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永东 |
释义 | 一、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永东,男,湖南郴州人。文学博士,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2002年6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 近年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1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文学年鉴》、《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论点摘录。出版专著《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颓败的家族》和合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中西之争》等,参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重大培育项目等五项课题。曾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专著《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出版)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原创性价值,提出了“租界文化”概念,对30年代文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获得了文学界和历史学界诸多知名学者的高度评价。专著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和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中央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的图书馆收藏。 二、清华大学教授个人简介李永东,清华大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1987年在法国图卢兹国家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获博士学位,1988年初回国,并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0年留校任教至今,1991、1996年分别破格聘任为副教授和教授,1999年聘为博士生导师,2002年兼任法国图卢兹国家理工学院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大容量、高性能、全数字化交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尤其是在高压大容量异步电机变频调速,交流电机矢量控制和转矩直接控制及其数字化实现和无速度传感器运行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控制方法和理论,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著有《交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 人物履历李永东,出生年月:1962年12月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原电力电子与电机系统研究所负责人。 教育履历: 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1987年在法国图卢兹国家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获博士学位。 工作履历: 1988年初回国,并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0年留校任教至今,1991、1996年分别破格聘任为副教授和教授,1999年聘为博士生导师,2002年兼任法国图卢兹国家理工学院客座教授。 职称职位: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电子与电机系统研究所负责人, 现为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社会关系、社会职务: 现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电力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控装置及系统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电气自动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高性能,大容量,全数字化交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尤其在交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理论及其数字化实现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控制方法和理论,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和高压大容量异步电机变频调速实现了产业化。 所获奖项(成果)1.对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全数字化实现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针对此种控制方法在低速时性能下降及数字化控制带来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虚拟合成矢量磁通控制法及转矩预测控制法,大大改善了系统的低速性能,在第七、九届全国电气自动化年会上获优秀论文奖。 2.无电网污染高压大功率级联型多电平变频器已投入批量生产,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30%),打破了国外大公司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又开展了多项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系统和军用船舰推进系统等高压大容量逆变器的研究。 3.对风力发电用双馈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兰州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研制成功兆瓦级变速恒频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此项技术成果已通过鉴定。 4.对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磁通观测、参数辨识和速度辩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结果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两篇获优秀论文奖。 5.完成永磁同步电机全数字化控制,已转让技术,并投入小批量生产。目前,在空调、冰箱压缩机及工业缝纫机等项目中应用该技术。 6.完成了一种全数字化控制混合型电力滤波器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针对电压不对称和非线性负载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全数字化控制方案,并制造了试验样机,通过了验收。7.多次主讲清华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现代电力电子学》、本科专业课《电机控制系统》和《电力电子系统微机控制》。2002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专着《交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2005年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着《大容量多电平变换器-原理、控制及应用》。8.多次获清华之友--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和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称号。2003年获台达电子和中达学者基金计划实施委员会颁发的中达学者(Delta Scholar)荣誉称号。 三、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李永东 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职 责 :领导股份公司全面工作;谋划公司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公司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分管财务部、审计部。 四、研究员李永东,1972年8月出生,1997年6月毕业于赣南师范学院化学系,2007年6月 获得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理学博士学位。现为赣南师范学院,江西省有机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副教授。主要是从事结构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等课题的研究,研究成果在《Science》,《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7篇,获专利1项。 【简历】 1997年6月、 赣南师范学院理学学士 2004年6月,2007年6月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理学硕士、理学博士 2007年- 赣南师范学院,江西省有机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副教授 【研究领域与兴趣】 结构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蛋白晶体培养及蛋白质表达 【学术论文】 1. Huai, Q., Marzar, A. P., Kuo, A., Parry, G. C., Shaw, D. E., Callahan, J., Li Yongdong., Yuan, C.,Bian, C., Chen, L., Furie, B., Furie, B. C., Cines, D. B. & Huang, M. (2006). Structure of human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 complex with its receptor. Science 311, 656-9 2. Li, Yongdong., Parry, G., Chen, L., Callahan, J. A., Mazar, A. P. & Huang, M. (2007). An anti-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 (uPAR) antibody: crystal structure and binding epitope.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365. 1117-1129(IF: 5.23) 3. Li, Yongdong., Shi, X., Parry, G., Chen, L., Callahan, J. A., Mazar, A. P. & Huang, M. (2005). Optimization of crystals of an inhibitory antibody of 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 (uPAR) with hydrogen peroxide and low protein concentration Protein Pept Lett 12. 655-8 (IF: 0.84) 4. Rao, Y., Bian, C., Yuan, C., Li, Yongdong., Chen, L., Ye, X., Huang, Z. & Huang, M. (2006). An open conformation of swith I revealed by Sar1-GDP crystal structure at low Mg(2+). Biochem Biophy Res Commun 348 (3). 908-15. (IF: 3.0) 5. Shi, X., Li, Yongdong., Bian, C., Zhao, G. & Huang, M. (2005). Crystallization of an anti-factor IX antibody and its complex. Acta Crystallogr D Biol Crystallogr 61, 701-3 (IF: 1.4) 6. Rao, Y., Yuan, C., Bian, C., Hou, X., Li, Yongdong., Zhao, G., Ye, X., Huang, Z., & Huang, M.(2006). Crystal Structure of Sar1[H79G]-GDP Which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Coat-controlled GTP Hydrolysis in the Disassembly of COP II. Chinese J Struct Chem 25, 854-860 (IF: 0.669) 7. Bian C, Yuan C, Zhao G, LI Yongdong, Huang M. (2005) Progress in the Structural Study of Urokinase Receptor System CHINA BIOTECHNOLOGY 25 (B04) 144-7. 内蒙古医学院教授男,1968年1月生。1993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获内科学硕士学位。现为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2004年晋升副主任医师,2006年晋升副教授,2005年被聘为内蒙古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包头医学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分会委员,包头市医学会第一届起搏与心电生理及介入分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技术分会会员,《中国误诊学杂志》的特约编委。2008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心电生理及起搏专业的学习。近五年主持和参与完成课题共五项,作为课题主持人完成的课题为:《一氧化氮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效应中作用的实验研究》并通过了包头市科技局的鉴定。作为主要参加人任完成的课题为:《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一氧化氮、血管内皮素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变化及再狭窄关系的研究》,2006年获内蒙古医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十天康复治疗的可行性评估和疗效观察》,2008年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医学会二等奖。另外《非瓣膜房颤的抗凝治疗》、《CCS-2》为与北京阜外医院合作十五公关课题。目前正在进行的课题为: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心脏起搏与电生理。 发表论文代表作: 1.李永东. 一氧化氮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效应中的作用研究.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3):343-345 2.李永东. 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氧化氮测定及其意义.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2002;4(11):28-29. 3.李永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及一氧化氮在其中的作用.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2;12(18):8-10. 4李永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现状.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3;12:555-556 5.李永东,刘丹. 急性心肌梗死血清IL-6、IL-8水平的变化.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8360. 6.李永东, 刘丹. 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8:7369.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