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隼 |
释义 | 李隼,1996开始担任中国乒乓球女队教练。在备战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他是张怡宁和李晓霞的主管教练。 中文名:李隼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63年7月12日 职业:女子乒乓球队教练 身高:184厘米 体重:90kg 人物简介张怡宁是李隼的老队员,张怡宁从北京队到国家队,李隼一直担任她的主管教练。自雅典奥运会上张怡宁一人独得2块金牌之后,李隼和张怡宁又开始进入了紧张的备战北京奥运会的工作之中。俗话说“奥运冲金容易保金难”,张怡宁在雅典奥运会取胜后,人有点松,觉得距离08还很远。对于一些关于她技术的革新,虽然她主观上接受,但实际上却对于自己没那么高的要求,心理上产生了不少矛盾。在2007年的那段时间,她对待输赢看得也特别淡,成绩上有所起伏,外界对她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多。面对这些问题,李隼教练明确地向张怡宁指出,“你如今的问题主要出在心态上:无论是国际大赛,还是国内联赛。”在此后的日子里,李隼教练和张怡宁一起,开始重点解决这个问题。终于在2007年的下半年,张怡宁的状态开始逐步回升,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心态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和进步。最终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张怡宁不仅同队友一道夺取女子团体冠军,并成功卫冕女单冠军,成为继邓亚萍后,奥运会乒乓球史上仅有的第二个成功卫冕者。这一切都离不开李隼教练辛勤的汗水和他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2006年,李隼教练开始担任李晓霞的主管教练。面对中国乒乓球女队年轻队员的佼佼者,李隼教练采用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原则。2007年是李晓霞遭受沉重打击的一年,她接连在城运会、全国锦标赛和世乒赛的决赛中输给了自己的队友。此时,作为李晓霞的主管教练,李隼不仅在技战术上要求她更精细、更合理,更是重点在心理上对她进行辅导,给予支持,帮助她从阴影中走出来。经过李隼的点拨,终于在2007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上,李晓霞获得了自己运动生涯中首个世界女单冠军,世界排名也一下子上升到了第三位。 在李隼眼里,张怡宁和李晓霞既是自己的队员,又像自己的孩子。在每堂高强度训练课结束后,李隼经常客串起 “按摩师”的角色,亲自帮她们做拉伸放松练习。张怡宁曾经多次向媒体说过 “我对李指的感激,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他充当过所有我需要的角色。他既是教练, 又像父亲和朋友。” 运动经历1977年 铁道兵体工队运动员 1979年 八一体工队运动员 1982年 北京市西城区体委 1989年 北京体工队教练员 1996年至今 国家乒乓球队教练 执教战绩培养出王楠、张怡宁两位目前中国女子乒乓球队的领军人物 王楠: 1997年 第44届世乒赛女团冠军、单打亚军、双打亚军 面授机宜 1997年 第2届世界杯赛女单冠军1998年 第3届世界杯赛女单冠军 1998年 曼谷亚运会女团冠军、女双冠军、女单冠军、混双冠军 1998年 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女单冠军、女双冠军 1999年 第45届世乒赛女团冠军、女单冠军、女双冠军 腾毅: 1987年 第39届世乒赛男团冠军 1988年 世界杯赛男单冠军 张怡宁: 1998年 亚锦赛女团冠军 1998年 曼谷亚运会女团冠军 2000年 第45届世乒赛女团冠军 2001年 第46届世乒赛女团冠军、女单第三、女双第三 雅典奥运会获女单女双两枚金牌,已获得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 林凌: 1998年 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女单亚军 张莹莹: 2001年 第46届世乒赛女双第三、混双前八 白杨: 2001年 第46届世乒赛混双第三 李晓霞 2007年 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女单、女双冠军 2008年 世界杯女单冠军 2009年 第50届世乒赛女双冠军 2010年 广州亚运会女单、女双、女团冠军 2011年 第51届世乒赛女双冠军 人物荣誉1998年和1999年,两次被评为“全国十佳教练”。 2001年获全国乒乓球“十佳教练员”称号 。 2002年,在庆祝中国乒乓球队成立50周年的表彰大会上,李隼被授予“特殊贡献奖”,并被国家体育局授予“国家级乒乓球教练员”称号。 2002年获国务院“政府津贴”。 从1998年到现在共获七次“体育荣誉奖章”。 2003年起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 2005年被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