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菁 |
释义 | 1 中国曲艺、相声演员李菁(1978年8月1日-),是一名中国曲艺、相声演员,北京人,德云社创办人之一。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历。擅长京东大鼓和双簧,是师胜杰第十三位弟子。经常上演的曲目有《雌雄剑》、《武松打店》,相声《学四相》、《汾河湾》等。在“2005年北京相声小品大赛”中与何云伟合作凭借《我要幸福》一举夺得相声专业组一等奖。2007年29岁的李菁掀起京城相声热。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快板艺术委员会委员。电影演员李菁,曾获亚洲影后,代表作《鱼美人》、《宝莲灯》。另有主持人、教授等同名 中文名:李菁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78年8月1日 职业:相声演员 毕业院校:北京工业大学 师傅:师胜杰 ◎ 个人履历姓名:李菁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78年8月1日 婚姻状况:已婚 育有一女 李雨荷 师父:梁厚民,师胜杰 徒弟:崇天明,张天雷,郭天翼。 黄金搭档:何云伟 昵称(绰号):大眼板子李、北京丐帮少帮主、李少帮、太刺激了、李老太太 职业:相声演员 主持人 学历:北京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 主持节目:星夜故事秀 ◎ 成就荣誉15岁师从快板书艺术家梁厚民先生,曾获全国第二届快板艺术大赛一等奖。后拜金文声先生为师,进修评书艺术。经常上演的曲目有《雌雄剑》、《武松打店》,相声《学四相》、《汾河湾》等。在“2005年北京相声小品大赛”中与何云伟合作凭借《我要幸福》一举夺得相声专业组一等奖。 2006年相声门拜师师胜杰先生。同年,与郭德纲、于谦、高峰四人西河大鼓门拜师著名民间艺人,金文声先生。2007年,与王月波认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连丽如女士为干妈,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快板艺术委员会委员。 ◎ 影视发展李菁曾在德云社、湖广会馆、天桥张一元茶馆和宣南书馆演出。现在星夜相声会馆演出。 并主持星夜故事秀。出演电影《哈哈哈》和电视剧《相声演义》《县长叶光明》,多元发展影视事业。李菁是位非常具有舞台魅力的相声演员,现年31岁的他已经是“德云社”的元老,一出场就得到满堂彩,主持人一提到他的名号,资深的相声迷们会热烈地发出“噫”的一声。 2007年29岁的李菁掀起京城相声热。 如今相声火了,到茶馆听传统相声成了大学生和白领们追求的时尚,这些相声艺人感染了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观众,台上台下一片水乳交融的气氛,而艺人们振兴传统艺术的曲折经历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北京德云社的相声演员李菁就是一位非常具有舞台魅力的艺人,他的fans们自称“菁米”,他和他的搭档一出场便得到满场的掌声。 ◎ 电影作品《哈哈哈》 2009年贺岁剧《天生我才》中饰演洪六。 2009年与葛优合作《气喘吁吁》 2010年与郭德纲合作《三笑之才子佳人》 2010年与郭涛、王刚、林嘉欣、苗圃等合作阿甘导演的《魔侠传之唐吉可德》 2010年与郭涛、胡静、苑琼丹、英达等合作王宁 导演的《爱情维修站》 2010年与古天乐、吴君如、何云伟等合作谷德昭导演的《神奇侠侣》 2010年与古天乐、余少群、刘亦菲、樊少皇等合作叶伟信导演的新版《倩女幽魂》 2010年与郭德纲、于谦、何云伟、曹云金、刘云天等合作出演《窦天宝传奇》 2010年与周润发、赵本山、刘德华、何云伟等合作韩三平、黄建新导演的《建党伟业》 2010年与甄子丹·周润发·郭富城·樊少皇等合作郑保瑞导演的《大闹天宫》 2010年与李念、赵毅、干露露、何云伟、张大礼等合作孙达导演的《房不剩防》 2011年出演梁天导演的《古今六人行》 2011年出演李艳秋导演的《幸福秘方》 2011年《新倩女幽魂》饰龅牙村民 合作演员:刘亦菲、古天乐 导演:叶伟信 2011年《欢乐元帅》饰 乌天师 2012年《嫁个100分男人》饰 陆超明 ◎ 人物生平7岁时公交车上学李菁震惊四座 很难想象李菁只有32岁(至2010年),不光是长相,一举手一投足都透出一股“老先生”的味道,说话慢条斯理,沉稳有余,用词也都是老派的京腔。他自己解释说这得益于他从小就一头扎进了传统相声。李菁并不是出身于曲艺家庭,父母的职业与这行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家人看孩子的方法就是给他放相声、评书的录音,小李菁一听便不哭不闹听入了神。7岁那年,随母亲乘公共汽车的时候,他自顾自地开始叨念一段单口相声,母亲说:“哎?这不是《珍珠翡翠白玉汤》吗?只听了三四遍你就记住这么多词了?”李菁神气地说:“我能把这一整段都说下来”,母亲不相信。于是李菁在公共汽车上把刘宝瑞这段40分钟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完完整整地说了下来,说得是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虽然篡改了一些小孩子难以理解的生僻字,把“简短节说”说成“减半截儿说”,但节奏和韵味说得相当到位。车里的乘客基本上不再说话了,都专心地听着这个小孩单口相声,惊为奇才。母亲发现了李菁在这方面的造诣,回到家后立即把这段录了下来,一直保存到现在,长大后的李菁一听到这段录音便忍俊不禁。 自行车上学会快板书 上高中之前李菁的相声、快板和评书都是靠自己听会的,要说舞台经验就是学校的各种典礼和联欢会,老师和同学是他忠实的听众,有时候中午休息的时候也经常有同学来找他说上一段。 喜欢钻研的李菁在艺术方面体现了这种难得的精神,跟着电视节目苦练快板,“我当时不知道那四块小板是怎么发出整齐的一声的,就把这四块板粘起来,这样就能和电视上发出同步的声音了。”谈起学艺的经历,李菁津津乐道,“后来我才知道,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快板中间连接的绳子换粗一点,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15岁那年,母亲被借调到车管所工作,经常碰到相声演员来办牌照,回到家便问李菁想不想拜一位师父,听到一些还算响亮的名号,李菁自己心中有数并没有显示出特别的热情。而当有一天母亲说遇到快板名家梁厚民先生的时候,李菁当即决定要拜梁先生为师。而当时的他马上要随学校出国学习,回国后再联系梁先生已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不料对方已经换了号码,几经周折终于见到了梁先生。来到师父家中,李菁第一次给梁先生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唱了一段自学的快板书,梁先生的评价是:虽然姿势不对,欠缺技巧,但是这孩子“心中有板”。从此李菁就开始了拜师学艺的历程。 高中的学习非常紧张,但是为了“心中的板”,李菁每天放学后骑车40分钟去梁先生家,梁先生演出事务繁忙,只能给他指导一个小时,“那一个小时只有听的功夫,根本学不会,也没有时间练,只能在骑车回家的路上自己琢磨,40分钟的路程,一到家我就会了,练一会儿再写作业,第二天再学新的一段,几乎所有的快板我都是在骑车路上学会的。”梁先生对李菁的聪明刻苦也是赞赏有加,在教育其他弟子的时候经常会说:“想当初,李菁学这段的时候,一礼拜就全会了。” 拜师学艺的过程非常辛苦,李菁从小在这一行也钻得很深,但是他在学校的成绩却是非常优秀的。李菁所在的中学是一所市重点中学(北京汇文中学),他曾经的理想是考上北大的法律系,但是高考却以两分之差与北大无缘。这对李菁来说算是人生中第一个小打击,上了大学后他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艺和演出上面。梁先生认为这个时候的李菁功夫已经扎实了,可以出师了。 硬着头皮参加同学聚会 大学期间的李菁学习成绩也是非常优秀的,他所学的专业是管理学,大四那年他获得了全国快板书大赛一等奖,这个奖让李菁做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放弃大学所学的专业,专门从事曲艺事业。毕业的时候,很多前程似锦的工作机会朝他招手,李菁全都不为所动,一心等待他期待的部队文工团的通知。但是人生道路一直算顺利的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黑暗时期,这个单位的通知一等就是两年。两年间他只能参加一些小剧场小茶馆的演出,经常面对的局面就是台下稀稀拉拉几位观众,包袱抖出来台下没有反应,不是演员学艺不精,是实在没有气氛,即使很好笑的包袱,就那么老几位,观众也不好意思大笑。“不能得到观众的共鸣是最让人郁闷的事,心里不好受我就在台上可着劲抽风,观众不乐,我自己逗自己玩还不行?”这种情况下,艺人内心的寂寞难以名状,很多熬不下去的年轻演员选择了改行。而李菁再次放弃了广播电台编导的工作,继续在这一行里打拼。 大学同学都各自有了自己的位置,有些人就是捡了李菁曾经放弃的机会,而这些工作在普通人眼里都很风光。同学聚会的时候一贫如洗的李菁看到同学们春风满面谈笑风生,心里很不是滋味。同是年轻气盛,李菁却以他独有的方式孤独前行,“我们班同学感情挺深的,虽然自己当时挺惨的,但是每次聚会我还是会去,硬着头皮去。”人往高处走,其实高处不胜寒;水往低处流,其实低处纳百川,或许人就是需要有往高处走的心态,有水往低处流的胸怀。 李菁在相声界至今没有正式拜师,在继承传统上面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潜心研究相声大师的精髓,并与前辈们探讨相声的技艺。值得一提的一位是李立山先生,他对于李菁在传统相声上的帮助非常大。李菁经常不惜四个小时的车程穿越北京城到李先生家探讨相声技法。 相声是一门口传心授的艺术,历代老艺人流传下来的技艺被奉为经典,从清末到现在,老先生们已经把中国语言中能够构成包袱、构成笑料的技巧都提炼出来了,现在无论多新的相声,包袱也都是旧相声里有的,但是却鲜有人总结其中的规律。李立山先生就做了这样的工作,他把传统相声的精髓总结为28个字,每个字分别用一首四言诗作为解释,聪明的李菁一看这28首诗便豁然开朗了,加上自己多年的演绎积累,他对相声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而李菁说他目前在相声领域还是处于继承阶段,在继承的基础上再创新。对于他的大学生活,李菁不觉得可惜,大学生活培养了他很多方面的素质,并为个人发展提供了很高的平台。“今后如果有曲艺方面的研究生班我还想继续学习。” 爷儿仨撑起相声大会 辗转于各位大小演出活动中,李菁结识了行里的许多师兄弟,包括郭德纲。郭德纲在1996年开始搞相声大会,也就是现在德云社的前身,从京味书馆、中和、广德楼、华生天桥,再到现在的天桥乐,经历了风风雨雨,从观众只有几个人,大雪天站在门口往里叫人开始,到现在天桥乐火爆场面,李菁全部都经历了。 最艰苦的时候,相声大会的演员只有三个人,郭德纲、张文顺和小小年纪的李菁。三个人撑起一场相声大会,他们也撑下来了。先是张先生说一个小时的单口,郭德纲一个小时单口,李菁四十分钟快板,郭、张二位一个对口,爷儿仨再来个群口。 那个时候他们天天演出,观众只有四五个,有三位还是固定观众,这就要求演员活儿不能重,相声好办,快板要求就非常高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李菁把自己会的40多段快板书整个说了一个遍,“回忆起那个时候的经历,虽然很艰苦,但是也为今后的演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演出可想而知是入不敷出的,甚至赔钱。但是生活的艰难并没有动摇他丝毫的信念,谈起那段日子,李菁轻描谈写地说:“我骑车去,不用搭车钱,也就是搭点饭钱。”而最让他痛心疾首的是要拿着快板去街上招徕观众。有一次相声大会的演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台下只有一位观众,台上一人台下一人。德云社的演员们决定全体出动,在剧场门口唱快板叫人。这可要了李菁的命,不是因为天寒地冻,也不是放不下架子,而是因为他对快板的感情,从小师承梁先生学习快板书,放弃大学毕业的似锦前程专门从事曲艺表演,快板在他心目中是神圣的艺术,而如今要沦落到街头打板迎合路人地步,这让他心里第一次感到心酸。“有时候我就故意不拿快板,假装忘了拿,让他们打,或者我拿别的东西代替。”这似乎能够略微缓解内心的苦涩。 现如今的李菁被誉为京城丐帮少帮主,就是因为他快板书唱得好,他的fans们大概很难想象少帮主曾经真的像丐帮一样街头现唱。现在的德云社可谓是前所未有的火爆,他们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在小剧场演出终于印证了传统相声还是有观众的,而且大多数都是年轻的观众。现在每个周末天桥乐茶园的演出一票难求,场场爆棚,要提前一周才有希望订到位子。2006年1月12日德云社的新年相声专场在解放军歌剧院举行,30,50元的门票被黄牛炒到了300元,台上台下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当主持人提到京城少帮主的时候,老天桥的票友们适时发出了“噫”的一声。 现在再参加同学聚会感觉明显不同了,同学们有的联系他演出,有的联系采访,更多的是要求他给预订德云社的演出票。 前不久北京电视台举办的相声小品邀请赛中,李菁和他的搭档何云伟以不俗的表现夺得相声专业组的冠军,向电视观众们展示了他们深厚的相声功底和舞台魅力。问起他们得奖后最显著的反馈效应是什么,李菁笑称主要体现在演出的劳务增加了。就像第一次有fans涌到后台找他签名留影一样,心中仿佛看到了光明,这条路没走错。 ◎ 经典语录1.太刺激了 这几乎成了他的代名词,不管谁说出这句,大家都回想到可爱的少帮主。 2.怎么老是这句呀 一脸无辜的表情,无奈。 3.再说这我抽你 有暴力倾向 您不能这样 我哪知道啊 都垫腮帮子上了 哦,快板的我不知道?! “我说话就这味呀?” 咱别玩笑啊! “又-来-了”字字重音 ◎ 社会活动活动年表 反三俗会议介绍 2006年2月23日,农历丙戌年正月廿六日,14时:北京曲艺演员联手倡议抵制“三俗” 北京相声俱乐部座谈会在北京东城区文化馆二楼会议厅举行。参加会议的每个人手中都有一份《倡议书》,主题为拒绝低俗、庸俗、媚俗等相声界的“三俗”。 出席会议的有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姜昆、中宣部文艺局文艺处处长田永胜、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副主任常祥霖、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中国曲协分党组副书记黄启钧、中国曲协副秘书长刁惠香、文艺报副主编吕先富、著名作家梁炳堃、著名评论家姚振生、著名相声艺术家常宝华、陈涌泉先生及在京的中青年相声艺术家和部队的文艺工作者首都及中央媒体的记者:于万海、张宏、康友纯、康松广、孟凡贵、张志强、李菁、张长来、崔琦、于谦、王印权、刘庆福、王辅亭、王玉、王岩、武宾、贾伦、张文甫、李建华、孙晨、郭德纲、李立山、王文长、付强、何云伟等(排名不分先后)。 会议内容 会议由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主席李金斗先生主持,他就会议的主要议题落实中央首长和中宣部领导就当前文艺界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庸俗、低俗、媚俗的风气作了简要的说明。周末相声俱乐部2005年的工作总结由李伟建代表在会上发言。青年相声演员代表贾伦、曲艺评论家姚振生先生对当前相声界的一些不正常的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著名作家梁炳堃、相声艺术家常宝华都有精彩的发言。吴文科先生、常祥霖先生都对周末相声俱乐部的成就表示了赞赏。对媒体报道天桥乐德云社的演出和郭德纲现象给与了客观的评价。周末相声俱乐部秘书长宋德全代表周末相声俱乐部并征得郭德纲和德云社的代表同意。宣读了共同发起抵制“三俗”的倡议书。刘兰芳主席代表中国文联作了重要发言。姜昆书记作了总结发言:“以郭德纲领军的德云社,凭着对相声艺术的热爱,凭着对观众的热爱,十年磨一剑,在注重传统和创新的基础上,赢得了观众喜爱和媒体关注。”他表示,德云社火了之后,各种担心和猜测也是此起彼伏,他希望相声界能携手努力,不能让相声的火爆只成为昙花一现。座谈会结束后,与会的近百名相声界人士在《倡议书》上签字。 退出德云社 2010年8月6日凌晨,何云伟在新浪博客中发声明,称已经和李菁一起正式退出德云社。 声明内容 具体声明如下: 因近日来,频繁接到各界媒体采访的要求,在此我们二人做统一回应。首先宣布:我们二人已正式退出北京德云社。 有关德云社的任何问题,近日我们将召开新闻发布会,恳请广大媒体朋友理解。 德云社对我们的成长曾有很大的帮助,从初创时期的举步为艰,到现在的如日中天,离开德云社,并非是我们的轻率之举,这个决定是经过我们深思熟虑的。 虽然离开德云社,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依然祝愿德云社越来越好。最后,感谢媒体朋友和观众朋友对我们的爱护,理解和支持! 博文中二人对一手将自己捧红的德云社充满感激之情,并直言“退出”之举并非轻率。“德云社对我们的成长曾有很大的帮助,从初创时期的举步为艰,到现在的如日中天,离开德云社,并非是我们的轻率之举,这个决定是经过我们深思熟虑的。”至于由郭德纲弟子李鹤彪打人事件带来的一连串风波,会不会影响未来发展,二人透露将在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说。 参演兔年春晚 随着年中,郭德纲弟子打人事件发生后,李菁和何云伟宣布脱离“德云社”,便有消息称,两人是希望向主流相声界靠拢.在15号下午央视10号演播厅,兔年春晚语言类节目进行首次审查,中央电视台台长焦利、副台长胡恩都到达现场观摩节目,何云伟、李菁也意外亮相,倒数第二个出场表演相声《学电台》。与平日的表演相比,两人表演有紧张,但精湛的表演还是引发了现场阵阵掌声。通过审查,参加兔年春晚 . ◎ 德云社相关德云社演出大事记 2006年3月23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廿四日,晚:德云社为陆地园义演评剧《秦香莲》 德云社全体成员为白血病患者、京剧演员陆地园举办一场慈善演出,全社演员串演评剧《秦香莲》。郭德纲分饰前王延龄、后包拯,特邀王丽京饰秦香莲,何云伟饰陈世美,张文顺饰张三阳,王文林饰韩琪,李菁饰皇姑,李云杰饰国太,张德武饰刘廷,曹云金饰王忠,刘云天饰冬哥,肖佳玉饰春妹,栾云平饰大太监,孔云龙饰车夫,邢文昭、李文山、岳云鹏、崇云昆饰四宫女,高峰、李根、赵云侠、史爱东饰四太监。 2006年5月27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初一日,上午:徐德亮在国林风举行《逗你玩》签售仪式 徐德亮在国林风举行《逗你玩》签售仪式,到场的还有李菁、何云伟、高峰。 2006年6月8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十三日,晚:徐德亮相声专场在北京大学举办 北京民间相声团体德云社首次走进高校,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演出。这次德云社的演出定名为“徐德亮相声专场”是因为德云社的创始人之一徐德亮毕业于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这也算是徐德亮北大毕业后第一次以相声演员的身份回母校省亲。 此次演出将包括7个段子,分别是《西江月》、《出口成章》、《进化论》、《写对联》、《黄鹤楼》、《学小曲》、《我的大学生活》。其中《我的大学生活》是德云社创作的首部校园相声,郭德纲在这个段子中,首次担任捧哏,配合师弟徐德亮的演出。其他演员包括张文顺、何云伟、李菁等。 演出后,郭德纲和徐德亮在现场签名发售他们的新书,书名分别是《话说北京》和《逗你玩》。 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一场 2006年10月29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初八日: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一场 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一场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 演出节目 对口相声《学评书》(李根,张蕾) 对口相声《西江月》(徐德亮,王文林) 对口相声《黄鹤楼》(曹云金,刘云天) 对口相声《卖春联》(高峰,栾云平) 对口相声《西征梦》(郭德纲,石富宽) 对口相声《河南戏》(侯耀文,于谦) 对口相声《卖布头》(何云伟,李菁) 对口相声《我是黑社会》(郭德纲,于谦) 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二场 2006年10月30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初九日: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二场 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二场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主持人大鹏。 演出节目 对口相声《反八扇》(栾云平,王文玉) 对口相声《大相面》(高峰,张立林) 对口相声《造厨》(徐德亮,于浮生) 对口相声《拴娃娃》(曹云金,赵世忠) 对口相声《数来宝》(李菁,金文声) 对口相声《四大名旦》(何云伟,常宝华) 对口相声《学评戏》(师盛杰,于谦) 太平歌词(张永熙) 对口相声《托妻献子》(郭德纲,谢天顺) 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四场 2006年11月1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十一日: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四场 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四场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 演出节目 全体发四喜 拆唱快板《真假美猴王》(史爱东,许广,李根) 群口相声《锵锵四人行》(郭德纲,于谦,何云伟,李菁) 群口相声《反七口》(曹云金,刘云天,栾云平) 群口相声《大双簧》(郭德纲,李菁,何云伟,王文林) 群口相声《大审案》(徐德亮,高峰,王文林) 群口相声《金刚腿》(李立山,何云伟,李菁) 群口相声《扒马褂》(郭德纲,田立禾,于谦) 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五场 2006年11月2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十二日: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五场 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五场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 演出节目 太平歌词《秦琼观阵》(郭德纲率弟子群唱) 竹板书《水漫金山》(岳云鹏) 京韵大鼓《剑阁闻铃》(李响,于谦) 相声《谁来说相声》(徐德亮,黄健翔,董陆) 京韵大鼓《子期听琴》(赵桐光) 河北竹板书《骂贪官》(郭鹤鸣) 京韵大鼓《红梅阁》(何云伟) 拆唱连珠快书《碰碑》(王文林,徐德亮) 京韵大鼓拆唱《探晴雯》(王惠,夏征) 京东大鼓《八姐游春》(李菁) 天津快板《绝密消息》(高峰) 西河大鼓《灞桥挑袍》(郭德纲) 快板书《刘公案》(梁厚民) 京韵大鼓《活捉三郎》(杨凤杰) 全体助演《师傅经》(郭德纲,于谦) 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六场 2006年11月3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十三日: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六场 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六场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主持人张国立。 演出节目 群口相声《同仁堂代唱八家》(高峰,王文林,曹云金,刘云天,李根,史爱东,赵博,李云杰,郭鹤鸣) 对口相声《白蛇传》(赵云侠,曹鹤阳) 对口相声《梦中婚》(郭德纲,于谦) 群口相声《武训徒》(李文山,栾云平,岳云鹏) 对口相声《我要反三俗》(郭德纲,于谦) 群口相声《打灯谜》(徐德亮,张德武,邢文召,侯震,张玉琪,马鹤琪) 对口相声《学四相》(曹云金,刘云天) 对口相声《福寿全》(于谦,郭德纲) 对口相声《学小曲》(何云伟,李菁) 大翻场(郭德纲,于谦) ◎ 师道为大拜师仪式 2006年11月26日,农历丙戌年十月初六日,上午:李菁正式拜师胜杰为师,成为其第十三位弟子。 仪式在北京亚运村都王烤鸭店举行,李金斗担任主持,师胜杰的其他几位弟子也到场祝贺。在向师傅、师娘行过拜师礼并赠送了礼物之后,李菁正式加入了“侯门”相声大军的行列。 2006年12月20日,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初一日:郭德纲、于谦、李菁、高峰拜金文声为师 郭德纲、于谦、李菁、高峰在天津拜老艺人金文声为师。 在拜师仪式上,郭德纲、于谦、李菁、高峰按照传统曲艺拜师仪式向老师递上“拜师帖”,同时向老师磕头行礼。金文声老先生分别赐名四位爱徒为“增”字辈的“福”“寿”“禄”“喜”。同时,面对自己的徒弟,金文声先生将全部快板文本作为礼物毫无保留地现场传授。 此次拜师的引师是田立禾,保师是刘文亮,引师郑吉平。现场金文声演出现代版《八扇屏》。郭德纲和德云社的弟子亦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2007年6月2日,农历丁亥年四月十七日,10时30分:吴荻、贾林、祝兆良、梁彦拜连丽如为师,王月波、李菁拜贾建国为义父仪式举行 在李金斗和崔琦的主持下,吴荻、贾林、祝兆良、梁彦四个徒弟向师父连丽如,王月波、李菁两个义子向义父贾建国先后行礼。二老向六个年轻人赠送了折扇、醒木及相关评书资料,六个年轻人也向二老回赠了礼品,然后合影留念。 随后,中国曲艺家协会党组书记姜昆,著名作家苏叔阳,著名画家李滨声、李燕,著名书法家米南阳,相声名家常宝华、侯耀文、陈涌泉,评书名家田连元,以及中华书局总编辑李岩和实验中学袁校长等来宾先后致辞,向连丽如、贾建国夫妇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希望六个年轻人能够更好地继承北京评书的优良传统,为其传承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故未能莅临现场的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清史专家阎崇年,评书名家袁阔成、田占义及相声名家常贵田,特地写来贺信贺辞,祝贺此次收徒仪式圆满成功。 纪念相声名家侯耀文先生专场演出 2007年7月17日,农历丁亥年六月初四日,19时30分:“纪念相声名家侯耀文先生专场演出及侯门弟子贺先生六十冥寿”活动举行 中国铁路文工团说唱团与郭德纲率领的德云社于解放军歌剧院联合举办“纪念相声名家侯耀文先生专场演出及侯门弟子贺先生六十冥寿”活动。 演出节目 快板联唱(许广、崇天明、郭鹤鸣) 群口相声《打灯谜》(逗哏:岳云鹏、烧饼、郭晓小、刘源、曹鹤阳,捧哏:史爱东) 相声《饽饽阵》(孔云龙、谢天顺) 双簧(奇志、张伟) 相声《我的大学往事》(徐德亮、王文林) 相声《说广告》(马云路、刘际) 绕口令(李根、侯震) 相声《老歌新唱》(陈寒柏、王敏) 相声小段(常宝华) 群口相声《杂学唱》(逗哏:张德武、谢金、赵云侠、李云杰,捧哏:李文山) 相声《说评书》(刘洪沂、李嘉存) 相声《卖挂票》(高峰、栾云平) 相声《大保镖》(曹云金、刘云天) 相声《文章会》(何云伟、李菁) 相声《学小曲》(师盛杰、石富宽) 相声《卖布头》(郭德纲、于谦) 2007年8月18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初六日:纪念侯耀文艺术成就相声专场第二场 中国铁路文工团在世纪剧院举办“纪念侯耀文艺术成就相声专场”。侯耀文的兄弟侯耀华出任晚会主持。展演的剧目都是全新编排的相声段子。它历经一年多时间反复修改揣摩与排演,在侯耀文去世之前的前两天才完成最终定稿。 演出节目 快板联唱(杨进明、荆林野、刘捷、段军) 相声《口吐莲花》(李根、侯震) 相声《天路》(奇志、张伟) 相声《我是为你好》(高玉庆、牛成志) 相声《说说唱唱》(贾仑、连春建) 相声《说广告》(马云路、刘际) 相声《学歌星》(陈寒柏、王敏) 相声《四大名旦》(何云伟、李菁) 相声《赴宴斗鸠山》(刘洪沂、李嘉存) 相声《杂学唱》(师胜杰、石富宽) 相声《华容道》(郭德纲、于谦) 相声《羊上树》(郭德纲、于谦) 相声《我要幸福》(郭德纲、于谦) ◎ 评书作品《康熙私访》 《肖飞买药》 《盗马金枪杨家将》(尚未演完) 《薛丁山征西》(尚未演完) 2007年10月2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廿二日,14时:北京评书宣南书馆开书 北京评书宣南书馆正式开书,连丽如重新出山,携弟子王月波、李菁连演三天。此后每周六下午,连派弟子都在此说书。2007年11月27日,农历丁亥年十月十八日,上午:侯宝林故居正式揭牌 位于北京东四头条19号的侯宝林故居经过简单整修后正式揭牌。 侯宝林先生的生前好友方成、苏叔阳,徒弟贾振良、师胜杰,徒孙郭德纲、李菁等和侯家亲属陆续到场,参加故居揭牌仪式。嘉宾们流连于侯先生曾经生活过的每一个角落。师胜杰表示,如今故居揭牌,有了追忆师傅的好场所,对于师傅的生前好友,乃至广大相声爱好者都是件大好事。 10时,方成和侯耀中共同掀起红布,侯先生故居正式揭牌。 侯宝林先生生前曾经在广播局宿舍、什刹海等多个地方居住过,但都是租住,只有东四头条19号是侯宝林先生花了多年积蓄买下来的,1993年老先生辞世后,房子塌了一部分,家人便把老房子翻盖成了水泥房,但是一直没有人来住,空了十多年,改成故居也是全家人的心愿。 2008年2月20日,农历戊子年正月十四日:德云社“戊子闹春”元宵节专场相声晚会举行 德云社“戊子闹春”元宵节专场相声晚会在北京演出两场,郭德纲、于谦、徐德亮、何云伟、李菁、曹云金等在晚会上推出不少新段子。 2008年4月18日,农历戊子年三月十三日:天津八一礼堂2008年4月18日演出 本日八一礼堂由北京德云社演出相声,演员包括郭德纲、于谦、李菁、高峰、何云伟、曹云金、刘云天、栾云平、岳云鹏等,段子包括《兵器谱》、《大西厢》、《梦中婚》、《武训》、《黄鹤楼》、《学电台》等。 2008年5月14日,农历戊子年四月初十日,晚:四川汶川地震北京德云社赈灾义演举行 本晚德云社在宣武区德云社剧场举行四川汶川地震赈灾义演,郭德纲、于谦、何云伟、李菁、曹云金、刘云天、高峰、栾云平、徐德亮、王文林、张德武、刘源、李根、侯震、岳云鹏、史爱东、赵云侠、李云杰参加演出,共捐款项达180573元。(其中李菁捐款5000元) ◎ 人物评价曾经作为德云社“少帮主”的李菁,说话慢条斯理,有板有眼。台上“稳稳当当”的他,举手投足间总透露着一股“老先生”的味道。 15岁那年,李菁几经周折终于拜师在快板书艺术家梁厚民先生门下。李菁第一次给师父表演自学的快板,获得的评价是:虽然姿势不对,欠缺技巧,但是这孩子“心中有板”。 从京味书馆、中和、广德楼、华生天桥,再到现在的天桥乐。从最初默默无闻的“北京相声大会”,到后来名噪京城的“德云社”,李菁与郭德纲一道经历了其间的酸甜苦辣、风风雨雨。 炮轰郭德纲祭拜侯耀文 3月28日,郭德纲、于谦率德云社近百位演员前往天寿陵园吊唁恩师侯耀文,对此事曾是德云社成员的何云伟、李菁颇为不屑,直指郭德纲高调的祭拜仪式纯属炒作,是为了宣传自己。 27日下午,李菁、何云伟出席了星夜相声会馆综艺专场落户全聚德和平门店的新闻发布会。当谈到郭德纲率众弟子祭拜侯耀文时,李菁、何云伟感到颇为不屑,直指郭德纲高调的祭拜仪式纯属炒作,更是反问道:“上坟还通知媒体,是为了尽孝心,还是宣传自己啊?”旁边的李菁也表示:“我们去祭拜也不会通知媒体。” 28日,郭德纲提前带家人及德云社全体百十来人到北京昌平区天寿陵园侯耀文墓地祭扫,郭德纲在师傅墓前带头痛哭。然而,侯耀文作为李菁、何云伟的师叔、师爷为何他们两人没能前去祭拜?何云伟则解释道:“上坟这件事必须低调!我们会自己悄悄的去,不想大张旗鼓,更不想拿这件事来炒作。”除此之外,何云伟还向记者透露,3月22日侯耀文骨灰下葬的消息是“不胫而走”,而28日郭德纲率弟子祭拜侯耀文遭媒体曝光则是“故意为之”,两者性质完全不同。 对于没能出现在下葬仪式,郭德纲曾解释说:“因为黄历上说那天“忌安葬”,不是一个适合下葬的日子。”对于这种解释,李菁表示非常怀疑,他特意向记者强调:“据我所知,郭老师十分不信黄历,就因为这儿他就信了?”如此看来,李菁、何云伟对郭德纲的高调上坟的举动极为不满。 恩怨回顾:2010年8月6日,何云伟、李菁在博客中发声明,已经正式退出德云社。知情人称何云伟、李菁最近一年未参加德云社演出。何云伟是郭德纲的大弟子,李菁则是德云社早期骨干,两人搭档经常是德云社演出倒数第二个出场,对于德云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两人选择如此敏感时刻出走,不少相声迷感到很意外。 传郭德纲因与侯耀华私怨,未能出席下葬仪式 2011年3月23日,已故相声大师侯耀文骨灰下葬仪式在北京天寿陵园举办。曾拜侯耀文为师的郭德纲却未现身。郭德纲解释并未收到通知。 郭德纲在微博上发表了一首自创的诗歌悼念师父侯耀文,并表示清明节的时候会带着整个德云社成员一同祭拜。郭德纲在微博中写道:“(恩师入土,心愿终遂,清明日德云社全体将去祭拜,有感而发。)花经夜雨香犹在,月被云遮光怎迷。先生浩气垂千古,南北山头猎猎旗。三尺土埋师徒义,两段情缘死不渝。冷观宵小空嘁嘁,羞与他人共典仪。”许多网友都称被郭德纲和侯耀文的师徒情感动,但对于诗中最后两句,不少人表示,郭德纲是在暗讽侯耀华,因为对方跟侯耀文女儿侯瓒曾一度传出争夺侯耀文遗产的消息,这才是他不去参加侯耀文的骨灰安葬仪式的真正原因。 郭德纲祭拜师父侯耀文未通知李菁、何云伟 2011年3月28日,郭德纲、于谦率德云社近百位演员前往天寿陵园吊唁恩师侯耀文。却没有通知李菁、何云伟同去。 照片
2 邵氏影星◎ 个人档案◎ 基本资料本名:李国瑛 昵称:娃娃影后 出生地:上海 国籍:中国香港 出生日期:1948年11月8日 星座:天蝎座 代表作:鱼美人、娃娃夫人 活跃年代:60年代~80年代 ◎ 基本概况1948年出生的李菁,曾经在影坛红透半边天,大获六叔邵逸夫青睐,和何莉莉、方逸华并称为邵氏旗下三大红人。而当年与她齐名的方逸华,如今如大家所知,成为了“六婶”。 ◎ 星路历程李菁1949年随父母移居香港。家中有五个哥哥、两个姊姊,李菁排行最小。自幼就对电影即有兴趣,就读宝血女中时,听闻邵氏所属的“南国实验剧团”公开招收第二期学员,不顾父母反对坚决投考。当年有超过两千人报名应试,李菁凭获清新的外表和表演天份幸运录取,与方盈、江青、郑佩佩、秦萍等四十人成为同期同学。期间,曾客串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玉堂春》。 训练班结业后,与邵氏订下八年合约,初期被定位为古装型演员,接连在《血手印》、《宝莲灯》、《文素臣》任配角,《鱼美人》是其担纲主演的第一部电影。 1965年5月李菁以此片荣获第十二届亚洲影后,由于李菁当年仍未满十七岁,被誉为“娃娃影后”。 1965年演出《宝莲灯》,演技再次得到肯定。此后“东家”邵氏有计划性的展开力捧,一连为她开拍新片,声势一路窜升,作品票房屡创新高。1967年邵氏开拍《珊珊》,这是她从影以来首次演出时装文艺片,大获好评。踏入七十年代,李菁的作品《保镖》成为全年最卖座电影的第六名。到1969年时,她演出的作品已超过二十部。 除了1969年时摔裂左腿骨休养半年,几乎一刻不停的拍片,陆续完成黄梅调电影。她在邵氏期间,所拍的影片约五十多部,其中包括张彻的《死角》、《鹰王》及《新独臂刀》等。她更连续三年当选国语片十大明星,成为港台两地抢手的女明星之一。 1976年年底,李菁结束了与邵氏十三年的宾主关系,开始以自由演员的身分往来港台两地。1978年,李菁与导演罗马合组《长天公司》,在创业作《追》中担任主角。 1979年相恋十年的男友九巴后人、雷氏家族长子雷觉华过世,使她大受打击,逐渐减少拍片量。 1983年,长期陪伴在身旁的母亲病故,遂宣布退出娱乐圈。 据闻,离开影坛后,曾在股海开启事业第二春,未几却传出她投资失利的消息,最后只好脱产还债,身心都受重创。 九十年代,李菁更销声匿迹,即使近期“邵氏”电影数位修复出版,也未见这位“大功臣”与“老战友”现身。 ◎ 演出作品1964年: 《妲己》 《双凤奇缘》饰 春兰 《万花迎春》 《玉堂春》 《血手印》 饰 雪春 1965年: 《宝莲灯》 饰 灵芝仙姑 《宋宫秘史》 饰 丫鬟 《鱼美人》 饰 碧波仙子、金牡丹 《西厢记》 饰 红娘 1966年: 《文素臣》 饰 琴儿 《野姑娘》 饰 金小芳 1967年: 《连锁》 饰 连琐、连闱 《铁头皇帝》 饰 公主 《菁菁》 饰 菁菁 《女巡按》 饰 霍定金 《珊珊》 饰 珊珊 《盗剑》 饰 娇龙 《大侠复仇记》 饰 王丹萍 1968年: 《神刀》 饰 白凤 《花月良宵》 饰 张晓萍 1969年: 《三笑》 饰 秋香 《死角》 饰 温柔 《豪侠传》 饰 马金铃 《保镖》 饰 云飘飘 《铁手无情》 饰 桂姑 1970年: 《鹰王》 饰 颜玉莲、冰儿 《女校春色》 饰 李海伦 《玉女亲情》 饰 张爱珠 《饿狼谷》 饰 宋洁 1971年: 《新独臂刀》 饰 巴蕉 《金毛狮王》 饰 吕文芳 《侠士行》 饰 雪娘 《冰天侠女》 饰 沈冰红 1972年: 《亡命徒》 饰 明明 《娃娃夫人》 饰 许珍珍 《群英会》 饰 徐凤英 《十四女英豪》 饰 杨八妹 《仙女下凡》 饰 七仙女 1973年: 《丹麦娇娃》 饰 杨娇娇 《荡女奇行》 饰 龙佩佩 《牛鬼蛇神》 《埋伏》 1974年: 《朱门怨》 饰 孙淑贞 《艳女还魂》 饰 宋莲花 《香港73》 饰 护士 《鬼马小天使》 饰 陈淑芬 1975年: 《捉奸趣事》 饰 王妃 《嬉笑怒骂》 饰 医生的妻子 《情锁》 《双星伴月》 饰 阿娇 《神化外母古惑妻》 饰 狐仙 《新啼笑因缘》 饰 贺莉霞 1976年: 《陷阱》 《狐天狐地》 饰 胡小仙 《老夫子》 饰 陈小姐 《洞房艳事》 1977年: 《楚留香》 饰 黑珍珠 《笕桥英烈传》 饰 叶蓉然 1978年: 《追》 《新红楼梦》 饰 薛宝钗 ◎ 监制作品1980年:《蛇形醉步》 ◎ 荣获奖项《鱼美人》(1965年)一片获得第十二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金禾奖” 《娃娃夫人》(1972年)一片获得十八届亚洲影展“最受欢迎女星金艺像奖” 3 甘肃电视台主持人◎ 人物档案姓名:李菁 生日:5月28日 血型:B型 星座:双子座 爱好:看书 品茶 最喜欢的食物:清淡食品 最喜欢的颜色:黑色 白色 最喜欢的演员:张曼玉 最喜欢的歌手:刘欢 座右铭: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 主持栏目甘肃电视台影视频道医药节目《康复指南》。 ◎ 工作经历2001年5月进入甘肃人民广播电台,主持音乐节目《蓝天风行榜》。 2003年2月起,为甘肃电视台影视频道主持人,主持医药节目。 ◎ 主持感言我总是尝试着把生命中的挑战不去当成一种烦扰,而是看成一种坚忍不拔的见证。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会如尘土一般落到我们头上,要想从苦难的深井里脱身逃出来,步向人生的成功和辉煌,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将它们统统都抖落在地,重重地踩在脚下。因为,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困难,每一次失败,其实都是人生历程中的垫脚石,也许力量就来自于此——因为你必须去做你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因为最深的挣扎将会产生最强的力量。 4 厦门大学副教授◎ 人物简介李菁(1973——),江西人,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97年和2002年先后在厦门大学中文系、历史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和史学博士学位。其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文学。有专著《解读运河——大运河与唐代社会深层关系之考察》、《 <旧唐书·文苑传>笺证》及论文多篇。 ◎ 科研成果近年来独立承担或作为第一合作者参加的课题有教育部全国高校古委会课题“《樊川文集》笺证”、福建省社科研究“十五”规划项目“土楼——中华人文‘反应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唐代运河与文化创作的关系”及厦门大学国学院课题“历代文苑传笺证”等。现为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理事。 近年担任的研究生主要课程有“历史文献资料导读”、“隋至初盛唐文学专题研究”、“中晚唐文学专题研究”等。 5 ATV女艺人87年亚洲小姐亚军,李菁在亚视效力8年 由电视台二、三线花旦攀到综艺组重点搞笑女主持之一 。较著名的如:与前辈艺人刘翁合作的《盆满钵满》《历史也疯狂》与大姐明主持的《亚洲无奇不有》 ,还有较后来的《真系乜都有》《宠物主流派》等。 李菁88年代表香港参加国际“佳乐小姐”竞选 但由于联络工作未做好 她只能以“九龙小姐”的名义参选 李菁毅然退出 此举反而得到香港观众的同情 结果她的知名度也随之提高 。 李菁加入亚视的第一作是88年与吴刚合作的一集贺岁喜剧电视电影《勇闯情关》 同年演出长剧《爱火奔流》《衙门风云》。她第一次演出古装剧应该是89的《中国奇谈之小鬼偷金》 而89年也是她演出剧集最多的一年 包括《夜琉璃》《上海风云》《皇家丽人》《兜乱两仔爷》《中国奇谈》《妙探出租》。 90年李菁第一次在长剧中担正第一女主角 就是90年初播出的贺岁喜剧《街市忍者》剧中演一个青春活泼的九十年代女性 往后她继续演出《满清十三皇朝之血染紫禁城》《触电情缘》《中华英雄之中华傲决》《开心鬼福星》《摩登七十二家房客》《飞哥正传》《卿本男儿》《凤凰传说》《九品芝麻官》等多个剧集 。 6 山东电台娱乐调频主持人李菁,山东广播娱乐频道主持人。曾连续获得山东广播电视第三届、第四届首席主持人及首届双十佳称号;其主持的《同唱一首歌》连续三年获得全省十佳娱乐栏目称号。其作品多次获省级大奖。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