进口,共有 4个,两上两下,各长6公尺,坡度30度,行进间可眺望海景。

这些电梯和电扶梯被称为“看不见的工程”。里约人早就习惯一抬头就看到耶稣像,电梯和电扶梯的设置必须考虑到景观,视野中不能出现多余的东西。当初做了好多次测验,确保从山下绝对看不到任何人为设施。这些电梯和电扶梯都依附原有的自然景观建造,例如做成和山势同样的坡度,利用天然绿树作遮蔽,且涂上绿油漆。电梯的透明窗户是特殊玻璃,即使阳光照射也不会反射。

相关文化

美国爵士钢琴师皮尔森公爵因为此雕像得到灵感而做了一首歌《Cristo Redentor》,这首歌出现在多纳德·拜德1963年的专辑《A New Perspective》。

巴西的巴萨诺瓦作曲家安东尼奥·卡洛斯·若宾的歌《Corcovado》也是从此雕像得到灵感而创作,在《Samba do Aviao》也再度提及。

1999年12月7日,奥地利定点跳伞运动员费利克斯·鲍姆加滕纳(Felix Baumgartner)借助绳索攀爬上基督像右臂,然后携带降落伞成功跳下。

著名射击游戏《使命召唤6:现代战争2》中也出现了巴西基督像。

《愤怒的小鸟:里约大冒险》的封面中也出现了巴西基督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0: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